李健刘义勇胡志强杜忠伟王旭王鑫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延吉综合试验站,吉林 龙井 133400;2.梨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心,吉林 四平 136500)
白囊耙齿菌(Irpexlacteus)又称白耙齿菌、白囊孔菌,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etes)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耙齿菌属(Irpex Fr.)[1]。白囊耙齿菌在我国吉林、黑龙江、河北、江西、山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均有分布[2]。白囊耙齿菌是一种常见的木腐真菌,主要生长在枯枝立木、阔叶树倒木上,子实体上有密集的绒毛,形态有时平伏至反卷,有时覆瓦状叠生边缘翻卷形成屋檐状的菌盖,新鲜时乳白色至微黄色,有韧性软革质,具有独特的淡香味,干时变为浅黄色至浅咖色,收缩硬革质,香味消失[3]。
白囊耙齿菌作为一种药用真菌,其多糖已经被开发成药品,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所致的各种症状[4]。近年来,有学者对白囊耙齿菌菌丝生长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除了固体培养外[5],还有液体发酵培养[6],也有学者尝试了白囊耙齿菌的栽培[7]。白囊耙齿菌除了作为药用真菌外,在工农业方面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白囊耙齿菌可用来降解园林绿化树木枝条[8],生物预处理玉米杆[9],可以更好地被牛羊等牲畜消化吸收[10]。白囊耙齿菌可以用来处理废水[11],处理含有色素废水时具有很好的脱色和解毒效果[12],也可以分解土壤中不能被迅速降解的有机物[13]。本试验通过对白囊耙齿菌人工驯化栽培,筛选最佳培养基配方,解决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供不应求的问题,以期提高白囊耙齿菌人工栽培的产量与质量,为今后工厂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奠定基础。
供试菌株子实体采自汪清县仲坪乡,将子实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组织分离,经PDA培养基纯化后获得白囊耙齿菌菌株,保藏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实验室。
改良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琼脂粉2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水1000mL。
称取马铃薯200g,去皮切块,将马铃薯切块在锅中用水1000mL煮烂,用纱布过滤,留取过滤液,弃去马铃薯块,滤液在锅中继续加热,加入琼脂粉2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搅拌均匀,待琼脂粉融化后加水定容至1000mL即可将培养液灌装到20mm×200mm玻璃试管中,灌装至试管高度1/4即可塞上棉塞,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30min后摆放斜面,待培养基凝固冷却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白囊耙齿菌菌种,将接种后的母种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避光培养,观察菌丝复活情况及长势。
原种培养基:二级菌专用枝条90%,杂木屑7.8%,麦麸2%,白糖0.1%,石膏粉0.1%。
将二级菌专用枝条用水泡透后按照比例与杂木屑、麦麸、白糖、石膏粉加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在60%左右即可装入二级菌袋中,在袋底装入一层杂木屑、麦麸、白糖和石膏粉混合的辅料,装入二级菌专用枝条,枝条要竖直紧密装入,在袋口再装入1层辅料后盖上无棉盖体,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20min,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白囊耙齿菌母种,将接种后的原种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避光培养,观察菌丝长势。
培养基1:杂木屑54%,玉米芯29%,麦麸10%,黄豆粉5%,石膏1%,白糖1%。培养基2:棉籽壳78%,玉米芯10%,麦麸10%,玉米粉1%,生石灰0.5%,白糖0.5%。培养基3:杂木屑70%,麦麸15%,玉米芯14%,石膏1%。培养基4:玉米芯88%,麦麸10%,生石灰1%,白糖0.5%,玉米粉0.5%。培养基5:杂木屑54%,玉米秸秆29%,麦麸10%,黄豆粉5%,石膏1%,白糖1%。培养基6:杂木屑86.5%,麦麸10%,豆粉2%,石膏粉1%,石灰粉0.5%。
将上述6种配方栽培种培养基分别加水充分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在60%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有水滴落为宜。用装袋机装入17cm×36cm×0.004cm聚乙烯栽培袋中,每袋装干料0.75kg,每个配方100袋,在高温高压灭菌锅中121℃灭菌120min,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洁净工作台中接入白囊耙齿菌原种,将接种后的栽培种置于培养室中,发菌初期温度28~30℃,避光培养,空气湿度65%以下,勤通风。初期6~8d,检验菌袋的污染情况,隔离污染的菌袋,对培养室进行洁净化管理,8d后保持温度在25~30℃,直至菌丝长满菌袋,并记录6种配方白囊耙齿菌菌丝满袋时间。
1.5.1 场地消毒
在白囊耙齿菌栽培袋进入场地前,将温室封闭进行喷雾消毒和熏蒸消毒。用高浓度(0.1%~1%)克霉灵对温室四壁、地面和网格架喷雾进行重点消杀,用低浓度(0.02%~0.05%)克霉灵喷雾进行空间杀菌降尘。将菇宝点燃产生烟雾进行熏蒸,能够有效杀死栽培环境中的杂菌和害虫、害螨,净化栽培环境,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在整个出菇期不用或少用农药,生产安全的食用菌。
1.5.2 开口方式
白囊耙齿菌人工驯化栽培选用温室网格架式卧袋栽培,待栽培袋下地5d后菌丝恢复洁白选择打开接种口,敞口方式出菇,在原基形成前将敞开的栽培袋用橡皮筋系上,保证透气即可,防止杂菌污染。并记录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原基形成时间和子实体形成时间。
1.5.3 出菇管理
待开口3d后开口处菌丝恢复洁白开始浇水,保持环境湿度在65%左右,温度保持在22~26℃,勤通风。出现原基后去掉橡皮筋,将栽培袋接种口敞开,加大浇水量,将温度保持在22~26℃,空气湿度保持在85%左右,CO2浓度保持在400ppm以下,光照保持在800lx左右,并勤通风。白囊耙齿菌属好氧菌,子实体生长期间通风不良易造成子实体团状,影响产品质量。白囊耙齿菌整个生产过程应保持环境清洁,出菇期应防止高温高湿,避免杂菌污染。
1.5.4 采收分析
待6种配方白囊耙齿菌菌袋开口处长出约2~3cm的白色突起,且白色突起上长出绒毛状子实层时可以采收,采收后称量子实体鲜重,放在晾晒架晾干后再次称量子实体干重,并计算干湿比、生物学转化率等,之后放在通风阴凉处保存。采用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SPSS 25采用邓肯分析法进行方差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通过对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各个阶段进行记录,从表1可以看出,6种配方在接种后满袋时间相差较多,培养基1和培养基4相差最多为16d,白囊耙齿菌菌丝在培养基4上生长最快。6种配方在开口后形成原基时间相差较少,培养基2和培养基4相差最多为8d,培养基4虽然菌丝生长最快,但形成原基最慢,培养基2菌丝生长缓慢,但形成原基最快。6种配方在开口后形成子实体时间相差较少,培养基4和培养基6相差最多为8d,培养基6最先形成子实体。
表1 白囊耙齿菌栽培记录
从图1可以看出,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均形成原基,菌袋开口处培养基表面灰白色小突起为白囊耙齿菌原基。培养基2形成原基最早,形成的原基颜色更白,为乳白色,原基也更密集。培养基1和培养基5在形成原基时间上相差很少,原基颜色很接近,为灰白色。培养基3和培养基6在形成原基时间上相差很少,原基颜色也很接近,为黄白色。培养基4形成原基最慢,原基颜色为灰白色。
图1 白囊耙齿菌原基
从图2可以看出,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均形成子实体,菌袋开口处培养基表面褐色2cm左右突起为白囊耙齿菌子实体层。培养基1、培养基2和培养基5在形成子实体时间上相差很少,但培养基5子实体层最厚,且子实体大小较大。培养基3和培养基6在形成子实体时间上相差很少,且子实体层厚度和子实体大小相差不大。培养基6最先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大小最大,培养基4最后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层最薄,子实体大小最小。
对6种不同配方培养基栽培白囊耙齿菌进行2次采摘测产,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1、配方2和配方3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每袋平均产量、干湿比和生物学转化率均相差不大。配方4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每袋平均鲜重为85.83g,每袋平均干重为25.89g,生物学转化率为11.44%,均为最低。配方5和配方6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每袋平均产量、干湿比和生物学转化率相差不大,但配方6白囊耙齿菌子实体每袋平均鲜重最重为109.89g,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14.65%。
本试验利用对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进行比较试验,结果6种配方人工驯化栽培白囊耙齿菌均能形成原基,形成子实体,但在接种后满袋时间、开口后形成原基、子实体时间和平均产量有所差异。培养基1和培养基5在满袋、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时间上相差很少,培养基5平均产量略高于培养基1。培养基3和培养基6在满袋、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时间上相差很少,培养基6平均产量略高于培养基3。培养基2形成原基最早,且形成的原基颜色更白,更密集,表明白囊耙齿菌菌丝对棉籽壳利用率较高。培养基4在接种后最先长满菌袋,但形成原基最慢,最后形成子实体,平均产量最低,表明白囊耙齿菌菌丝对玉米芯利用率较低,也可能是玉米芯颗粒较大,含水量较低,导致原基形成缓慢。培养基6最先形成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表明白囊耙齿菌菌丝对木屑利用率较高,菌丝体能够更好地利用木质素维持生长发育,符合白囊耙齿菌为木腐菌的特性,与于萍等[5]研究结果一致。综合各种因素,在日后白囊耙齿菌栽培中可选用培养基3,玉米芯资源丰富,可以部分替代杂木屑,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且培养基3在满袋、形成原基和子实体时间上,平均产量上均属于较高水平。白囊耙齿菌人工栽培使用培养基3时由于配方含有玉米芯,在栽培种装袋时要提前用水泡透玉米芯,在灭菌时要延长时间灭菌透彻,否则玉米芯易受杂菌污染,在出菇管理阶段要注意开口大容易在浇水时积水,要少浇勤浇,高温高湿易导致杂菌污染率高,要勤通风降温,出菇后期易有虫害,要及时采摘,挂黄板除虫,才能保证白囊耙齿菌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