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彩陶文物鉴赏

2023-11-01 13:36李积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6期
关键词:马家窑双耳彩陶

李积英

(青海省博物馆,青海 西宁 810701)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以陶器为载体跨越几千年的时空隧道,以繁缛的纹饰为制作语言、以多样的造型为制作工艺,将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观念等真实地反映出来,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见证,为我们了解史前人类生活面貌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彩陶最初的用途是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其蕴含了土的凝重,还可从中感受到火的热情,同时饱含原始先民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无穷的想象。大量遗存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是黄河文明中独树一帜的标识,指引着黄河流域史前文明发展的方向。

马家窑文化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主要集中在甘青地区,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有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四个时期,前后延续了1500多年,主要以经营原始的旱地农业为主,以粟和黍为主要种植作物,狩猎业和饲养业占有一定的比例。此时制陶业特别发达,出土的随葬品中彩陶占有一定的比重。彩陶的纹样以动物、植物和象生纹样的几何纹为主。早期花纹多以黑色为基调,部分间白彩;中晚期则采用纯黑彩与黑红双色相间的方式绘制纹样。此时的制陶工业实现了长足发展,出现了采用慢轮抟土修坯、转轮勾线描图等工艺。

新石器时代人类用自己的智慧,把泥土、水、火交融在一起,制作出来的实用彩陶,不仅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审美意识,而且是人们日常劳作生活的集中体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下,以健康纯朴的装饰特点、精湛的制作手法创造了集绘画、雕塑于一体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史前文明的艺术璀璨。

舞蹈纹彩陶盆(图1),马家窑类型,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细泥红陶。通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造型为敛口、卷沿、小平底,纹饰的主色调为黑色。彩陶的口沿处黑彩绘有斜线纹和三角纹,外壁绘数道弦纹。内壁的装饰则有所不同,描绘的是人类跳舞狂欢的画面,共计两组,其中一组11人,另一组则有13人,共计24人。为了刻画人物头部,先民创造性地运用了圆点纹;腰部则运用了圆球形;为了隔开各个人物而营造一种动感画面,则运用了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等相隔间饰。

图1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就产生了舞蹈艺术,原始先民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繁育生长、春夏秋冬的更迭等现象充满好奇与恐惧,为了表达敬畏和崇拜,他们通过跳舞来祭祀,希望可以得到上天的庇佑。对于彩陶来说,其上的舞蹈纹具有满足人类生殖崇拜的作用,因而这种实用器物也具有了人格化的特点,成了人们寄托情感和希望的载体。

以青海土族为例,该民族的传统舞蹈为跳神舞,每年正月初八、十五,该民族的人们就会聚集于寺庙举行一种名为“刚日纳顿”的仪式活动。为了向神灵表达自身的虔诚,村民陆续进行的仪式活动有煨桑、点灯、上香、叩头,完成以上流程后,接下来带着恶神面具、身着神衣的一些年轻人就会跳舞,祈祷趋吉避凶。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这样的仪式并未消失,保留至今,只是舞蹈的形式有一定的变化,舞者的人数有数十人之多,还安排了若干法师,跳神时,舞者装扮有严格的规定,而队列的要求却比较随意。这是对仪式的传承,也是对原始文化的一种敬重与延续。

圆点网纹彩陶壶(图2),马家窑类型,民和县核桃庄拱北台遗址出土。高28.8厘米,口径13.0厘米,腹径28.7厘米,底径12.5厘米。细泥橙黄色陶。侈口,微卷唇,直颈,扁鼓腹,小平底。彩绘的颜色为典型的亮黑彩。口部的装饰为变体叶纹;颈肩部饰数道弦纹;上腹部则采用网格纹装饰,圆圈内填充十字圆点纹;下腹部运用多种装饰,采用波纹、圆点纹、弦纹等来体现整体纹饰的繁缛。彩绘纹饰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技巧,以并置或反衬的技巧对几何纹进行处理,从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完美展现了事物的曲与直、疏朗与密集。此外,主题纹饰漩涡纹、波浪纹等具有很强的动感画面,辅助装饰则是呈现出静态的平行线纹,这种线条的作用是突出主体的地位,从而增强彩陶的艺术张力。整件文物器型规整,线条舒朗流畅,此时的先民们已经掌握精妙的构图技巧。

图2 圆点网纹彩陶壶

彩陶上的圆点纹产生之初的特点是比较具象化,重在写实。随着时间的流转,其逐渐具有了抽象画的特点,更为注重写意。以庙底沟为例,其运用的圆点纹就具有抽象化的特点,在前期与中期,彩陶装饰采用圆圈纹。而马厂类型时期的圆圈纹多为四个,内填圆点、十字、网格等纹饰,呈现出一组完整的画面。

变形鱼纹双耳彩陶瓮(图3),马家窑类型,同德宗日遗址出土。通高34.1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5.2厘米,腹径31.2厘米。细泥橙黄陶。侈口,广肩,腹内收,双环耳,平底。黑彩。彩陶口沿内部绘有四组弧线纹。器物表面由上至下依次绘有数道弦纹、变形鱼纹及鱼钩纹。其造型比较规整,纹饰简洁明快,特别是鱼纹抽象中彰显写实性的动感。

图3 变形鱼纹双耳彩陶瓮

鱼栖息在幽深的河水中,它自由游动的摇曳是远古先民最直观的目视对象,引起了他们对其生理本性的敬仰,也是一种对死后亡魂的引导和转化。以先民们创造的古代神话故事为例,鱼被赋予了神性,可以为人类呼来风唤来雨,因此,古代的人们就通过祭祀鱼神,表达来年实现丰收、永葆平安的希冀。《帝王世纪》载:“黄帝五十年秋,七月庚申……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这里的大鱼指的就是洛水的水神,黄帝祭祀水神,希望洛神可以呼唤来一场大雨,由此可知,先民们对鱼神有一种强烈的敬畏感和需求心。《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颛顼死即复苏。”颛顼能够实现死而复生,成了来世的鱼妇,则可看出古人那时候就已经产生了生命意识。

葫芦形彩陶壶(图4),马家窑类型,同德宗日遗址出土。高36.0厘米,口径10.0厘米。泥质红陶。侈口,鼓腹,造型如葫芦。小平底,腹部置环耳。通体施黑彩。

图4 葫芦形彩陶壶

远古时期,古先民将彩陶塑造为葫芦的形状,折射出了一种最初的原始信仰,即寓意是每个人孕育的场所即为葫芦,葫芦形状的特点是除口沿外都呈现出一种往外膨胀的迹象,而且下部大于上部,这在懵懂的史前时期,寓意着新生命的着床。《诗经·小雅·鹿鸣》云:“吹笙吹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风俗通》云:“伏羲作瑟,女娲曰:上古音乐未和,而独制深化簧,其义之何?答曰:女改伏妹……人之生而制其乐以为发生之象。”原女娲大神创造音乐的目的并不是满足其娱乐需求,而是一种祈生的原始感情。在原始社会,人类思维的特点是倾向于进行直观思考,并不擅长抽象考虑,因而他们使用葫芦的多籽表达对孕育新生命的祈盼。

葫芦又名为“壶、匏”,呈圆形,有很多籽,内部是中空的状态。在远古时期,人类认为葫芦是孕妇的象征。对民族学的探索也发现了许多资料可以佐证这一点。以民间代代流传的谚语“三月三,上北关,南瓜葫芦结一千”为例,其中“葫芦结一千”指的就是一种用来求子的巫术。

葫芦纹双耳彩陶壶(图5),半山类型,化隆群科墓地出土。高31.8厘米,口径15.3厘米,底径13.5厘米,腹径为38.0厘米。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环形双耳,小平底。纹饰为黑红搭配的葫芦,内填充网格纹。器型规整,纹饰典型、精美。

图5 葫芦纹双耳彩陶壶

彩陶通体的葫芦纹是一种典型的复合纹饰,不仅有葫芦纹,间或配有网纹。器表绘制数个相互对称的束腰葫芦,其轮廓的颜色为红色,而内填充的锯齿纹、网格纹的颜色则为黑色,以典型的黑红彩搭配整个器表的画面。为了隔开葫芦的布局,则运用了锯齿纹或几何纹。葫芦纹产生之初束腰不太明显,中间部位呈现出微微内收的迹象;但是到了中期,其下半部有所增大;到了晚期,其束腰就比较明显了,而且相对早中期,下半部更是增大了一些。

漩涡纹双耳彩陶壶(图6),半山类型,民和新民阳山墓地出土。高30厘米,底径18厘米。细泥红陶。敛口,颈略高,鼓腹,双耳,平底。颈部纹饰为网格纹,肩部为锯齿纹作连续状的四组漩涡纹。色彩为半山类型典型的黑红彩相间搭配。

图6 漩涡蚊双耳彩陶壶

漩涡纹是远古先民注重写实艺术风格的体现,取材于人们十分熟悉的水,这些涡纹常绘于盛水器上,反映了人们对水的渴望。早期的涡纹写实性较强,以连续“S”形为基本线,以宽带纹构成漩涡装饰在彩陶器的肩、腹部。彩陶以淳朴、稳定和饱满的美感,体现形体的丰满和圆浑,这一特点正是后来演变成的四大圆圈纹的特点。涡纹演变四大圆圈纹脉络清晰,是一种由写实到抽象的装饰演化,二者有一定的联系。涡纹有波浪连续起伏的感觉,再加上搭配线条,器型十分谐调,在不同角度都使人看到完整而美丽的图案构成,平视如排浪连涌,俯视如波纹渐生,极为美观。后期演变的四大圆圈纹以简单明快的色彩、柔和流畅的线条融合成圆浑丰满的装饰图案。

锯齿纹人头像双耳彩陶壶(图7),马厂类型,民和山城遗址出土。泥质红陶。通高16.4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7.5厘米,底径8厘米。侈口,短颈,鼓腹,双环耳,小平底。黑彩。颈部采用竖线纹装饰,肩部为菱形纹,腹部为锯齿宽带折线纹。颈部一侧塑有人头像,五官俱全,并有意刻画出圆张的口部。

图7 锯齿纹人头像双耳彩陶壶

在原始先民无穷创意的推动下,彩陶艺术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发展,人们对彩陶本身的装饰追求也日趋人格化了,出现了以人体雕塑为主题的装饰风格。将人体依附在陶器上,多见于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其主要的造型特点是在器皿的盖纽、口部、肩部、腹部或把手上堆塑出一个人头或一个完整的人体像为装饰。整个壶的鲜明特征体现着原始社会文面习俗的装饰,原始社会不仅在陶器上模仿人体形态,而且把这种人体形态的器物当作人体一样采取文身、文面的装饰。这件人头像彩陶壶真是此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古人类思想与思维表达的载体。

蛙纹彩陶壶(图8),马厂类型,乐都柳湾遗址出土。通高45.5厘米,口径15.9厘米,腹径43.2厘米,底径13.6厘米。泥质红陶。侈口,短颈,鼓腹,双耳,平底。纹饰为黑、红彩相间。马厂时期彩陶的纹样中,蛙纹是一个重要的装饰元素,一般用黑、红彩搭配或黑彩描出蛙的肢体轮廓,饰在彩陶壶、彩陶瓮的肩、腹部。蛙纹有带头蛙纹、无头肢体蛙纹、无趾蛙纹等十多种形式。蛙纹早期绘图比较形象,为全身蛙;中期是以口沿代表蛙头的无头蛙;后期是变形肢体蛙。蛙纹最早出现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彩陶器物上,形象十分写实。后发展至马家窑时期,蛙纹成为彩陶装饰的主体,此时的蛙纹一般为抽象的肢体蛙纹。青海省出土的彩陶中,蛙纹大多是以变体的形式出现的,其头部呈现为圆形,内部则含有丰富多样的纹饰,躯干以及四肢都刻画了各种带纹以及条带纹。一般用竖线条来绘制躯干,使用波折纹绘制四肢。发展到晚期,装饰的结构不如之前那般密集,绘图也是敷衍了事。

图8 蛙纹彩陶壶

原始先民畏惧自然,在生存和繁衍为基本群体意义的发展过程中,把孕育生殖的意念都以对女性崇拜来体现,马家窑文化彩陶上把蛙和鱼形等腹大且产仔多的自然产物寓意为女性孕育生命的子宫。对于实用器物的面部,并不注重其装饰,其重点关注在器物的乳房以及肚子部分,因而器物大都呈现出鼓腹的形状,而内部则是中空,其寓意是孕育新生命。先民大多根据自然现象去感受自然力量的强大,每逢春季,青蛙就会产大量的卵,在看到这一现象后,先民们就想要获得这种超强的生殖能力。以有关远古时期的资料为例,其内容大多涉及生殖崇拜,在先民们繁衍生息的重要遗址中,都出土了带有蛙纹的器物。以“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为例,“蛙”与“娲”都发同一个音,而“女蛙”指的就是“女娲”,反映了先民对蛙强大生殖能力的渴望。蛙纹产生于远古时代,其应用的领域不仅限于彩陶艺术,还被用于青铜铸造、绘画艺术中,甚至在民间剪纸和刺绣艺术中都有这种装饰。被视作为生殖之神的蛙,在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传递了生殖崇拜的孕育理念。

原始彩陶艺术是绽放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最为美丽的一枝奇葩,以造型和纹饰为艺术语言,折射出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识,是古人用自己的智慧把泥土、水、火交融在一起,制作出来的实用器物。彩陶上的纹饰是人们审美观点的反映,来源于远古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先民的审美品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彩陶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有所变化,多种纹饰相互影响、相互借用、相互融合,最终产生了可以反映彩陶艺术风格的主体纹饰,构成了这一文化类型的纹样特点。彩陶纹饰千姿百态,从最初的写实到后来的抽象,由繁缛到简单。纵观历史的演进过程,文化艺术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发展,青海的彩陶艺术也是如此,它以健康纯朴的艺术风格、浓郁深厚的生活气息、精湛洗练的制作手法形成了共同而又丰富的集绘画、雕塑于一体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彩陶艺术鼎盛时期的艺术面貌。

猜你喜欢
马家窑双耳彩陶
轻叩双耳好处多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轻叩双耳好处多
银河春韵
夜读春秋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马家窑彩陶器型的发展与演变
神秘的马家窖彩陶
马家窑彩陶的装饰纹样美感
文明厚土 再添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