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这首励志歌曲唱出了人们对蜗牛精神的赞许,激励着当代青年为实现目标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蜗牛这类负重前行的“慢性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背着重重的壳走过了数亿年。
蜗牛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腹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类——贝类。它们遍布海洋及陆地,以海生最多,蜗牛就是生活在陆地的贝类。全世界有约2.5 万种蜗牛,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不相同,其中最大的蜗牛体长20 多厘米。
蜗牛身体柔软,除了外挂螺旋形的外壳,头部还有2对触角、1 对眼,口腔中分布着动物中最多的齿舌。蜗牛的眼睛是由角膜、晶体、视网膜与神经组成,只能感觉光和影的变动。触角是蜗牛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它可以感知环境和空气湿度的变化,并探测自身运动的路线。触角在感知到危险、触碰到障碍或感知空气湿度发生变化时会收缩,只有在感知安全的情况下才会伸出。蜗牛也因这两根类似“牛角”的触角而得名。
世界上首例保存了触角等软组织的白垩纪蜗牛琥珀,可追溯到距今约1 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目前,古生物学家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发现了最早的蜗牛化石,距今已有约3.5 亿年。
图1 法国科尔马博物馆展出的琥珀蜗牛化石(图/京报网)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蜗牛演变出的螺纹壳使得蜗牛行动缓慢成为必然。蜗牛的壳体现了其身体构成的特征,也揭示了其演化的时间和历程。
蜗牛壳是由沉积碳酸钙形成,这是蜗牛从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有力证明。从海洋到陆地,蜗牛演化出的硬壳成为它的“保护伞”,就像鱼类的鳞、豪猪的刺、乌龟的壳……一旦遭遇威胁,蜗牛就会第一时间缩入壳中。保持身体的湿润是蜗牛得以在陆地上生存的前提,炎炎夏日,它常用黏液在壳口糊上一层保湿透气的“膜厣”进入“夏眠”。
蜗牛通过腹部腹足肌肉的收缩得以前行,是名副其实的“独脚大仙”。蜗牛全速爬行的时速约为8.5米,这个速度相当于人完成从碗里取食并送入嘴里这一系列动作,需要3分钟。由于腹足肌肉收缩产生的波动方向单一,当蜗牛遇到障碍物时,只能通过调整角度继续前进,这种只进不退的移动方式构成了蜗牛的行为特征。
图2 人工养殖的白玉蜗牛(图/新华网黎涛 摄)
蜗牛在爬行时腹足分泌的黏液不仅可以减小摩擦力,还是一层保护膜,使它即便在刀刃上行走也不会被划伤。除此之外,蜗牛黏液还蕴藏着不少奥秘。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被称为“医学之父”,他在了解了蜗牛黏液的医疗作用后,认为蜗牛黏液有保湿、消肿及消炎镇痛的作用。于是,他将牛奶与蜗牛黏液混合,用以修复皮肤上的伤疤。
图3 两只相遇的蜗牛互致“问候”(图/新华网)
欧洲最早的全国性药典——《法国药典》中,就有用蜗牛黏液治疗伤口和皮肤病的记载。20 世纪60 年代,科学家偶然发现一种智利蜗牛对自身机体损伤有自我修复的机能:当射线照射蜗牛时,蜗牛会扭动身体,持续不断分泌黏液,并将其覆盖在身体表面,一段时间后,蜗牛身上被射线照射造成的伤口竟神奇般愈合了。研究人员对这种蜗牛黏液进行采集并检测,证实了其的确有加速伤口愈合、修复皮肤的作用。
蜗牛黏液中除了包含胶原蛋白、弹力蛋白、尿囊素、多种维生素、钙、甘醇酸等物质,还包含抗菌肽,尽管不同种类的蜗牛其黏液中所含抗菌肽的成分不同,但都具有抗菌作用。
延伸阅读
褒贬不一的蜗牛
蜗牛行动缓慢,多被冠以缓慢、保守、落后等形象。古人观察到,蜗牛爬行时在地上或墙上留下的黏液痕迹形似篆文,于是称之为“蜗篆”,蜗牛也因此被冠上“篆愁君”之名。三国时期,焦先和杨沛造了一间形如蜗牛壳的屋舍,称之为“蜗牛庐”,后文人雅士也惯称自己的居所为“蜗庐”,也称“蜗舍”“蜗居”,喻指狭小简陋的房屋。
在现代,蜗牛是积极努力、不屈不挠的象征。蜗牛在西方文化中也象征着缓慢、耐性和坚韧,常常被视为一种品质,表示追求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在美国,蜗牛是幸福的象征,苏格兰人则认为如果蜗牛的触角伸得很长,意味着第二天会迎来好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