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芳,朱晓君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奉贤区 201411)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对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肯定, 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 年10 月修订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1]。 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并开始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这也对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要求。 2022 年5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以及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根本任务。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以下简称“三化”)建设,意义重大。 辅导员工作室是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平台,目前虽已取得明显的建设成效, 但涉及的多为本科院校。如,上海是推动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最早且支持力度较大的城市, 目前可查的市级公开立项建设的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共15 家,均为本科院校,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因此,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实践问题, 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理论及建设模式, 推进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成为促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三化”发展的一种有效范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规范, 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也尚未形成统一的参照标准,关于辅导员工作室的内涵,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陈秀兰认为,辅导员工作室是高校辅导员的一种组织形式, 设立工作室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建设一支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 形成以工作室为平台的高校辅导员创新基地和成长孵化器[2]。 李娜认为,辅导员工作室是指高校对辅导员职责进行整合提炼并将兴趣、特长相同的辅导员联动起来的组织,它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核心,根据教育部43 号令中关于辅导员的九大职责来具体细化工作职能,从而加强成员间的理论探讨、实践交流、科学研究[3]。 在笔者看来,辅导员工作室是指由高校多名辅导员基于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自主自愿申报并组成的共同体,它以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和发展为直接目的, 聚焦辅导员九项职业能力中的某一项或某一点,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研究与实践,并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和工作模式,推动学生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与创新,以更高质量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2.1 辅导员角度:形成“1+1>2”的团体合力
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可以整合各层次、 具有各自专长的辅导员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团体合力。辅导员可以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打破院系和工作板块离散化的现状, 在共同愿景下举办辅导员工作沙龙、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示范课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运用团队智慧为高效、 创新性地做好辅导员工作提供工作思路和方法。辅导员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可以跳出事务性工作的缠绕,从一定高度和深度关注、审视岗位意义及自我发展。 工作室成员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影响、 共同实践和协作研究, 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而且可以催生辅导员工作的内在发展动力、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唤醒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推动辅导员队伍“三化”发展。
1.2.2 学生角度:实现个性化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是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 建设辅导员工作室的最终目的是,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4]。从当前实际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弱于普通本科学生,厌学型、网瘾型、违纪型、抑郁型等类型的学生为数不少[5]。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但大多活动的参与者少、观众多,同时又因高职院校辅导员人均负责学生数量多、精力不足,导致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缺乏针对性、差异性。 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薄弱环节,通过专题专攻、专人负责、专项指导等方式,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服务,精准定位、精准帮扶,提高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6]。
1.2.3 学校角度:培育辅导员名师,打造学生工作品牌
辅导员工作室通过组织辅导员开展经验交流或案例研讨、开展专项培训、组建理论及实践研究团队等,开展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可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可以工作室为平台,不断完善相关机制、制度,引导辅导员借助团队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形成具有个人特色、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的管理方法或工作模式,从而孵化、培育出更多的辅导员名师,构建出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辅导员队伍结构。同时,辅导员工作室可围绕学生工作中的某一特定领域深耕细作, 从而打造出各类学生工作品牌,推动学生工作内涵式发展[7]。
笔者开展调研的是上海市的一所有60 余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该校共有在校生11 000 余人,专兼职辅导员79 人(含二级学院分管副书记、学管办主任等14 人),分布在7 个二级学院。笔者面向全体辅导员,就队伍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9 份,并现场访谈12 人。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辅导员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 结构不够合理
调研结果显示,该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性别方面,女性辅导员占比为84.75%,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从访谈中笔者也了解到,由于辅导员工作过于烦琐、细化及薪资待遇等问题,部分男性辅导员在面临成家立业的巨大压力时会选择跳槽。年龄方面,21 ~30 岁的占比为42.37%,31 ~40 岁的占比为57.63%,41 岁以上的为0。 在岗工作时间方面,1~2年的占比为18.64%,3~5 年的占比为52.54%,10 年以上的占比为10.17%。 队伍整体呈年轻化特征,难以形成传、帮、带的成长生态环境。专业方面,法学占比为22.03%, 工学、 教育学各占20.34%, 其余37.29%分散在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及其他学科。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存在多元化特征,大部分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高职教育最新发展理念的学习研究, 容易产生“辅导员工作就是简单的事务工作,谁都可以做”的错误认识。学历及职称方面,硕士学历占比为93.22%, 大学本科学历占比为6.78%,初级职称占比为5.08%, 中级职称占比为13.56%,高级职称占比为0,未定级者高达81.36%。
2.1.2 职业认同感不强
职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当前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 辅导员对所在岗位的较强认同感是辅导员致力于“三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调研结果显示,66.1%的受访者因为“热爱辅导员职业,喜欢学生工作”而选择辅导员岗位;但50.85%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33.9%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很大”,15.25%的辅导员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小”;38.98%的辅导员认为目前职业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职务晋升机会小,33.9%的辅导员认为最主要问题是职称评聘困难,13.56%的辅导员认为最主要问题是职业能力得不到提升。 在辅导员对自我岗位的社会地位评价方面, 认为辅导员社会地位处于中层的占比为42.37%,处于中下层、下层的占比为54.24%,仅有2人认为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处于中上层、上层,占比为3.38%。 64.41%的辅导员愿意在校内进行岗位流动(即离开辅导员岗位,改做其他工作),仅有10.17%的辅导员表示不愿意离开辅导员岗位。 在对语言表达、科研写作、组织协调、时间管理、理论学习等方面的自我能力测评中, 辅导员的平均测评分数为3.33(满分5 分);在五项基本能力中,辅导员最愿意为之努力提升的能力为“科研写作能力”(占比61.02%),其次是“理论写作能力”(占比13.56%)。结合访谈结果可以发现,多数辅导员出于对岗位、对学生的热爱而选择辅导员岗位,但由于辅导员工作界限模糊,高职院校“千条线一根针”“7*24 小时”的辅导员工作模式,职称评聘等各种制度限制,诸多困难导致辅导员工作压力较大,容易质疑自我价值,职业成就感和认同感较低。同时也发现,辅导员有意愿在科研及理论学习等方面付出时间与精力, 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1.3 辅导员对工作室的认知不足
经深入访谈发现, 多数辅导员认为工作室能够带给自己一些最新的辅导员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理念,能够打破以往繁忙、凌乱、压抑的工作节奏,促使自己审视自我,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有明显帮助。也有辅导员认为,工作室工作烦琐、事务性工作多,自我价值感、获得感比较低,他们虽然有开展专项研究的想法,但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多数辅导员愿意继续留在工作室, 并期望成为骨干辅导员或带头人。也有辅导员表示,加入工作室后工作量只增不减,考核机制不尽完善,不愿继续留在工作室,希望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发展。辅导员普遍认为,当前学校各工作室存在定位不清、布局分散、成员作用发挥不充分、专业培训和学习不够深入、考核机制不够科学等问题,希望在工作室定位、制度建设、成员职责划分、个体专业化发展指导、保障机制等方面有所完善。
2.1.4 显性成果相对薄弱
课题组对2019~2020 年度辅导员(含分管副书记)个体在个人荣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显性成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在个人获奖方面,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13 项,奖项主要集中在网络思政论文、学生工作实践和个人才艺等类别,其中指导学生参赛、优秀学生工作案例等学生工作类获奖8 项,占比61.54%,书法、诗歌等个人才艺类获奖5 项,占比38.46%。 尚未在市级辅导员素质能力竞赛、辅导员年度人物、最美辅导员等项目中取得突破。 在科研成果方面,主要集中在公开发表论文(普刊)、申报校级课题两类,其他科研成果较少。 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2019~2022 年辅导员科研情况统计表Tab.1 Stat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ounselors from 2019 to 2022
2.2.1 顶层规划,由上至下推动工作室建设
2020 年6 月,为深入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引导辅导员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形成职业化、专业化乃至专家化的辅导员梯队,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学校出台了《XX 学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施细则》,初步确定了思想政治领航、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实践、危机事件处置、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六个专业化方向。
学校组建各专业化发展工作室, 成员为该专业化发展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实施带头人制,聘请专业化发展带头人一名, 同时聘请专业化发展骨干辅导员两名。 明确了辅导员专业化方向申报条件及考核办法、 各专业化方向工作室带头人和骨干辅导员的申报条件, 以及各专业化方向工作室的管理与考核办法。 同期,学校出台的《XX 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专业化发展工作室要从理论学习、工作创新、经验凝练、实践研究等多个维度,加大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力度, 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实务能力,对工作室带头人、骨干及成员的奖励和优待机制进行了明确说明。
2020 年11 月,经辅导员主动申报,学校公开选拔认定了第一批专业化方向辅导员41 人,占全校辅导员总数的51.9%。后又先后认定了第一批、第二批骨干辅导员共计8 人,占全校辅导员总数的10.1%。在骨干辅导员的带领下, 学校先后成立了思想政治领航、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实践、危机事件处置、 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六个专业化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各工作室成员6 至14 人不等。 各工作室根据《XX 学院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施细则》要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计划,明确了各自的短期及长期发展目标。
2.2.2 探寻求索,工作室建设初显成效
高职院校辅导员事务繁杂,工作压力大,辅导员忙于日常事务工作,往往无暇关注自身需求与发展。学校推进辅导员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举措, 唤醒了辅导员实现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促进了辅导员“三化”成长。 调查显示,89.93%的辅导员很清楚或比较了解学校专业化方向发展相关内容, 辅导员主动追求“三化”发展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如,工作室邀请学术专家开展“科研菜鸟成长之路”等一系列科研培训,指导各专业化方向工作室以实践调研、课题申报、项目实施、 论文撰写及案例整理等措施推进相关理论研究。 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经历的辅导员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专项沙龙、专业培训、专题讲座、专项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大家互相学习,共同努力,提升了辅导员专项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推动了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021~2022 年学校辅导员科研成果如表1 所示。
创新了辅导员育人途径, 提升了学生工作的精细度。 各工作室将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应用到实践工作中, 创新了辅导员育人途径,打造了一批初具品牌效应的育人项目,提升了学生工作的精细度,推动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如,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室组织策划了学校首届大规模模拟求职大赛,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实施“一对一”帮扶措施,帮助他们制订学业改善计划,使其实现从行为到思想的良好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时代特征,开展系列曼陀罗绘画团体心理辅导等。
培育了一些骨干辅导员, 辅导员团队面貌发生了变化。自启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以来,工作室吸纳优秀辅导员开展建设活动,在校内形成了辅导员“圆桌派”等初具品牌效应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项目,一些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个人魅力突出的辅导员陆续从队伍中脱颖而出, 开始在工作室这一平台上崭露头角, 在全校辅导员群体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校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2021 年,1 名骨干辅导员成功入围上海市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2022 年,1 人获上海市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 人获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4 人在其他上海市级比赛中获奖,11 人获上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2.3.1 工作室发展方向偏移,工作边界模糊
辅导员工作室大都采取项目制运行方式, 申报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建设方向, 后通过工作室这一载体推动辅导员主动地、 自发地开展某一领域育人实践或理论研究活动。 然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工作室工作内容却往往产生“偏移”。一方面,工作室将学术研究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将学术成果作为工作室的重要业绩, 工作室运行逐渐偏向于科研团队。另一方面,工作室的工作项目往往应二级学院和学工部相关工作要求确定, 并不是自然地诞生于辅导员兴趣的聚集和工作实际, 导致工作室从一开始成立就与辅导员实际需求产生错位。 又因辅导员工作室的直接领导和管理部门是学工部, 各专业化方向工作室之间、工作室与学工部之间、工作室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学生工作都存在较大交叉与重复, 难以明确划分工作边界, 导致工作室经常沦为其他部门的“附属部门”或某项任务的“执行者”,被迫承接各项事务性工作,消耗了工作室成员的精力,影响了团队追求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2.3.2 配套政策不完善,缺乏发展后劲
上海市并未出台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没有统一标准。 当前,成绩比较突出、 知名度较高的辅导员工作室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虽然高职院校开始奋力追赶,但其顶层政策主要集中在工作室定位和准入机制上, 在资源配备、发展培育及考核等方面尚不完善。如在资源配置上,大部分工作室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场地资源紧张、设备及师资不足等问题;在工作政策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在没有相应减负政策支持的情况下, 使得大部分辅导员特别是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虽然很有热情参与工作室的工作,但常常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致使工作室发展后劲不足;在考核机制上,存在工作室成员考核与辅导员人事考核重复的情况, 影响辅导员参与工作室建设的积极性。
2.3.3 工作室建设机制不全,内部约束力差
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可参考、 可借鉴范例较少,各高职院校又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一直以来, 工作室内部机制建设都是影响工作室发展的重要因素。有的工作室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是因工作室本身属于自愿结合体, 工作室的带头人与成员之间虽然存在引领、组织、考核和管理的关系,但是并不存在明确的上下级行政关系, 缺乏强制性的监督和管理权责,更多的是“共同成长”理念下的指导合作,带头人不具有发号施令的权力,对于成员只能给予指导建议,最终导致规章制度流于形式,难以有效执行,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大打折扣。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伊始轰轰烈烈,建设后期冷冷清清,最终还是靠带头人单兵作战的重要原因[8]。
2.3.4 缺乏优势人才资源,标志性成果不多
虽然各辅导员工作室在成立之初都遴选了经验丰富、 能力出众的资深辅导员担任带头人或骨干辅导员来主导工作室的建设。但是,因为辅导员队伍整体呈年轻化面貌、 具有科研能力弱及职称职级偏低等特点,使得工作室往往缺乏强有力的核心人物。并且,当前辅导员工作室成员主要是校内一线辅导员,在校内职能互补、校外专家指导等方面比较欠缺,工作室缺乏优势人才资源支持。其次,工作室标志性成果不多。如,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等管理实务上创新不足, 未形成具有可推广性、特色性或一定品牌效应的项目,工作室辐射力、影响力有限;在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最美”高校辅导员评选、 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及各类科研成果发表等显性荣誉获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等[9]。
辅导员工作室是由辅导员基于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自主自愿申报并组成的共同体, 其直接目的是促进辅导员职业成长与发展, 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因此,高职院校应首先从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合理确定辅导员工作室的性质和地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从全局和整体上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统筹设计,做到各工作室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其次,需不断完善工作室建设配套政策。 在申请阶段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从人员结构、职称、学历、专业背景等方面加以筛选, 选择综合素质高的辅导员担任带头人。 在建设阶段,要给予持续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工作室能够有序、 有效地按照最初的目标开展工作。如,学校要在工作室经费、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等方面给予保障; 要调整工作室带头人与骨干成员的日常工作量, 明确各工作室与现有各类事务性学生工作的权责分配, 避免工作室成为变相的学生工作“附属部门”, 保障工作室成员开展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工作室及其成员进行科学考评,对优秀的辅导员进行奖励,对考评不合格的辅导员予以清退。最后,高职院校应本着“求精不贪全”的原则, 对个别比较突出的辅导员或工作室在经费投入、培训考察、专家带教及选派进修等方面予以适当的支持和政策倾斜, 重点支持和培育一些校内知名辅导员和特色工作室,实现以点带面、持续发展,强化辅导员工作室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
辅导员工作室在申报之初就确立了明确的建设方向。为保证工作室建设方向不偏移,首先要科学制定工作室建设及发展规划。 如详细制订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在学工部监管下,实施带头人责任制,按照时间进度和任务要求严格执行。其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职责、奖惩激励措施及内部考核制度等, 确保工作室正常有效运行。 如健全“带头人”机制,在明确带头人全面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整个辅导员工作室工作职责的同时,赋予带头人在资源调动、任务分配及成员考核中的决策权力,从而形成以“带头人”为核心、具有团队和敬业精神的团队。最后,辅导员工作室不仅要尊重每一名辅导员的需求,激发其内在活力,将工作室建设发展与辅导员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辅导员发展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实践环境,而且要充分发挥工作室新平台、新载体的作用,不断整合校内专业发展资源、聚力校外优势资源,加强同校内外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学习,积极“走出去”,虚心学习,努力“引进来”,提升工作室品质[10]。如,依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高的教师, 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实践的优势互补; 聘请业界比较知名的工作室领军人物担任校外指导老师; 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工作室建设督导; 派辅导员参与校外进修或到其他更广阔的平台去交流学习、汲取宝贵经验等,形成由内及外的推动辅导员工作室可持续发展的合力。
辅导员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平台, 更是互相促进、互相助力、共同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学习共同体、职业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科研共同体。在“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每个人都是团队不可或缺的力量, 每个人都应该在团队中取得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辅导员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主动作为,从多方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科学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 二是要构建工作室发展平台,着重提升个人科研素质。良好的科研素质、优秀的科研成果是辅导员“三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辅导员可根据自身的性格、兴趣、特长、专业背景等因素,选定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有意识地把工作实践转化为研究课题,通过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申报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形式形成科学研究成果,把自己打造成专业化方向的专家和学者。三是要重视理论成果转化, 辅导员应将解决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开展科研活动、 探索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真正实现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双赢局面。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三化”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档升级、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辅导员工作室作为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辅导员“三化”发展、创新学生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载体,其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高职院校、工作室及辅导员个体从不同维度、不同方向共同发力,上下协同,内外合作,在实现辅导员“三化”发展目标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最终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