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澄懿
《一个都不能少》是在1999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映的影片,由张艺谋导演。有人批评张艺谋总是“揭国家的短、社会的疤”,而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根据现实事件改编的聚焦农村教育的影片。本片真实而直白的影像呈现,渗透着导演最深沉的人文关怀。
这部影片与如今大多数影片最大的不同可能就在于他的纪实风格总散发着纯净而浓郁的现实诗意,在带给我们过分真实的观影体验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表达方式与表达内容上情感色彩的巨大反差与“延迟”的情感冲击。导演用朴实的镜头着力去描写20年前的一个小故事:13岁的魏敏芝作为一名代课老师为了保住班里的孩子,独自去城里寻找一名叫张慧科的学生。本片出现的人物全都是业余演员,所用的姓名也都是他们的本名。从黄土地到水泥路,微微晃动的镜头、不加修饰的台词、不标准的普通话、亲切的晋语、肮脏破旧的打扮、尘土漫天的乡村与自行车满地的城市无不给予观影者一种“纪录片”式的观影体验。导演回归最质朴的生活内里,追求银幕造型的真实性,采用常规线性叙述逻辑完全地展现20年前的生活本色,他通过自始至终统一的情节——寻找张慧科,不动声色地展现自己内心对乡村教育的呼喊,对城乡差距的思考。而这貌似隐忍克制的“纪录片式”的陈述却暗藏最激烈的反思。观众不由自主地置身于20年前的中国,体验最贴近现实的客观与导演对现状产生的痛感。
全片只有两个大场景的交替,一半在乡村,一半在城市。而魏敏芝有三次追寻的情景,前两次发生在乡村:第一次是追逐高老师和村主任索要50元代课费,另一次是追逐离去的明新红。第三次追寻则来到了城市。前两次追寻并没有得到一个及时的反馈,而最后一次追寻才是本片的主体。
相比前两次追寻,最后一次追寻的内涵最为深刻。从表层看,只是一个孩子在寻找另一个孩子的感人故事,而从深层看,这是一个以魏敏芝为代表的乡村人以寻人为契机向城市发出的灵魂拷问。影片中随处可见魏敏芝站在自行车洪流中迷茫地四处张望的长镜头,微妙的情绪变化获得完美的表达,她在寻找自己的学生,而城里人也在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匆匆而过的城里人无法发声,只能作为背景给城市现状定下基调:匆忙。但片中出现的几位发声的城里人,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这都没用”。强连贯的“没用”的论调展现出城市视角下抑扬顿挫的节奏,不仅抓住了观众的情绪,而且也带给人心理上的反思——
当魏老师一直重复着“他因为家里穷,他妈妈有病,他爸爸死得早”时,城里人早就将它们看做是“没用”的信息而一笔划掉。一句又一句重复出现的“没用”暗含了导演对那个时候中国发展的不安与困惑,大家只能看到“要找人”,却睁眼不见“为什么要找人”,可见在2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短视的“有用论”就深深地刻在了人们心中,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早已成为不少人追捧的信仰。乡村之于城市确实少了许多物质上的支持,可城市之于乡村是否也缺少了一些更为重要的心理特质呢?
当电视台的主持人问:“你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张慧科来让他继续读书呢?”小魏老师并没有做出回答,而是沉默不语,因为我们都知道,进城寻人的初衷绝不是一份身为教师的责任感,而是为了顺利获得60元工资的执着,因此在问到为什么会出现辍学情况时,魏老师表示“他们都缺钱”。“他们”是谁?是学生,是魏老师,是整个学校,还是整个农村。20年前的农村在分毫里艰难前行,城市却大大加快现代化的步伐;20年后的今天国家挺身而出,发出“乡村振兴”“教育扶贫”的口号,将远远落在身后的乡村带回城市边以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乡村教育痛点。但我们能否看到,除了国家出手解决的第一个显性痛点,还有一个深藏在众人心中的另一個痛点?在城市野性扩张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像初次前往城市的魏敏芝那样流浪,那样迷茫却坚定地追寻自己心之所向。但后来,不知何时,我们深谙了城市的规则,知道了什么叫所谓的“有用”,知道了要追求怎样的结果,却看不到原因、看不到过程,这样的我们该如何解决下一个“教育问题”?现实问题的发生可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没有细腻的心灵做眼睛,我们还是会错过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影片记录了20年前的中国初步发展的历史,在如今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导演以自身的传统美学功底,精深地把握了电影的写实艺术特性,用生动而真实的细节描绘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影片的最后,孩子们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又一个稚嫩的字时,张艺谋导演才展示出这部电影里唯一一点显性的浪漫色彩,这是他20年前的美好愿景,对我们如今的奋斗目标与终极归处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今盛世繁华,乡村教育问题早已获得极大的改善,但“城里人”急功近利、只求有用的心理仍需要警惕与克服,希望我们时刻守望自己的心灵,同时关照这个现实社会。不能只让一个“魏敏芝”改变命运,也不能让自己成为满口“没用”的“城里人”。
愿人人流浪归处会是彩色。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