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视域下的习作教学

2023-10-31 08:52杨春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事物习作课文

杨春艳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变纯粹的文选型为综合型模式,特别注重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的整体架构,这样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单兵作战、高耗低效的问题。因此,传统语文教学中以“篇”为单位组织的割裂的、碎片化的教学显然偏离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统编版教材的教学需要教师提升教学的站位,扩大视域范围,从只关注单篇的教学转变为关注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从“大”处着眼,聚焦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书本知识和实践生活的密切融合,走向学生自主及真实的语文生活和语言运用,主张用“广角的视域”对教材整体进行统筹。接下来,笔者将以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谈谈大单元视域下的习作教学。

一、统摄教学内容,确定核心目标

统编版教材将诸多语文要素、知识点分布到各年级、各单元,且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要能够精准确定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仔细梳理教学内容,聚焦单元语文要素,由此确定教学目标。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单元导语——“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及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都明确指向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通过阅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习得方法学会观察,并能写下观察所得。”通观各年级各习作单元与“学会观察”相关的习作,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尝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第四单元的“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以及五年级下册的“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等,各年级对“观察”的要求逐阶提高。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要求太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要求太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年级是小学习作的起始阶段,重在唤起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打好习作的基础,故而学习要求不可太高。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中作者着重观察、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动作的敏捷,《金色的草地》中作者经过仔细且持续的观察发现了草地变色的秘密。另外,本单元还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一篇写动物,着重记录动物的活动;一篇写植物,着重记录了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可见本习作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与习作,让学生懂得“何为留心观察”“如何留心观察”“怎样记录观察所得”。确定了单元核心目标,教学就有了落脚点,所有的阅读、想象、交流、拓展、评价等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某语文教师在讲授《金色的草地》一课,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草地的“有趣”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大量的想象,描述了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景,把“有趣”解读为作者对“童年”快乐时光的回忆,这样的教学显然偏离了单元核心目标,曲解了教材编写的意图。

古语云,纲举则目张,教学也是如此,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要确定好教学的核心目标。为使各阶段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聚焦,教师首先要统摄全局,弄清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各个单元的教学要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耗低效的重复教学,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的层层深入,教学目标达成的层层递进。

二、统筹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教学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不断地探究、实践、反思、验证、总结,从而积累经验、形成技能、获得感悟。为了促成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该是逐层推进的。

仍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观察是一个用心用脑,需要口、耳、眼、鼻等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过程。想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留心观察”,但这样的“留心观察”又不能是事无巨细的全盘接收,而应该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能够唤起情感呼应的观察。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为媒介,分层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弄清“留心观察”的要义。《搭船的鸟》教学,教师重点抓住课文的第二、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细读、体会:抓住事物的特点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事物的美,再通过分步骤、慢镜头回放就能捕捉到事物的细节动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细腻、生动。在《金色的草地》一文教学中,教师重点抓住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时间,草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樣发现这个变化的;你认为能够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秘诀是什么?像这样指向单元核心目标的分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浅层内容深入思考最终发掘到“留心观察”的本质:看到现象—追问质疑—连续观察—找到答案。至此,学生进一步领会到,“留心观察”不仅要像《搭船的鸟》的作者那样善于捕捉事物的特点,还要像《金色的草地》的作者那样善提问、肯钻研。

当然,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懂得“如何留心观察”的“知”的层面,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将阅读教学中习得的方法充分运用到观察、习作的实践中去。因此,在阅读教学的最后,教师还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当堂体验“留心观察”的乐趣。如在带领学生学完课文《搭船的鸟》之后,教师可以播放学生熟悉的宠物的视频或图片,启发学生观察:“不少同学家里都养了小狗,这些小狗外形各异,性格不一,各有各的可爱之处。老师课前搜集了不少它们的照片和视频,下面请同学们进行观察比较,聚焦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种,观察它的特别之处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再读给大家听一听,让大家猜一猜你写的是哪一只宠物,检验一下你的观察能力可以打多少分。”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向对指定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记录,既是对本单元阅读教学的延伸,又是对本单元习作教学的铺垫,很好地实现了由“知”到“行”,由“易”到“难”,由“段”到“篇”的完美过渡。

需要说明的是,分层设计教学不是简单的任务肢解分割,而是目标统筹下的合理分配,各教学环节既独挡一面又相互关联,它们层层递进、步步高升,为了达成最终教学目标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三、统整教学资源,分步设计活动

习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高级智能活动,需要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进行。习作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习作资源的多元性。完成一篇习作,需要搜集积累、实验观察等前置性活动的准备,少不了习作主体感受、记忆、想象、思维等诸多智力活动的参与,亦需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的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统整课内外教学资源,分步设计活动,使各种资源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最终教学落脚点是“学会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间接获得观察、习作的经验和方法,教师可以对本单元的教材资源进行重组:课文《搭船的鸟》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都是从儿童的视角对动物的外形特点及动物的活動进行了观察和描写,这两篇文章可以结合起来一起教,从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精妙;课文《金色的草地》和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都观察描写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两篇课文适合结合起来一起教学,从中学会细致观察、留心事物变化的方法。除了统整课内教学资源,教师还应将课内外的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统整:在学完了课文和习作例文,习得了观察的方法之后,教师在班级开辟植物角,带领学生种植养护各种盆栽,定期组织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在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数一数、比一比之后,用图文或表格的形式详细记载观察所得所感,为后面的习作积累素材。习得了观察方法、积累了习作素材,还要学会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终才能完成一篇成功的习作。除了课文和习作例文可以借鉴以外,教师还可以多拓展列举相似题材的不同文章,使学生在习作迁移中学会习作。

合理开发、统整教学资源并善加运用,使教学资源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习作的内容,更是为学生打开了习作的视野,拓宽了习作的思路。

四、统一评价标准,分阶达成目标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没有评价参与的教学就是一辆无轨运行的列车。教学评价上接教学目标下联学习过程。恰当的评价对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导向、激励、调节的作用。可见,评价标准的制定既要与课程目标相匹配,又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相适应。

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处于学生习作生涯的基础启蒙阶段,该阶段以“唤起学生观察的意识”“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主,所以,评价标准不宜过高。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年级写句和二年级写话的基础,所以评价标准又不宜太低。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教师可以制定以下评价标准:能调动多种感官,连续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能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探寻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能详细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能写下自己观察的心得和感受;能按顺序、有条理地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能文从字顺、具体生动地写下自己的观察所得。将观察所得整理成一篇习作,力求做到结构完整,努力使用新鲜的语句表达真实情感。以上七条评价标准中,第一到第四条为一星级标准,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这四条标准,少数学生通过努力也能达成这四点要求。第五、第六条为二星级标准,大多数学生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达成要求,少数学生需要在同伴、老师或家长的点拨帮助下才能基本达成要求。第七条为三星级最高标准,主要指向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借助大量的范文引路,凭借自己丰富的积累,经由教师的评议指点,基本都能达成要求。以上七条标准,每达成一条就可获得相应数量的星章,最后进行总评,获得四枚星章即为闯关成功,获得八枚星章即为优秀,获得八枚以上星章即进阶成为超级智多星。以上评价标准皆为以激励为主的正面评价,标准由易到难,由观察到写作,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满足普通学生的发展水平,使所有学生都能“吃得饱”,又兼顾学优生的发展水平,使他们能够“吃饱又吃好”。

这样的教学评价,教、学、评相生共融,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参与了完整的学习过程,是否已经达成了学习目标,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导航,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

综上所述,打破以单篇教学为主的传统模式,依据部编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统筹规划,进行大单元、小步骤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图谱,使得语文学习更加自主、灵活、丰富,从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充分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许庄小学

猜你喜欢
事物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美好的事物
背课文的小偷
奇妙事物用心看
背课文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