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对牡丹心生爱恋,源自张抗抗的文字。在她的笔下,那个不愿承领“百花齐放”之命,被女皇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牡丹,开,倾其所有;落,惊心动魄;不开,则安之若素。是拒绝,也是坚守,敢于悖逆皇权,不媚俗不妥协,固守矜持与自我,颇有几分凛然傲骨。
我喜欢这样的气性,就像为那些恢宏而盛大的英雄主义所动容,尽管它只是一朵花。
牡丹的姿容被世人传颂赞誉已久,古今诗书、水墨丹青、针黹绣品比比皆是。而我整个年少时期却少见它的颜色,想来是渭北塬上乡野村落的贫瘠承载不起这份天家富贵,难以饲养得起。可内心不免疑惑,遭遇贬谪、历经焚枝煅骨,却依旧能够开出锦绣天地,难道它在意的只是洛阳的那一片好山好水吗?
长大走出家门后,我在许多地方都见到过牡丹的身影,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域,接受着温凉寒暑不一的雨露滋养,无关贫贱与富庶,兀自盛放着属于自己的花事。从客居杨凌到安家至此,十年光景中我看着西农的牡丹也花开花落了十个春秋。校园四时风物万千,妖娆百态,单是春上花开时节就桃蹊柳曲,移步换景,帧帧入怀。
学校的牡丹园不算大,方正的一块地儿,旁边是两条相向对称的樱花路。清明时节樱花已至靡荼,树树繁花远观如粉瀑。樱花香气本清冷薄淡,行走其中,却总有缕缕幽香跃入鼻端,细嗅这香氛,我知道这是旁边牡丹萌醒的气息。在樱花喷涌绽放灿若云霞,尽情招徕目光之际,牡丹却只是浓绿一片,静默如常,只是不动声色地绿着。愈走近,愈觉暗香浮动。一片片青绿当中,俏生生地生发出无数牡丹花苞,一株上有十几只到几十只不等,多鸦青和灰绿,沿着擎起的花茎一股脑儿地齐头向上,似饱胀的桃子,撅着尖儿,抚摸是紧实饱满的触感,充满蓄势待发的力量感。那磅礴气势如同沉睡待醒的百万雄师,有千军万马鼓角响震前的汹涌之象,雷霆万钧势不可挡,泱泱待发,生命的力量昭然若揭。浓绿深处,几株花期较早的白牡丹率先展露娇颜,花瓣净透如玉,莹白赛雪,花心嫣紅攒聚着一圈鹅黄细蕊,姿容高洁,是牡丹园的首秀。
洛阳牡丹名噪天下,欧阳修曾诗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到过洛阳两次皆不在花期,不曾亲见真颜,而西农牡丹园里的牡丹品系多来自山东菏泽,这么多年看着它花开花落,其颜色倒也不俗。西农师生学农爱农,对于草木植株也倍加呵护,西农的花草也都有了幸福静好的模样。持续了三四日的艳阳天,牡丹园里百花齐放,徜徉其中,感受着“花香人沸腾”的闹意,才觉不枉春趣。人有千万般理由糙行简办,搁置诸事,而花儿依时生发,时序未乱,绝色照旧,香韵不减分毫。从这一点上来说,草木比人更加长情,对生命的尊重也更为虔心、熨帖。
园子里的牡丹多为红、紫、粉、黄、白色,颜色浓淡不一,花形层次各异,株株美艳,朵朵含情。景玉、香玉同为白色,皇冠形,初开为浅粉、粉白,盛放时色白如玉,花身轻盈,含香吐蕊如仙子般圣洁。红色牡丹中较为出众的有花王、脂红、卷叶红、红宝石、首案红和霓虹幻彩,皆为重瓣,色艳形丰,其中首案红又名“紫根牡丹”。霓虹幻彩状若千层台阁,洋红色的花儿润泽艳丽,碧青叶色,花与叶交织,远观似东北鲜红绿翠的花被单,这大红大绿的搭配换作衣着绝对是俗不可耐,然对于植物而言却甚为适配。牡丹国色天香,花名也极富雅韵,菱花湛露、银红巧对、雪映桃花、肉芙蓉、珊瑚台……不问花面,不闻花香,单这些灵动非凡的花名就足以令人浅醉微醺,或粉中含紫,或桃花粉,或浅红,或深粉,娇艳欲滴。粉色中最喜欢的是大胡红,初开肉红色,盛开为鲜亮银红色,花形丰满端正,花瓣色泽艳丽,触手滑腻如婴儿肌肤般娇嫩,芳香馥郁,忍不住再三轻嗅抚摸,那雍容大方之态似丰腴的唐宫美人高髻间的那抹华贵,又如同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款款流淌出的千年余韵,美得不可方物。
放眼望去,最为惹眼的是一片片的紫。紫色历来高贵、浪漫,且充满魅惑感,是艺术家们偏爱的色调。眼前的紫,有浓墨重彩的隆重,也有洇洇淡扫的渲染。魏紫瓣多,不露蕊,花色紫红好似泼墨,莹洁瑞丽,有“花后”之称;花瓣繁碎、朵大如盘的是葛巾紫;二乔花呈双色,同株、同枝可开紫红和粉白两色,灿若三国时著名的姐妹花“大乔”“小乔”而得名;相较于红霞花朵横空直上的浓艳奔放,短梗的藏枝红多隐藏于浓绿茂盛的枝叶中,宛若羞涩少女,颜色也柔和几许;还有繁盛的紫二乔,色如状元袍的状元红,粉中含紫的紫蓝魁、大棕紫等。园中牡丹色异,但普遍为纯色,唯岛锦例外,花呈渐变色且不断变化,红粉、红白、粉白相间,很是绚烂。最妙的莫过于绿牡丹,叶绿是常态,但花若沾了绿意就有了仙家之物般的清俊与珍奇。绿香球花如其名,呈浅绿色,丰满如球,有绽放吐蕊的完颜全态,也有花开半春的娇俏羞赧。这一季的豆绿还隐在深闺,贝齿轻咬朱唇未启。
牡丹花暖香绵长,气味微甜。游人闻香拜谒,与每一株天颜近距离对视,凝望,即便再自恃漂亮的美女在牡丹面前,也会感慨造物者拿捏美的分寸失之偏颇,心生艳羡。蜜蜂在花丛间飞舞,腿脚上沾染的橙黄花粉积聚成球,御风飞行有了笨拙感,忽而在花前与忽闪眨巴着的眉眼撞了个正着,惊颤花枝,抖落一身香粉,羽翅扑棱两下(下转页)
(上接页)复又潜入花丛。晃神间,这如锦似缎的缤纷景致仿佛不是人间,而是瑶池仙境一般。南唐陈陶写《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我只道:牡丹园一瞥惊鸿,芳华乱浮生。
又逾了一周时日,我傻眼万分,繁盛的牡丹一株株竟干在了枝头。那种干,不是残败的枯萎,而是花开正盛时被凝结、被停滞的凄美。原本舒展自在的花瓣纷纷蜷曲,一层一层,由外向内紧缩,硕大饱满的花头此刻像郁结了心事般渐敛笑颜,蹙起了眉眼。无瑕的白燥出煞黄颜色,洋红色的花瓣卷翘边缘泛白,粉紫色牡丹韶色成灰紫,如蒙上一层烟雾,曾经耀眼的满圃紫红现在哑成大半酱黑色泽,一只只皱巴成干花杵在枝头。缓缓触摸上去,那皴皱响干的花瓣便哧啦哧啦地粉碎在指尖,触手成灰。我见过牡丹于繁盛之时直接从枝头陨落到地下的惊艳和震撼,却从未有过这般干瘪萎缩的模样,想来应该是被暮春这一阵直逼盛夏的高温所灼伤。随风而下的樱花也生出沙沙声,道旁层层堆积的浅粉已燥成烟红色。
不料傍晚时分电闪雷鸣,暴风骤雨肆虐至凌晨。一夜辗转难眠,梦里皆是一幅凌乱、凋敝之象。次日一早前去看视,雨后的牡丹园弥漫着幽香清冽的气息,处处烟霏露结,明黄色泽的海黄牡丹初开,金色花蕊吮吸着丰沛的水汽,一株花期当时的高大花王正翘首顶着娇艳硕大的花朵含香带露地睥睨着人间。免不了的雨打花落,昨日干皱的花容吸纳了水分的滋养绵软下身子,更多的颜色从枝头零落至花圃土地,还有部分散瓣细蕊行经半途搁浅在枝叶上。早放的白牡丹已凋零,红消香断,只剩空落落的蕊丝和花心柱,嫣红的柱心迸裂四散为一簇小荚,每一枚荚盒里都包藏着一嘟嘟籽实,尚是稚嫩未成的青涩模样,但这又何尝不是牡丹生命的又一出口和延续呢?!
连续几日的淋漓阴雨过后,再次路过,樱花树和牡丹绿暗红稀,圃中土地的颜色愈发浓艳,落花成泥,空气中增添了一股腐熟的气味。一位身着蓝色工作服的花工穿梭在牡丹园中,手持剪刀正在一株株地整修残枝败花,手机里传来优美的音乐声,身旁的竹笼中盛满浓淡颜色,有摄影师在赶拍最后的落红,言语中感慨少了赏花人镜头里缺了点灵动之气,花工的身影愈显孤寂。
这一季的牡丹花期不长,花开得也许不是最好,但总归是在春天蓬蓬勃勃地开了,有幸照见了不少人的笑靥,也是时候到头啦!四季流转,风物成诗。人间草木皆有情,难得最是心从容,且待下一个轮回。
作者简介:杨蓓蓓,1988年出生,陕西铜川人,现居杨凌。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供职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有散文集《花字眉》。作品散见于《延河》《百花》《陕西工人报》《西安日报》《陕西农村报》《陕西广播电视报》《宝鸡日报》《阵地诗报》等报刊,荣获多次文学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