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琴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网络通信规划设计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国家“十四五”新基建规划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双千兆”能力建设和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以及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1]。“双千兆”接入和边缘云布局的协同发展将推动2C/2B/2H(个人/企业/家庭)的创新业务向大带宽、低时延以及优质体验的云网融合新业务升级转型。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下,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融合数据技术(Data Technology,DT)云、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以及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CT)的新DICT 业务生态发展。运营商要全面推进网络重构,打造云网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发展[2]。
现有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内业务承载包含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传统城域网与IP 无线接入网/智能传送网(IP Radio Access Network/Smart Transport Network,IP RAN/STN),具备网络独立、设备分立、业务分离以及管理分散等特点。
IP 城域网主要承载光纤宽带、互联网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以及软交换业务。IP RAN/STN 网络主要承载移动基站回传业务。根据不同的接入方式,政企专线业务分别由IP 城域网和STN 承载。
IP 城域网大部分以本地网为单位建设,由核心层与业务控制层组成,适应南北流量。核心层设置单机或背靠背的核心路由器(Core Router,CR)设备作为地市网络出口,主要采用100 GE 链路交叉上联至163 网、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China Net Next Carrying Network,CN2)。业务接入层设备采用带宽远程接入服务器/多业务边缘路由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Multimedia Session Engine,BRAS/MSE)通过10 GE/100 GE 链路交叉上联至CR,下联接入网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承载家庭宽带用户、视频用户以及下挂政企客户。
IP RAN/STN 网络以省为单位统一建设,由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组成,覆盖范围广。核心层主要由省核心层和地市核心层构成。省核心层主要用于部署省级边缘路由器(Edge Router,ER)、核心分组网演进用户边缘设备(Evolved Packet Core Customer Edge,EPC CE)以及5G 核心网用户边缘设备(5G Core Customer Edge,5GC CE)。地市核心层部署城域ER,可汇接IP RAN/STN 区域流量。5GC CE、EPC CE 设备主要用于跟随移动核心网同步建设。汇聚层采用STN/IP RAN-B 设备,实现成对部署。B 设备与城域ER 之间采用口字型或交叉组网。接入层由STN/IPRAN-A 设备组成,主要承载基站、政企专线业务。环网主要采用50 GE 或10 GE 链路。
近年来,随着基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宽带用户数的高速发展,云网融合新业务不断涌现,应用场景也更加丰富,这对网络的带宽、时延以及自动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2.1 2H 传统业务
2H 传统业务主要包括3 类。一是公众互联网业务,主要为家庭用户提供宽带拨号接入业务;二是天翼高清业务,主要为用户提供直播和点播服务,如4K/8K、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ugmented Reality/Virtual Reality,AR/VR)等要求大带宽、低时延的业务;三是云网超宽带业务,通过在城域网内部署边缘云,提供AR/VR、云游戏等大带宽、低时延业务,要求端、管、云以及边层面灵活监测、调度,满足高质量服务需求。
1.2.2 2C 移动互联网业务
随着5G 的发展,4G/5G 网络将长期共存。5G独立组网阶段,各设备端口间均存在灵活的连接需求,承载网需具备灵活组网和灵活调度、业务快速开通、业务安全隔离以及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 Agreement,SLA)可承诺等能力。
1.2.3 2B 政企组网业务
2B 政企组网业务中,云专线、云专网等云网融合业务要求云网无缝对接,业务弹性部署、灵活加载。对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业务,要求低时延、高可靠组网,算力进一步下移。
新型城域网结合IP 传统城域网与IP RAN/STN,以数据中心为中心进行组网,按最小交付单元(Point Of Delivery,POD)建设落地。采用“积木式”架构,实现架构弹性扩展、云网标准化对接,构建固移融合、云网融合、绿色低碳以及安全可靠的新型城域网[3]。新型城域网架构如图1 所示。
图1 新型城域网架构
2.1.1 城域网POD
城域网POD 采用Spine-Leaf 架构进行组网,实现区域内全业务融合承载,高效疏导边缘云下沉的东西向流量。Spine 实现Leaf 汇聚与流量转发,Leaf-Leaf 之间通过SRv6+EVPN 实现入云、云间等流量快速转发。Leaf 分 为A-Leaf、S-Leaf、DC-Leaf 以 及B-Leaf。A-Leaf 主要提供固定和移动用户的接入,固定业务通过OLT 双归到一对A-Leaf,并在OLT 侧绑定trunk。A-Leaf 之间部署标准的EVPN VPLS over SRv6,并采用E-tree 模型,形成双活状态。B-Leaf主要作为出口对接CN2 网络,承载高质量的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专线业务、自营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
2.1.2 云网POP
S-Leaf、DC-Leaf 提供云业务的就近接入。S-Leaf可采用STN-ER 或STN-B 设备与vBRAS-pUP 池同步、同节点建设,完成vBRAS-pUP 池的接入。S-Leaf 组网结构如图2 所示。
图2 S-leaf 组网结构
城域中心云资源池设置在核心数据中心,具备部署多种设备的能力。DC-Leaf 建设与中心云建设同步,每个中心云部署2台DC-Leaf,交叉上联至Spine设备。边缘云资源池同址部署1 对DC-Leaf,通过边缘云接入城域POD。DC-Leaf 可与A-Leaf 同局站合一设置。
2.1.3 POD 出口功能区
根据宽带用户数设置POD 数量,单POD 出口在核心节点设置Spine 设备,多POD 设置Super-Spine设备,出口至骨干网ChinaNet、CN2 以及5GC 网。国内互联网业务通过Spine 直连骨干,Super-Spine 只转发多POD 间互联流量。
新技术的引入主要包括3 方面内容。一是转控分离vBRAS 技术。转控分离vBRAS 由控制面云化、转发面池化组成,承载宽带等固网业务[4]。二是按需部署DCI-BOX。引入DCI-BOX 设备承载设备间链路,其集成度高,可以减少机房占用空间,节省传输网络投资。三是引入SRv6+EVPN+FlexE 融合承载技术[5]。新型城域网引入SRv6+EVPN+FlexE 融合承载技术,可以提供高带宽、高安全、低时延以及低丢包的确定性SLA 联接服务,满足计算能力下沉的需求。
新型城域网充分利用现有STN 网设备,构建Spine-Leaf 架构的城域POD,以满足算力下沉带来的东西向流量疏导需求。新型局域网可简化网元要求,统一接入固网、移动网以及云网,实现业务融合承载,提升资源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