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

2023-10-30 01:57:08李盛民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无线网络密钥网络安全

李盛民

(江苏金盾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42)

0 引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受到更多关注。结合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分析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进程,设置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案,解决运行问题的同时提高计算机无线网络统一化管理效能。

1 计算机无线网络特征

一方面,计算机无线网络安装便捷且成本较低。相较于有线网络大范围布线、铺设,无线网络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安装成本,在满足网络传输管理要求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1]。

另一方面,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可移动性较好。利用无线路由设备完成主要模块的连接工作,将网络信息直接转变为信号进行处理,借助相匹配的设备完成信号接收,人们借助密码等方式连接就能共享网络,提高信息交互管理的及时性。

2 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隐患

计算机无线网络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严重影响计算机无线网络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和规范性[2]。

2.1 非法用户接入网络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多数家庭都开始使用计算机无线网络。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往往只进行简单的密码设置就开始使用,忽略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可能会导致非法用户接入网络,严重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非法用户接入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3 个方面。

第一,网络宽带可能会被占用。一旦网络宽带被抢占,就会出现网速减慢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3]。一般情况下,利用网络测速分析能及时了解是否存在网络带宽占用问题。网络测速分析报告如图1 所示。

图1 网络测速分析报告

第二,非法用户的接入可能会导致软件侵入计算机。由于安全防护水平不足,软件可能会侵入计算机,甚至直接造成网络中毒。这不仅会影响计算机的稳定性,还会导致用户数据信息的泄露。

第三,非法用户可能会更改路由器配置,直接影响网络的正常使用。路由器配置被更改会引起网络连接不稳定或无法进行网络连接等问题,给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带来困扰。

2.2 无线窃听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处理不当,会造成无线窃听现象。计算机无线网络主要借助无线网通道完成信息的交互处理,而无线信道数量较多且处于公开状态,因此一旦信息被窃听就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在使用无线网络技术时需要设置专门的计算机无线网络防护模型,在提高全面防护水平的同时,避免信息泄露[4]。

2.3 网络攻击

网络运行过程中,利用A 实体伪装成B 实体进行无线网络访问的不良行为称为假冒攻击。一旦这种攻击突破安全防线,就会对无线网络传输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无线网络传输过程中,移动站和网络控制中心之间存在非固定的物理连接,移动站借助无线网络传输身份信息完成交互作业。如果不法分子截获相关信息,就能利用相应的身份信息直接入侵网络。

2.4 信息篡改

在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隐患中,信息篡改也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黑客可以利用相应的技术操作对基础信息进行更改,这样接收人员在接收信息时就会直接被锁定为被攻击对象。这种利用技术手段破坏用户之间信息通道的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影响通信人员的正常通信连接,存在安全隐患[5]。

3 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内容

为更好地维持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运行水平,要结合技术要求和规范落实更加可控的技术方案,有效实现系统的实时性管理,在集中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提高防范管理水平,共同促进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发展[6]。

3.1 设置防范机制

3.1.1 加密机制

基于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要求,对网络体系进行严格加密,发挥加密安全技术手段的优势作用,建构更具可操作性的加密管理模型。其中,非对称密码处理较为常见,能保证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效果。

在非对称密码保护计算机系统运行环节,需要设置2 个基础密钥,1 个设置为公开密钥,1 个设置为私密密钥。用户根据信息的保密程度和具体要求选取相应的密钥,确保信息能在密钥的保护下完成交互和共享。公开密钥利用复杂的算法进行设置,而私密密钥则由用户个人完成密钥解密的设置处理。例如,可以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RSA(Rivest-Shamir-Adleman)进行处理,基于整数分解问题展开算法处理,易于理解和操作。RSA 算法原理如图2 所示。

图2 RSA 算法原理

3.1.2 不可否认机制

数字签名基于公钥密码技术实现,用户利用个人设置的唯一密钥完成签名处理,然后将签名和相关信息一同传递给验证方。验证方使用公开密钥来验证签名的真伪。这种处理方式和信息交互管理模式相较于其他方案能更好地提升可靠性,确保信息交互的“点对点”稳定输出,减少隐患问题对信息安全产生的影响。同时,签名的唯一性能有效降低伪造概率,为计算机无线网络传输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7]。

3.2 设置身份认证

在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中,身份认证是保证信息交互双方稳定共享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身份认证工作结束后,双方就能及时进行信息交流。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体系中,双方要输入密钥才能完成身份的核实[8]。不同的身份认证技术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的身份认证技术分析

3.3 更改默认设置

为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水平,相关人员需要对默认设置的相关内容予以重视,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升级更改处理,在提高安全防护意识的同时,确保相应的技术手段能更好地发挥实际作用,减少隐患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

计算机无线网络用户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和要求定期更新计算机无线网络的默认设置,主要是对安全口令、无线接入点设置等进行升级改造,确保计算机无线网络的管理工作能满足预期,维持良好的上网环境,提高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保障水平[9]。

计算机无线网络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导致重要信息丢失或泄露,为此要优化安全意识,强化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针对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运行予以及时监督和管理,并配置相应的消杀软件,减少病毒问题对信息安全交互造成的不良影响。

结合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开启检测分析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维持计算机无线网络统一控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3.4 隐藏无线路由

在计算机无线网络技术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应用情况落实更加合理的操作方案,针对无线路展开升级改良操作。多数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无线网络时会开启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提高计算机设备和客户机之间连接的效率。这种方式虽然优化交流的便捷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增加非法设备连接无线网络的几率。为维持整体信息交互管理的安全水平,可以将网络设置为隐身状态,关闭SSID 广播。若要对客户端进行连接,则可选择手动输入SSID 名称的方式,减少非法入侵等问题造成的安全隐患。SSID 网页对话框如图3 所示。

图3 SSID 网页对话框

与此同时,要结合计算机无线网络运行情况和要求,及时落实对应的加密处理方案,提高防护水平,保证无线网络加密效果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10]。

4 结 论

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无线网络运行特点和要求选取适配的方式,在调整无线路由设备的同时,及时更改默认设置内容,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安全水平,配合加密处理、身份认证等方式创设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为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无线网络密钥网络安全
探索企业创新密钥
密码系统中密钥的状态与保护*
滤波器对无线网络中干扰问题的作用探讨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一种对称密钥的密钥管理方法及系统
基于ECC的智能家居密钥管理机制的实现
电信科学(2017年6期)2017-07-01 15:45:06
无线网络的中间人攻击研究
TD-LTE无线网络高层建筑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移动通信(2015年17期)2015-08-24 08: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