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8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资源应用不断丰富。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8055块/32,IPv6活跃用户数达7.67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1亿个;光缆线路总长度达6196万公里。在移动网络发展方面,截至6月,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9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23亿 GB,同比增长14.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报告》同时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一是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的用户规模仍稳居前三。截至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10.47亿人、10.44亿人和10.26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97.1%、96.8%和95.2%。二是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等用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6月,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8.0%、7.3%和7.3%,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新的数据,意味着新的发展和新的机遇,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在发布会现场,电子工业出版社华信研究院副院长、本刊执行社长熊伟主持,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中国国家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王开前、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张新红、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刘九如、北京邮电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杨学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王卫东教授现场进行了对话交流。下面是刘九如交流的发言摘要(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6.4%,网民人数达到10.79亿,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增长,不仅超过国际电联提出的全球互联网普及率66%的平均水平,而且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在明显缩小,这表明中国社会大众,紧跟世界技术发展潮流,全面融入了互联网时代,依托网络空间拓展工作和生活,真正体会到了“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的美好氛围。
另外,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中国网民规模大,网民数量增长快,也表明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方便更多的人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包括边远贫困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有动力拥抱互联网,并分享互联网带来的种种“红利”。
中国科技的发展处在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过程中,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本来就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不断超越世界平均水平,缩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必然趋势,这应该也是世界的共识。
当然,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空间的营造,固然需要更多的人热情参与,需要不断有新人进入,但是数字空间质量的提升,互联网内容的不断丰富也至为重要。也有研究显示,目前世界网络空间,在语言使用排名榜上,中文仅列第九位,占比1.5%,而英语以58%的压倒性优势排在榜首。世界五分之一还多的网民,只产出了1.5%的内容,表明互联网空间中文内容的全球影响力依然较弱。目前在中文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垃圾信息,太多的“鸡汤”、卖课、成功学、营销号、明星隐私、民粹话语等等,影响了互联网内容质量的提升。虽然当前媒介大变、用户大变、互联网生态也已经不是原来的生态,但我总觉得,互联网内容产品质量的提升是生存发展的关键。由此,我提醒互联网业界在内容质量提升方面予以更多关注。
至于互联网网空间新的应用和业务拓展,总体而言,无论是新冠疫情冲击的后遗症,还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冲击,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总体不乐观,各行各业遇到了很多新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购物、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用户,仍有较大的增长,这是非常可喜的信息:一方面是三年疫情影响,大家网络购物、网上约车的惯性在延续,线上生活形成了习惯;线上旅游预定则是因为过去三年大家不方便出行,今年必然报复性增长,所以增长是必然的;也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的主流生活方式,互联网空间真正成为人们难以割舍的第二生活空间(Second Life)。
此外,CNNIC新发布的增长数据表明,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情况下,更需要借助互联网拓展业务和用户,因此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互联网打通产业链,沟通上下游,强化数据核心要素,借助平台赋能,构建新兴业务生态,也將进一步成为潮流和趋势。
至于对互联网业务的新期待,我想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投资、线上养老咨询等已经或正在成为热点,充满发展机遇。下一个最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大模型和AIGC技术与应用的成熟,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智能工具或智能助手,这必将成为未来几年的大热点和互联网新的业务风口。
CNNIC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7.67亿;累计建成5G基站近300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千兆以上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相比2021年上半年增长近8倍。这些数据令人振奋,表明国家近年实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落实“东数西算”工程,在数字新基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数字新基建就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IPv6主要是解决互联网地址容量问题,为万物互联打下基础;5G是解决带宽问题,实现高速率、低延迟、大连接。包括千兆宽带接入等等,这些都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是国家部署的新基建建设中的关键设施。
关于新基建的未来发展趋势,我认为基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更加广泛深入应用,加强算力建设应该是最近一个时期的重点。在上月宁夏银川举行的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金壮龙部长介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计算类产品产量全球第一,算力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关键领域,不断催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下一步应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和深度融合应用,做强做优做大算力产业。一是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打造数据中心集群;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增强算力网络可靠性。二是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计算、网络、存储等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尽快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三是激发融合应用潜力。面向工业、金融、能源、教育等重点领域,培育推广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示范效应突出的应用场景。
卫星互联网应该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目前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在全球通信和互联网接入、5G、物联网、太空军事能力应用等方面极具潜力,是商业航天技术和主要大国太空战略博弈的必争之地。
马斯克2015年推出的星链(StarLink)计划,已经发布了4500多颗“星链”卫星,其卫星网络已经覆盖全球范围广大地区,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低延迟的互联网服务,俄乌战争中,“星链”已经在帮助乌克兰定位作战,引起世界关注。我国于2014年即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星网”),并已经与重庆市共同构建卫星互联网产业体系;与长安汽车等多家车企合作,围绕卫星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宽带数据、导航增强等功能,在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辆感知等领域,正在打造基于卫星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应用典范。据我的跟踪了解,我国建设自己的星网,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多问题,只要在政策和体制上进一步放开,卫星互联网就会赢得快速发展。
6G是下一代通信技術标准,相比于5G,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我国在6G方面的技术储备处在世界前列,有关6G的技术专利占比35%,位居世界第一。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应该会涉及更多前沿技术和新兴趋势。其中在充分发挥5G效用的基础上,在2030年前后推动6G商用,以提供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强的连接密度。
另外,物联网设备将普及、应用场景将增多,未来互联网将进一步扩展到各种物理设备和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并实现更智能、更自动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还有,提升边缘计算,在接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减少数据传输时间和带宽占用,这也成为潮流与趋势。
此外,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驱动力之一。AI将进一步改善搜索引擎、语音识别、图像处理、人机互动等方面的性能,将催生出新的应用领域和商业模式。同时,通过加快发展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用以改变数字身份验证、数据隐私保护、智能合约等领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管控和隐私保护。这些应该是各界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一些共识。
刘九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产业政策组副组长、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