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燕
(山西兰星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从整体视角来看,建筑工程在材料选择方面往往会消耗60%~70%的费用,在根本上反映出工程项目质量与建筑材料呈现出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质量管控不到位、材料选择不科学问题,直接导致建筑材料受到极大的制约和限制效果。在采购阶段中,如果没有对建筑材料质量予以关注,便会对整体项目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施工企业需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提升建筑质量。
1.1.1 服务性原则
施工单位在开展材料管理及控制作业期间,需要将服务型原则贯彻到底,在具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严格管控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人员在发现材料问题后需要及时开展培训指导工作,进而强化各部门岗位人员的责任感,促使材料选择工作可以有效彰显出服务型原则。
1.1.2 经济性原则
因为建筑工程的项目数量相对较多,而且涉及技术范围较广,再加上施工单位在开展各项作业活动期间需要消耗众多成本量,为了将成本投入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需要对材料加以科学化管控。比如企业在实际施工期间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也是确保施工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只有企业单位所投资的工程项目发挥出正面效果并获取一定利益,才可以推动企业稳定发展进程。科学筛选施工材料需要凸显出其自身的经济性,进而将初期资金投入量控制在最小化,以此来缩短施工周期,与此同时,施工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所以在选择施工材料阶段中,施工单位需要将材料质量放置于第一位,防止将质量不达标或不符标准的材料融入建设项目当中[1]。
1.1.3 过程控制原则
从整体视角来看,施工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问题根本原因体现为各项指标缺乏完善性,或是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问题给予重视。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需要将材料采购及投入使用环节作为关键工作,保障各项施工环节衔接无误,在根本上杜绝施工安全问题,这也是运用过程控制原则实施材料把控的有效措施。当各项施工材料充分满足项目需求后,建筑工程也可以有效发挥出自身的经济效益。
1.1.4 动态管理原则
在施工材料管理期间,施工部门需要严格遵循动态管理原则,以此来保障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而且施工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持续跟踪材料使用进度和基本状况,一旦出现各项问题,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加以处理和解决,以此来提高施工材料的管理质量与效率。
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在数量、质量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提升,并为材料技术的后续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在此情况下,随着建筑项目数量的增多,其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也提出更多标准需求。在建筑项目开展期间,施工材料所消耗的成本投入占据较大比例,所以严格管控施工材料质量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另外,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钢筋等归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材料,但部分建筑单位为了减少施工材料使用成本,逐步运用性能好、价格低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材料。对于新型材料来说,其涉及合金材料、非天然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对于减少资源浪费及提升建筑使用周期等起到了一定促进性作用,并为新型材料的广泛运用打下良好基础。现如今,施工材料在项目施工期间的选择凸显出以下3 个方面特点:①选择施工材料前,需要对具体强度、硬度、实用性能和功能加以科学化挑选,确保材料各个特性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而提升整体施工建筑的综合质量和使用年限。②实现就地取材,在建筑施工环节中,为了全面降低成本消耗量,在满足设计规范和国家标准的条件下,施工单位需要积极贯穿经济性原则来筛选施工材料。③在筛选新型材料期间,单位部门需要加大对环保、绿色、节能材料的利用率,防止对周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施工预算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需要尽可能采用天然材料,进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效果。
从整体目光来看,部分施工单位已经设立相应的施工材料采购管理部门,但是因人力资源不足或专业采购人员缺乏经验,造成所选购的建筑材料出现混凝土、砂石料、钢筋强度不符标准等情况。一些采购人员因自身专业水平有待提升,无法对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加以有效把控。除此之外,因采购人员缺乏良好的道德素质,在采购建筑材料过程中擅自收取回扣,致使低质量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当中,为建筑项目埋下众多安全隐患,直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建筑使用者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所运用的材料均由项目部全权负责,在采购环节中对该部分监管工作重视力度不足,进而引发材料质量问题。另外,一些建筑单位没有及时创建出科学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与管理体系,对整体项目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及时健全材料采购与管理制度,在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和存放等环节创设出协调匹配的制度方案,对施工材料展开规范化管控,促使进入施工场地的建设材料百分百合格[2]。
从整体视角来看,建筑材料是确保项目工程稳定开展的重要条件,其自身质量高低与整体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现如今,建筑材料市场展现出种类多、质量参差不齐等特征,不同类型的材料在价格方面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采购工作者在实际采购环节中如果没有对建筑材料市场形成良好正确的认知,便无法保障所选材料的质量与成本,不但在根本上造成资源浪费问题,还会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质量事故。除此之外,部分采购人员为了降低成本消耗量,通过选择低价格材料,一些施工单位因缺少专业化质检部门,没有对材料展开科学化检测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设项目的开展。
将计算机应用于建筑材料选择当中可以凸显出良好的管理效果,也可以对各项数据信息展开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可以针对待选试样展开科学化编号处理,进而生成完善化、科学化的记录。通过此种方法可以防止人工取样编号期间存在的遗漏问题或重复问题,也可以确保样品标志的唯一性特点。计算机还可以针对送检单位的项目工程展开编号处理,送样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仅需要填写正确的编号,便可以对相应材料数据加以查询,凸显出高效性、便捷性基本优势特点。
结合传统建筑材料选择和检测工作来看,数据采集往往借助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感官加以识别与判断,最终形成的数据可靠性缺乏足够保障与支持。然而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材料数据采集工作当中,可以在根本上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与精准化。运用计算机技术终端数据收集设备或装置可以对差异化检测设备构设出与之匹配的控制装置,进而形成高效率、高质量数字化网络检测系统,展现出实时化、精准度高等优势特点,不但可以确保材料选择数据的完整性,还可以防止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3]。
在建筑工程材料选择阶段中,最终数据选择报告凸显出信息多、复杂化等特点,如果仅凭借人工操作对各类报告加以统计和运算,促使管理部门结合最终统计结果展开一系列决策处理,便会消耗众多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时间成本。然而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材料选择的各项数据加以清晰化探究、计算和处理,切实提升建设部门选择材料的效率,进而在短时间内获取评测成果。另外,计算机技术具备规范性和严谨性基本特点,其可以促使数据处理的成果更加精准,不会产生随意更改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数据处理模块的复杂程度与子系统息息相关,数据处理模块通常具备若干检测数据分项和评价板块,各个子系统彼此间秉持着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等关系。各个子系统中具备数据处理模块、输入模块、查询模块及输出模块等。对于建筑材料而言,对其选择的标准内容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抗压强度及钢筋焊接性能、水泥质量等。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新产品的研发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材料的选择数据系统也会发生变化,相关单位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选择指标及检测步骤加以升级更新处理。
运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建筑材料选择的各个环节展开动态化监控处理,计算机具备实时存储和拍摄等功能效用,在材料选择或检测审核期间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对整体选择和检测流程加以动态跟踪。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对破坏性实验项目如混凝土、砂浆或水泥等检测项目的工作进度、情况加以拍摄,并在试件破坏与原始数据生成相应的曲线图,便于工作人员加以参考。
运用计算机的信息传输系统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获取或传输材料数据信息,切实保障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数据信息加以查询和了解,在减少信息资料传输时间的同时提高各类信息处理效果,以此来帮助工作人员筛选出科学适宜的施工材料,提升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在建筑材料选择管理阶段中,还可以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展开报告编制、填写与打印等工作,进而在根本上减少工作时间消耗量,减轻相关岗位人员的负担与压力,全面提高建筑材料的管理效率[4]。
在开展材料选择与检测工作期间,需要及时出具相应的数据报告。计算机系统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系列规范化、完整化的数据报告内容,其可以为项目工程建设及竣工后的质量监测提供更多可参考性依据与指标。因此,对各类建筑材料加以选择监测期间需要将精准化数据成果上交至建筑单位,将数据以计算机可以精准识别的方式加以录入,并采用一系列表格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 等,促使计算机根据统一的格式打印出数据报告,当表格出现变化问题后,计算机系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确保数据报告满足项目规范标准。
当前,众多单位部门使用频率较高的便是互联网设置转发服务器等措施方法,其凸显出经济性强基本特点,但存在着数据传输缺乏稳定性、安全性等弊端。在实际运行期间,一旦数据量较大,整体传输路径便会出现严重堵塞等问题,比如在计算机运行环节中一旦出现故障问题,计算机管理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软件加以维护管理。电脑管理人员仅可以结合软件开发商所提供的基本要素加以维护。另外,当客户修改个别项目或增添项目功能期间,无法及时提供良好的扩充接口,所以各个软件开发部门和研究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更符合建材选择特点、检测特点且经济方便的网络传输技术。
在计算机管理及选择材料期间,一旦出现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便会导致整体系统数据混乱丢失。所以计算机管理的关键工作便是及时构建出科学完善的试验管理制度。在计算机管理期间,试验人员需要创建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在开展各项试验前需要制定计算机操作制度、网络运行检查制度和设备检查制度,在根本上规避因软件出现故障或大面积停电而引发的数据丢失等情况,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配备与之匹配的不间断电源、光盘备份,促使计算机系统可以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加以运行[5]。
现如今,在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阶段中,因报告审核始终处于人工核查阶段当中,所以在对繁多建筑材料加以选择和检测期间,工作量便会不断增多,再加上显示屏涉及诸多信息内容,极易产生报告错误或无法精准识别等问题,在根本上提升了审核出错率。所以,相关建设部门需要不断强化数据管理系统审核的自动化水平,通过构设自动修整、更改及识别等功能,为审核工作者提示易错率较高的环节或对异常检测数据加以比较。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的运用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建筑行业需要对材料采购、质量管理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进而为社会出力、为人民出力,在提高自身社会公信力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