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戈建红
道德与法治为科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都有统编的教材。如何用好道德与法治教材,激发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力,让枯燥的文字散发出生命力,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目标,是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着力探索的方向。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传承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要把它们充分发掘出来,借助“故事+”这一有效路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具有时代意义。
所谓“故事+”教学,是指将道德与法治课中融入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在将道德与法治课上讲述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必须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必须立足于这“关键课程”的光荣定位。道德与法治课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其自身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以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且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在课堂上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往往会沉浸其间,在不知不觉中领悟故事的深刻道理,从而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上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是一种极具优势的教学策略。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是“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第3课,它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笔者在教学第3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时,充分运用了“故事+”教学形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指出,内化是指个人从社会背景中吸取的知识向心理结构中进行的转换,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外部的知识文化,我们需要借助语言文字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心理结构,这种变化被称为内化。
五年级学生在完成四年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后,在思想认识和情感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故事+”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学生,但是学生很难将认知内化成自己的行为。下面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一课为例,阐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内化的实施策略。
新课标强调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提出“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进一步统整学习主题。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编写的,其内容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列举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更贴近于小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
如教学本课时,笔者开头引用了现实情境故事:“最近,有一个同学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和老师一起来帮帮他。”接着播放学生的录音和视频。生动的情境和语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的初步理解,再通过笔者的讲述,他们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这八个字的理解。
再如,讲述当代人物的爱国故事,其中一个故事就是选取身边典型人物来进行讲述的,一个学生讲述了母亲在防疫期间当志愿者的故事。故事虽小,但却是身边的真实案例,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学习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构建新知识体系的有意义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而非被动地接受。
如本课教学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展开调查,收集当代或身边涌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故事,并用一个词为人物点赞。任务落实下去后,学生纷纷开始行动,如上网查资料、询问爸爸妈妈、走访街坊邻居,学生将搜集到的故事记录下来。接着,学生利用班会课分组交流,每组评选出了一个最感人的故事,上课时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交流。
搜集故事、选择故事、讲述故事,一切都来自学生。学生全程参与,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主动性得到了体现,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当代人物的爱国情怀,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多媒体可以集图像、文字、声音、画面于一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不但吸引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实现了课程教学的育人作用。
如本课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育其爱国情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官冲击,如通过播放《长津湖》电影片段、出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具体爱国表现;通过播放《鲁女爱国》的故事录音,以及各行各业普通人的爱国小视频,品读典故、名言等,增强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情感。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一般的文化课程有所不同,传授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如何体验知识, 如何将知识内化。 只有让道德与法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开花、结果, 才能促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得到真正的落实。
陶行知也曾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要合一。课后拓展实践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不仅具有深入场景、可体验和可触摸的优势,还能使教育的目标真正实现。
为了不让学生内心被激发起来的爱国之情随着课堂的结束而逐渐淡化,笔者留给全班学生一个课后实践作业:努力践行“我的爱国行动”。课堂上学生在“我的爱国行动”表上都写下了至少3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实实在在的爱国行动。这一课后实践作业,让“教、学、做”真正做到合一。
在课后实践体验活动实施的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道德与法治所涉及的自我成长与认识,需要多样化的表达,可以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实践方法,从而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
如本课的课后实践作业笔者设计了两个,除了前面提到的必做题——努力践行“我的爱国行动”,另外还准备了选做题:制作一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主题的手抄报,并与同学分享。这样的选做题安排,为感兴趣的学生、为具有一定手抄报制作经验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故事教学的重要之处在于以故事为载体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中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语言能力。也可以看出,故事教学超越以往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思路,不遵循教师教、学生学的刻板思路,而是教师通过故事启发学生自己去领悟和掌握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要”。其中首个要求就是“政治要强”,其具体表现为政治素质过硬以及党性修养要强,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和政治辨别力,要有从政治上看问题、明辨大是大非的能力。因此,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拉近与榜样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榜样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自己通过努力也能成为这样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亲和力,这也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教师还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故事的魅力、感染力更强,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故事+”这一教学策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结构,是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应当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巨大的宝库,让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得以继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