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峰
“医生,怎么又要抽血常规,这周都抽好几次了,血都要抽干了,也不知道抽那么多血有啥用?”——这是很多肿瘤患者都会产生的质疑。那么为什么要查血常规呢?而且要如此频繁地查,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下血液的常识了。
血液是在人体血管中循环流动的液体,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有三种,分别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它们都由骨髓产生,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结构,执行着不同的生理功能,血浆包括水分、蛋白质、无机盐、氨基酸等。无论血液中哪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比如白细胞数量减少时就会发生感染;红细胞数量减少时,就会发生贫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就会发生出血等等。肿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会受到放射线和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导致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下降,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而查血常规的目的就是为了监测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避免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使血细胞维持在正常的生理范围。所以在放化疗期间,每周要复查一到两次血常规,甚至一天一次。只有收集了这些信息,了解了血液成分的变化,才能帮助判断病情的走向,为医生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那么血常规检查都有些什么项目呢?血常规包含20多个项目,但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只需关注其中四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血小板 。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消灭入侵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识别并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可分为5类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半数以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而这些分类中又以“中性粒细胞”最为重要,它的减少可以使人体发生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
肿瘤患者在经过放化疗或服用了某种靶向药物后,受到药物毒副作用,骨髓出现抑制,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一旦出现数值过低,患者免疫力急剧下降,可能会出现各种合并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医生才会要求患者定期监测血常规,及时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异常,积极处理。如果白细胞低于3*10^9/L,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一般需要停止放化疗,并口服或皮下注射增加白细胞的药物。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了,则一般提示可能有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但这个也并非绝对,例如患者服用激素,注射了升白针,体内有非感染性炎症,白血病等等,都有可能升高。总之,如果仅高一点,一般不用焦虑,动态观察就可以。
患者在放化疗后,应当注意避免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处于人员密集处,避免接触感冒等患者。患者要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白细胞低,且合并有感染时,需经常监测体温,若体温出现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红细胞,但你知道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它叫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它不仅是红细胞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红细胞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临床中血红蛋白的高低能反映人体贫血的程度。
肿瘤患者在经过放化疗后,常常会出现贫血症状,这是因为癌细胞的生长本身就会导致红细胞降低,癌細胞生长速度快,需要吸收营养,造成患者本身的营养不良,或肿瘤造成的出血、癌细胞对骨髓的侵犯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这些都会造成红细胞数量急剧降低。此外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导致骨髓抑制也是人体血红蛋白减少的重要因素,血红蛋白减少不仅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还会伴随很多不适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记忆力下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机体极度缺氧,危及生命。血红蛋白偏高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或者体液丢失导致,通常会出现血液黏滞性增加、血流缓慢或血栓等危害。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和出血后止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当血管损伤后,血小板会很快粘附、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凝块堵住伤口,减少血液的流失,促进伤口的修复和愈合。血小板数量减少意味着机体凝血功能下降,存在出血的风险。
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射线和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巨核细胞,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降低,进而引起放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放化疗患者,如果血小板<90*10^9/L,需通过药物使用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血小板<50*10^9/L时,需考虑停止放化疗,及时处理,避免大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数量过高,特别是超过500*10^9/L,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尤其是要注意脑血栓和心血管血栓形成的可能。
总之血常规的每个项目都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需要多个项目结合起来才会有意义。如果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某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很多,一定要及时联系您的主治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需要停止放化疗。
(作者系山西省肿瘤医院副主任技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