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背景下的焦溪古镇风貌保护与复原研究*

2023-10-28 05:44袁丹瑛
建筑与装饰 2023年20期
关键词:江南水乡黄石风貌

袁丹瑛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引言

江南水乡古镇的联合申遗工作在2001年启动,并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在随后的几十年中,随着各地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认识加深,江南水乡古镇的名单不断发生增补变动。2019年,常州市召开焦溪古镇联合申遗动员大会,正式启动焦溪古镇联合申遗工作。目前,常州市正全力推动焦溪古镇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以着手开展对焦溪古镇95700m2遗产区进行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复原。

1 焦溪古镇的申遗价值

江南水乡古镇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是明至民国时期江南地区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1]。江南水乡古镇“因水而市、枕水而居”,亲水形式多样化,是水网密集地区建筑空间布局与亲水互动的典范。焦溪古镇“傍山而筑、临水设市、傍水成居,街随水曲、路由桥通”,至今古宅、古街、古巷、古弄、古河、古桥绝大部分形态完整,建筑空间布局和城镇格局完全符合江南水乡古镇的特征。

1.1 焦溪古镇的基本概况

焦溪古镇位于太湖下游的水乡区域,地处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东。古镇依山傍水,东倚鹤山,北眺舜山,南望凤凰山,通江舜河从镇东分出龙溪河穿镇而过[2]。焦溪古镇传统特色肌理保存完整,街河相依,河连桥,桥连街,街抱弄,环环相扣,目前为“一河、四桥、七街、两巷、十三弄、多圈门”的空间格局。古镇布局形态似鱼骨状,由街、巷、弄分级递进。建筑特征多与河相关,因古时防御需求,焦溪村落多设圈门,并取用周边山丘特有的黄石砌成黄石半墙,形成了有别于江南其他古镇的独特风貌。焦溪古镇是目前常州地区唯一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双重头衔的古镇。

1.2 焦溪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焦溪古镇历史文化渊源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现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锡剧、常州小热昏)、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宝卷)和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州唱春、焦店扣肉烧制技艺);拥有历史遗存(见表1):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三元桥、中市桥、咸安桥、青龙桥)、历史建筑31处、历史院落345个、传统风貌建(构)筑物19处、历史街巷22条、历史河道1条(龙溪河)、码头18处和古树名木9处,已于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表1 焦溪古镇遗产要素清单

2 焦溪古镇风貌保护与复原

2.1 焦溪古镇风貌特征

2.1.1 聚落形态。焦溪古镇近水而居,因水成街。龙溪河呈半月形穿镇而过,建筑依龙溪河走向夹河而筑。古镇街巷布局紧凑,分东南西北中街,它们是纲,十八弄为目,为南北平行排列,狭窄幽深。沿河两侧皆商铺民居,为一屋挨一屋的前店后宅、下店上宅的联排结构,前门通街、后门通船。建筑与河道、街巷的组织模式大致分为三种:单侧河房、两侧河房与两街夹河。南街多为单侧河房模式,中街和东街多为两侧河房的模式,上塘的河房则以两街夹河的模式居多。西北岸河房,多为两层商铺,进深一进,临水挑空。南岸临河为空旷平整的堤塘街道,民居退后而建。众多的河上桥梁将河道两侧的民居、巷道、里弄紧密地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焦溪古镇高密度、集约化的市镇格局。

2.1.2 院落组织。在院落组织上,焦溪传统民居延续传统方式,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沿纵轴线展开。建筑大部分采用窄院的布局形态,院落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规模大些的住宅大门正中,后为门屋、天井、正厅、天井、后厅等。建筑群中轴线三间不设两厢,如若开间数量增加,则在院落两侧增加花窗墙体分隔,依然保持中轴线院落三间两侧为墙体或廊的格局,院落进深小于面阔,尺度适中。规模小的住宅则只有墙门间和楼两进。这种类似重堂或二合院的形态,是焦溪地区传统院落的主流做法。

2.1.3 圈门。圈门指街巷空间中一种特有的过街拱券。焦溪因其相对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类型和数量都较多的圈门。古时焦溪地理位置较偏僻,地处三县交界之地,三面依山,近距长江,时遭江匪、盗寇骚扰劫掠。焦溪先民将每一条街道都建成两街相对的格局,两边都是连排民居,面街为店铺,中间为街道。在街两端设置可关锁的圈门,重门长栓,白天打开,晚上关闭,起到防盗御匪的作用[3]。焦溪的圈门主要有三种类型,弄堂门、码头门和桥头门。圈门两边以金山石砌成,圈门上用砖砌出字堂形式,刻有吉祥题词,所用圈门为木质栅门。弄堂门主要为实墙券洞式样,码头和桥头门主要为类似乌头门样式。

2.1.4 黄石半墙。青砖黛瓦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但焦溪不同。焦溪的传统民居大部分为“黄石半墙”。房屋外墙都被“一分为二”,下部用大块黄石堆起,上部则是青砖堆砌粉白,保留江南水乡最有代表性的粉墙黛瓦。内里还有木柱支撑,砖、石、木结合被称为“黄石半墙”。黄石半墙作为焦溪传统民居最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也与当地盛产黄石有关。焦溪地区的黄石为灰白色中细粒石英砂岩,结构致密坚实且抗潮,砌筑于房屋的下半部分不受河水和潮湿气候的腐蚀,是良好的建筑用材。黄石虽然能形成块状,但无法像石灰岩和花岗岩一样进行表面打磨,所以形成了表面凹凸不平的粗犷建筑风格[4]。

2.2 古镇建筑形态复原与修缮

2.2.1 古镇空间复原性布局。清末至民国初年,焦溪古镇为“三河、六街、九桥、十八弄”的空间格局。新中国刚成立时,焦溪老街区变成了“二河、八街、九桥、十八弄”的空间格局。改革开放后,因填没历史水系或进行河道改造,焦溪古镇内仅有龙溪河一条历史水系尚存,古镇逐渐定格为“一河、四桥、八街、十六弄”的空间格局。本次古镇修缮完成后将复原为“四河、六街、十八弄”的空间格局。恢复老舜河、西街街河、南溪小河位置上水面并接通龙溪河,故“四河”为龙溪河、西街街河、南溪小河、舜河;“六街”为:东街、中街、西街、南街、老新街、北新街。“十八弄”为:殷家弄、大桥弄、程家弄、茅坑弄、(东)奚家弄、油车弄、仇家弄、(西)是家弄、典当弄、强家弄、沈家弄、(西)奚家弄、杀猪弄、牛马弄、汪家弄、王家园弄、蔡家弄、(东)是家弄。

2.2.2 街巷风貌提升。过去几十年,焦溪古镇因建筑维护更新机制缺失,历史老建筑自然崩坏,村落相应衰落。同时,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外来文明对乡村社会的传统结构造成巨大冲击,大量新式的西式装饰出现在建筑形式方面。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村民因缺乏延续传统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基础,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改建。龙溪河两侧建筑大部分被更新,仅有少量传统建筑保留,新旧建筑夹杂,建筑立面变动多,现状风貌不佳。故对风貌协调、建筑质量好的建筑,保护和修缮外观风貌特征,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建或装饰物;对居民翻建的、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民宅,采取改变外立面材质、颜色的整治措施,并拆除局部结构,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黄石半墙”是焦溪特有的建筑形制,基于此风貌,在古镇的修缮过程中用老黄石砌墙、石灰拌稻草做成纸筋灰勾缝的筑法复刻了焦溪古镇的街巷历史风貌。所用的砌筑黄石尺寸约40cm×30cm左右,厚度15~20cm,呈边缘不规则的多边形态,以垒砌方式砌筑,用料从下往上逐渐变小,石块与石块间接触面不完全贴合,辅以石灰砂浆工艺进行黏合。黄石半墙高约2.3m,一般占整面墙高度的一半,上半部用卧砖收扁砌砖线找平后,再用传统的青砖空斗砌法结顶。青砖表面用石灰粉刷,屋顶用青黑色的瓦铺成。墙体内侧用砖砌筑室内一侧墙面的,以求室内墙面的平整,便于使用。

2.2.3 河街建筑保护与修缮。河街的建筑保护与修缮需根据古镇内不同建筑的现状提出修缮、修复、整治、拆除等处置方式。针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如鹤峰书院、承越故居、承弼故居、小是家院、王家大院、转角楼、南街35-36号、南街68-69号),在对建筑的保存状况、残损情况、主要问题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按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针对具有一定传统元素风貌的一般传统住宅(如龙溪河南北岸及东西岸部分),保留修复建筑的传统元素,解决建筑的安全隐患,并结合居民要求提高建筑功能适应性;针对居民翻建的、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普通砖混结构民宅进行整治(如蔡家弄到三元桥部分、是家弄到十字河口部分),对建筑进行加固,对外立面进行改善、调整外观色彩材质,必要时对建筑进行降层,使之与古镇风貌相协调,并结合居民需求对建筑进行功能适应性提升。针对严重影响风貌与河道的建筑如(西街街河南岸部分、南溪小河东岸部分),则进行拆除。

3 结束语

本文以焦溪古镇作为常州区域唯一代表参加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为背景,梳理焦溪古镇的历史和遗产特色与价值,提出了古镇的风貌保护与复原的策略:复原古镇“四河、六街、十八弄”的空间格局;复原“黄石半墙”的街巷风貌;对古镇河街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一般传统民宅进行修缮、修复、整治或拆除。焦溪古镇是众多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中的一个,也是别具一格的一个,尊重历史环境、人文传统,保护与复原古镇历史风貌,对于传承地域文明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江南水乡黄石风貌
《江南水乡》
黄石国家公园庆祝150年蛮荒岁月——这是怎样的历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包裹的一切
黄石俱乐部度假别墅
江南水乡
好一个江南水乡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黄石高速公路改造项目中互联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
家在江南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