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艳艳 鲁 明
工艺流程题来源于真实的工业生产,体现了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的命题原则。该类题型情境新、陌生度大、综合性强,能突出对多种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工艺流程题近几年题型比较稳定,一般为一小(选择题)一大(主观题),试题以流程图形式呈现,原料多为矿石或工业尾料,目的一般是物质制备或物质分离、提纯。
以2023年新课标卷第27题为例,该题以流程图形式呈现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多步转化过程,将化学反应与中学化学知识相融合,考查了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转化等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着重对考生信息获取与加工、分析与推测等能力的考查。
[2023年新课标卷27题]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铬钒渣中铬和钒以低价态含氧酸盐形式存在,主要杂质为铁、铝、硅、磷等的化合物。从铬钒渣中分离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最高价铬酸根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72-存在,在碱性介质中以CrO42-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过程中,铬和钒被氧化为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盐,其中含铬化合物主要为_______(填化学式)。
(2)水浸渣中主要有SiO2和_______。
(3)“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
(4)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MgNH4PO4的形式沉淀。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时,会导致__________;pH>9时会导致______。
(5)“分离钒”步骤中,将溶液pH调到1.8左右得到V2O5沉淀。V2O5在pH<1时,溶解为VO2+或VO3+;在碱性条件下,溶解为VO3-或VO43-。上述性质说明V2O5具有______(填标号)。
A. 酸性 B. 碱性 C. 两性
(6)“还原”步骤中加入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该题难度适中,属于工业废渣分离提取,有熟悉的Mg、Cr元素和陌生的V元素,熟悉的元素根据学过的知识作答,陌生元素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化学原理作答。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设问中包含反应条件的控制、操作目的的判断、化合物性质及相互转化、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产物的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加工和处理能力,分析推理、迁移运用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述能力。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如下。
从流程上分为三部分:原料预处理、除杂、分离。
原料预处理一般采取的措施是碎(粉碎)、烧(焙烧、煅烧,可能添加辅料)、浸(水浸、酸浸、碱浸、盐浸)。
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快速充分进行;煅烧,可以将原料中元素转化为便于处理的形式,初步分离、提纯,添加的辅料有NaOH、Na2CO3、NH4Cl、空气等,我们要关注各元素价态和转化形式,比如:此题煅烧时有NaOH、Na2CO3、空气参与,铁元素、铬元素氧化为三价和六价;含Al、Cr、Si元素的物质会与碱反应,分别转化为偏铝酸钠、铬酸钠、硅酸钠。水浸后钠盐和多余的NaOH进入除杂环节,水浸渣含SiO2和Fe2O3。
除杂中一般根据金属元素的特点将其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硫化物沉淀等,对于难溶物Ksp接近的离子还可以用萃取的方式将其分离,结合目标产物综合分析每步除杂的目的、措施和条件的控制。本题第(3)问和第(4)问考查除杂,结合上下文,在“沉淀”步骤调pH到弱碱性,主要除去的是铝元素,以Al(OH)3形式沉淀;除“硅磷”步骤中使硅、磷分别以MgSiO3、MgNH4PO4的形式沉淀,题目交代该步需要控制溶液的pH≈9,以达到最好的除杂效果。若pH<9,氢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硅酸根或磷酸根减少,不利于MgSiO3、MgNH4PO4沉淀的生成;若pH>9,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会导致镁离子、氨根离子减少,也不利于MgSiO3、MgNH4PO4沉淀的生成。此环节多考查pH范围判断或Ksp计算、陌生方程式书写等。
最后是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离钒”步骤中,将pH调到1.8左右V2O5沉淀,V2O5在pH<1和在碱性条件下均溶解说明V2O5具有两性,所以在pH调到1.8左右时钒元素和铬元素分开,其中铬元素又由CrO42-转化为Cr2O72-,再被焦亚硫酸钠(Na2S2O5)溶液还原为三价铬,调整pH生成Cr(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2O72-+3S2O52-+10H+=4Cr3++6SO42-+5H2O,这是常见的结晶法或沉淀法。此环节会考查操作步骤的方法、名称、循环物质、回收副产品等。
汇总、归纳2021年、2022年、2023年部分高考工艺流程题情境素材和考查的知识内容如下。
试题 情境素材 考查的知识内容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的循环利用,陌生方2021年全国甲卷 除氯后含碘海水制备碘单质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和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从表中可以看出,工艺流程题涉及的高频元素有:Fe、Cr、Mn、Ni、Al、V、Ti、Ca、Mg(常见元素、第四周期金属元素居多),偶有陌生元素如Mo、Ce等出现。设问角度呈现方式比较稳定,多为化工工艺流程中常见操作、反应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或操作,例如:化合物性质及相互之间的转化、陌生方程式书写、物质循环利用、工艺操作及目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原理应用分析、pH范围判断、溶度积常数计算等。不回避常见考点,但常考常新。既可以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考查考生文字与图像信息的提取、加工和处理能力,分析推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述能力等。
综上所述,在解决工艺流程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原料中有哪些元素,要回收哪些元素,其他元素一定会在各个除杂环节的沉淀或滤液中,实在不能与目标元素分离的,可以根据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的方式分离。要重视题给信息。然后还要建立认知模型,这需要我们积累、储备化工知识,熟悉教材中工艺流程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思路,越简单的问题越要明确原理,夯实基础,熟悉答题术语,规范作答,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方法,才能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