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的应用

2023-10-27 08:13陈彦米登梅钟铭邓钊坤欧婉珊
医疗装备 2023年18期
关键词:达标率工程师科室

陈彦,米登梅,钟铭,邓钊坤,欧婉珊

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肇庆 526040)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现代医疗设备日益复杂多样,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设备正常运行,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医疗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1-2]。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应用二维码、物联网等技术,可更加清晰地掌握设备动态信息,高效管理和维护设备,从而为医疗过程提供更加稳定、安全和高质量的支持[3-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我院医疗设备管维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4 月至2023 年4 月我院正常运行的2 146 台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1 073 台)和对照组(1 073 台)。按设备价格分为小型设备(10 万元以下),中型设备(10 万元~50 万元),大型设备(50 万元以上)3 类。观察组小型设备748 台,中型设备243 台,大型设备82 台;已使用年限为0~10 年,平均(5.32±1.18)年。对照组小型设备713 台,中型设备266 台,大型设备94 台;已使用年限0~10 年,平均(5.51±1.32)年。两组设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院采购并正常使用的医疗设备;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以说明书为准)高于研究时长。排除标准:曾外借他院的设备;受捐赠的设备;已购买全保服务设备。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包括报修、日常维护和定期巡检。(1)设备故障报修:科室通过电话通知维修组,小件设备(不固定在墙上、可移动的)故障问题可由科室在电话告知或写便条后跟随设备送到维修组维修。大件设备(固定在墙上、不可移动)故障问题可通过电话描述或工程师到场后告知。维修后工程师填写纸质维修单并签名确认。(2)设备日常维护:工程师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及巡查,巡查后填写巡查记录表。

观察组使用医疗设备管理软件进行设备维护管理。(1)生成设备唯一标识码:首先,工程师使用管理软件,收录设备名称、分类编码、生产厂家、序列号、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保养及维修记录等基本信息,生成独立二维码并用防水耐磨材料粘贴于设备侧面或背面。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可扫描设备二维码更新设备信息。(2)设备故障报修:临床科室通过电子设备或手机APP 扫描故障设备二维码,系统自动定位目标设备并报修;系统报修模块以软件提醒或短信通知工程师处理报修;完成检修后,工程师将维修情况反馈回系统等待科室验收;同时,临床科室随时通过系统查询设备的检修状态。(3)设备日常维护:工程师基于EM 值评价方法将院内医疗设备分成高、中、低风险3 个等级,在系统中设定不同特定检测与预防性维护工作周期,并设定工作提醒;完成维护工作后,将设备信息上传系统,并生成每月、每季度、每年设备维护情况分析,为后续调整设备维护计划提供数据支撑。

为保证实验不受维护人员技术水平及工作积极性等因素影响,两组设备维护均由同一组维护人员进行。

1.3 观察指标

(1)两组设备的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维护保养达标率=按要求进行维护的设备数/所有计划维护的设备数×100%;抽检合格率:实验阶段末期,分别在两组设备中各随机抽取200 台进行检测,观察故障率。(2)两组设备的报修次数和维修效率:记录两组设备在实验阶段每台设备报修次数,记录两组设备维修的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3)两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设备在实验阶段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如设备损坏等。(4)两组设备的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随机抽取100 名临床医护人员,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维修响应速度、便利性、维修效果满意度3 个方面,采用6 点分级法(评分5 分为非常好,4 分为良好,3 分为好,2 分为一般,1 分为差,0 分为非常差),总分13 分及以上为满意,满意度=13 分及以上问卷数/总问卷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设备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设备的维护保养达标率和抽检合格率比较[台(%)]

2.2 两组设备报修次数和维修效率比较

观察组设备报修次数、报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设备报修次数和维修效率比较(±s)

表2 两组设备报修次数和维修效率比较(±s)

故障排除时间(h)观察组 1 0731.40±0.5314.78±4.8510.60±5.50对照组 1 0731.96±0.8324.79±6.1118.02±6.91 t 4.0049.0455.942 P 0.0000.0000.000组别台数报修次数(次)维修响应时间(min)

2.3 两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设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台(%)]

2.4 两组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的临床医护人员满意度为80.00%(40/50)。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14)。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种类与数量也越来越多,其医疗设备管理工作随之越来越烦琐[5]。由于医疗设备大多数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患者,设备的稳定性尤其重要。日常维护是保障医疗设备有效运转、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的有效措施[6]。医疗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使用与设备的维护工作密切相关。正确的维护管理可使设备保持良好状态,减少突发性故障和非正常停机,提高医疗设备使用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约经济成本,并保障患者的诊疗效果,提高医患双方满意度[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设备维护保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设备抽检故障率、报修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传统管理模式是被动维修单一化的工作模式,工程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通常难以同时兼顾维修和保养工作。而传统手写记录单导致设备各项动态信息分散,不能有效串联而形成设备最新动态信息,使保养工作效率低下,出现漏检、少检情况。而信息化平台管理可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得其使用、消耗、维修、保养等动态信息,有效地把信息汇总成设备的最新状况,使工程师有针对性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维护保养工作效率。且信息平台还会根据设定的维保周期及时通知工程师执行维保工作,系统每月还会盘点设备的保养进度,最大程度减少因漏检、少检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有效提高工程师维护保养工作积极性,将设备日常维护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降低设备故障率,进而降低设备的不良事件发生。此外,由于临床科室在日常使用时可通过扫描设备二维码查看使用手册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方便快捷地获取培训,减少不熟悉操作、遗忘操作规程、新进人员或实习生操作等人为原因导致的不良事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设备报修响应时间、故障排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在于,传统电话报修时,报修信息通过电话一次性传递,工程师有时会因其他事情导致设备遗漏或延误维修,影响临床科室工作正常开展。而信息平台的报修模块通过手机APP 或短信形式通知相关工程师处理报修,报修信息一直存在直到工程师响应。且报修科室可通过平台把故障设备的图片或短视频发送给工程师,工程师可通过相关信息提前预判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携带相关维修工具,减少因工具不全往返现场的时间。另外,工程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查看该设备的过往维修记录,辅助工程师快速锁定故障原因,从而提高维修效率。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8-9]。

随着物联网普及,“万物互联”技术特点将成为新一代医疗设备管理模式。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通过对物联网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利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提供对医疗设备的在线监测、故障预警、状态监控等服务[10]。工程师可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设备状态,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减少技术人员工作量和维修成本[11]。同时,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可联合使用。人工智能通过对医疗设备日常工作中历史诊断、维修数据的积累、分析和处理,使利用故障数据训练智能化诊断模型成为可能[12]。利用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设备历史数据和运行信息,可预测设备的未来运行状态,并提前进行维护保养,以减少设备停机时间[13]。因此,未来应立足于现有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让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水平更进一步。

综上所述,在医疗设备维护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系统能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达标率工程师科室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陕西省地下水水位考核情况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青年工程师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