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丹
中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震古烁今、中华民族艺术博大精深,文化传统音乐源远流长,敦煌音乐是其中的重要分支,是敦煌壁画文化之精髓。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壁画音乐驰名中外,是国人的骄傲,是先人留给当代人的财富。作为敦煌石窟壁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音乐充分体现古代各国、各区域的音乐文化现象。敦煌乐舞艺术指的是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乐舞画面。其中蕴涵丰富的知识点,是研究歌舞史、音乐史的重要载体。基于此,我们研究敦煌文化也需要研究敦煌音乐。敦煌文化艺术是中西方历史文化相互交融、交流的结果,是先祖们给我们的财富,是重要的精神食粮。敦煌石窟的表现形式独特,音乐内涵丰富,其有独特的历史性,是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现代人应该深入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吸收并凝聚其中的文化精髓,再现其文化魅力。
敦煌音乐充分融合敦煌、西域、中原等各地的音乐形式,这是敦煌壁画音乐独特的流派,其融合了三地的乐器。比如中原的琴、瑟、古筝、箫等,西域的五弦琴、琵琶等,敦煌本地的指板胡琴、莲花琴等。融合形成了一个区域的乐器,其变法多样化,能够形成显著的效果。这些都赋予了敦煌壁画同时兼具敦煌本土、西域及中原等各地的音乐性,彰显其融合性、多样性的特点。
敦煌壁画音乐有极其充足的内容,主要有杂耍、音乐、舞蹈等。其演奏方式主要有拉弦、吹奏、弹奏等。其表演形式多样化,有各种形态、穿着。其中,敦煌壁画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分支是:飞天壁画。飞天壁画是敦煌艺术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灵动飘逸的线条、环绕流转的衣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飞天的形象是源于佛经中名叫乾达婆的菩萨,她手持乐器,潇洒优美,因而又被世人称之为“香音神”。飞天这一形象体现了音乐性。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是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是中原人士去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亦是四大文明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随着中原跟西域音乐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中原乐器传向了西域,西域的很多乐器、乐谱也传到了中原大地,如隋七部乐、九部乐、唐代九部乐、十部乐,很多都是借鉴了西域音乐而创作的。这些音乐最终在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得以展现,最直观的便是飞天壁画。飞天壁画中的飞天乐伎着装飘逸,身姿独特,所奏乐器繁多,有腰鼓、排箫、笙、曲颈琵琶、直颈琵琶、横笛、箜篌、羌笛等。这些乐器体现了飞天壁画的音乐性;飞天壁画还有着丰富的舞蹈性。古代是没有摄影机的,那些舞蹈只能通过绘画记录下来,飞天壁画是凝固在石窟中的绘画艺术,其壁画中的舞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刻板、呆板的形象,绘画者用飞天舞伎身体特有的伸展、翻转以及衣服摆动的流动感让画面产生了强烈的动感。如第321窟中的两身双飞天,双手散花,衣裙巾带犹如被风吹动,体态婀娜,胯、膝、脚的独特曲线充满美感,仿佛仙女下凡。尤其是脚的翘、勾、歪等动作特征,完美地体现出了飞天壁画的舞蹈性。飞天壁画给人以无穷的浪漫构想,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的《霓裳羽衣舞》就是在飞天壁画中得到了灵感,而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演出《天女散花》前,便以敦煌壁画中“飞天”画像为主要参考,设计了“绸舞”作为表演的重头戏。因此敦煌音乐以壁画的方式充分描绘、体现当时的文化艺术、风俗人情,彰显敦煌艺术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具有极强的丰富性。
敦煌壁画有各种音乐画面,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经变说法、百戏图、佛经故事画像乐舞图等。这些音乐画面中多以表现欢快、热闹的民间音乐为主,而经变说法图乐舞则是乐像图用于体现佛陀说法。虽说这些都属于民间音乐,但是与佛教有一定关联性。“礼教”在我国音乐发展中占据较高的比重。礼与乐充分体现了伦理道德。在我国古代,礼乐可规范、教育老百姓。古代国力强盛国家就通过礼与乐的方式引导人们学习伦理道德。我国引入佛学后就充分吸收礼乐制度,佛学世界中充分融入其中的优点。音乐值得所有人肃然起敬,其可以调节人性,是信仰佛教的入门方法。
敦煌壁画中的乐伎图像多以歌唱状态示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乐会图在各个场合演奏各类乐器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图像所持的乐器及其演出图像分析其中所要表达的音乐形式。敦煌藏经洞内有经卷、舞谱、曲谱、曲词等各类古代音乐的书籍资料。这些文书记载了人类探索音乐材料的征程。比如寺院中的佛事活动、节庆日民间风俗等。此外也有记载社会音乐活动、编制音声人、乐僧及乐工等。最后,在壁画的图像数据库中还有众多敦煌音乐数据。
岸边成雄(1912-2005)在研究敦煌音乐领域取得较高的研究成果。20世纪40年代后,我国开始研究敦煌。阴法鲁(1915-2002)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最为出色。这位北大教授先后发表的很多论文都是关于敦煌壁画乐舞的。阴法鲁结合敦煌乐舞图像所展示的绘画资料,从风俗特征、表演形式、舞蹈内容等方面研究敦煌乐舞,并深刻分析了敦煌乐舞与中原音乐的关系。这些研究对后续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有较大的价值。此外,何昌林、叶栋等人也深入探究敦煌壁画文化。这些研究对敦煌壁画乐舞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敦煌乐伎”泛指敦煌壁画画面中演奏乐器的人物图像。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图像绘制了古代乐器、乐技。其中敦煌壁画中有240多幅此类图像,3300多个乐伎。由此被世人誉为种类最丰富的音乐资料库。壁画中的乐舞图像真实地诠释了古人表演音乐、舞蹈的情况,体现了当时宫廷、民间表演的场景、氛围,折射出古人的生活方式。
空中舞蹈的人,即飞天乐伎。在很多涉及佛教内容的壁画中可见飞天乐伎。其整体形象是乐伎抱着乐器在空中飞舞。数据显示,敦煌壁画有4500多个此类图画人物。其中有600多个怀抱乐器的形象。
从广义的层面分析,天宫乐伎的形象多表现为天人、菩萨在乐舞。
一童子或坐或立地在莲花绽放的地方表演化生乐技,这就是“化生童子”。“化生菩萨”,即坐立或者站立于莲花画中的菩萨。
如同飞鸟一般的迦陵频伽乐伎挥舞着翅膀,其形象人头鸟身,羽毛颜色绚丽多彩,冠帽戴头上,双腿十分细长或怀抱乐器,或挥动翅膀,或站于平台、莲花之上。
开建石窟、制造神佛圣像者,即供养人乐技描画,其形象多为奏乐歌舞。
“供养菩萨”即菩萨乐伎,包括可歌舞、可奏乐的菩萨,敦煌壁画中有很多描绘菩萨的画面。这充分说明当时人们信仰神佛。
据研究,敦煌壁画约描述了54种乐器且出现了4000多次。比如鼓类乐器、古筝、古琴等。敦煌壁画中的乐器种类多,有常见的,有较罕见,其出现4000多次充分说明敦煌壁画描绘乐器的重点。54种乐器则说明壁画涉及乐器种类多。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研究发现敦煌壁画中描绘各个时代的乐器。这些乐器的形式、造型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基于此,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民族乐器的由来及其发展史。
隋唐之际盛行经变画,这是我国乐舞史的巅峰期。从敦煌壁画乐舞艺术的层面分析,经变画呈现出多而精的特点,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西方净土变画、药师经变画等。这些经变画充分体现了敦煌壁画乐舞艺术应有的属性——礼佛性——并有机结合现实生活,在壁画中充分展现五代时期、隋唐等各个时期的乐舞技艺。从伎乐经变画的角度分析,在莫高窟中共有62铺无量寿经变画,37铺阿弥陀经变画。在众多经变画中,药师经变画的数量最多,也最为突出,其可达到64铺。药师经变画是莫高窟中较多的经变画类型。这些经变画中画面的前沿主要以供养舞伎、乐伎为主,乐舞阵型对称,两侧鼓乐用乐伎伴奏,中央是翩翩起舞的舞者。
敦煌壁画中保存众多经变画,这些经变画的技艺高超,远优于其他类型的壁画。经变画充分体现了大唐乐舞技艺的发展,其丰富的舞蹈类型,比如中原地区乐舞、西域风格乐舞、百戏类型等。隋唐时期,这些经变画成为研究乐舞艺术的宝贵资料。
直到当前学术界仍在积极探索敦煌佛教音乐的起源。在我国音乐史上,敦煌佛教音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宗教艺术,敦煌佛教音乐同时兼具地域性、音乐性、文学性以及宗教性等各种属性特点,其非片面的,更非单一的。纵览国内音乐艺术发展史可知,佛教音乐充分发挥承接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其关乎宗教艺术发展,有利于建立佛教音乐。
早期的壁画中有很多天宫伎乐。在佛国,天宫伎乐泛指乐舞活动中的神众、菩萨。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乐舞有很多天宫伎乐。这些天宫伎乐表现出显著的印度佛教色彩,有吹弹乐器的,有手持鲜花的,有环绕洞窟四壁的,且多呈现出男性特征,服饰接近于印度传统女性。
化生伎乐是敦煌壁画乐舞的主要元素,化生伎乐中随处可见化生这一佛教术语,具有显著的乐舞特征,有两侧乐伎奏乐的,对称有中间舞伎起舞。部分化生伎乐在莲花上跳舞,有徒手、持花,其形态多变,舞姿或倒立、半蹲。化生伎乐有从侧面也有从正面体现出来的。在敦煌壁画乐舞中有很多关于化生伎乐的壁画,其姿势多样化,种类多。
敦煌是世界文化历史之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为了实现“古为今用”,让敦煌音乐重新焕发其艺术光泽与活力,就必须深入探究音乐理论,落实实践研究,让这一传统的文化能够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当前很多学者们就在综合舞蹈学、宗教学、历史学等维度解析敦煌壁画音乐,充分了解此种音乐形式的艺术特点、演奏形式及其组成部分。此外,在未来的实践与发展中应深入分析如何深层次地融合“原生”与“再现”敦煌壁画音乐,从而有效传承、保护敦煌壁画音乐,并促进敦煌壁画艺术发展,真正实现“引古用今”。我们要研究敦煌壁画音乐,充分了解敦煌壁画的魅力,并以此为切入点打造敦煌文化产业特区,再现敦煌魅力,让更多人了解敦煌壁画,让敦煌音乐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