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是中国工业的母亲行业,棉纺织工业又是其中发展最早且最大的基础性行业,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长时间发展,棉纺织工业已成为积淀深厚的基础产业、关系民生的富民产业与开放合作的全球产业,作为最传统领域、标志性构成,在纺织工业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梳理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产业现状,识别机遇与挑战,对于探索适合我国棉纺织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棉纺织工业是实业救国的先导产业。1890 年,清朝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机器织布局正式投产,共有棉纺纱锭3.5 万锭,织机530 台,工人约4 000 名,成为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这也拉开了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序幕,民族资本家纷纷开办纺织工厂,掀起纺织工业建设的高潮。上海机器织布局和19 世纪90 年代先后建成的上海华新纺织新局(1891 年)、湖北织布局(1892 年)、上海华盛纺织总局(1894 年)、宁波通久源纱厂(1896 年)、无锡业勤纱厂(1897 年)、苏州苏纶纱厂(1897 年)、杭州通益公纱厂(1897 年)、上海裕通纱厂(1898 年)、武昌湖北纺纱官局(1898 年)、南通大生纱厂(1899 年)和萧山通惠公纱厂(1899 年)等一批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先驱就此诞生。这一批民族资本棉纺织工厂,总共拥有30 万纱锭、2 500 台织机,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先河。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有纺纱产能492 万锭,织机6.7 万台,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国内生产设备简陋,资金少,工艺落后,原材料和设备都依赖进口,不能自给。1950 年,中国人口在全球占比22%,而棉纺锭(513 万锭)在全球占比仅为5%,棉纱产量(43.7 万t)在全球占比仅为7.8%;全国棉布产量人均仅4.5 m。令人欣慰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尽快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国家实行了重点发展纺织工业的政策,中国棉纺织工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为今后成为世界棉纺第一大国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棉纺织工业成为了当代中国最可靠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长期保持着重要地位。于20 世纪50 年代初期,开启了以棉纺织为起点和重点的纺织工业大规模建设。在三年恢复时期,棉纺织工业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恢复了棉花生产,民主改革、工时工资改革以及劳动条件、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得职工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一五”期间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1956 年底,国家在郑州、西安、咸阳、石家庄、邯郸及北京等投资建成了一大批棉纺织生产基地,中国棉纺织工业获得了新的生命。具体表现如下。
(1)生产原料逐步丰富。棉纺织工业发展初期,生产原料基本上是棉花。1970 年开始,我国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举、大力发展化学纤维的方针政策,不仅满足了棉纺织生产用原料,更丰富了产品的种类。
(2)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为满足市场对质量、花色等要求,纺织机械公司从1964 年开始组织纺机使用单位与纺机设计、制造单位共同对54 型棉纺织成套设备进行了改进,融入国内外最新技术,研制出适合于我国国情、具有当时世界水平的65 型棉纺织成套设备。这套设备在新厂建设中普遍采用,在老厂改造中也广泛推广,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数据显示,1949 年—1978 年,棉纺设备增长3倍,而棉纱产量增长7 倍多。
(3)经济地位显著。解放初,棉纺织工业是中国最大的工业部门。1950 年,以棉纺织业为主体的纺织工业总产值为55 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8.8%。到1952 年,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为91 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6%,这其中棉纺织染工业总产值为75.2 亿元,占全部纺织工业的82.6%。从出口来看,1978年中国纺织品出口金额21.54 亿美元,较1950 年增长了80 多倍;29 年累计,纺织品出口总额175 亿多美元,占同期国家出口外汇总收入的20%。在我国工农业出口商品的各个部类中,纺织品换汇额占出口换汇总额的比重由1950 年的5%提高到1978 年的22%。这其中,棉纺织工业做出巨大的支撑性贡献。
(4)产能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棉纺织工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特别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实现了大发展,也是在“二战”后世界棉纺织业总体处于上升期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到1959 年,全国棉纺产能达到944 万锭。1950 年—1960 年,日本棉纺织业从433 万锭扩大到1 321 万锭,韩国从310 万锭扩大到480 万锭,印度从1 022 万锭扩大到1 371 万锭,原苏联从859 万锭扩大到1 080 万锭。美国、英国、法国棉纺织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美国由2 079 万锭缩减到1 991 万锭,英国由1 031 万锭缩减到688 万锭,法国由670 万锭缩减到569万锭。1959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设备、生产规模的绝对数已经进入世界前五位,生产能力日益增强,直到1970 年全国棉纱产量205.2 万t,超过了原居世界首位的美国,成为世界上生产棉纱、棉布最多的国家。
1978 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棉纺织工业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地积极发展棉纺织工业,纺织大中院校中棉纺织专业人数达历史高位,纺织品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中国人民的穿衣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83 年12 月,国务院决定取消运行了30 年的布票制度,一举改变了人民衣被凭票供应的短缺经济时代,棉布实行敞开供应,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具体表现如下。
(1)产业规模有效提升。随着棉纺织产业生机和活力的不断激发,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到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棉纺纱锭、纱布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1989 年棉纺织工业(含棉印染)产值占当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的51.87%,继续保持在纺织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地位。棉纺纱锭由1978 年的1 562 万锭发展到1997 年的4 245 万锭,1998 年起,用3 年左右的时间压缩淘汰落后棉纺产能约1 000 万锭。2000 年,棉纺规模从1990 年的3 882 万锭压缩到3 444 万锭;织机由86 万台下降为63.5 万台,但其中无梭织机反而由1.69万台发展到6.09 万台;棉纺主要设备利用率达到98.5%,创造了20 年来最好水平,全行业扭亏为盈。
(2)国际市场有效拓宽。20 世纪80 年代末,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乡镇纺织企业全面发展,中国棉纺织工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纺织品出口产值占到全部纺织产值的1/3,产品销售遍布全世界150 多个国家。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换,中国棉纺织工业依靠成本优势不断扩大出口。1990 年,纺织品服装出口产值占到全部产值的1/3,占世界的7.84%,成为出口依存度相当高的产业,也成为世界纺织品服装第一出口国。2000 年,棉纱、棉布直接出口分别达到6.2 亿美元、27.9 亿美元;针织服装、机织服装分别出口120.5 亿美元、172.3 亿美元,这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棉纺织工业生产的棉型纱线、棉型织物的终端产品。
(3)技术改造推动力度大。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棉纺织设备运转速度和效率依然较低,生产的产品以粗号和28.1 tex 为主,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困难。1992 年,原纺织工业部启动了“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专项”引进技术总体方案,拉开了棉纺织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的帷幕,为棉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0 年,中国的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占有率分别达到32.1%和9.3%,分别较20 世纪90 年代初提高了28 个百分点和7.2 个百分点。
(4)发展战略进行调整。1997 年,国务院提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把亏损严重的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突破口。1998 年1 月23 日上海敲响了压锭第一锤,国企解困的突破口战役就此打响。到2000 年,共压缩棉纺生产能力936 万锭,分流安置职工116 万人,全行业实现利润290 亿元,其中棉纺行业实现利润79 亿元,为纺织全行业扭亏为盈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1 年12 月11 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纺织工业对外开放进入了划时代高速发展的通道,纺织品服装出口量和出口额逐年增加,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年均顺差增长25%。棉纺织工业更是扬帆起航,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为实现纺织强国做出巨大贡献。具体表现如下。
(1)棉纺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截至2022 年,中国纺纱产能1.1 亿锭,织机90 万台,分别是建国初期的22 倍和13 倍;纱产量1 787 万t,布产量467.5 亿m,分别是建国初期的55 倍和25 倍。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纺纱产能产量占到世界的50%,织布产能产量占到世界的45%以上。
(2)原料结构发生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化纤产业的迅速发展,棉纺织工业原料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非棉纤维在棉纺织工业的应用逐步提升,尤其是2011 年以来,棉纺织行业棉纤维用量占比和非棉纤维用量占比发生互换。截至2022 年,棉纤维用量占比为33.5%,非棉纤维用量占比达到了66.5%。非棉纤维品种及性能的不断创新以及质量和数量的不断提高,给棉纺织企业创造了提高附加值的空间。
(3)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作为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纺织品服装贸易为国家外汇储备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WTO 和中国海关数据,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额比重最高达40%,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比重最高为43%。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按商务部口径,2022 年我国对全球出口棉制纺织品服装1 027.2 亿美元,占全部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32%。
(4)技术装备位于世界前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改造,中国应用的先进棉纺织装备的绝对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纺纱环节中,国产的环锭细纱长车带集体落纱系统,约占全国环锭细纱锭数的55%;高速转杯纺纱机占全国转杯纺纱机比重超80%;喷气涡流纺纱机36.2 万头,占世界比重60%。织造环节中,用于棉织的全自动穿经机约430 台,占世界比重55%,高速织机46 万台,占世界比重52%。
(5)产品种类和质量大幅提升。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是2010 年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高附加值纱布产品的步伐加快。世界上9.8 tex 以下纱线有80%产自中国;差异化纱布70%产自中国;色纺纱90%以上产自中国。牛仔布纱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其中高档牛仔面料的30%产自中国;高档衬衫色织面料的60%产自中国,细号高密织物的生产技术在中国,梭织弹力布70%产自中国。
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统计,截至2022 年底,我国纺纱设备保有量1.1 亿锭、织造设备保有量90 万台,分别占全球的50%和45%以上;纤维加工量1 970 万t,约占全国纺织工业的30%,其中棉花加工量660万t,非棉纤维加工量1 310 万t(图1);纱产量1 787 万t、布产量467.5 亿m。
图1 中国棉纺织工业纤维原料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年,棉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合计超过7 200 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占整个纺织工业的21.06%(图2),利润总额342 亿元,占整个纺织行业的16.6%。
图2 中国规上棉纺织企业营业收入情况
据WTO、中国海关总署、商务部数据,按美元计价,2022 年我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为1 027 亿美元,占全部纺织服装出口比重的31.77%(图3)。我国棉纺织产业及整个产业链在出口创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纺织工业是世界纺织工业体系平稳运行的核心力量,为国家外汇储备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棉纺织工业更是中国纺织工业国际贸易的主力军。
图3 中国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情况
棉纺织工业到今天的发展局面,是资源条件、设备技术、经营管理、内外贸易、人力资源、创新活力等一系列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整个国际纺织体系来看,我国棉纺织产业体量大,产业体系的完备程度与产业韧性活力仍然极具优势,在国际供应链地位不可替代,凭借体量和体系优势,从目前和今后的时间来看,棉纺织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极强生命力,我国棉纺织行业韧性强、活力足的优势有望持续得以展现。
当前我国棉纺织产业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大量新型高效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各类先进设备占比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从先进棉纺织装备发展来看,预计到2025 年,粗细联、细络联设备将由2020 年的1 060 万锭发展到2 000 万锭;喷气涡流纺设备将由2020 年的25.6 万头发展到40 万头;高速织机将由2020 年的48 万台发展到55 万台;自动穿经机将由2020 年的510 台发展到650 台。可以看出,代表高速、高效的棉纺织装备仍是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当前我国棉纺织装备水平提升集中体现在技术改造、先进设备直接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从技术改造来看,设备自动化改造是重点环节,如粗纱机自动落纱改造、细纱机集落改造、纱库式自动络筒机自动投纱改造、整经断纱自停和自动穿经等技术,在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为行业深化实施智能制造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添加传感器等方式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实现设备数据实时提取集中和可视化管理,能够有效实现设备的信息化、数字化。
从先进设备直接投入情况看,由于棉纺织工业面临用工短缺和产品高质量要求,先进设备的投入向全流程连续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用工压力,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我国纺纱设备如新型高产梳棉机、新型自调匀整并条机、自动落纱粗纱机、自落细纱机长车、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的占比不断提升,在工序的连续化方面,环锭纺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自动打包入库等连续化技术被大量采用,新型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的数量持续增加;织造设备更新换代加快,高速、自动化特点显著,整经自动装筒、自动穿经机、高速织机及自动寻纬系统等新型设备在企业使用比例不断提升。
信息化建设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ERP 系统,通过其对企业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对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进行优化,实现主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同时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棉纺织企业,MES 系统、质量专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在逐渐加强,通过与ERP 系统深度融合,使信息化管理系统覆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实现多个系统间的数据交流、共享和融合。这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克服了人工分析企业数据工作量大,且无法做到实时统计与及时分析的缺陷,使企业建立及时的反应机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及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棉纺织产品质量及附加值在明显提升,品牌效应逐步得到强化,非棉纤维用量持续提高,多纤维复合混纺和新结构纺纱、织布加工技术被更多采用,风格各异的差异化纱、布新品种持续增加,消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纱线产品方面,化学纤维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断提升为纱线产品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纺纱企业针对不同纤维的特性,通过纯纺、混纺及不同结构纺纱等方式实现纱线功能及风格的差异化,开发出大量的新型纱线,品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以细特及超细特纤维、非常规再生纤维素纤维、功能性纤维、新型纤维纯纺和混纺纱等为代表的差别化纱线产量持续增加。除了原料,纱线结构的差异化也为纱线新产品积极赋能,以环锭纺为基础的集聚纺纱、赛络集聚纺纱、包芯纱、竹节纱等纺纱技术规模不断扩大,喷气涡流纺、转杯纺纱线的产量也保持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碳达峰”和“碳中和”在棉纺织的贯彻路径在纱线产品开发与生产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环保纱线产品快速发展,再生纱线、消费再利用纱线、环保型色纺纱等环保概念纱线体现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成为焦点。
面料产品方面,终端消费者对产品舒适度、功能性、环保及个性时尚方面的需求促进了色织、牛仔产品进一步发展,功能性面料等受到市场欢迎。在面料产品的加工过程中,企业通过不同的工艺设计,赋予面料新的功能,以弹性织物和大提花织物为例,弹性织物舒适性好,产品附加值更高,以纬弹面料、经纬双向弹力为代表的面料产品开发日渐成熟。大提花织物产品外观花纹复杂、立体感强,产品附加值高,有效满足了终端家纺、服装的要求。
客观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产业的生命力,取决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程度,亦即产业升级成功与否的标志。产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基础能力高度化、产业基础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基础质量巩固化的统一,对产业发展质量、发展潜力与可持续性,以及对产业链价值链的控制都具有决定性影响。产业链现代化,是指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基于分工理论的产业关联链条能够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科技成果,发挥比较优势,保持独立并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使产业链具备高端链接能力、自主可控能力和领先于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包括棉纺织在内的中国纺织工业基本实现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 年)》相关目标,绝大部分指标已达到甚至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世界规模最大、最为完备的现代纺织制造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是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棉纺织工业的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进入“并跑,领跑”并存阶段,时尚表达逐步支撑终端商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绿色发展在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人才建设有效支撑行业创新和进步。棉纺织工业不断夯实制造基础,积极融入从纤维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加工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全产业链制造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发挥着对现代化产业链的保障能力。
棉纺织工业从来都是先进科技的试验场与策源地。一般认为,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上发生过5次科技革命,其中2 次科学革命、3 次技术革命,也直接催生了历次工业革命,棉纺织工业都深度参与其中,是到目前仅有的经历全部4 次工业革命的产业。4 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为瓦特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智能制造(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些技术全部鲜明地应用到棉纺织工业中,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当下的中国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5G 研发、超级计算、纳米材料、量子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基本处在与发达国家同一阶梯位置,有的领域甚至更为领先。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正在实现“弯道超车”,有史以来首次在工业革命浪潮中站在世界最前沿,进而创造技术与资本的“虹吸效应”。随着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产生重大突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相互融合步伐加快,棉纺织工业正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我国棉纺织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生产质量与效益大幅提升,产品品质持续提高,产品品类持续丰富,绿色制造体系逐步成型。我国已成为全球纱线生产量最大、纤维应用最广、产品品种最全的国家。色纺纱、高档衬衫色织面料、高档牛仔布等高品质棉纺织制品全球领先。我国棉纺织工业具备了刚柔并济的基础实力,产业规模、配套能力、市场容量、硬件设施是刚性的一面,劳动者素质、企业家精神、创新创造活力、营商环境是柔性的一面。
目前,我国棉纺纱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新疆、江苏、河南、福建、浙江等省,除新疆位于西北内陆,中东部地区产能规模较大,湖北、湖南、江西、河北、宁夏等省区也有不同规模的分布。我国棉织造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其他地区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等地规模相对较小。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棉纺织工业持续升级,产业分布也随之调整并不断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以县、镇区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为主的棉纺织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一批特色集群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这些产业集群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产业集中度高、企业数量多、规模效益明显、产业链配套相对完整、与专业市场密切互动,成为全国纺织经济的重要基础。这就改变了20 世纪时以省会城市产业基地为主的发展局面,我国棉纺织工业到目前已在全国10 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县域和乡镇形成诸多集聚地,布局总体以东部为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集聚地的形成在加深区域生产的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完善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这些集聚地中,包括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试点地区,详见表1;也包括一些起步时间相对晚、发展速度较快、集中度较高、产业特色明显的地区,如新疆的阿克苏、库尔勒等。
把握宏观政策机遇。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最关键的“胜负手”,而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同时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国家将研究制定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专门政策,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引导产业合理有序梯度转移,增强制造业根植性。棉纺织工业要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与行业密切相关政策,如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等,用好、用活、用足、用实这些政策,将有利于行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促进高质量发展。
融入棉制品内需消费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 年,为促进纺织品内需,工信部、商务部等国家相关部门将继续开展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棉纺织产业内外贸一体化”等活动。棉纺织行业要充分抓住机遇,更好发挥基础性与支撑性作用,推动形成消费端拉动、原料端推动、制造端协同的良性供应链生态,打造高效率、高品质、高责任的棉制纺织品服装供给体系,维护供给体系韧性与稳定,并与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激发消费者对优质棉制品的购买活力。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我国已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当前正在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棉纺织行业要充分利用RCEP 等经贸协定创造的条件,加大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有实力的棉纺织企业在已经建立海外加工基地的基础上,可适度发展跨国产业链,进行高效的跨国资源配置和科学有序的全球产业布局。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通胀压力、加息周期、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仍可能持续影响全球经济。2023 年6 月,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全球增长将从2022 年的3.1%放缓至2023 年的2.1%;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从2022 年的2.6%收缩至2023 年的0.7%,并在2024 年保持疲软。我国终端棉制品对外出口依存度较高,国外主要经济体需求收缩将会加剧对棉制品出口的冲击。与此同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在内需市场支撑下,能够有效应对外部冲击造成的影响。
产业安全存在隐患,美国所谓“涉疆法案”持续影响。2022 年6 月21 日,美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进入海关执法阶段,2022 年下半年我国棉制品出口由正转负,该法案有效期长达8 年,或将持续影响我国棉制品出口。我国棉纺织产业链应通过积极开拓化纤产品及新兴市场,化解单一原料依赖风险,保障中国乃至全球纺织产业链健康发展。对于已经实施限制新疆棉措施的美国市场,通过积极调整产品原料结构以稳定市场份额。
行业自身仍存在亟需破解的矛盾和问题。在生产要素方面,棉纺织工业劳动力用工短缺、融资难、原料价格剧烈波动、能源价格高企等生产要素问题或将继续影响行业发展。目前行业内仍存在着较多低效率设备,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不高,需要淘汰或进行技术改造,但多集中在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引入新设备或进行大规模技改难度大。棉纺织工业由于加工型行业特点,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行业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科研院所对棉纺织的关注度不足,行业基础性研究偏低,仅靠企业自主研究创新突破难度大。另外,虽然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仍有相当多的企业管理方式依然比较传统,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行业各个环节的高水平管理人才相对短缺,纺织院校毕业生扎根企业的比例不高,企业留住人才难度凸显。
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意义,对棉纺织工业更是意义非凡。作为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棉纺织产业基础良好,竞争优势较强,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重点内容对棉纺织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引领作用。
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发布的《棉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末期,棉纺织行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出口交货值、投资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能符合棉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方向。表2 为我国棉纺织行业“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可以看出,在生产能力方面,高速、高产、自动化等先进设备增长显著;在产品结构方面,差别化产品具有较好发展潜力;在技术进步方面,研发投入明显增加,智能化设备增长显著;在绿色发展方面,产品综合能耗和PVA 浆料占比下降。
表2 我国棉纺织行业“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按照“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棉纺织工业应该围绕产业结构、产业安全、科技创新、产品竞争力、绿色发展和专业人才体系建设等六大方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营造健康产业生态。根据各地区产业链发展水平,进行合理定位,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同时,发挥集聚区规模优势、配套优势与产品特色优势,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定位。建设世界先进棉纺织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品牌,实现区域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细分行业良性发展,完善协会分会等行业组织功能,广泛开展行业自律与信息交流。注重企业梯队建设,打造一批世界级企业、“百年老店”。聚焦基础产品和技术研发的企业群体,培育一批专项领先企业。
抓住世纪疫情和地缘冲突带来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战略窗口期,破除美西方以所谓“涉疆法案”将我国棉花及棉纺织产业链排除在全球纺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之外的风险冲击,全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鼓励企业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建设由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产业体系。要继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一方面,继续以提高效率、节省用工、稳定质量、节能降耗为主攻方向,夯实全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敢于破除学科偏见与错误导向,解决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甚至缺位的问题,聚力开展棉纺织基础性问题研究,敢于提出颠覆性技术理念,敢于创造技术新赛道,敢于引领世界棉纺织技术发展,以基础性问题的突破,打造棉纺织原创技术策源地。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用先进机器设备提高资本/劳动比,解决好资源要素配置效率。鼓励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方式为全行业创新发展提供科研支撑,加快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引导企业做好顶层设计,以数字化推进绿色化,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完善棉纺织绿色制造体系,主要包括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等方面。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在这个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出更多绿色产品,并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体系,为下游产业提供更多绿色、低碳、环保的纱、布产品,保障绿色产品供给,引导绿色消费。
在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迭代加快的潮流下,在建设从原料到终端商品一体化生态圈成为主流商业模式的背景下,引导棉纺织企业融入时尚供应链,成为时尚产品供应链生态圈的必然组成部分,支撑终端商品引领时尚消费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下一步要以纱线、牛仔面料等为载体,确立时尚研发的先导机制,建立由专业机构、重点企业、产业集群、有关院校组成的流行趋势协同研究发布机制。引导企业提升时尚设计能力,以纱线、面料等过程产品为终端商品嵌入特定的时尚基因,提升时尚发展支撑力。讲好棉纺织产业的时尚故事,通过产品的时尚表达,展示棉纺织产业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更新社会舆论对棉纺织产业的认知。
在棉纺织领域内,努力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企业家、科学家、设计师以及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更多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产业工人。同时也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外部人才。其中,在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方面,既要发展高端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要促进协会与政府、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密切合作,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此外,还要营造精益求精的工业文化,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到棉纺织企业就业。
中国棉纺织工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夯实发展基础;统筹强支撑和促融合,增强创新能力;统筹补短板和锻长板,守住安全底线,加快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贡献棉纺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