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余莉 聂菲璘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精准把脉当代中国国情,提出了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是当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论。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对文化产生坚定自信的前提,是要对什么是文化有深刻的理解,而这离不开对“文”“化”两个字的认识。汉字是一种智慧的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纽带,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关键因素。陈寅恪先生云:“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文”的甲骨文和金文象人身上花纹的形状,文的本义为纹身。《说文》云:“文,错画也,象交文。”后来,“文”泛指符号,引申为文字,进而有了文章、礼乐、曲调等意思,表现在事理方面是伦理、道德、礼乐、制度、哲学、文艺、历史、科学、宗教、法律、风俗、习惯等。由此可见,“文”所承载的是“道”。“化”的甲骨文和金文象两个人形,一个正立(人),一个倒立(),会意变化颠倒之意。“化”的本义为变化。《说文》“化,教行也”,是“化”的引申义,意为人受教而变化。用道德学问来教诲人,人接受教诲而变易其气质,改过迁善,在各方面进行若干变革,此变革称之为“化”。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上”指领导、干部、老师、父母,“下”指下属、民众、学生、子女。《说文》将“化”字归入“部”而不归入“人部”,是在强调“人者”,而不是“于人者”。“人者”就是所谓的“上”,是施行教化的关键一方,更是寓意正己才能化人。
“文化”二字相合,就是以伦理、道德、文字、文章、礼乐、文艺等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这就是古人强调的“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这是文化的本质。
“自”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一脉相承,象人的鼻子,两横象鼻上的腠理、皱纹。“自”是“鼻”的初文,其本义是鼻子,后来因为人称说自己时常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所以用象鼻形的“自”来表示自己。“信”字的金文()和小篆()都是由人和言(或口)组成的,会意人言为信之义。还有一种信的古文写法(),由言和心组成,言由心生,即言必由衷。《说文》云:“信,诚也。”《说文解字注》云:“人言则无不信者。”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引申为诚实、信用、确实、相信、尊奉等义。
“文”“化”“自”“信”这几个字的深层内涵就是指古圣先贤留在经典中的文字是诚信之语,是真实智慧,这些以“文”的形式保留下来。“文”承载的是“道”,“道”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天道、地道、人道、自然之道,都是“道”的表现。学习文字、典籍、礼乐、艺术等,都应以“志于道”为目的。通过“文”的教育变化人的气质,传递大道,使人行于人之正道,最终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树立起信心,也理应有坚定的信心。
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都记录在典籍之中。如果说汉字是工具,那么典籍就是百宝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都记录在典籍之中。可以说,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是振奋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我非常关注、亲自批准的项目,初心宗旨是在我们这个历史阶段,把自古以来能收集到的典籍资料收集全、保护好,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中华民族的当代实践,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百折不挠荡气回肠的斗争史,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艰苦卓绝披荆斩棘的奋斗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余年波澜壮阔开拓创新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人是这些革命者、奋斗者和建设者中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浴血奋战中壮大,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靠着这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胜利,在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富有时代内涵的崇高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在中华民族当代实践中形成,又是中华民族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
从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这一立足点出发,要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安定繁荣,这就是大道运行的规律。这种民本思想作为执政理念的核心,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成为一以贯之的治道传统,流传至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守一切为人民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毛泽东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并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造福人民、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愤发图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成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燃烧自己,照亮了贫困群众的致富之路,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生动诠释。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当家做主,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幸福。从以民为本的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实践这一立足点出发,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之路。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这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当前,中国人民正昂首阔步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政治架构、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念、富之教之的社会发展观、天人合一的思想、协和万邦的实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开创的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一系列盛世,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形成的治理相比,始终都是最先进的,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这是我们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历史底气。只有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才能使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并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从历史走向未来。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砥砺前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开始走向衰落。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衰落的根源并不是中华文明不如西方文明,相反,恰恰是当时的人们不能正确地继承并发扬“志于道”的中华文明所导致的。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衰落,就像有波峰就会有波谷一样,历史上每一次中华民族都会在短暂衰落之后再度崛起。在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的紧要关头,马克思主义激发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华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完成了从文明治理到疆域治理、从治体到政体、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的转变。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华文明在中华大地治理的延续。2021 年3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朱熹园考察时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更是历史自觉与历史担当精神的积极践行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得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相契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极大的包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像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外来文化输入一样,在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自身也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地融入中华文化的过程。而中华文化也在继承中发展,在交流互鉴中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关于“道”的严整周全的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是“志于道”的圣贤文化。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华文化具有这五大突出特征,也是因为她是“志于道”的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最鲜明的特点。中国古人无论是在处理与家国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是在处理与天地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都崇尚效法于“道”,按照“道”的要求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利国利民的事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志于道”的发展方向。孔子曾提出“庶之”“富之”“教之”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三个面向并不是机械的递进关系,而是互相之间构成了互为表里、互相支持的动态和谐发展系统。“教之”为“庶之”“富之”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用《大学》上的话概括就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庶之”“富之”“教之”将人类自然生命的生长和道德生命的生发融为一体,使社会的发展始终“合于道”。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教导百姓,这是治国的常理常法。之所以将道德教育置于关键位置,而非仅仅重视法制建设,是因为“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群书治要·淮南子》)。孔子在体悟“道”的基础上,将由“道”发出的“德”统之于相对具体的“仁”,因此孔子的学说又被称为“仁学”,儒家倡导的理想政治又被称为“仁政”。子曰“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可见,仁政由仁心而来,在位者有仁心才能施行爱人的仁政,做到爱民如子、视民如伤。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在绝大多数历史阶段都尊重了古圣先贤“志于道”的发展方向,遵循了“和合一体”的宇宙观,采取了“一体之仁”的整体思维方式,坚持了“民胞物与”的道德观念。这种宇宙观、思维方式、道德观念渗透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具体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律、外交等思想观念和制度设计之中。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治理体系,是对中华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结果,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性及独特的民族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成果汇聚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璀璨的结晶。“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文明交流互鉴、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将其他文化中合于“道”的部分吸纳融合,有悖于“道”的部分则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淘汰。外来文化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本土化,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外来文化本土化,就是要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将其融入“志于道”的中华文化之中。“志于道”“合于道”的特点不仅使中华民族在文明互鉴、文化交融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自信,也避免中华文明被其他文明反噬——即使在国家形态遭受局部入侵乃至发生朝代更迭时,文明也并未中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所守的正是正道,所创新的是形式。发展不能偏离“道”的方向。《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更不能向有悖于“道”的方向发展,否则便是发展越快,离道越远;离道越远,也就离灭亡不远了。在“志于道”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古人并非不讲创新,而是始终遵循着“合于道”的创新之路,也就是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上,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要对形式进行创新,使其符合于当前的历史发展特点,而不是对中华文化“志于道”的根本特质进行创新。现在谈到文化,很容易想起的就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古代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工艺、园林等。艺术创作秉持的是“思无邪”的理念。历史上对“思无邪”的注解有不虚、真情流露、无有邪曲不正之念等几种。这些含义互不冲突,可以综合理解。即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艺术,都应源自于自性纯净纯善的性德,都应当引导人们向善好德,明了人伦大道,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能引起人们邪曲不正的念头和行为。在传统社会中,即使没有机会读圣贤书的人,也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因此,艺术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从艺人员也是社会教育工作者。《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通过“游于艺”可以最终“志于道”。当任何一种技艺被冠以“道”时,如琴道、棋道、武道、茶道、香道、花道等,就不再是简单的“术”了,而是能使人修身养性,进而涵养性德,最后归于“道”的境界。相反,如果艺失去了归于道的宗旨,就会沦为哗众取宠的方式。
中国古代文化被称作礼乐文化。礼是内在美德与外在规则的统一。每个朝代礼的外在规则,即形式,不尽相同,但是作为礼的内在精神的敬以及蕴含的美德却是相同的,也就是礼的本质是不变的。礼是古圣先王顺应天地自然规律而设定的治人之情的行为规范,所谓天之道与人之礼。礼出于人之自性,先王依循本性自然,作训垂范,制礼作乐,教导民众,民众循礼修道,返其自性。礼具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是人的当行之道。古人把礼比作防洪的堤坝,废除堤坝会导致洪水泛滥,造成危害。《礼记·乐记》云:“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这点明了礼的教化作用。民懂礼则易教。《孝经》云:“道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昔日周公制礼作乐,使成康二代,德教普化,民皆亲爱,祸乱不起,灾害不生,囹圄空虚,刑措不用,前后长达四十余年。人受到礼乐的教化而回归正道,则社会安、天下平,因此历代多以礼治国。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在治理社会的各种措施中,礼是要紧的。礼分为五种(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礼。因为祭礼属于吉礼,因此吉礼排在五种礼的最前面。祭礼并不是由外在的事物发生,而后再形成相应的礼仪,而是源自内在,内心有所感,通过外在的礼仪,表现在行为上,形成了祭礼。祭祀之礼是由心发出、自内而外的,是内心对亲人、对先烈的思念与感恩。这种思念之心、感恩之心、至诚恭敬之心,自然流露于外,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祭礼。《礼记·祭法》云:“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曾将各种有益的方法传授给民众的人应当被祭祀、为操劳国事而殉职的人应当被祭祀、有安邦定国功劳的人应当被祭祀、能抗御大灾大害的人应当被祭祀、能抵御重大外患的人应当被祭祀。可以看出,祭祀的对象是有功于国家社稷、有功于人民的人。祭祀是为了通过定时举办祭祀典礼,表达对祖先、天地万物以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祭祀教人不忘本,教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传承而不衰,与重视祭祀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纪念有功于国家社稷的人,古时人们设立专门的庙来祭祀,如大禹庙、关帝庙、药王庙,就如同现代社会的纪念碑、故居、纪念馆,用来追念缅怀国家功臣。
2014 年8 月31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烈士纪念日,这就是古代祭祀的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2019 年10 月1 日是新中国七十周年庆典。在国庆的前一天的9 月30 日烈士纪念日,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向为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在敬献花篮仪式前,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这些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代表全体中华儿女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0 月1 日的国庆庆典,有众多令人泪目的瞬间,习近平总书记向党旗、国旗、军旗行注目礼;无人站立的1949 号检阅车;还有战旗方队,100 面英雄的战旗,就是100 部英雄的历史;致敬方阵,一张张照片上,是为祖国献身、为人民幸福生活奋斗终身的先辈。整个庆典活动都在告诉我们,不要忘记来时的路。饮水思源,感恩先烈,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缅怀他们的精神风范,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与爱戴。这不仅是诚敬之心、感恩之心的表现,也能进一步使后人生起恭敬心、感恩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励后人牢记奋斗的初心和使命,继承前人的志向和事业,像先辈一样去奋斗和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承传。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最终是文化、文明的承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有着代代传承的精神和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五千年没有中断文明的守护者,是致力于让走入困境的人类文明迎来转机的探索者,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角色与文化使命。当前,整个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内环境也存在困难和挑战。合于道则不会有冲突,产生冲突是因为背离了道的方向。中华文明是黑暗中的曙光。唯有笃定地坚守正道,以非凡的正气和锐气,运用适合于冲突双方实际情况的手段,使各方回归正道,人类文明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总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