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丽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靖远 730699)
靖远县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东部,境内的高原沟壑连绵,整体呈现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的特点,高原平均海拔在1 300~3 017 m。全县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量240 mm,年平均蒸发量1 634 mm,年平均日照时长2 696 h,无霜期达165 d。由于境内昼夜温差大,且砂性土壤较多,种植西瓜历史悠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传统产业。靖远县生产的西瓜个大皮薄、肉质红润,鲜而脆、贮而沙;汁多味甘,瓜瓤甜美通透,口感佳;籽小而少,深受瓜农的认可及广大消费者的欢迎。靖远西瓜种植总面积超过2×104hm2,产量2 000 kg/0.067 hm2,年产量约60×104t,年产值超过7.2×108元。
应用“多膜覆盖”栽培技术模式,与传统栽培方法相比,西瓜成熟期提前,能提早上市30 d,经济效益提高150%以上,每0.067 hm2收入可达12 000元以上。
西瓜属于葫芦科西瓜属植物,国内各地均有栽培,因此品种不一。西瓜果肉甘甜可口,在夏季食用可起到降温去暑的功效,其果皮可作为药引,具有清热利尿、降低血压的作用。种植西瓜时,首先需要了解该种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特征进行科学栽培。西瓜喜欢生长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30℃,根系生长温度在30℃~32℃,根毛发最低温度为14℃。西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西瓜耐旱但不耐湿,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因此,在大棚内栽培西瓜需要严格控制湿度。西瓜喜欢疏松深厚的砂质土,土壤pH值5~7。
靖远县主栽品种有靖远大板1 号和靖远大板2 号。选种后,将种子浸泡在55℃温水中搅拌,搅拌至常温后浸泡4~6 h[1]。浸泡在浓度为50%的多菌灵500~600倍药液中30 min。捞出种子后用清水清洗表面残留的药物。用恒温箱催芽,温度稳定在28℃~30℃,出芽至2 mm时,则可进行播种。
使用育苗基质,用50孔或75孔穴盘播种,每穴播2粒,盖1 cm 厚基质。西瓜种子播后5 d 左右,在开始露尖时播种砧木种子,砧木种子每穴1 粒,播种后覆盖1 cm 厚基质,浇透水。出苗前温度稳定在28℃左右,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基质含水量控制在70%,防徒长。
当叶完全展开,砧木苗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初露时即可嫁接。嫁接后,苗盘放入盆内将基质浸足水后摆入专门的苗床,苗床上盖膜保温保湿,膜上盖遮阳网遮光。前3 d 一般不通风,使苗见弱散射光,白天温度稳定在28℃左右,夜间温度不低于15℃。看苗情3~4 d 后逐渐去掉遮阳网增强光照,通风降温降湿,8 d 逐渐去掉覆盖,进入正常管理。苗期基质相对含水量以78%为宜,过干易促进雄花形成。
播种前,做好整地与施肥工作,提高土壤肥力才能够促进种子快速生长。每0.067 hm2施3 000~4 000 kg 的农家肥+复合肥30 kg,或施加商品有机肥400~500 kg+磷酸二铵50 kg+硫酸钾50 kg+碳酸氢氨30 kg[2]。将有机肥均匀施撒在土壤表面,深翻土壤25~30 cm。混合均匀后,集中沟施在定植行。
栽植前15 d 起垄,浇水造墒,盖地膜提温。8 m跨度的棚,每棚起3 垄栽6 行,垄宽80 cm,高15 cm。起垄后每垄上放置2 条滴灌带,浇足底水,水渗后整平垄面,垄边稍高5 cm便于浇水。用1.2 m宽白色地膜盖好垄面提高地温。选子叶完整,茎秆粗壮,无病虫,伤口愈合良好,有2~3 片真叶,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的幼苗进行栽植。带土取出瓜苗,小心放入,使土坨与畦面齐平或露出地面1~2 cm,回填土,栽完后浇足定植水。
根据不同的生长时期严格控制棚内温度。每日10 时将大棚内的二膜打开增强光照,15 时盖好保温。缓苗期,温度不超35℃不通风,温度高时棚两头通小风,温度降低后及时关好风口。缓苗后到坐瓜期白天控制温度在28℃左右,夜间不低于17℃。膨瓜期白天控制温度18℃左右,夜间不低于10℃[3]。
根据棚内墒情确定灌溉次数。在西瓜缓苗后、伸蔓前控制灌溉量;长至鸡蛋大小时,西瓜进入膨瓜期,此时需要增加灌溉量,确保地面见干后再见湿。1 周灌溉1 次,在采收前1周停止灌溉,防止果实含糖量降低影响其口感,同时也可避免果实开裂。
西瓜吸收N、P、K的比例为3.3∶1∶4.3。生长前期,适度施加氮肥促进秧苗生长;生长中后期,施加适量钾肥以增强果实品质;西瓜团棵期,每0.067 hm2施5~10 kg尿素;膨瓜期,每0.067 hm2施10 kg 尿素,10~15 kg 硫酸钾;果实膨大期,每0.067 hm2施15 kg的硫酸钾[4]。
西瓜种植可以采用双蔓整枝的方法进行吊蔓,每株保留一根主蔓,基部保留一根粗壮的侧蔓,将剩余的侧蔓摘除。在西瓜藤蔓生长到30~40 cm时要及时吊蔓,可以从地面向上牵引铁丝或绳子,用塑料绳子将西瓜的藤蔓固定在垂直的绳子上。西瓜生长到0.5 kg要及时套网兜,避免西瓜掉落。
授粉时,可选择西瓜植株主蔓第2 个或第3 个雌花进行授粉。授粉时间一般在8 时或9 时最佳。首先,摘下当天开放的雄花,并将雌蕊放在雌花柱头上蘸一蘸。光照少且棚内温度较低时,雄花花粉极少,此时可用药物赤霉素坐瓜灵提高坐瓜率。
授粉之后5~9 d,瓜胎逐渐长至拳头大小,该阶段可进行选瓜和定瓜。选择的西瓜应无病虫害,且瓜胎周正。每个植株上留1个西瓜即可。如单个西瓜质量达到500 g时,则需要对主蔓进行掐心,并做好肥水管理。头茬瓜成熟的前5 d,对已经开放的雌花授粉。收获头茬瓜之后,继续做好肥水管理,提高二茬瓜品质。
5.1.1 细菌性果斑病
2019年该病在靖远县小面积发生,主要发生地点为五合镇、高湾镇等乡镇,至2022 年7 月,该病害再次发生。发病西瓜表皮向阳面伴有明显的病斑,呈水渍状,形状、大小不一。部分西瓜植株出现龟裂现象,甚至出现果实腐烂。病叶叶脉附有褐色病斑。如不及时防治,病菌会扩散影响其他西瓜生长。病菌一般会附着在西瓜种子或者病残体上越冬,经过繁殖后借助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病菌会从潮湿的叶片传递至瓜皮,层层深入,再到果肉处危害西瓜品质。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栽培;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理病株、病叶,集中焚毁消灭病源;及时消灭蚜虫等害虫。
使用豆浆等高蛋白物质,兑水稀释成100~200倍液,均匀喷洒。或使用浓度为27%高脂膜乳剂80~100 倍液,每隔7~10 d喷洒1次,共喷洒2~3次[5],可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
5.1.2 枯萎病
西瓜发芽时期感染该病,种子虽然会长出胚芽,但是很难长出胚根,或不长胚根。苗期发病时,叶片颜色慢慢变浅,之后枯萎掉落。成株期发病时,叶片状似缺水,后期逐渐枯死。田间地势低、灌溉条件差的地块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西瓜品种;采用轮作方式进行栽培,如玉米等作物;保证种植地地势高,排灌较为方便;适时浇水;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每0.067 hm2施氮磷钾复合肥60 kg,锌肥1 kg,硼肥1 kg。使用100倍液的木霉菌对种子浸种,2 h后播种;幼苗移栽之前,使用500倍液的木霉菌浸苗30 min在定植,可有效预防枯萎病。
5.2.1 黄守瓜
黄守瓜也称瓜萤,是瓜类的主要害虫,成虫主要危害西瓜叶片,重者使植株萎蔫而死,幼虫主要危害果实或者瓜根,蛀入瓜的贴地部分,引起腐烂,丧失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在瓜根周边铺设适量砂子,或在瓜苗周边铺设米糠,阻止成虫产卵。用质量分数为90%敌百虫晶体1 000 倍液,或质量分数为10%氯氰菊酯乳油2 500 倍液,每隔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6]。
5.2.2 潜叶蝇
幼虫啃食西瓜叶片或叶柄,形成不规则虫道,造成植株光合作用不佳。潜叶蝇繁殖力极高,虫卵、幼虫以及虫蛹会同时存在,且生长速度极快,世代重叠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在田间设置黄色板诱杀害虫。黄板尺寸为30 cm×20 cm,每0.067 hm2地放置30~40块,同时保证其位置高出西瓜10 cm。用20%氰戊菊酯EC300300 倍液,或40.7%乐斯本EC800~1 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采收时间以上午最佳,其主要原因为:西瓜经过夜间低温后,其内部果肉温度也较低,有利于采收后的储存和运输。灌溉3 d 内,禁止采收,以免降低果实含糖量。采收时,注意留下西瓜果柄,既可延长其储存期,也可作为新鲜的标志。采收时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西瓜表皮,降低其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