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纬高原地区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选育及栽培要点*

2023-10-25 11:20:16赵银月张亮崔兴洪刘和湖黄国贤韩玉芝王铁军
大豆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油区域试验云南省

赵银月,张亮,崔兴洪,刘和湖,黄国贤,韩玉芝,王铁军**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昆明 650205;2.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会泽 654200;3.德宏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 芒市 678400)

大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约为40%,脂肪含量约为20%,是优质蛋白和食用油脂的重要来源,也是畜牧、养殖、医药、轻工、化工等行业的原料来源,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2]。我国大豆蛋白质含量在地域上呈“南高北低”分布,脂肪含量则相反,呈“北高南低”分布[3-4]。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蛋白质含量为39.3%~50.8%,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4.36%,其中高蛋白(蛋白质含量≥45%)资源占比为34.5%;脂肪含量为13.3%~20.5%,平均脂肪含量为17.41%,其中脂肪含量超过20%的仅占1.1%,高脂肪(脂肪酸含量≥21.5%)资源严重匮乏[5-7]。

为突破丰产高油大豆新品种育种技术瓶颈,2000 年以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陆续从黄淮海区域引进高产、高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和研究利用。通过多年选育,创制出一批高产、高油、耐逆、广适的大豆新品种(系)。其中,云黄16 和云黄17 这2 个高油、高产新品种表现突出,为低纬高原地区高油大豆品种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质材料。本文对云黄16 和云黄17 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助力低纬高原地区高油大豆品种产业化开发利用。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云黄16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1 亲本来源

母本:滇86-4 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3 年育成品种。该品种熟期适宜、丰产、耐荫、抗倒伏、适应性广,在云南可常年种植。蛋白质含量为40.6%,脂肪含量为19.4%。

父本:冀黄13 是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引进的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早熟、优质、抗倒伏、籽粒大小适中、光泽度强。蛋白质含量为39.6%,脂肪含量为21.7%。

1.1.2 选育过程

2009 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滇86-4 为母本,冀黄13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号为0901。2010 年对F1代进行真伪杂种鉴定。2011—2015 年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及优良株系鉴定,经6 年5 代系谱选育,决选出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2016—2019 年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品系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品系编号为云大豆0901-1。2018—2019 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2020 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暂定为云黄16,审定编号为滇审大豆2020003 号。

1.2 云黄17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2.1 亲本来源

母本:冀nf58 是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引进的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该品种早熟、优质、抗倒伏、粒小、光泽度强。蛋白质含量为35.77%,脂肪含量为23.63%。

父本:滇86-4 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3 年育成品种。该品种熟期适宜、丰产、耐荫、抗倒伏、适应性广,在云南可常年种植。蛋白质含量为40.6%,脂肪含量为19.4%。

1.2.2 选育过程

2009 年以冀nf58 为母本,滇86-4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组合号为0910。2010 年对F1代进行真伪杂种鉴定。2011—2015 年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和优良株系鉴定,经6 年5 代系谱选育,决选出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2016—2017 年在云南省不同生态区进行品系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品系编号为云大豆0910-1。2018—2019 年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2019 年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2020 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名暂定为云黄17,审定编号为滇审大豆2020002 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云黄16:生育期113 d,属早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64.2 cm,主茎节数12.1 个,有效分枝4.1 个,单株有效荚数70.9 个,单株粒重25 g。叶卵圆形,白花、灰毛,荚褐色。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蓝色,强光泽,百粒重18.7 g。

云黄17:生育期114 d,属早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72.5 cm,主茎节数12.7 个,有效分枝3.8 个,单株有效荚数69.2 个,单株粒重25.3 g。叶卵圆形,白花、棕毛,荚褐色。籽粒椭圆,种皮黄色,脐褐色,强光泽,百粒重18.3 g。

2.2 品质性状

经农业农村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与检测测试中心测定,云黄16 粗蛋白质含量为38.1%,粗脂肪含量为22.37%。云黄17 粗蛋白质含量为38.5%,粗脂肪含量为23.44%。

2.3 抗病性

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站接种鉴定,云黄16 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云黄17 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

3 产量表现

3.1 品系多点异地鉴定试验

2016—2017 年在文山州马关县开展秋大豆异地鉴定试验。2 年异地试验表现为:云黄16 平均产量为1 866 kg/hm2,较对照品种滇86-5 增产8%;云黄17 平均产量为1 845 kg/hm2,较对照品种滇86-5 增产6.8%。

2017—2019 年在德宏州芒市开展冬大豆异地鉴定试验。2 年异地鉴定试验表现为:云黄16 平均产量为3 531 kg/hm2,较对照品种德大豆1 号增产24.3%;云黄17 平均产量为2 952 kg/hm2,较对照品种德大豆1 号增产3.9%。

3.2 区域试验

由表1 可知,2018—2019 年云黄16 和云黄17 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其中2018 年云黄16 平均产量为4 005.9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17.7%;2019 平均产量为3 595.4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38.8%。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801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平均增产24.4%。

表1 2018—2019 年云黄16 和云黄17 参加云南省区域试验产量表现

2018 年云黄17 平均产量为3 894.3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15%;2019 年平均产量为3 160.4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21.8%。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52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平均增产15.5%。

3.3 生产试验

由表2 可知,2019 年云黄16 和云黄17 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其中云黄16 平均产量为3 058.8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39.5%,增产点率为100%;云黄17 平均产量为3 162.9 kg/hm2,较对照品种中品661 增产44.2%,增产点率为100%。

表2 2019 年云黄16 和云黄17 参加云南省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4 高产栽培要点

4.1 适期播种

云黄16 和云黄17 春夏播适宜播期为4 月中上旬至6 月上旬;秋播为7 月中旬至8 月上旬;冬播为11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中旬。

4.2 适宜密度

云黄16 和云黄17 均属多分枝类型品种,净种适宜密度为19.5 万~22.5 万株/hm2。与玉米、果树等粮经作物间作,适宜密度为15 万~19.5 万株/hm2;与烤烟、玉米等作物秋季套种,适宜密度为24 万~30 万株/hm2。

4.3 合理施肥

云黄16 和云黄17 播前均施1 000~1 200 kg/hm2有机肥或300~450 kg/hm2过磷酸钙或厩肥作底肥。苗期、始花期根据田间长势追施60~105 kg/hm2尿素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此外,根据土壤基础肥力适当增减施肥量。

4.4 病虫草防控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区,气候温和,适宜病虫杂草越冬(越夏)繁衍,为作物病虫草害高发区。在病虫害防控上应精选种子,播前采用精甲·咯菌腈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预防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和地下害虫等。苗期对蓟马、豆卷叶螟和根腐病进行重点防控;开花期和鼓粒期对豆秆潜蝇、豆荚螟、高隆象、蛴螬、霜霉病和细菌性病害进行重点防控。

杂草防除上,在土壤墒情较好条件下,于播后1~2 d 内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500 mL/hm2封闭除草。若遇阴雨天气导致田间持水量大时,可用50%扑草净1 500 g/hm2进行封闭除草。如因天气、田间墒情等原因不能及时封闭除草或封闭除草效果不佳时,可选用5%咪唑乙烟酸1 500 mL/hm2进行茎叶除草[8-9]。难防杂草和中后期大草可人工拔除。

4.5 适时收获

当大豆荚变为成熟颜色后,选择晴朗天气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入库。入库后采用磷化铝熏蒸处理,防止钻蛀类害虫虫卵萌发。

5 适宜区域

云黄16 和云黄17 适宜在云南省低纬高原地区常年种植,可净种、间作和套种。

猜你喜欢
高油区域试验云南省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高油抗冻花生新品种阜花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高油大豆高产高效栽培要点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2014-2015国家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区域试验
大籽高油品种湘花2008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2
库塔垦区早中熟陆地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