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香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韩国又石大学,韩国 全州 55338)
潮州市地处于岭南地区的东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潮州古城除了有实质的古城、民居、桥梁等存在,其中,潮州八景在城市中属于知名度较高的景观,而目前所提到的潮州八景主要是狭义地指清代的外八景。在历史发展中,潮州有明清和新中国之后的八景,就明清两朝时期的八景来说,清代遗留下来的外八景完整性比较好,在古城景观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本文主要针对潮州清代的外八景进行考察,从空间位置、景观要素、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进行分析,并对植物要素在潮州八景中的文化内涵做主要的研究,对今后潮州古城维持原有的景观风貌和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潮州清代的外八景有湘桥春涨、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北阁佛灯、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凤台时雨、龙湫宝塔,主要分布在古城的周边、韩江两岸、韩江中以及凤凰洲。“湘桥春涨”一景中的湘子桥横卧韩江,直接连接韩江两岸以及供船只往来航运。“韩祠橡木”位于古城外东边的笔架山上,在此处景观登高可以远眺湘子桥和古城。“金山古松”和“北阁佛灯”均在金山,“鳄渡秋风”则在韩江北堤,“西湖渔筏”位于古城外的西边,而“凤凰时雨”和“龙湫宝塔”位于古城外的南边。古城景观中的自然山体主要有笔架山、金山、葫芦山,这三山占了四景,另外,韩江、韩江北堤、凤凰洲、北溪各一景,总的来看,外八景分布的空间位置呈现一江一堤一洲一溪一湖三山的布局,古城的东南西北均有景,山、水、城与八景紧密关联。清代潮州外八景的现状分布位置如图1 所示。
图1 清代潮州外八景的现状分布位置
潮州清代外八景的每一处景点都各有千秋,与水利工程、人物历史、民间传说、山水赏景等方面各有关联。
从景名看,潮州清代外八景涉及植物的有两处,韩祠橡木和金山古松这两处在景观功能上均有纪念的意义。从景观要素看,外八景涉及桥、祠、阁、台、塔、渡口的人工工程有6 处,其中有交通、纪念、航运、赏景等景观功能。而涉及季节的有两处,分别与人工工程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春、秋不同季节的景观特色。出现动物图腾名称的有两处,与建筑的台、塔、气象的雨、位置的水资源结合成了生动且富有想象力的景观。潮州清代外八景的景观要素如表1 所示。
表1 潮州清代外八景的景观要素
潮州清代八景所在的植物环境有四景处于自然山体,山体是自然形成的,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北阁佛灯、西湖渔筏这四景周边植物占比面积大。另外,鳄渡秋风、凤凰时雨和龙湫宝塔三景临江,湘桥春涨横卧韩江,这四景虽然植物群落较处于山体四景的少,但视野均开阔,沿江岸边的古树多,生长的土壤多为赤红壤。在外八景中属于古树的植物种类基本是散生。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和龙湫宝塔、西湖渔筏的岸边古树大多是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其树型优美,有些树龄可达四百八十多年。湘子桥的桥头两侧各有两棵榕树,树龄在140~190 年。外八景的历代咏景诗句虽然提及的榕树不多,但在现状和文献图片上是能够看到潮州地区榕树的广泛存在。而在乾隆四十年(1775 年)时周硕勋纂修的《潮州府志》之卷二《气候》中记有府境“地卑则多湿而少燥,南极则多暑而少寒”。[1]从记载的史实中可见清代潮州府的生态环境,这种气候同时影响到潮州的植物种类,在这一个地域能生长的又强壮的莫过于榕树。
除榕树外,木棉(Bombax malabaricum)在外八景中有3 处均出现古树,木棉的别名是英雄树。鳄渡秋风的北堤上有木棉,树龄在150 年以上,平均冠幅13.3m,在秋天能见韩江上帆船点点,木棉高大的风姿为此处景点增加了不少景色。韩祠橡木的植物种类除了橡木外,也有木棉古树,随着山体散生于不同高度。而西湖渔筏所在的西湖公园,其植物资源丰富,据统计,“景区内有乔灌木(花木)92 科213 种,古树名木33 株5 个科属。”[2]西湖岸边的植物有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榕 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木 棉(Bombax malabaricum)、紫荆(Bauhinia blakeana Dunn)、柳树(Salix)等,其中,西湖渔筏岸边的古树在百年以上的约有十多棵,涵碧楼前的木棉近四百年。这类树种同样也是生命力顽强、姿态高大挺拔,适应于潮州的生态环境。
清代外八景在一年四季中的植物色彩春、夏要比秋冬的丰富,常绿树木多,秋天叶黄的景很难形成,由于常见树种的树冠大,在夏天易绿树成荫,由于潮州是热带季风气候,到了冬天,大部分的植物仍是绿叶,所以一年常绿是自然现象,尤其是植物面积占比多的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北阁佛灯、西湖渔筏,纵使到了百花绽放的春天,绿色仍是主导色调。潮州西湖在春天的时候沿湖边有木棉花、紫荆花,均是这一地域适应的植物种类,西湖渔筏由于有西湖水体的衬托,植物色彩的深浅会更加有层次,在春季赏景的时候植物是季相变化的最好时间。
另外,在历史上关于外八景湘桥春涨的景诗有云:
“湘桥春涨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
激石雪飞梁上鹭,惊涛声彻海门潮。
鸦洲涨起翻桃浪,鳄渚烟深濯柳条。
一带长虹三月好,浮槎几拟到层霄。”[3]
可见,在当时的八景中有柳树,而诗中的“鸦洲”指的是凤凰洲,这涉及八景中的另一景观“凤凰时雨”,同是春天三月,凤凰洲有凤凰台和桃花,韩江岸上有柳树,一红一绿形成了色彩对比。
总体来看,清代外八景除了春天、夏季有色彩对比之外,另外两季基本为绿色大基调,在色彩丰富的程度上较为遗憾。这可以在人工景观后期的维护上弥补植物的色彩搭配,例如,增加开花植物种类,使季相色彩更加有层次,这样在植物群落丰富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外八景的植物美景度。
在景观要素上,文化内涵与植物关联紧密的有金山古松和韩祠橡木两处。
金山位于古城的北边,山上树木繁茂,到了宋代,潮州知军州事王汉见金山有“山之形胜万态”[4]的特征,便在此山“斩荆棘,兴土木,开路径”[4],逐步开辟了游览景观,目前其辟金山石刻的《金城山记》仍在金山。而清代外八景的“金山古松”就在金山上,这一景观又名马丘松翠,其历史是纪念宋末抗元正将马发和抗元的潮州百姓。在元兵侵潮之时,马发率领全城百姓一起奋起抗击,潮州古城难以攻陷,而后元将收买南门巡检作为内应,元兵进入潮州城后对老百姓进行屠城,在兵力难以抗敌的最后,马发不得已收残率百余人退至金山,并满门殉节。后人便在金山上修筑马发墓,并植下苍松翠柏,用植物“比德”来纪念抗元的将领和百姓,清代郑兰枝的“金山北枕起高峰,万古凝荫一棵松”诗句正是对于这一历史中高风亮节的人物进行了赞颂,而松(Pinus)的姿态和气节是此处最适合不过的种类了,由此可见,金山古松的植物比德明显。
在潮州清代外八景中,韩祠橡木源于唐代韩愈被贬潮州的历史。由于当时社会老百姓乃至宪宗都热衷于崇佛热潮,鉴于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基于对儒家道统的冲击,韩愈进谏了《论佛指骨》,正是这份谏言惹怒了宪宗,便将当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贬于岭南潮州。这对于当时的韩愈是人生一个非常大的转折点,但对于处于岭南僻处的潮州来说意义却非凡。韩愈在潮州八个月,也有研究指出可能只有半年,可就这短短的时间,在潮州兴办教育对后代影响至深,“下逮北宋,潮州逐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5]以至于潮州后来一直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
最先自发地对韩愈进行编录成集的是潮州进士赵德的《昌黎文录》,对韩愈的编纂资料这要早于今犹传世的李汉《昌黎先生集》,宋代洪兴祖《韩子年谱》谓:“赵德秀才,即叙退之文章七十二篇为文录者。”[6]这七十二篇赵德本人私曰为《文录》,可惜此集没有存世,但《全唐文》收录了赵德的《文录序》一篇。另外,曾楚楠在1993 年《韩愈在潮州》一书中对于“韩集之潮州刻本”在潮州的影响力,引据了历史文献作为佐证,内容是“《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云:潮州有‘大字《韩文公集》并《考异》一千二百版;中字《韩文公集》九百二十五版。’”[5]从《韩文公集》的潮州刻本看到韩愈在潮州的地位并非后人追加追崇的,而是历史每个朝代都有佐证其在潮州的影响,在这些记载当中都说明了韩愈在潮州人心中的文化地位。而最早关于“韩祠橡木”的韩木可考记载,是南宋王大宝的《韩木赞》,当中提到“绍圣四年(1097 年)定丑开盛,倾城赏之。未几捷报三人,盖比前数多。继是榜不乏人,……”[5]从清代潮州历史档案还可以看到潮州教育文化的重视程度,例如,“潮州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僻处一隅,但历史上文化比较发达,重视教育,以科举应试成绩看,潮州在广东省比较,举人、进士取中人数都是居前的。”[1]陈余庆在《重修州学记》中指出“学校作成积习之所以致也”。[5]潮州的文教发展,得益于韩愈的儒学兴化,同时也是后人深知文化发展决非朝夕所能成者,并历代持之以恒将其发扬光大。
关于韩祠橡木的相关诗句有薛利和的《韩亭》、陈衍虞的《韩亭秋月》、刘克庄的《韩祠三首》、郑昌时的《橡木遗迹》、杨万里、黄补、陈知柔诗名为《韩木》的诗作等,韩木即是韩愈在潮州之时手植的橡树,从诗作看,韩木在潮州历史文化有着特殊的含义,同时,韩文公祠里有36 块历代碑刻,其中属于年代最早是元祐七年三月己酉苏轼为韩愈撰写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内容提到“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7]可见,在这碑传名文中当时韩愈治潮、潮人崇韩已在宋代显现。到了清代,甚至在《潮州府志》可以找到“乾隆九年祠堂橡木花,科名大盛”[8]的记载,可见,连韩愈手植的韩木都附上了预兆关联,对韩愈开潮州风气之先这一贡献都给予了肯定。目前,韩祠橡木开辟了橡木园,缘由于韩愈手植的橡木在乾隆中后期慢慢枯萎,“园中所栽的30 多株橡木均远从韩愈故乡河南移栽而来。”[9]在此,可以看到这一景观是将人、植物、历史、文化等融为一体,并将橡木象征性的植物文化推至到了山、江、树等皆姓“韩”的程度,这正如赵朴初所言的“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
潮州清代外八景中出现的植物在文化象征、气节比德、景观审美上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呈现,甚至有了人格化和象征性的植物,尤其当中两处景名与植物相关的景观,即是橡木和古松,既有美学,也有潮州古城的历史文化沉淀,这对在城市发展中增强城市文化景观特征和内涵,以及维护古城景观风貌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