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哲 梅 婧 孙 宇 谢泽宇
十九大报告提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模式的战略性要求,国内各高校与各社会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利用自身特有优势,为实现间接理论经验与直接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培养出市场所需的新型人才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实际的融合程度尚待提高。基于浅层“校企抱团模式”建立更为深入的新型合作模式培养高质量实用型人才,是当前校企协同合作道路上的紧迫任务。
1969 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了“协同学”概念,随着该理论的广泛应用,协同教育也相应出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其所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才能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要。Etzkowitz(2008)提出的高校、企业、政府及中间机构的“四螺旋协同结构”模式,其中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推动力,政府起到了助推的作用,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关键基础,中间机构则承担辅助和保障的作用。企业的相关信息要素进入高校教育系统,和高校教育系统的信息要素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并作用于教育系统,这种高校与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即为校企协同。
校企协同培养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其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其共性特点如下:校企协同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更为具体,且培育目标明确。全程协同教育更易吸引企业关注,也会促进学校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为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机会的同时,为企业的转型创新增添活力等。此外,行业指导的校企协同模式还具有较强的行业导向性,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高校传统的专业理论教育并立足企业视角,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充分考虑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是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思想的重要体现,如图所示。一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人才在解决具体实践问题时有了系统性的方法作为指导,另一方面明确专业理论的实际价值也进一步促使人才自身明确专业理论学习的目标,增强了人才自我学习的内驱动力。除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协同外,高校与企业也应本着人才互惠的原则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由企业方人员担任高校的创新创业导师,由高校教师出席并担任企业顾问的合作模式,在帮助企业迅速从校企协同模式中获益的同时也可帮助高校教师更为准确地把握理论教育的实践导向,使得双方实现联动式发展。
图 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模式图
部分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强调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仍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际应用的现象,部分高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查有待提高。
近年来岗位去人化现象明显,“结构性失业”等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受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对人才供给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整改难以及时开展,使得整改速度与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适配。
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大量的实训平台和实践基地,其中很多平台与项目仍停留在初期合作阶段。一方面教师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相较于新型的教育模式,讲授式教学更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更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另一方面学生也习惯于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部分实践课程流于形式,造成了实训平台和实践项目的资源浪费。对于部分高校而言,提高实践运用平台的使用效率意味着更多教育经费的投入,财政支出上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高校实践平台的投入和发展。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和战略管理意识,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认识也有待提高,长期来看企业缺乏持久发展的动力。使得在校企协同实践中易过分关注个性化需求,淡化人才培养意识,过度关注既得利益,从而出现短期效应。
校企合作中的合作模式决定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校企双方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挥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容。本科层次可以在着重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和优秀管理者的过程中,借鉴高职高专协同合作的一些模式,从而实现扎实理论基础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结合。
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负责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并利用自身知识储备帮助企业分析解决现阶段问题。校外导师又称为企业导师,负责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环境,提高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高校定期聘请企业导师进校授课或进行知识讲座,为校内外导师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市场动态。
通过签订契约或协议的方式,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双方权益,规范双方行为。对企业公开学校人才和学校现有的实验室科研团队和前沿技术等资源,保证企业选择心仪人才和利用高校科研技术解决现有问题的权利。对高校、企业主动提供自身信息,高校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区位限制,选择合作企业,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目标,以此实现校企信息协同共享。
入职前,对学校学生进行一个专业知识及企业环境模拟的考核,明确高校人才培养方面不足并为企业是否同意实习录用提供参考。在实习结束后进行二次考核,企业可通过考核结果决定是否正式录用该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考核结果来评定该学生实习效果。在此过程中双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验校企合作质量。
总之,通过产学研用的校企协同发展模式的探究,本文结合河北省校企合作中的部分问题给出了相应建议。河北省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进一步通过校企协同来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达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效果,全面改善高校育人环境,使校企协同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才有效供给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