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鸿星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
随着照片、电影、电视的诞生,人类开始进入“读图时代”。人们可以运用媒介技术更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一阶段以视觉为中心,人类的视觉器官得到了全面的运用。但是,以图像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往往伴随着“消费霸权”和“技术霸权”,时间久了,人类很可能变成技术的附庸品。随着网络媒介技术的普及,视觉文化的主体地位正在坍塌,新的听觉文化正在崛起。听觉的回归打破了视觉传播的霸权地位,并开启听觉文化的构建。
从文化和社会的需要来看,听觉互动对社会文化情感结构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下,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往往诉诸数字化媒介,如微信、微博,很多时候甚至连文字都被各种表情符号所替代,更不用说面对面的交流和倾听。传统的社会情感表达变得浅显化,人们花在各种情感交流上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发展到抗拒、排斥情感表达,情感问题似乎正在被漠视。在此情况下,建立在听觉互动基础上的广播媒体,实则担负起了唤醒听觉、重新激发感性情感表达的重要使命[1]。
声音作为一种媒介,它中介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是人感受周围世界的一种尺度,也是人涉入世界的一种方式[2]。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声音景观”的角度出发,分析猫耳FM 广播剧与用户感官的互动关系,用户使用需求与用户的社会背景、声音接收环境等的关系,对广播剧三维立体空间环境的构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声音景观”研究,就是将声音看成一种环境,通过声音这个媒介,人们能够跟其形成的环境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可能是肢体上的,也可能是感官上的。以往对于声音的研究,人们更多关注声音所传达的内容,而忽略了声音本身。而“声音景观”的出现则打破了将声音扁平化的旧有的思维逻辑,指出了声音环境的形塑能力、声音的空间性以及声音的感官互动性这些议题。“声音景观”研究从空间与听者的感官经验出发来考察声音环境,及经由人的听觉方式(包括解读声音文化意义的能力和听觉的涉身倾向)而在内心形成的对此声音环境的印象[2
]。
“声音景观”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声音景观”具有物理性,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声音及构成声音的物质材料共同构造了“声音景观”这一瑰丽现象。另一方面,“声音景观”中蕴含着丰富的听觉文化,听众、听众所处的环境以及声音内容是其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比如,当周末人们待在家里,聆听手机里的美妙乐曲时,此时的“声音景观”表现为一种高级的审美文化。
20 世纪20 年代,广播剧这种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到20 世纪70 年代,广播剧的发展到达了顶点,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广播剧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普及,广播剧开始衰落。
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的普及,广播和广播剧又一次兴盛。互联网与广播剧结合出现了网络广播剧,目前已经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市场规模为175.8亿元,同比增长55.1%,中国网络音频用户逐年上升,2019 年规模已经达到4.9 亿[3]。网络音频市场具有很大的消费潜力,随着移动端的普及,许多音频应用程序(Application, App)应运而生。
作为知名的广播剧App,猫耳FM 极具代表性。目前,对于网络广播剧的研究主要从内容制作模式、盈利方式、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缺少从声音构建的环境分析用户心理。本文尝试在“声音景观”的理论下解读广播剧与耳朵互动关系的建立。
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是通过加入广播剧微信社群,记录分析群成员(即用户)对于广播剧的理解感悟。深度访谈主要采用面对面交谈、线上交谈的方式,对被访谈者进行发问,并记录访谈内容。
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猫耳FM 的广播剧用户、广播剧内容。文章选取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式,受实际情况限制,在广播剧微信粉丝群中选取了20 位不同年龄和职业且使用猫耳FM 收看广播剧一年以上的用户作为访谈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提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怎么接触到网络广播剧的?听网络广播剧的原因有哪些?(2)你经常听广播剧吗?平常会使用哪些App 听广播剧?(3)你通常会在哪种情境下听广播剧?你觉得广播剧满足了你的哪些需求?(4)你喜欢听什么类型的广播剧?广播剧的哪些元素会影响你去选择它呢?(5)你是否喜欢有画外音解说的广播剧?(6)你是否觉得广播剧比电视剧有优势?(7)同一部小说改编成广播剧或电视剧,你更愿意选择哪个?原因是什么?
根据研究问题与访谈内容的特点,本文借鉴了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方法,依照由下而上的生成逻辑,最终完成三级编码,得出文章核心要点。表1 为编码示例。
表1 “声音景观”下网络广播剧的用户使用心理
通过对访谈文本的整理和分析,从猫耳FM 用户心理的角度,笔者发现,广播剧的声音属性使它可以突破视觉的限制,听觉空间的延伸性和声音的塑形性给用户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此外,听觉还可以分离公私空间,塑造新的文化群体。
与文字语言和视觉影像相比,听觉语言的伴随性非常突出,它解放了双眼、双手。如例(1)所说,不论是在开车途中还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都可以随时收听广播剧。保罗·莱文森指出:媒介互相竞争,争夺人们的注意力,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存活,那要看它们是否有独特的性能满足人的需要[4]。视觉媒体具有非强制性,而听觉媒体的强制性使得它的存活时间极为长久。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文字语言和视觉语言是一种选择性语言,而听觉语言则是一种强制性语言。这是听觉传播的巨大优势之一。
例(1):
我一般听广播的时间可能是在做家务、做饭的时候,这只用听就可以了,不需要眼睛看,不耽误我手头儿的事儿。然而像电视剧就不行了,我不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忙其他的。(访谈者张小姐)
用户在使用猫耳FM 收听广播剧的时候,也可以同时忙别的事情。网络广播剧与生俱来的强制性使得它生命力顽强,又因为其便利的伴随性得到用户喜爱。
网络广播剧所构建的“声音景观”可以延伸人的听觉空间,激发无尽的想象力。区别于视觉化媒介内容,网络广播剧靠声音传递内容,它似乎是无形的[5],而这种非视觉化的传播又能够刺激人们进行画面创作和想象。
例(2):
广播剧的精彩内容比电视剧多,题材还很全。而且广播剧不会受到‘服化道’的限制,更符合自己的想象,我还是更喜欢广播剧多一些。(访谈者李小姐)
在研究中,受访者也提到了广播剧“不够具象,但却能够激发想象力”,如例(2)。广播剧不包含任何的图像内容,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可以被不同年龄、不同生活背景和性格特征的人所接受,人们可以肆意地在头脑中构筑个性化景象,不用被视觉符号所干扰。声音没有视觉角度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广播剧的想象空间。
但同时,网络广播剧所勾起的人们的想象力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是在精彩剧情和自身文化积累基础上的合理发散。耳朵能够听到什么,采取什么聆听方式,都离不开社会背景和历史语境的“规训”。广播剧用户在脑海中所构建的声音图景由其经验背景作支撑,声音所激发的想象力是有界的。
听觉的背后是感性。广播剧通过声音的传达放大了用户的感受,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听觉系统捕捉到声音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内心去感受声音。
例(3):
我觉得风声、雨声、汽车声等,在剧中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性的作用,这些都有助于我想象剧情中的画面,给我打造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仿佛我就在情境里面。(访谈者郭小姐)
例(4):
“我的情绪会受广播剧的影响,甚至比电视剧更深。如果配音演员的声音够出彩,我会跟着一起哭一起笑,忍不住地跟配音演员共情。”(访谈者林小姐)
用户对于网络广播剧的喜爱,不仅表现在它可以激发自身的想象力,还在于它能够通过声音的塑形功能,还原视觉等多种感官体验。网络广播剧声音的塑形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营造氛围,二是影响用户情绪。网络广播剧主要通过广播声音效果来营造传播氛围,如风声、雨声、汽车鸣笛声等,如例(3)。此外,数字技术运用了拟音的方式,配音演员将情感变化融入声音中去,用户的情绪受到调动会直接参与听觉互动的叙事,如例(4)。
数字时代,广播剧给人们带来的是沉浸式的体验,每个声调、音符的起承转合都被听众尽收耳中。这种声音的密切接触实现了用户与配音演员的“场域性情感”共鸣。
声音还能帮助用户再造空间,达到个人空间跟公共空间分离的理想状态。如例(5),网络广播剧营造的具有流动性的听觉空间则能够帮助用户将空间“私有化”,正如用户大多都喜欢戴耳机在相对私密的空间里自己听广播剧,而不是选择外放。
例(5):
“我一般喜欢戴着耳机听广播剧,感觉这样不会受到其他声音的干扰,能够有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而且,有些广播剧的内容感觉被别人听到也不太好,这是一个小众爱好,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访谈者林小姐)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声音空间也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互动结构。一方面,公共的声音空间可以继续服务于个人所需的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它不断重塑听觉社区,在听觉社区内个人的身份仍具有复杂性。听觉文化空间既是虚拟的,又带有社会性特征。如例(6),广播剧用户在线下很难集群,但是在网络空间里却打造了自己的社区,这使得私密空间独享的广播剧带有了社会性色彩。
例(6):
我加入了一些配音演员和一些广播剧交流的粉丝群,我们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能理解彼此的想法。有我认为比较精彩的广播剧也非常愿意在群里和大家分享。(访谈者许小姐)
借助网络广播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声音的魅力。但是网络广播剧仍有不足,用户在收听网络广播剧时还要注意分辨不良题材的广播剧。
此外,本次研究在选择样本上略有不足,访谈对象均为女性,没有采访到男性用户。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采访到广播剧内容生产者、配音演员、喜马拉雅FM 广播剧的营销者等,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