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董淑亮
种植是人类历史上又一划时代的发明。大约1 万年前,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农业种植生活。“南稻北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物,稻的栽培历史在中国可以追溯到1 万多年前,后来才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又被引入欧洲南部。
今天,中国人对粮食最大的贡献莫过于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人称“东方魔稻”。
1953 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毕业,来到地处湖南的黔阳农校当一名普通的教师。后来,他连续经历了几场罕见的天灾所带来的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脸色蜡黄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自己也饱受饥饿的痛苦。这让袁隆平辗转反侧,痛下决心,要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400 千克、500 千克、1 000 千克的水稻新品种,让大家远离饥饿。
袁隆平院士用显微镜查看稻苗变化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袁隆平从1960 年起渐渐明晰了研究思路:最好是培育出一种杂交水稻种子,才能极大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进行杂交。这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然后与其他品种杂交。只有找到雄性不育植株,实现异花授粉,才能通过人工培育出杂交水稻。
为了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1964 年,袁隆平走进茫茫的水稻田,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下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从未见过且中外资料从未报道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后来,他在这片稻田里又找到了3 株这样的植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为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从1964 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及其团队又花了整整6 年时间,先后用1 000 多个品种做了3 000 多个杂交组合,可还是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袁隆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
1973 年10 月,袁隆平终于克服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3 年,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的试种获得成功,亩产达500 千克,晚稻亩产达600千克。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中国广大农民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产量! 之后,袁隆平又不断地改良杂交水稻的育种,使得亩产量不断创新高。
自1979 年起,袁隆平院士团队在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近70 个国家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种子出口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1.4 万多名专业人才。
袁隆平生前有两大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目前,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800 万公顷,按每公顷平均增产两吨稻谷计算,年增产粮食1 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 000万~5 000 万人口。按袁隆平生前估算,如果海外种植面积达到总面积的一半,可多养活4 亿~5 亿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