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仁明 [广西艺术学院]
时代的发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艺术设计以其物质、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的进步带来了设计市场的繁荣,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推动了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自从1999 年全国高校扩招开始至今,中国的设计教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1999 年的扩招导致全国高校扩招了48%。随后的20 多年里,全国各类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工商、农林等高校,甚至医学类院校也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如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的设立,这令许多人感到匪夷所思。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行各业的进步促使对设计师的需求大幅增加,推动了中国设计师队伍的壮大。这几十年的发展使得设计教育对设计人才的储备、培养和输出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竞赛作为以行业交流、探索创意人才、传播先进理念、更新设计观念、推动设计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崛起并逐渐发展。然而,随着设计竞赛与社会各行各业的关系,设计竞赛的初衷以及参赛群体的目的性也发生了多样化的变化,设计竞赛的利弊逐渐成为当前设计批评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对设计竞赛的关注、研究和实事求是的设计批评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设计事件、活动现象、观念思潮进行梳理、分析和洞察,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设计批评,对于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推动学科建设、改进设计教育、提升专业审美和设计价值思辨,以及构建行业健康生态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大众消费阶段,产品生产速度和消费者更换速度的加快,推动了从事设计工作的设计师们在设计形式、设计观念、产品理念、设计伦理以及设计的未来方面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探索和反思。许多设计竞赛应运而生,基于这种认识,引领着行业向前发展,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设计院校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而言,参与设计竞赛为即将成为设计师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可以在专业竞技中相互借鉴、学习和交流观念。同时,设计竞赛也促进了设计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方面的探索。在某种意义上,设计竞赛成为评判设计院校教学成果的标准之一,并为其提供了一种评估的渠道。
例如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办的GDC设计奖以“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为宗旨,通过为时两年的竞赛、展览、讲座、访谈等一系列活动,GDC 设计奖聚集了全中国最杰出的设计师和新兴力量,探讨设计的价值并推动设计观念的发展,在中国设计领域具有非凡的影响力。GDC 设计奖的前身是由王粤飞、王序等人策划的“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于1992年在深圳举办。作为中国设计界首次在全球范围内邀请知名设计师担任评委,以及让大陆、港澳台设计师共同竞技的活动,GDC 设计奖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设计竞赛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几代设计师的薪火相传,不断影响着中国艺术设计事业的蓬勃发展。GDC设计奖的评审结果直接反映了当前设计与文化、商业、生活的互动关系,为中国设计建立了全新的价值标准。
设计竞赛通过举办竞赛、展览、讲座、访谈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和传播设计的理念和成果。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设计师整体素质,也引起了公众对设计行业的关注。设计竞赛将先进的设计观念与受众的接受度拉近,建立了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桥梁。
首先,设计竞赛通过展览,将优秀的设计作品公之于众,让公众能够亲身感受和欣赏到设计的精彩之处。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不仅增加了设计作品的曝光度,也提升了公众对设计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设计竞赛通过讲座和访谈等形式,邀请知名设计师、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解读。这些活动为公众提供了了解设计背后的创作思路、理念和技术的机会,拓宽了他们对设计的认知范围。
此外,设计竞赛还通过举办相关的教育活动,如研讨会和工作坊,向设计师和公众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设计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也让公众有机会与设计师互动,深入了解设计的过程和背后的价值。
设计竞赛的宣传教育作用不仅提升了设计行业的形象和影响力,也有助于培养社会的审美意识。通过接触优秀的设计作品和与设计师的互动,公众的审美标准得到了提升,对创新和先进思想的接受度也增强了。这种良性互动为社会的文化进步和创意产业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设计竞赛通过宣传教育的功能,不仅促进了设计师队伍的成长和提升,增加了公众对设计行业的关注度,提高了社会的审美意识,同时也为创造性的探索和先进的思想观念提供了平台和推动力量。设计竞赛在推动设计行业发展、培养社会的审美意识以及促进文化进步和创意产业的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竞赛和奖项是评价设计师创作水平的最佳方式。高级别的设计竞赛通过聚集众多著名设计师和业界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建立严格的评选标准和有限的获奖名额,赋予竞赛极高的权威性和含金量。设计竞赛的鼓励机制成为众多设计师梦寐以求的目标,这些竞赛也成为设计师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能够在竞赛中获得奖项成为设计师们的荣耀,也是发现设计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
参与设计竞赛已成为设计师必经之路,而获奖更是成功设计师的必备条件之一。设计师通过参与竞赛,汲取营养,寻找差距和不足,同时也在竞赛中找到自信,坚持不懈地创作。这无疑促进了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成长。
例如,作为全国首个以公益为主题的广告大赛,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16届,并逐渐具备了影响力和号召力。每届大赛都吸引了关注公益事业的设计师参与其中,他们通过精彩的艺术设计作品为当下社会面临的问题发声,展现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和文化自觉意识。举例来说,2019 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设计师们自发组织了各种公益海报大赛和展览,通过设计作品向社会传播温情,为受到恐慌影响的社会带来安抚。
此外,每年的设计院校毕业季也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近年来,毕业季已逐渐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设计竞赛。无论是毕业设计的主题、海报的设计,还是每件毕业作品的精心程度,每个院校都以不同的个性主张和姿态向世人展示。例如,Young Battle毕业设计奖2021吸引了几位业界年轻的知名设计师担任组委会召集人,评审团由新生评审、国际评审和产业评审共19 位专业评审员组成。该奖项征集来自全球200 多所设计院校的千余件毕业作品,评审团从选题新颖性、作品创新度、作品完整性和市场转化度等综合考量方面进行评审。从获奖作品的题材角度来看,毕业作品涵盖了时间与生命、环境与健康、文化传承与道德重建、弱势群体与老龄化等社会议题,体现了当代在校设计专业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展示了他们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新风貌。
设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设计竞赛的繁荣,而设计竞赛的介入也为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每年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人数众多。在信息时代、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专业素养和专业认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环境为设计竞赛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设计竞赛为设计实践和设计教学的融合提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途径,促进了行业的进步和设计教育的发展。
例如,时报金犊奖是全球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广告活动,为中国的设计界和广告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届大赛都发掘出许多创意新人,被行业誉为青年创意的奥斯卡。作为华人圈历史最悠久的青年创意奖项之一,时报金犊奖介入设计教学已成为设计院校重要的校园创意活动,架起了学界和业界之间的桥梁。它成为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和广告设计公司的重要垫脚石,为业界不断输送设计创意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意也是生产力”的口号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随之而来的中国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靳埭强设计奖、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等各类设计竞赛,成为设计院校融入设计教学课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每届设计竞赛在教师的组织和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得到了成长。设计竞赛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也为设计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和价值标准。
设计竞赛的蓬勃发展对设计行业和设计教育确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越来越多的研究论文和科研课题关注设计竞赛如何融入设计教学,这反映了学术界对该主题的日益关注。然而,设计竞赛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界需要更多的设计批评介入,以促进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值得强调的是,本文提到的问题并不适用于所有设计竞赛,而是指当前许多设计竞赛所面临的新问题和现象,并不是一刀切的。
1.专业设计师群体
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专业设计师需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通过参与设计竞赛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通过荣誉的获得赢得行业和市场的认可,提升自身的价值。这样的参赛目的无疑是健康的心态,也值得鼓励。然而,如今低门槛的设计竞赛随处可见。大部分客户对设计行业的荣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对设计荣誉的权威性和含金量也缺乏了解。而许多设计竞赛的冠名又特别浮夸,不论是冠以“国际”还是“中国首届”“中国之星”等字眼,这为急功近利的设计师提供了捷径,通过参赛获奖,制造“著名设计师”的虚假形象,满足虚荣心,并获得客户的认可和商业利益。
不成熟的市场、全社会对“美育”的普及不足,以及设计价值评判标准的不完善,导致设计师的能力和水平不是根据作品的质量和产生的社会价值来衡量。获奖的数量成为设计师“成功”的标签和炫耀的资本,迷惑了社会大众对设计师真实能力的判断,也成为许多投机的设计师讨好企业客户、获得信任的法宝。这是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也是整个社会对设计审美和价值判断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原因,就像书法界的江湖书法大师一样。这种不良现象和发展趋势无疑对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
2.设计院校的专业教师群体
设计院校的教师虽然不排除通过参与设计竞赛来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但由于设计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存在一套独立的评估机制,大多数教师参赛的目的主要是出于考核和评估的功利目的。一些院校的奖励机制还不够成熟,对设计竞赛的主办方和评审的权威性并没有充分进行调研和筛选。高校教师通过参加设计竞赛获得荣誉和奖项,除了能在年终评优中获得丰厚的奖励之外,这些奖项和荣誉还可以在未来的职称评审中起到有利的作用。设计院校的考核评估机制无疑也是推动各种设计竞赛繁荣的原因之一。
3.设计院校的在校学生
学生参赛获奖的目的逐渐演变成为学生考研晋升的敲门砖以及毕业快速进入职场的通行证,导致原本为了提高设计专业能力而参赛的初衷已经荡然无存。现如今,学生纯粹为了获奖而参赛,为了考研而参赛,为了满足虚荣心而参赛。虽然不可否认参赛可以提升专业能力,但初心的改变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变质。
有些本科生在考研时展示的获奖奖项有几十项甚至上百项,然而这些设计竞赛大多缺乏影响力,其权威性值得怀疑。尽管这些获奖数据在考核时通常能得到导师的青睐,进而在晋升过程中更接近“成功”,但这一现象往往会引发其他学生争相效仿。如果教师不正确引导,将产生误导作用,甚至助长不良风气的蔓延。
经过多年的观察与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考研的学生并非因为想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而选择读研。本科生通过华而不实的设计奖项和数量打开了研究生的大门,获取高学历和高学位的资格,并进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将自身亲身经历传授给学生。这样的循环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同时也引发了高校对教师选拔机制的另一个问题的讨论。
对于评估设计师的专业能力,仅仅从获奖的设计竞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来评判只是衡量设计能力的一方面。应该从设计师作品的多个方面品质进行综合评估,甚至可以从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学术论文等多个角度进行评判。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设计市场迅速扩大,需要大量的设计师来满足需求。在这个繁忙的时代,许多渴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设计师涌现。然而,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设计竞赛的主办方和参赛者往往为了达到各自的功利目的而相互影响,形成了互相吹捧、互相利用的氛围,使得设计竞赛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1.不少设计竞赛活动成为主办方牟取利益的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行业迅速成长,许多设计师和团体利用了参赛群体的功利心理。他们通过组织设计竞赛并制定规则,在便利的自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和推广,以行业先锋的形象树立标杆、建立品牌和树立权威,然而他们的目的却另有所图。
这些主办方利用了学生追求功利的心态,看到了商机。他们通过组织设计竞赛并开设培训班来指导比赛,从策划竞赛、组织评审、颁奖到出版获奖作品集,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内部进行的暗箱操作。参加培训班的人几乎都能获奖,这让学生们误以为是通过培训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获奖。实际上,这是主办方通过收取培训费和销售获奖作品集来谋取利益的商业行为。
许多组织机构出于满足设计师虚荣心和功利心的需求,以“鼓励创意、发现创意人才”为幌子,设立了比赛规则。他们打着“国际”之名,通过收取昂贵的报名费、参赛费、评审费和参展费来谋取利益。例如,德国红点奖和IF 设计奖在设计界享有“奥斯卡”之称,但在中国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操作行为。甚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柳冠中教授也曾批评这些奖项,称其为承包商为了赚取中国设计师和设计机构的钱而开展的商业活动,早已偏离了红点奖在德国创立时的初衷。
2.主办方为了快速制造影响力,设计竞赛的组织方式发生了改变
许多设计竞赛采用特邀嘉宾的形式组织活动,特邀作品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征集到的参赛作品。组办方通过特别邀请行内知名设计师的参与,表面上显示对被邀请设计师的尊重,每次邀请都用诸如“鉴于您在设计界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力……”等邀请文案,满足被邀请者的虚荣心。然而,实际上这只是为了“暖场”,借助特邀嘉宾的作品来提升设计竞赛的水平和影响力。甚至有些主办方实际上是某家设计公司在为与政府相关的商业项目提供服务。他们利用政府的资源和可信度,组织全国范围的设计竞赛,并通过参赛者投稿,并以颁发荣誉证书作为奖励。这样既满足了参赛者的功利心,又通过荣誉证书获取了参赛者的创意成果。无论是主办方、政府还是参赛者,各方都能得到他们所需的利益。然而,这种以扭曲的功利心为目的的设计竞赛无疑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3.设计竞赛的评审机制、评审标准发生了变化
许多设计竞赛的参赛类别较为单一,限制较少,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赛者,获奖门槛极低,导致获奖比例非常高。这样的设计竞赛对年轻设计师和设计院校的在校生的学习产生了误导作用。低劣的设计竞赛扭曲了行业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许多低劣的设计竞赛的评审标准变得畸形,标榜着“创新创意”,却产生了“另类、博人眼球”的作品。获奖作品展示了美丑不分的审美观,以丑为美,抹杀了本应健康的审美趣味,误导了设计师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精神,这是低劣获奖作品的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影响。
探讨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的问题,离不开设计师和设计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反思,离不开大批专家学者设计批评的介入和推动。对设计竞赛存在疑虑和反思的专业论文不断涌现,推动着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设计教育工作者,笔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虽然设计竞赛的介入显著提高了设计教学的质量,并成为评估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设计竞赛在设计教育中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在笔者多年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一个共同特征:那些在本科毕业简历中列出大量设计奖项的学生,通常在综合设计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同样,对于已经从业的年轻设计师也是如此,获奖数量较多的设计师往往不擅长实际设计工作,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首先,他们所获得的奖项往往缺乏权威性和影响力。其次,这些设计竞赛往往只涉及文化艺术类海报设计,设计类别单一,限制较少,可称为艺术家的自由创作。最后,受虚荣心驱使,长期参与此类设计竞赛的设计师和学生忽视了其他形式的设计训练,忽视了设计基础、设计原理、设计技能、设计理念、设计市场、设计实施、营销策划等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和探索。因此,这些设计师和学生只擅长设计那些没有太多约束和限制的文化艺术类海报,业界嘲讽地称他们为“海报大师”。
文化艺术类海报设计竞赛门槛较低,没有甲方要求和市场需求的限制,设计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独特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解放了设计师的思维束缚,对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种无约束力的主题创作也常常带来弊端。许多“获奖专业户”在进行文化艺术类海报设计时游刃有余,但在商业海报和其他有限制要求的设计上却感到困惑,这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审美水平低下和设计基础不扎实的问题,如基本的设计逻辑混乱、版面编排杂乱、字体和配色无法符合项目调性等。他们在文化艺术类海报创作中所谓的创意和创造性已经丧失殆尽。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训练的结果,不能仅仅通过文化艺术海报的训练来完全替代。
“创意创新”一直是设计师和设计教育不断强调的关键词。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思维和行动在各个行业都至关重要。然而,在设计教育领域,脱离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的创新观念可能会造成伤害。培养扎实的设计基本功是设计院校应该重视的重要环节。没有坚实的基本功支撑的创意就像空中楼阁一样。就像中国功夫一样,无论是哪个门派,对于基本功,如马步和站桩等,都非常重视。许多学生由于基本功不扎实,在进入职场后会吃亏。然而,“创意创新”的声音一直盖过了其他声音,对“创意创新”进行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很少。
那么,什么是设计呢?刘永涛博士在其学术文章中这样定义设计:设计,界定为广义层面的复合型、交叉型的“设计”,即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利用一定载体所进行的一种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应用性以及创新性的构思、造物和服务地方文化活动。
由此可见,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本质也不是为了解决“创新”的问题,而是通过“创新”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实现设计的价值。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目的。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设计竞赛的介入教学如果没有经过详细的分析和指导,势必会让设计教育误入歧途。一个综合素质全面的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包括设计基础技能、设计调研能力、设计沟通能力、设计创新能力、营销策划等综合能力。
对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可以从文科和理科环境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两种环境同等重要。文科环境可以帮助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获取灵感,起到重要作用;而理科环境则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技术层面的培养。
如果设计院校的专业带头人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清晰洞见和预测,没有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引领,没有对自身专业资源的清晰认识,那么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方向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专业带头人和教师团队需要紧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缺点。他们既不应满足于平庸,也不应过于追求高远,而是应该向一流院校学习办学经验、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经验,取长补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盲目崇拜、盲目追随和效仿。
举例来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一流专业院校是其他设计院校所仰望的楷模。他们以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引领行业先锋的设计师和专家学者,对设计教育和设计行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然而,不同的设计院校在师资力量、学生基础条件、地理和人文环境上各有差异。如果盲目效仿,必将陷入东施效颦的境地,缺乏自身办学特色。院校之间的同质化办学现象日益严重,与实际脱节,人才培养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就业困难重重。社会的进步需要设计精英和大师,他们具有卓越的见识,开创行业先河,树立行业的旗帜。然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普通的设计师,他们脚踏实地、默默奉献。
以“影响中国未来的设计”为宗旨的GDC设计奖已经历了30 年的发展历程。它从最初专注于专业设计师的竞赛逐渐扩展到学生组的设立。在每一届组委会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的努力下,GDC 设计奖变得越来越成熟。每一届获奖作品都直接体现了时代价值,成为中国设计发展脉络的生动见证。
“从GDC 设计奖2021 全部获奖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更主动地介入现实,通过极富创新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关注并表达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更深切的人文关怀、更有趣的视觉体验、更全面的科技融合,以及更具商业价值的市场转化,所以,‘新’也是一种观念……”这是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主席张昊在《GDC Award 21》作品集中所写序的一段文字,他道出了新时代设计面向未来的评判准则。笔者认为,设计院校在培养设计专业人才的能力时,可以从GDC设计奖2021所聚焦的四个议题中得到一些方向上的指导。
视觉探索:遵循设计本质,探索更具前瞻性、实验性的视觉语言。社会关注:响应社会,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商业促进:面向消费市场,构建更富想象力的商业场景。科技融合:技术变革,实践新的设计思维路径和方法。
在面对设计竞赛的问题和设计教育的反思时,我们希望设计竞赛能够回归其本质,成为设计能力提升和专业交流的平台,而非功利目的的手段。期待设计竞赛的评判标准更加科学合理,权威性和影响力得到充分保证,以引导行业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正常发展。同时,设计院校应该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行业趋势和社会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扎实基本功和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专业人才。
我们期待设计竞赛的未来能够更加注重设计的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性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真正需求,推动设计创新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革和改善,以期设计竞赛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远见、勇于探索的设计先锋,他们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迎接当下和未来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我们期待设计竞赛与设计教育的良性互动。设计教育应该积极借鉴和吸纳优秀的竞赛经验和评判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培养出富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设计人才。同时,设计竞赛也应该关注设计教育的发展需求,与设计院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设计教育的创新和进步。
未来,我们期待设计竞赛成为设计行业的推动力量,为设计师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合作的平台,引领设计的发展方向。通过持续地反思、改进和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塑造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设计生态系统,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