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广为流传,尤其是选入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后,影响更为深远。故事最初源于《左传·僖公三十年》,然而却并没有《烛之武退秦师》的文题。这一文题最初源于《古文观止》(康熙年间所编辑的一本古文选集),编者主要目的是展现文学意义,借《烛之武退秦师》表现烛之武作为辩士纵横捭阖的气魄:秦、晋围郑,国家危急存亡之秋,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去说服秦伯;烛之武临危不乱,不负众望,机智地解除危机。《左传》对这个事件描写非常详细,其他史籍也载有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春秋》《史记·秦本纪》《史记·晋世家》《史记·郑世家》,但并未出现烛之武的姓名,更不用说文题了。笔者此处主要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标题的得与失,并梳理《烛之武退秦师》的版本源流,考察其史学意义。
《春秋》中,这段历史只记录6字:“晋人、秦人围郑。”[1]春秋笔法,所谓微言大义,只是对事件作客观记录,以简洁为主。因此,左丘明的《左传》对《春秋》的这段文字作了一番精彩的演绎,这就是我们坊间常见的各版本的《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共用342字,而《古文观止》里,编者删掉开篇的时间,又删掉其结尾,变为294 字。
删减后的故事情节更为集中紧凑,通过几次精彩的对话,尤其彰显烛之武的辩士风采,可谓以一巧舌智退数万雄师,但这种精炼的删减,也遮蔽了人们对晋文公的全面认识。
《史记·秦本纪》里,叙述得非常简洁: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
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2]此处主要写秦穆公的情况,仅仅简单交代故事时间、事件的发生与结果,并没有交代主要人物之一烛之武的姓名,也没交代一波三折的精彩故事。
《史记·晋世家》里,故事相对复杂一些: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圍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得矣,而秦未为利。
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3]这里交代了时间、事件,晋国为何伐郑的缘由,以及郑国如何被迫化解危机,故事出现了一丝波折,但依然没有交代主要人物之一烛之武的姓名。
《史记·郑世家》里,有关情节描写得更为复杂: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不可无礼。”……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四十五年,文公卒,子兰立,是为缪公。[4]此处相关故事用了620 余字,而且更加曲折,复杂多变,太史公在此用笔比《左传》的相关叙述多了近一倍。故事详细交代重耳经过郑国,郑文公不加礼遇的原因。重耳返国为晋君,郑文公恐,后助楚击晋。而城濮之战中,楚败。太史公荡开一笔,补叙郑文公有子皆早死,怒逐群公子。庶弟子兰奔晋,有宠于晋。
晋君欲杀叔詹,以子兰为太子。叔詹自杀,郑以詹尸与晋。郑使人使秦,愿为东道主。秦国悦,罢兵。郑许以兰为太子,晋亦罢兵。郑文公卒,子兰立,是为郑穆公。
司马迁在《史记》中擅长运用“互见法”,有关晋文公围郑的事件,分散在三个不同的故事里,但不论简洁还是复杂,没有一处提到出使者烛之武的名字,更没有他的一丝光辉事迹。
到了晚明,冯梦龙所编写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将《左传》里的这处烛之武的故事作为蓝本,照搬了这一故事情节,并通过大胆想象,演绎了一出波澜起伏的故事。与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故事,主要出现在《东周列国志》四十三回《智宁俞假鸩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中,小说直接演绎为1500余字,情节更加跌宕起伏,悬念丛生。
到了清朝,《古文观止》的编者在节选《左传》的部分文字时,可能受到了《东周列国志》此回故事的启发,创造性地添加上《烛之武退秦师》的标题,主要展现春秋时期辩士精彩绝伦的外交辞令,以及辩士能言善辩胜于雄师的文学形象。通过精彩的标题,这个桥段已然呈现出“小说”的部分面貌。因此,《古文观止》的编者将这段故事定名为“烛之武退秦师”,更看重这故事文学层面的人物形象、叙事风格、语言艺术。然而,我们在阅读《烛之武退秦师》时,也不能忽视其作为历史文本的史学意义。
作为《春秋》三传之一,《左传》记录下的故事,必然包含作者自己全新的理解,赋予一种新的历史意义。通常情况下,被史家不断反复记叙的历史事件,会得到比较一致的呈现,以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如果在后代史书中不断被记录,那么这也必然体现一种民族精神,然而,后代的史家们并没有再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那么,《左传》出于何种目的才会大书特书,记载这个故事?
“《左传》不只是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罗列,而且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5]通读《左传》有关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我们发现,烛之武的言行主要在于通过“利”去打动秦穆公,但这并不符合当时社会宣扬的道德伦理标准。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当时最重要的道德伦理是“仁”“义”“礼”。
因此,《左传》里大写特写这个故事的重点,并非是“烛之武退秦师”的辩士风采以及他的赫赫功绩,而是“秦晋围郑”导致的结局,尤其是晋文公最后所宣扬的“不仁”、“不知”、“不武”的高调言论姿态,再现了当时的国际风云形势。
《古文观止》中,编者选用《烛之武退秦师》的标题,突出了当时的典型情节,却弱化了故事情节背后潜藏的历史情境。烛之武对秦穆公所说的很多言辞,看似振振有词,其实并非无懈可击,因为很多事件并非当时晋文公的所作所为。那么秦穆公为何被轻易说服?秦退兵,为何导致晋也退兵?
在《史记·郑世家》中,太史公对这段历史的记录可谓耐人寻味。太史公用大量的篇幅叙述晋、郑之间多次的历史恩怨,并详细记录围郑前后晋文公对郑国的各种刁难。然而,烛之武这个关键性人物的故事并未出现,甚至简单到连他的名字都省略了:“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 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6]《左传》中烛之武给后人留下的那番精彩的外交辞令也淹没在一系列历史纷争中。而无论是《史记·郑世家》,还是《史记·秦本纪》《史记·晋世家》,关于秦国参与围郑的行动也没有留下更多的信息,更没有烛之武的一丝信息。因此,我们只有回到那个特定的历史时间节点,才能理清当时的状况。
“秦晋围郑”前,《左传》有一处专门记录:“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7]僖公三十年,即公元前630年,晋国在这年春天已侵扰过郑国,九月又发生“秦晋围郑”。而两年前的城濮之战中,晋国打败楚国后,为称霸举行的践土之盟,秦国并未参加。此时秦晋联合,秦国借“围郑”之机,不仅想要分一杯羹,似乎也在为自己东向开疆拓土作一番试探。而烛之武的到来,可能带来了秦穆公所期待的结果:郑君的许诺。如果事实的确如此,秦穆公根本不必同烛之武有一番论辩。正如后来蔺相如奉送和氏璧到秦国,既然条件已经谈好,届时按照开出的条件办事即可;如果不是秦昭王后来在章台另外生事,根本就不会发生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因此,烛之武游说的成功,与其说是洞悉秦晋关系的利弊,阐明秦晋利害,不如说是郑国已经答应献出秦国觊觎从郑国获得的政治利益,即作为秦国的“东道主”,郑国承诺为秦国将来的东进提供有力的支持。那么此时的烛之武,仅仅是一个弱国无奈的外交使者而已,代表郑国送来了“城下之盟”的交换条件,正如当初被派去秦国奉送和氏璧的蔺相如。
晋文公拒绝子犯提出对秦攻击的建议,最后也没有攻郑。其实,晋国已经物色好郑国的“亲晋派”子兰当上太子。两年后郑文公死,子兰顺利即位。因此,晋文公主动撤军,并非是烛之武智退秦师给晋国造成了被动局面,而是晋文公已经掌控了局势,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晋文公不攻击秦军的三条理由,可谓冠冕堂皇:“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所谈的是道义标准;“失其所与,不知”,所谈的是结盟的政治利益;“以乱易整,不武”,所谈的是军事规则。
关于前两个理由,晋文公可能是对“秦晋之好”的感激而言,毕竟是秦穆公曾帮助自己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而“整”,是服从(秦晋联盟)军纪,统一步调;“乱”是不服从(秦晋联盟)军纪,搞乱步调。倘若秦晋军队互斗,则内部大乱,失去联盟的军纪,搞乱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步调,这不符合“以顺为武”的道德观念。
在某种意义上,秦晋联盟攻郑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灭郑,而是威胁郑国保证脱离楚国,使之顺从秦晋,成为其附庸。倘若此时攻秦,就打乱了秦晋的统一部署,即使晋国胜利了,也是不败而败。
《论语》中,孔子对齐桓公的评价颇多,而对晋文公的评价只有一句,而且是跟齐桓公做了对比:“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8]也许,孔夫子的这句谆谆名言正是看穿了晋文公的野心,看出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乱易整,不武”的本意,而发出的一声感叹。司马迁则毅然抛弃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巧舌如簧的瞬间灿烂形象,使烛之武的光辉业绩湮没于永恒的历史长河中,与其说这是对烛之武的不公,不如说是史家独特的洞悉历史深处的史识与史才。
对于同一个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史家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事风貌,这也凸显了史学家的非凡史学与识见。“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付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9]钱钟书启示我们在解读史传文学时,能够回到历史现场,探求文本背后的秘密,多方面比较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叙事文本,揣摩人物言行背后的思想行为。
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当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时,项羽勃然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也叫平旦、平明,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旦日”,后是“日出”“食时”。因为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项羽准备次日大清早犒劳将士大吃一顿。“旦日”,此时本不该吃饭,距离吃早饭尚有两个时辰。正因为项羽当时的命令极为反常,各个史家才不吝惜笔墨,记上浓重的一笔。《史记·高祖本纪》,再次实录之:“方飨士,旦日合战。”而班固的《汉书·高帝纪》,亦如此录之:“于是飨士,旦日合战。”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汉纪一》也照样保留:“项羽大怒,飨士卒,期旦日击沛公军。”三位史学家在叙述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时,虽然表达各有侧重,语言表述各有特色,但都洞悉了历史的真相,因而不谋而合,选取“飨士”“旦日”,可谓意蕴深刻:因为刘邦“军灞上,距关,勿内诸侯”,项羽犒劳将士,目的就是早点攻破刘邦军队。“旦日飨士卒”,集中表现项羽迫不及待,想尽早消灭敢于抵抗的刘邦,也描绘出项羽不可一世、叱咤风云的神态。
要之,阅读史学文本,我们需关注文本的简洁处、甚至空白处,才能“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10]。
注释:
[1][7]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478页,第478页。
[2][3][4][6](西汉)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1年,第33页,第247页,第276-277页,第277页。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典藏版)》,中华书局,2015年,第217页。
[9]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年,第166页。
[10](唐)刘知几原著,姚松、朱恒夫译注:《史通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337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