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27年前的七月,他以一名理工男身份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来到青岛,进入当年青岛市“五朵金花”之一的海信集团,一干就是18年。从研发工程师开始了职业生涯,很快成长为技术中心下属的研究所副所长,机缘巧合被调到集团任总裁办公室副主任,完成了从理工男到管理者的转型。三年后转任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不到30岁就找到了自己的“职业锚”:助人成长 助有志者事成。继而,先后被派往中央空调和智能交通两个产业公司担任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
2015年,他辞去国企的职位,休整半年后,投身教育培训事业,成为文泰商学院的掌舵者,整合海内外高校和优质培训咨询资源,为企业家和高管提供持续学习和交流成长的学习平台,为企业管理提升和干部培养提供一体化定制服务。
八年来,他不断升华自己的发心,怀揣对教育的敬畏和对培训的坚守,怀揣对商业精英的呵护和对企业成长的责任,奋战在打造本土顶级独立商学院的梦想路上。
辞别国企,选择创业做商学院
选择离开国企,创办商学院,这和范大鹏的前半段职业成长经历有关。他在海信的成长经历应该属于非常幸运的那一类。从一个理工直男转型为非技术岗位的管理者,这个转型是很难的。那时的他有幸跟着集团的所有决策者们学习,旁听所有决策会议,拼命吸收营养,三年时间接受了实践界的“M BA”学习,终于完成转型。调到人力资源部则很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职业锚”,即未来职业生涯中坚守的那个不变的发心:助人成长。换句话说,那一刻他意识到,他的志向不是当将军带兵冲锋陷阵,而是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帮助他们成为将军,辅佐元帅运筹帷幄和抓落实,他们取得的战绩就是范大鹏的成就。
后来,他在不同的产业公司担任“二把手”十二年,负责的工作面有过调整变化,但始终分管人力资源工作,并且辅佐“一把手”,可以说依然延续了这个路径。离开海信后半年多的休整期间,他用“行万里路”的方式不断思考自己的未来,最终将这个助人成长的发心升华为帮助更多的企业和商业精英成长的使命。目标明确了,路径就浮现在眼前:做商界和学界的联接者。机缘巧合之下,就接手了文泰。
文泰商学院对于范大鹏而言不是从“0”开始创业,而是从“n”开始创业,前面已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现在的任务就是发扬光大,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转型。
在过程中不断学习,促进自我转型成长
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多年后,范大鵬意识到需要更多的能量充实自己,于是选择了国内最好的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读EM BA。这两年的学习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后半生,让他的认知、格局有了质的提升,也打下了比较好的管理知识体系的基础,让他更自信、更清晰在工作中如何借力发力。
随后,他加入了杨国安教授领导的“杨三角企业家学习联盟”,十几年来,一直追随杨教授遍访国内外标杆企业,探究商业之道和企业发展的深层规律。这两类学习也帮助他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和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休整期间明确了实现使命的路径是做商界和学界的联接者,然后用了两周的时间就入学了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举办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向学界迈进。DBA的学习与学术训练让他夯实了管理理论基础,对商业实践中的现象多了更深刻的观察和分析,这些对他在文泰办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做独一无二的全品类教育机构
文泰商学院脱胎于和境内外知名高校合作举办M BA,积累了学历项目全流程全周期运营经验,团队具有深厚的办教育的基因。而如今文泰的几位管理层都有大企业高管背景,有比较丰富的企业战略与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并且都读过EM BA、做过企业内部讲师。这两个特质决定了文泰的定位和差异化优势。文泰的定位是为企业和高管的学习提供一体化定制解决方案。具体而言:一方面为快速成长企业提供管理类培训和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为企业家和中高管提供境内外名校的研究生层次的管理类学历提升服务。
文泰目前拥有的业务门类包括在职学历提升、考研辅导、企业家学习、企业培训与咨询、私董会、游学研学等。同行大都是只做其中一类或者两类,全品类的同行在国内很少见。文泰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业务地图,不同门类的业务之间都能相互加持和引流,团队之间也是打通的,有能力画好这个管理类学习的全景图。更重要的是,客户端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和系统的。比如,他们曾服务过一家正准备上市的公司,该公司需求比较多元且急切:需要更有高度的战略规划,招股说明书上需要公布高管的学历,上市后高管团队也需要开拓视野、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对中层也有新的成长和业绩要求——这些刚好都能在文泰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他们相继为这家公司做了战略研讨会、战略解码、组织能力建设的工作坊,中层干部领导力提升培养项目,送两位副总读EM BA,送几位总监读M BA。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语言和知识体系非常重要,而文泰恰好具有这样的能力。在文泰,这样的客户越来越多,所以文泰的这个模式有其价值和生命力。
另一方面,文泰的合作伙伴和合作讲师大部分都来自北上广深,这些合作伙伴和讲师都属于一线水平,更重要的是都能配合文泰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事先的深度沟通和调整讲课内容和方式,以确保企业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这也是文泰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
教育和培训不能混为一谈
范大鹏从事教育培训这几年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教育与培训的本质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在他看来,教育侧重理论性的系统知识,成果是三观与心智改变;培训侧重实战性的技能方法和能力的提升,成果是能力的提升。教育让学员接受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从而开阔视野拓宽认知边界;而培训让员工统一认知和行为,即入“模子”。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认知,培训的本质在于学以致用。不是跟教育沾边就都是做教育,有的号称做教育实质上是应试培训,提高应试技能的培训。而市面上经常见到的有些很炫的培训,严格意义上叫演讲,是以演讲者为中心的脱口秀。所以教育和培训都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企业家就可以把企业中的学习需求分成两类:一类是需要拓宽认知边界,或者叫认知升维,这是教育产品所带来的价值;一类是统一思想,统一语言,提高工作技能,这是培训产品的价值。基层员工首先要通过接受培训达到统一认知和提高工作技能的目的,中高管更需要通过参加系统前沿的教育项目学习提升认知。
他说:“平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企业或高管想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往往直接向标杆企业学习具体做法然后拿到企业去用。这是很难解决自己的新问题的,因为每个企业都是独一无二的,创始人的经营哲学、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所处行业及行业地位、发展阶段、管理成熟度等都不同,如果简单照搬经验就会陷入‘邯郸学步的窘境。那怎么办呢?要学习标杆企业成功经验背后的原理、逻辑和方法论这些是具有普适性的,掌握了之后再根据自己企业的具体场景进行应用。文泰在从事教育和培训的过程中总结了一条学习曲线,倒过来的抛物线,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认知升维;第二段是能力提升;第三段是落地实践。就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文泰的各类学习产品就是分别匹配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个学习曲线模型对企业和个人都适用,可以将学习需求与学习曲线对应,选择恰当合适的学习产品。”
开放观念,山东企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
范大鹏认为:“观念是井的盖子、笼子的门,只有把观念打开,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才有可能提高能力和找到办法。山東的GDP位居全国第三,但整体的观念上比南方许多地方要落后一些,南北差异在对待学习的观念和行动上更明显。近几年,企业家通过学习实现提升、带领企业转型发展的意识鲜明提高,不少企业家有意识地到一线城市去学习交流访问,这非常重要,这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的起点,但这还不够。打造学习型企业,首先要建立一个开放、活跃、谦逊、创新的企业文化,其次是企业家要率先、广泛地走出去,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形成自己企业的学习路径和方式,然后为管理层设计相应的学习项目,并且要边学边讨论,确定适合本企业的方法论,最后就是坚决地落地改造企业。这个路径也是遵循前面提到的学习曲线的逻辑。”
他表示:“目前,山东地区的教育培训行业成熟度不高,包括教育培训机构和讲师在内的从业人员职业规范度不够,专业能力较弱,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些优秀的企业就要靠自己的力量到一线城市去遴选教育培训产品。另一方面,作为客户方的企业对知识的价值感知不够,这也会限制一些企业的成长速度。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不少企业过于在意培训的‘即时投入产出比,企业人资部门经常被老板拷问:培训有啥用?在我看来,即便是纯粹业务类的培训,如果没有培训前中后的配套管理措施,培训效果微乎其微,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培训的本质是学以致用,必须在应用上下功夫,包括为员工提供应用的场景、条件,督促员工将应用常态化、直至成为习惯,必要时对现有流程制度机制等进行调整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企业家任重道远,文泰愿培养企业家不断成长,带领企业创新转型,不断跨越,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