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幸良|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把跨学科学习纳入六大学习任务群中,旨在提升学生面向未来所需的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立足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通过主动跨界,在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学生可以“为了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学习并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形成整合性的项目成果和新理解”[1]。跨学科学习指向的不是零散的知识拼凑,而是对不同学科核心知识与概念的整合。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跨学科的整合呢?《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部分指出:“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学习主题具有统整性,它能够有效整合不同学科关于同一主题的核心知识。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围绕某一个中心主题,将两门及以上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以引领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评价等。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例,阐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
学科学习的起点往往是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起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些真实问题是复杂的,仅靠单一学科知识无法解决,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思维来解决。《课程标准》指出,跨学科学习要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可见,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起点是真实问题。那么,真实问题应该如何提炼呢?对此,芬兰的现象教学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现象指事物的整体面貌,而非分割为各个学科,它“强调回归事物本身并以其所呈现的样态去认识和解释它的发生过程”[2]。从认知理论来说,人们总是在关注到生活中的现象后才产生了与之相关的问题,由此又促使人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里所说的真实问题有两个特征:其一,不同于抽象化、符号化的问题,它需要回归到生活现象本身;其二,需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它并不一定是学生在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而是基于现实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或者是需要学生充分运用真实的思维和能力来解决的问题。
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教师在确定真实问题后,需要将其与学科内容、学生生活相结合并转化为真实情境,由此完成情境创设“现象—本质—现象”的转化过程。创设真实情境,打通生活与学习之间的隔阂,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欲望。由此,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分析、整理资料、比较讨论、创意设计等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其思辨分析、语言表达、创新实践等素养得以发展[3]。
“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身边文化遗产知之甚少的生活现象。由此,笔者提取出一个真实问题:“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真实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我校正在积极推进社团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周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的学习基地。因此,笔者创设如下情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学校将开设“扎染”社团课程,请同学们一起参与项目策划和社团招新吧!
跨学科主题就是将不同学科具有相似点和关联度的内容进行整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学习主题。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笔者设计“宣传身边的文化遗产——扎染”学习活动,它涉及的学科包括语文、美术、化学、数学等。学生要采访扎染艺术传承者,就要了解关于采访的知识;要介绍扎染工艺制作流程,就要了解如何生动准确地说明事物。而如扎染的上色原理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等,学生可通过资料搜索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
确定学习主题后,教师应整合具有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如何去那里”。《课程标准》反复强调学习任务群的开展要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只有通过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性活动,各种零散的知识才能融为一体,从而实现课程知识的综合化和意义化[4]。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笔者整合了不同的实践活动,并分别以不同的任务来驱动,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如表1所示)。
表1 “身边的文化遗产”实践活动设计
上述每一个实践活动都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指向学生的语言运用等核心素养。在“了解传承现状”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采访扎染艺术传承人,然后要将采访内容写成一篇通讯。结合本学期新闻“活动·探究”单元的相关学习内容,学生可通过前期对扎染艺术资料的收集,确定要采访的问题,然后结合采访对象和目的进一步细化采访问题,最终完成采访提纲(如表2所示)。
表2 扎染艺术传承人采访提纲
在完成采访后,学生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创作一篇通讯,并组建编辑部进行审稿,最终发布在班级微信公众号中。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语言运用来完成知识的结构化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课程标准》指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这里的联结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不仅指学习主题、学习资源,还包含学习实践的场所、分享展示的平台等。因此,教师有必要拓宽学生学习的边界,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等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跨界。在设计成果展示途径时,也不应局限在课堂内,还要利用宣传海报、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指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这样的跨界学习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高度真实的情境中,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特点,并通过还原概念建构的整个过程,达成学习的高通路迁移。
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让其进行自主探究。相对于知识性支架,程序性支架更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例如,学生在录制扎染的制作视频前需要撰写脚本文案,这涉及“说明事物的方法”等学科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搭建程序性支架(如表3 所示)让学生了解应该如何将扎染的制作流程准确、生动地说清楚。
表3 “扎染的制作流程”脚本内容
在程序性支架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明白如何撰写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视频脚本,最终学生呈现的成果也展现出了较高的创造力。下面展示某学生作品。
大家好,我是一块普普通通的方布,扎染技术能够让我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设计师会按照之前设计好的图案,用皮筋等工具对我进行捆扎,这样被扎紧的部分就不会被染上颜色啦。此时大家要注意,捆扎的松紧度不同,最终形成的花纹也不同哦。完成捆扎后,我就要泡一个舒舒服服的澡啦,冷水或者热水对上色的持久度等会有影响,所以要慎重选择。在浸染一段时间后,此时的我与当初的我已经“判若两布”了,要记得用清水为我洗上两遍,然后在太阳底下晾干哦。在阳光的抚摸下,最终我就会成为你心目中的那个绝美工艺品啦!
在这个脚本中,学生选择以布料为第一人称进行写作,因此诸如“泡澡”“抚摸”等拟人化的语言,能让说明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此外,该脚本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且简单明了。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协同多个主体,重点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否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来解决真实问题,以及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核心素养水平。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也就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5]。在本次学习中,学生的成果展示包含新闻报道、制作视频、宣传手册等。
其次,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例如,在对“扎染艺术传承人采访”活动进行评价时,既可以通过评价量表(如表4所示)的方式,定量分析学生在采访过程中能否做到问题集中明确、表达凝练得体、逻辑条理清晰,也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语言谈吐以及被采访者的访后评价,以定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看,以上评价既是对学生掌握采访相关知识程度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最终可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如何采访”的知识建构。
表4 “扎染艺术传承人采访”评价量表
最后,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的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扎染的相关知识,感受了它的艺术魅力,并亲身实践,提升了文化自信和审美创造能力。学生思考扎染被冷落的原因及应如何让它被更多人了解,由此绘制宣传海报,制作宣传视频等,进而有效锻炼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