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传说,晋朝有个老道士十分喜爱书法,特别想求一本王羲之手写的《 黄庭经》,但是,苦于没有办法能结识王羲之。老道士的道观位于山中,那里溪水清澈,水草丰茂。老道士打听到王羲之爱鹅,于是在道 观附近养了一群大白鹅。没 想 到,这 群大白鹅给他帮了大忙 。
一天,王羲之听朋友说,有道士在山里养了一群非常漂亮的大白鹅,就特意前去观赏。果然,在山间的溪水里,他看到了一群讨人喜欢的大白鹅,它们嬉戏着,鸣叫着,非常欢乐。这些大白鹅健康又漂 亮,一只只脖颈 儿修长,鹅毛雪白,健硕优美。 王羲之很想买下这些鹅,于是让仆人去道观里打听价格。老道士一听是王羲之要买鹅,心里高兴坏了,但是他一心想求书法,于是拒绝了卖鹅。老道士来到王羲之面前,说道:“这群鹅我精心饲养了很久,难以割舍,不能用市价去衡 量它们。素闻先生爱鹅,如果您愿意用 手写的《黄庭经》来交换,我愿意把它们都送给您。”王羲之一听,欣然應允。他跟着老道士来到道观中,提笔写经相赠,然后带着几笼大白鹅,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而老道士呢,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王羲之手写的经 书,也是乐得合不拢 嘴。
因为 这个故事,《 黄 庭 经》也被 后 人 称 为“ 换鹅经”。
出处
《晋中兴书》:“山阴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shèn)悦(yuè)。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qì ),笼鹅而去。”
释义
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指靠自己的才能换取心爱的东西,也用于指双方在交换中都十分满意。
活学
在《送贺宾客归越》这首诗中,李白巧妙使用了“黄庭换白鹅”这一典故,赞美了好友贺知章的书法。
送贺宾客归越
唐·李白
镜湖流水 漾 清波,
狂客归舟逸兴 多。
山阴道士如相 见,
应写黄 庭 换白鹅。
译文:在您(指贺知章)的故乡山阴,那镜湖的水面就像明镜一样清亮。此次,您以“四明狂客”的身份回到故乡,一定会荡(dàng)舟湖上,尽显洒脱与闲情。您回乡之后,恐怕会有道士上门求书,那么,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又要在山阴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