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有法 浸润心灵

2023-10-23 16:14:03徐聪帅李建丽温静姜涛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学生

徐聪帅 李建丽 温静 姜涛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有故事的“培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月26日下午,培新小学精心举办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故事演讲会。生动的培新故事,体现了有效的育人策略。学校以演讲的形式,讲述基础教育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基层实践与成果,讲述了把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的真实故事。教师们借用学校“竹娃币成长奖励活动”契机智慧育人,让五育并举体现在每位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中,用“爱”与“法”,一步步引导他们回归“正常”,促进教育公平,浸润孩子心灵,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

儿时,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每天都有体育课,如今它实现了,我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当我看到同学们对体育课的热情,我便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师。于是,我认真备课,虚心向师父们学习。一次下课,我兴奋地和师父讲述自认为满意的体育课。正讲到兴头上,师父打断了我:“小徐,你觉得什么是体育?”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体育就是训练孩子爱运动、不服输……”我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在师父那里嘚瑟几句。师父浅浅一笑,“小徐,你说的那就是个‘体’。”“啊?”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那师父再问你,啥叫‘育’呢?” 我挠挠头,“师父,您别逗了,体育,体育,打小就是一起叫,谁会分开呀?” 师父还是浅浅一笑:“别着急回答,慢慢琢磨琢磨,等你悟明白了,你就算真正的培新人了。”

一天晚上,手机传来微信声,点开一看,是班里学生家长发来的一篇作文,咦,家长怎么把作文发给我,是不是发错人啦?还没来得及打开,又收到了一段文字:“徐老师,孩子写了一篇关于您的作文,和您分享一下。”啊?写我的?带着好奇和期待,我点开了孩子的那篇题为《勇敢——让生活更美好》的作文。我认认真真、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每一次读都充满了喜悦、兴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能成为孩子文中的主人公,我是做梦也想不到啊!读着孩子写的作文,我渐渐回忆起那节体育课上发生的事。

那是一节长绳课,学生练习时我发现一名女生在队伍里躲躲闪闪,别人跳好几轮也没见她跳一次,从她的眼神中我能看出恐惧和期待。我走到她身旁说:“别紧张,大家都是第一次跳。”见她眼中更加期待,但双脚却纹丝不动,我便继续说道:“一会儿绳子快落地时,我轻轻推你一下,你马上就跳,有老师在旁边保护你,肯定没问题。”听完这话她鼓起勇气来到绳前,一咬牙一跺脚,用尽全身力气起跳,不料时机没找准,差点就绊倒在地。我迅速扶住她并鼓励道:“你真棒,勇敢迈出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半。”紧接着我又一次次给她做示范、讲要点,她终于学会了跳长绳。

一名体育老师,看学生在训练中学会坚强、学会战胜自己,真是欣慰。学生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徐老师,您对我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信心!以前的我曾因胆小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今后我要相信自己,勇敢去面对一切。”在我眼里这只不过是日常小事,没想到给学生带来了如此大的转变。此时,我渐渐体会到之前校长常说的那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

临近期末考试,我又收到了这位家长的信息,说孩子平时成绩不错,可最近心理压力有些大,好几天晚上都见她偷偷地落泪,问她为什么还不说,我们家长是干着急,没办法!我们想起孩子茶余饭后总提起您,您能不能帮我开导开导她。听完这番话,我的心里既感动又担心,我一个体育教师,能为孩子解开心结吗?但想到学生需要我、家长信任我,不管怎樣都要试一试。课间我找到她,先是聊聊她感兴趣的体育节目,找个时机,顺口说:“最近你总愁眉苦脸的,很少见你说笑,是不是快考试了压力大?”学生突然眼前一亮,我继续说道:“嘿!我就知道!心态放轻松,只不过是个考试而已,考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自己的问题。不管考试结果怎么样,你都是徐老师心中那个勇敢、优秀的学生。”她笑着点了点头:“徐老师,我记住了。”一周后家长发来消息,“孩子的成绩出来了,在班里名列前茅。”听到这,我真心为孩子高兴,觉得当教师真幸福。至此,我也明白了什么是师父说的“育”。

培新的每一位教师身上有数不尽的教育故事,培新是写满幸福故事的学校,我幸运地成为这里的一员,幸运地每天和学生们一起谱写幸福的教育篇章。感恩培新,感恩教师们,感恩我的学生,是你们给了我做教师的喜悦和幸福。这就是我心中幸福巷里的幸福日记。

(文/徐聪帅)

三年级的美术课上,因为不满意教师的要求,小硕把书给撕了。张老师说:“赶快承认错误。”小硕非但不听,反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那本教材“认认真真”地撕了个粉碎。他的小跟班们见状,就开始窃窃私语、叽叽喳喳,还有笑出声的……这个举动把年轻的美术老师给气哭了。我进班后把小硕请了出来,当时的他,很不以为然,像个英雄一样大摇大摆地走出了教室,而他的小弟们看见大哥神气的样子,有的在点赞,有的还在偷着笑,仿佛在说:瞧,我们的小硕多牛啊!当时我并没有把他带回办公室,而是找了一间没人的专业教室,安排他坐下。我坐在他旁边,并没有立即展开批评教育。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开始昂首挺胸、准备跟我战斗的小硕有点坐不住了,不停地换着坐姿,还时不时悄悄偷瞄着我。我假装什么也没看见,依然静静地看着手中的书,让他在静思中反省。10分钟以后,小硕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怯生生地问道:“老师,您怎么不说我啊?我知道我错了,我刚才确实有点过分……”我心想:臭小子情商还不低,还可造!既然话题由他首先开启,我就好跟他谈了,我帮他分析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教会他调节情绪的办法。我们甚至约定好,如果在课堂上,万一一时冲动,情绪实在不好,可以在任何时间走出教室,去用凉水洗脸,来回溜达几圈让自己放松下来,冷静下来再回到课堂。但要求他一定要在情绪平复后,与当时的老师做交流,请求老师的谅解。

这次“风波”算是过去了,但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要想克服情绪问题,实在有些难度,怎么办?我们需要一个长期有效、更加合理的办法。 就在这时,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正在火热进行着,我结合年级的“我是校园小主人”主题活动,开展了班级的“我与植物说”活动。请专业的生物学方面的家长讲师对年级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我把素材储存在电脑中,便于上课时使用。这项工作耗时又琐碎。这时,我就想到了小硕,他头脑灵活,又对电脑很感兴趣,关键是,如果把这个工作交给他,让他把更多时间用到为班级服务的事情上去,能消耗掉他过多的能量,他就没时间发脾气了。说干就干,我在班会上宣布了这个决定,小硕大概是从未受到过如此的信任,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眼中充满了不确定,这时班里开始传来异样的声音:“不是吧,就他?”“他该不会把电脑拆了吧?”“李老师咱能不能换个人啊?我可信不过他。”……同学们交头接耳的声音传进小硕的耳朵里,我看到他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于是,我走上前去,展开他的小拳头,与我的手掌紧紧相握,我说:“这事交给你,好好干,干漂亮点,知道吗?”他抬起头望向我的眼睛,然后重重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果然干得很出色。课间的时候,他一有空就去电脑前整理内容,再到窗台看看绿植,适时对它们进行“浇水”“打顶”和“扦插”,哪些植物喜阴,哪些植物需要两天浇水,他都了如指掌。慢慢地,小硕情绪变得平和了,逐渐找回了自信,更愿意帮助老师和同学了。

毕业前,美术教师来到办公室找到我,递给我小硕的美术作业,我拿到手里端详了半天,心里想:“这是画得好还是不好啊?怎么又来找我了?”美术教师把那张纸轻轻地翻过来,说:“您看!” 我看见在作业的背面,小硕用蜡笔工工整整地写着:张老师,我特别喜欢您的美术课,马上要毕业了,祝您今后的工作一切顺利!现如今,“后排生”已经不是差生的代名词,也可能隐藏着一些小学霸。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从错误中发现积极因素,给学生极大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帮他们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文/李建丽)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学生晓峰时,他的上一任班主任郑重地对我说了一句话“保重”。一开始我不以为然,真的深入接触下来,才发现自己每天就是在不停地解决问题中度过的。小小的口角是常事,三五天和同学动手也是家常便饭。对于学习,我也终于见识到了在所有括号里都写“1”或者画“√”的卷子。面对我狂风暴雨批评也好,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也罢,他总是回答我:“知道,下次不这样了。”说完还会冲我一笑,不过这笑也常常会勾起我心底的怒火。哎,你怎么就不能懂点事呢!我有时想:他要是不在我们班就好了。所以尽管我也会在他不闯祸的时候和他有说有笑,也会拉着他的小手去上体育课,但是我和他心里总有一条鸿沟无法逾越。我内心其实有一种无力感,在面对他的時候我感觉有点像在跟武林高手过招,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输,但是我也没法赢。直到临近六年级毕业,那时候我离预产期还有1个多月,肚子已经很大了,但还是想坚持到考试结束。那段时间我走在楼道里,晓峰总是自觉地蹦蹦跳跳地在前面为我开路,还说着:“我们老师过来了!快闪开!”在那一刹那,我心中突然有一丝温暖、一丝感动,还夹杂着一丝愧疚。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我问自己:我真的对他付出了足够的耐心了吗?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呢?

几年以后,当我遇到了另一个多动症学生思辉留给我的难题时,我想我必须改变。有思辉的课堂总是很热闹,他总是能带动起活跃的气氛,但是他带给我的挑战不止于此,我要时常变身侦探去寻找班里丢失的物品。小到尺子,大到美术课画画要用到的玩具。尽管同学怀疑的眼神总是瞟向思辉,但我并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等待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的机会,才能真的对他有所触动。一节美术课后思辉急切地找到我:“老师,悦悦带的汽车丢了!”于是同学们都积极行动起来,思辉也忙前忙后找那辆小汽车,书包柜、电脑桌,甚至垃圾桶,都检查了一遍。但是大家都很失望,小汽车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不过悦悦描述的小汽车的样子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慢慢地,大家遗忘了这件事,学生们也上了五年级。有一天我突然在思辉的课桌里看见了一辆不大的汽车,红白相间的车身,一下子吸引了我。思辉似乎也突然意识到了,他看着我张嘴想说什么,但是又没说出口。我拿过汽车,轻轻说:“咱们谈谈吧。”他心领神会。我们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地沟通,他也给我列出了一份物品清单。第二天当他把战利品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告诉我:每次看到大家为了找这些东西急得团团转时,他都会很开心,有一种成功感。思辉在集体中并不受欢迎,他没有朋友,长时间被孤立让他有一种报复心理。一个11岁的孩子,却背上了这么沉重的负担,那一刻我对他更多的是心疼。我没有揭穿他,而是告诉学生们我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快递,要召开一个失物招领会。那些领到物品的学生很兴奋,悦悦说:“真没想到丢了一年的汽车还能找到,这太神奇了!”在那样开心的环境中,思辉终于如释重负了。之后,我鼓励他参加社团,时常分享他的习作,在集体中他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有信任,所以他感受到了我真诚的期待,他努力变成我喜欢的样子。六年级第二学期因为面临升中学,他恋恋不舍地转学了。但是拍毕业合影、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他请假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仿佛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思辉的妈妈说:孩子遇见您是我们全家的幸运。其实这一份幸运也属于我,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渴望改变的勇气,这让我体会到收获的喜悦,给了我实践的动力。多动症儿童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耐心。

思辉毕业了,我又迎来了新的学生,其中也不乏多动症的孩子。相对于以前仅凭一腔热情,现在的我不仅需要葆有这份热情、耐心,更需要有科学的认知和方法,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更侧重方法的指导,以缓解家长的焦虑。

据统计,在我国中小学中,3%~5%的儿童患有多动症,一般男孩多于女孩,症状特别明显集中在8~9岁,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会逐渐减弱。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期,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需要关爱,老师的作用不可小觑。西药快速解决病痛,中药慢慢调理身体,对于多动症儿童,教师就是一剂中西合璧的心灵良药。也许只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让学生有前行的动力。我愿成为一颗心灵良药。

(文/温静)

竹娃币,它是每个培新学子的最爱,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的法宝。币上的“培培”和“新新”是我们学校以竹笋造型为基础设计的吉祥物,“竹娃”成了孩子们共同的名字。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我和小竹娃们的故事。安安是我们班的小胖子,最害怕冬季长跑。每到跑步时间就是他的“发病”时间,今天肚子疼,明天感冒头疼,他抱怨跑步就像拖着沉重的沙袋,总是跟不上队,因此淘气的孩子叫他“腊梅”,因为他跑着跑着就因为跟不上队,落没啦!看着手中的竹娃币,我心生一计,对安安说:“如果你每天都能跟着队伍跑完全程,老师就奖励你一枚竹娃币!”安安点点头。第二天锻炼刚一结束,就呼哧带喘地跑过来,骄傲地说:“姜老师,竹娃币!这可是我有史以来第一次坚持跑完全程呢!没走一步!”看着他红扑扑的小脸,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我赶紧拿出竹娃币递给他,他接过竹娃币,紧紧攥在手里,亲了又亲。

就这样,在竹娃币的激励下,安安整整坚持了两年。临近毕业,竟主动申请参加长跑比赛,几个从未参加过跑步比赛的胖小伙儿,也纷纷请战。他们说:虽然不能取得第一名,但一定不会给班级丢脸,要给自己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我想,要不要让他们去呢?去了,第一肯定没戏,不去,又打击这几个孩子的积极性,这时班里的孩子已经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体育委员第一个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让他们去,比赛就是比赛,怎么能让他们去凑数呢?我们可是连续五年长跑比赛的第一名,要是能六连冠多威武啊!”“不同意!不同意!”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我看着他们,说:同学们,咱们能取得六连冠,姜老师也很高兴,但冠军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次比赛姜老师想让他们参加,你们懂我吗?全班一下子沉默了。突然一个小姑娘站起来,弱弱地说:我同意,让他们去。接二连三,又有人站起来:我同意,我同意。就这样我们一起决定,让几个胖小伙儿为我们班出战!

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我们班的几个小胖子显得尤为乍眼。他们奋力地向前跑着,一圈、两圈,他们死死咬着前面的班级,可到了第三圈,他们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喘着粗气,体力明显透支,随着其他班同学陆续抵达终点,我们班的几个小胖子还整整差了三圈,但他们仍然咬牙坚持着。当时,我真担心他们坚持不下来,跑上前大声喊道:“加油!相信你们一定行!”其他同学也一起喊了起来,甚至几个体育健将自觉开始了带跑。当跑完全程的那一刻,操场上响起了比以往我们取得第一名更大的欢呼声。

看着这一幕,我的眼角湿润了。谁说第一才是成功,领先才是完美?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这不比第一名更可贵吗?集体,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我一直不后悔当初的选择,这场特殊的长跑比赛,几个小胖子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坚持就是成功,努力才是王道!一枚小小的竹娃币,让安安学会了坚持,养成了锻炼的习惯。为了得到更多的竹娃币,小竹娃们越来越爱看书,还学会了种植,懂得了分享,成了父母的小助手、老师的小帮手……是啊,教育不是管教,而是启发其自觉,让他律变成自律!

竹的风采,不仅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还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用竹娃币兑换竹娃产品时,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围绕“竹”,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我在讲《圆明园的毁灭》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在研究为什么只有中国有竹轿时,了解到当年咸丰皇帝,是不容许洋人乘坐中国轿子的。然而讽刺的是,在签订《北京條约》时,额尔金伯爵为了显示自己尊贵的地位,特意乘坐了8人抬的金顶大轿,与他签约的恭亲王只能乘坐6人抬的轿子。一顶简单的轿子,让我们看到了清政府的没落与衰败。”我完全没有想到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简单的几句话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能与成长。培新人,爱竹,是因为竹子在顽强生长,学生是,我们亦是。

从事班主任工作23年,我从一个会被学生抓在手里的虫子吓白了脸的“菜鸟”,成长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这一路充满艰辛。还好,在这片“竹文化”的沃土中,我和我可爱的竹娃们结伴同行,共同成长,“竹”的品格已根植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师者,以德而耕,收获满林;以竹载道,用心育人。

(文/姜涛)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