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十木
我们的小说中,总有意无意隐藏着关于父亲的很多问题。无数次重写与复述,似乎也不为得到答案、解决困惑,我们只是“问”而已。直到如今,这几乎变成了一种陈词滥调。
现代以来,弑父与丧父的主题不断演变,却始终不变其宗,转化为悲凉和象征,又成了无法逃离的枷锁,等同于屡屡书写“父亲”的难度。“父亲”的生和死,抑或是重生,往往都带有强烈的隐喻,当然也不免沦为一类偷懒的做法。
不像母亲自始至终要被赞颂、歌唱,父亲往往是我们的对立面,往往得活成“我们”,像我们这般失败堕落无助,才能在小说和情感中成立。这不得不使我再次想到,有无必要借小说重建我们的感情,该如何做?
以上的问题,在看完《三根父亲》这篇小说后被唤醒。表面上,它为我们展开一幅新的画面,让一个未成为父亲的男人,在父亲的玩伴口中,听一段父亲们的往事。再借由几张父亲和儿子的嘴巴,问出如何成为“父亲”以及要不要成为“父亲”的问题。这位主人公实际上也是读者,承担着“倾听”的作用,进而转述。当然,小说设置“陆守净”的用意不止于此,从他的幻想与纠葛中,我们能看到“青年”不止一次有过成为父亲的欲望,但又不得不时时犹豫,堕入不自知的困境。这大概是前代创作者们的集体困惑。他们始终在问,父亲消失了,该如何继续我们的生活。当然,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也无时无刻重复着这陈旧的“大词”。
可喜的是,《三根父亲》中“断指”指向的不止是父亲的消失,也不只是作为父亲的参照物的“擦鞋匠”的历史,而是由他们而生存的、不得不与他们碰杯的“青年”朝向未来的宣言。写到此处,谈论父亲似乎才有了其崭新的含义。
我很庆幸、期待我的同代创作者们对父亲有一种重新阐释的勇气。这不单是拒绝和抵抗,抑或是感慨父亲的消失与重生,而是在重新思考父亲为何消失、如何重现以及有无必要重现。
文字往往创造幻觉,并且延长我们对不可知的恐惧。当然,文字也提醒我们,不要只相信,而不怀疑。它唤醒我们的记忆,哪怕这是早已沉睡的记忆。当我们阅读父亲、谈论父亲时,我们往往是在谈论自己。这是我作为读者,从这篇小说中找到的最可爱的地方。如果要说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对这点的挥发不够深远和广阔,而对那些我们“已知的问题”着墨太多。
小说作者是我成为老师后的第一批学生,也几乎是这些学生中最勤奋、最痴迷创作的。作为老师,作为同代的创作者,我常常被他写作的热情所打动。然而,年轻的生命又哪能只在这些文字间过活,所以我更希望他活得更有声有色些,也希望我们除了书写之外,能够爱我们的文字爱我们的人物爱我们的故事。在此之前,更爱我们的生活。毕竟,我们写作不单单是为了写作,就像我们谈论父亲不单是为谈论父亲一样,不单只是为了弄清父亲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