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表演化妆课程改革的研究

2023-10-21 03:59史者吉林体育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化妆艺术作品

史者 吉林体育学院

1.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目标和主要特色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表演化妆课程是体育表演类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主要讲述舞台化妆和比赛化妆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技能知识,是以塑造表演角色的外貌形象为目的,使学生在体育与艺术融合中掌握舞台人物化妆和比赛化妆所需的各种设计与实践能力,并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化妆设计与实践有更深刻理解,具有能够独立思考、欣赏、构图和创作的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到当代表演化妆艺术创作实践中。教学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由知识、技术、能力、评价为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富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体育元素教学实践中,将多种项目教学同时融入课堂,凸显表演特色。

2.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2.1 教学硬件不足

综合调研多所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表演化妆课程,大多受制于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硬件的局限,缺少专业教室与场地设施,基本为普通多媒体教室或大型阶梯教室,没有专门化妆台和镜面,没有配备暖光为基础的灯光照明。化妆过程无法均匀模特面部采光来描绘妆容,尤其是对光线需求较专门的舞台妆的教学更难开展。在这种情况下,化妆教学过程无法有效体现课程特色,不能契合所有体育表演类主项的教与学的要求,亟需受到重视解决硬件弊端。

2.2 专业教材缺少

全国缺少体育表演化妆的专业教材,目前课程大多选用的传统表演专业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其中内容偏重戏剧表演化妆的实践过程描述,系统理论知识匮乏,都仅有二分之一内容适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没有能够体现体育艺术特色的专项需求的内容,如啦啦操、健美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的妆容理念、比赛要求、设计方法,又如街舞、体育舞蹈、瑜伽舞蹈、武术表演、冰上表演等项目的灵感提取、妆发创意、实施呈现。目前这些内容在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教学中主要依靠授课教师原创补充。

2.3 学情差异难兼顾

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主要涉及表演专业、武术表演、冰上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不同专业不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有所区别。另外表演专业主项划分详细,项目特色区分明显,生源和学情差异巨大,文化水平与艺术涵养差距明显,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参差不齐。如若大班授课无法很好地兼顾不同主项学生的需求,同期课程较难兼顾不同主项学生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2.4 学生参与性不强

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中师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惯性,通常存在“一言堂”教学现象,传统的化妆课程形成的教师课上带着学生学习,教学环节单一,导致一旦教师放手,学生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茫然心理,缺乏互动与创造性思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激发,参与度不够,缺少角色意识,自主能力较差。需在课程中高效地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感。

2.5 考核办法传统过时

表演化妆课程目标与考核特色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实践为主,不适合以传统公共必修课的考试形式进行考核,且目前教材中的化妆理论知识缺少系统归纳,只可简单命题,不适合传统笔试考试或单一的课堂作业考评,需要创新考核方式,以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课程改革内容与实施方案

3.1 更新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色

根据体育艺术类表演专业的发展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体育艺术人才为主体,探索以行业导向、设计项目载体、多元融合开发课程为改革思路,对课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尤其是课程思政的改革,将单纯的表演化妆知识与技能与思想政治相融合,在妆容塑造中不断树立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认同感,形成勇于创新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建立和增强传播正确审美导向的责任心与艺术强国的使命感,积极投身文化艺术创造与传承,塑造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形象。为竞赛、表演、工作和生活服务,突出体育与艺术融合的育人与审美价值的,科学化、系统化、多元化的表演化妆课程。

3.2 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认识表演化妆艺术是美化对象的仪表、塑造角色的外貌形象的艺术手段,了解这类化妆须根据剧本或剧种的要求,按照角色的身份、年龄、民族、时代、性格等因素塑造角色头部形象,尽量缩小或弥补演员同角色在外形条件上的差距,更好的服务于专业学习,为日后从事表演专业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由于体育院校表演化妆课程涉及多类主项方向,范围较广,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和交叉运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探索模块式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方法、实践式教学方法和以演促学、以演代考教学模式,旨在提升课程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

围绕课堂集中教学这一中心点,向课上实践、校内展演、校外竞演等实践教学辐射。融合创新精神,引入“设计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构建大脑联想的文字构架,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内容变为逻辑推演的设计过程,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理解记忆的效果。将“Lessismore”的设计理念,结合“参与式”教学设计,课上教师的“less”和学生的“more”,老师提供命题,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调研,自己演示,自我实践。

融合“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表演化妆课程的教与学,强调分组协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师生互动、学生互助,有利于展开情景化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安排学生通过反转课堂,在对经典舞台妆容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情景体验,选择其中的经典情节的人物角色形象进行表演化妆的还原与再设计,这样参考和借鉴已有范例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创新创作。学生需要在课下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练习,促使学生做更加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以保证在实践操作中完成配合。学生既是妆容设计主导者又是舞台呈现的表演者,增强参与感的同时,营造情景化的学习场域和氛围,提供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模拟空间,提升舞台实践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课程设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指导和引导能力,以确保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3 注重实践创新,改革考核形式

表演化妆课程与一般理论课和一般术科课相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差异较大,不宜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创新课程考核方式上,结课考核作业针对课程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将设计策划与专业实践结合,将“以演代练”、“以演代考”应用于表演化妆艺术与实践的理论大课的考核中。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表演化妆课程的实践学习,能更好地辅助专项表演和比赛,提升艺术内容设计与呈现的能力。

3.3.1 改革案例

例如吉林体育学院表演专业表演化妆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艺术作品设计方案+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拟解决原有考核评价方式与“应用型体育艺术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相脱节的问题。解决原有考核评价方式单一,重视笔试结果,而忽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的问题,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能力和水平、无法驱动有效的教与学。

艺术作品设计方案包括手绘创意妆容图稿和设计文案,按照模板以书面和电子版两种方式统一提交存档。要求遵循审美法则,塑造符合时代审美,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通过创绘过程挖掘主题思想,梳理创意思路,训练创新能力,提升艺术作品质量水平,为后续顺利开展妆容实践打下基础。

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包括但不局限将手绘创意妆容图稿在真人面部实践进行展示考核,拍摄高清定妆展示照片,并录制短视频提交存档。定妆展示以头部表现为主,结合实际动作进行画面构图,服装、道具根据作品主题准备。短视频内容可围绕主题创意妆容实践过程,或者角色创意表演进行记录和剪辑,形式不限,内容积极健康,传递正能量。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融入正确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提升文化自信。

3.3.2 具体实施方案

学生于结课作业规定时间内上交最终稿艺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展示成果,任课教师结合艺术作品创作情况批阅,并给予成绩和评价。整理汇总成绩材料,包括艺术作品设计方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的光盘、成绩单等。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试改革可能带来的问题:一是学生因专项技能特点不同,表演和比赛需求不一,可能出现因此对表演化妆课程内容消化理解参差不齐,转化实践应用有困难的情况。二是因艺术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和个人艺术实践转化能力欠缺,可能造成部分学生在创意作品的设计过程中难度较大,实施起来比较吃力。三是课程组新任教师对最新课程考核改革方式和流程不太熟悉。

解决措施设想:一是依据表演专业中不同专业主项方向的特点及专项需求,教学内容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做出差异化设计,尤其在设计实践环节上有的放矢,满足不同专项的表演需求和竞赛要求。保持和专项老师的沟通交流,使表演化妆理论与实践与主项课程融会贯通,相互促进。二是通过课内讲授与实践教学活动,夯实基础,熟悉化妆技术的理论和原则,以及不同演出场合所需要的化妆设计方法,在日常学习练习过程中不断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独立思考、欣赏、构图和创作,积极参与到表演化妆艺术创作实践中,能够挖掘主旋律和优秀化妆作品内涵。三是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在开课前进行集体备课,对最新考试改革方案、教学进度及其课堂教学差异化设计进行培训说明和教研,确保每一名教师清晰最新考试改革方式,熟悉所受班级的学情,并能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教学和课程考核。

3.3.3 评分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准确反映教学水平与效果,还可以助推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考核内容由包括但不局限于本校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各主项课程建设负责人、艺术专业教师组成评分组共同打分。考核形式、评定标准与比例:考核成绩满分为100 分,由艺术作品设计方案(20%)、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50%)、创新性思维(20%)、情感与学习态度(10%)四大项考核内容组成,其中艺术作品创作实践展示的实践能力考核为一票否决项。传统评估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评,而忽视了实际操作和创作能力的考核,一方面要将实践教学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细化实践课评价制度,另一方面,应当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

3.3.4 考核改革的预期成果

特色化考核方式一方面能够充分体现该门课程的特色,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能达到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提升文化自信,掌握并熟练运用化妆艺术感知、接受、分析和鉴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前代改革后表演专业各专项教师反映学生通过表演化妆课的实践学习,能更好地辅助专项表演和比赛,对艺术内容设计和呈现效果确确实实比学习这门课之前增强很多。所以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发展,继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能够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积极参与到当代表演化妆艺术创作实践中,能够挖掘主旋律和优秀化妆作品内涵,能学会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收集、整理、分析解决表演化妆艺术领域实际问题,具备能够从事体育艺术活动中相关的构思策划、方案设计、操作实施等综合职业能力,能更好地辅助专项表演和比赛,实现成为本领域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4.结语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表演化妆课程改革是必要且有挑战性的。对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表演化妆课程的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课程教学的经验与相关理论成果,从更新教育理念、突出专业特色、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创新、改革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思路,拟定课程改革实施举措,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以期让学生在课程的实践参与中锻炼和提升,对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体艺兼容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研究和表演化妆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提供一定的可行方案。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化妆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给语言“化妆”
化妆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少女的化妆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