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斐 郭殿祥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字:珍珠球;体育社团;民族传统体育;校园体育
“珍珠球”源自古代满族劳动人民采集珍珠的生产劳动,是我国满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钟红燕[2]在对珍珠球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后,认为珍珠球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它象征着满族人民采集珍珠的劳累和艰辛,充满了民间的生活气息,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方式。珍珠球运动诞生于明朝中叶,发展于清朝康乾盛世,延续至当代。珍珠球在古代作为一种体育游戏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蕴含着满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品质。正是因为珍珠球运动将体育运动之矫健与生活劳作之壮美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其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我国古代体育运动形式以及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珍珠球运动的传承是以人为载体,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传承,更重要的是生活意象以及文化价值传承播,是一种对满族族群记忆的传递。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许多古老的体育项目都逐渐消亡,只留存于书籍记载之中。而珍珠球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经百年的发展却依旧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形态,可以说是难得可贵。目前,满族珍珠球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少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
现代的珍珠球运动,在经过民族传统体育专家学者的改良后,既保留了传统满族民间体育游戏对人们身心健康的有益影响,还吸取一些现代篮球的技术特征,使其增加了类似于西方竞技体育的观赏性。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不停传球,防守,奔跑,投球,这些技术动作对参与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佳的锻炼方式。也正是因为珍珠球将游戏属性与竞技属性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使得其相较于其他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完善。目前,珍珠球已经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张革平[3]认为基于珍珠球这种游戏属性与竞技属性并存的特征,珍珠球运动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首先,珍珠球作为体育游戏所具备的游戏属性,本身就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相较于一些传统的项目更具特色,也符合当今学生积极尝试小众运动的趋势[4]。其次,因为珍珠球运动在改良过程中吸取了一部分篮球的技术特征,使其在高校篮球运动较为普及的当下,对于许多学生来说上手难度较低。而学生也能通过练习珍珠球的各种技术动作对自己的各项身体素质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作用,参加珍珠球运动也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总之,如果学生能充分享受珍珠球运动,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5]。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诸多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体育的灵魂。中国几千年传统体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等价值追求,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的丰富文化内涵。我们要充分发挥其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满族作为一个从白山黑水中走出的民族,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造就了满族劳动人民积极乐观,勤劳勇敢,不畏艰险的生活态度。而满族传统的体育游戏也体现了他们在严寒和常年征战中磨砺出的强健体魄和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可以说满族传统体育是满族体育精神的具象化的表现。通过对珍珠球运动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最终达到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的效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 年1 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6],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确保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传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所必须要面对的重要任务。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就是对学生民族情感的有效培养。通过独具特色的运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切身体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除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还应包括传统运动器材的制作,运动技巧的学习,对外交流展示,通过不同的形式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核潜移默化的传承给学生,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得爱国教育落到实处。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技术的传承人们也随着环境的改变而逐渐消失。原本鲜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变成了博物馆里冰冷的陈列。随着传承人的逝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在不断消亡。所以国家提出要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的传承,不仅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还要对传承方式进行改进。原本的师徒制传授方式已难以维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薪火相传的重任,通过非遗进校园来进行传承保护已经成为共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要通过学校教育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来改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在新时代下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要在学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不能仅在体育课上教学,虽然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但是难以激发出学生传承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自主性[7]。如果是以体育社团的方式进行传承则存在不同,因为学生都是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参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更高。而社团活动的形式又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正式教学,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帮助,这种灵活的传承形式使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更加主动。近年来随着学校与社会组织交流的深入,个别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已经有了走出校园的趋势,通过将社区活动,体育竞赛等校外体育活动与校内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联动,从而将对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传递给社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一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保护意识。
要实现珍珠球在学校的活态传承,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人员,珍珠球运动的传承人,体育教师,研究珍珠球的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等个人或组织的共同努力。搭建地方珍珠球运动交流平台,将有助于这些传承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而学校社团相较于体育课在活动组织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这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学校传承路径多样化的探索。
通过定期举办对珍珠球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会,可以深入挖掘珍珠球的文化内涵,解决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珍珠球运动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在不改变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将珍珠球运动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学习的教育形式。对于学生来说,将有机会通过各种讲座了解到关于珍珠球运动的方方面面。对社团来说,可以促进学校社团与社会珍珠球社团的交流,打破原本社区与学校之间的壁垒。对学校来说,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使得政策的制定更加贴近实际情况,也有利于相关政策执行。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不仅能够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满族传统体育文化,还能反思与自我审视,实现珍珠球项目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当前,在珍珠球进校园的过程中,师资力量匮乏是极其常见的现象[8]。很多时候,一个学校只有个别教师熟悉珍珠球,这就导致在珍珠球社团的开展过程中,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虽然很多教师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是因为平时极少参与到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之中,所以他们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一知半解。这种对本地文化的不了解,也间接导致了他们在日常教学与活动组织中不敢轻易传承文化知识。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鼓励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地方民俗活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满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直观且深刻的体悟,从而产生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动力,并且在实践反思中寻找到一条将地方传统文化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的道路。在学校教师“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将珍珠球传承人“引进来”,作为学校师资力量的补充。但因为当前较多传承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师培训,传承方式也偏向于传统的师徒制,没有专门的教案,也不清楚怎么讲解,主要靠自身示范。在将珍珠球传承人“引进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教育理论培训。通过各方面合作,采取定期培训,现场观摩,与优秀体育教师研讨等方式,促进传承人的教育理论水平提升。
社会组织是指除政府机关及其下属文化事业单位外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在珍珠球进校园的过程中,很多问题并非是学校能独自解决的,这就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通过学校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发展,将为珍珠球运动的开展带来资金,推广方面的专业支持。目前,两者的协同合作进行的并不理想,首先社会组织并没有主动参与珍珠球进校园的意愿,因为学校是为了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社会组织需要考虑到利益回报,如何在合作过程中,寻找到双方合作的切入点就很重要。
学校应主动与文化传播公司进行交流,利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契机,大力宣传珍珠球运动,包括比赛规则,运动器材、珍珠球的技战术、以及珍珠球的教学和训练等,启发和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9]。同时,还可以向器材厂商寻求赞助,珍珠球运动的球拍本身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极具地方特色,蕴含着满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推广珍珠运动的同时也应该将器材包含进来一起推广。
当前,在相关的制度性文件中均未见到有关于传承效果评价的内容,从而使得珍珠球的校园传承中的反馈环节一直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除此以外,有关于传承效果的反馈与评价机制研究也极为匮乏,而更加具体的传承评价体系设计也基本处于空白[10]。从宏观角度来看,制度不仅是一种准则,还可以帮助传承主体摆脱“当局者迷”的困境。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确保传承方式是否合理的有效措施。
评估传承效果又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自我评估是从自身寻找在传承中出现的不足,并通过自我反思及时调整传承路径。外部评估是从宏观角度,构建第三方评估组织[11],可以采用社会组织,专业评估机构,珍珠球相关研究学者,新闻媒体,政府相关机构相组合的方式,将固定周期检测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确保将最真实的信息反馈给相关传承主体,及时优化改进传承过程。
在珍珠球进校园的过程中,传承内容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需求已经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往往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是直接从传承人过去师徒制的传承内容中摘取部分,既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认知水平和技能储备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方式学习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是单一的传授相关知识,学生也局限于特定的教学场地,会导致教学内容的单一化,限制了社团活动多样化的优势。所以为了发挥出社团活动多样化的优势,可以借助于数字化教学内容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12]。使得教学空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结合学校社团与社会组织的联动,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