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安徽 合肥 23160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但城市空间的扩张存在上限,因此城市的管理者必须对城市空间的运用作出合理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协调性也就尤为重要,建筑设计需要与城市规划相契合,是城市规划的集中体现,也将对城市规划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需要分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并探索协调二者的策略,以此将建筑与城市融为一体,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图1)是以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为目的,对城市中的工程建设与具体布局进行的综合部署,以此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依据与基础[1]。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直观的影响,需要以城市的人口数量、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等关键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此保障城市规划与其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能够优化整体的空间结构,提升有限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图1 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基于建筑的属性与城市规划提出的需求对建筑的结构、外观、材料等进行设计,兼顾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城市中建筑的设计不仅会对城市的总体布局造成影响,还能够美化城市的外在形象,凸显城市的文化特色。高质量的建筑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与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功能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帮助,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的规划理念以及具体规划方案是设计师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必须深入了解的重点内容,建筑设计工作需要围绕城市的实际环境、具体规划来进行。而围绕城市规划开展的建筑设计既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也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不同城市的规划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要关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融合是否到位。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城市规模与有限的空间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城市的规划必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建筑设计,甚至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手段。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的功能区域进行细致划分,并为不同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以此确保建筑物的密度、容积率、形制等参数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2]。而上述指标也将在指导设计师的建筑设计工作,一方面使其满足城市规划的硬性要求,另一方面提升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契合度。
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功能区域划分(图2)能够实现土地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资源的深度整合,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而建筑设计以城市的内部结构为基本框架,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与城市的功能划分相契合,有助于提高城市土地与空间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的合理性,所以说建筑设计决定城市规划的场地构成。
图2 城市功能区域划分
对城市的合理规划不仅能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还能保障城市发展的稳定性与合理性,而建筑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就必须关注城市建筑的设计。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关注建筑本身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建筑设计的调整实现成本的控制与环保目标的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需要以高质量的城市规划为基础,因此想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作用,就需要对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保障。在明确城市整体规划的方向后,相关人员就应当组织实地考察活动,深入分析可能对城市规划造成影响的现实因素,以此确定后续运用的工作理念。比如,为给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保障,城市规划人员需要加强绿色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使绿色和谐发展理念与城市规划工作相融合,通过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构建体现城市规划的长远性,同时展现城市的独特风貌。
另外,不同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具备的文化底蕴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可以将地方文化融入整体的城市规划与具体的建筑设计之中,缓解城市发展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冲突,尽可能促进二者达成双赢的最终结果[3]。因此城市规划人员需要根据自然环境因素与城市文化积淀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实现适应环境、契合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目标。
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着手,更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结合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落实相应工作,以此提高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契合度。因此在日常的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师一方面需要参照城市规划部门下发的文件与方案,从中总结建筑设计需要遵循的理念与要求,确保建筑理念与城市规划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人员也应当从实践工作中总结相关的经验,以此解决建筑设计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基于现阶段的建筑设计工作,可将基本设计理念的更新总结为三大方向。
(1)要将建筑设计的功能性与美学价值相结合,二者也是当下城市化进程推进落实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城市规划之中,居住、商业、医疗、教育、生态等功能模块都是总体空间布局中的必要元素,其中又以居住空间最为主要,是城市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从建筑设计出发,实现对城市风貌的塑造与管理,在不对老建筑作出大规模调整的前提下实现新老建筑在色彩、风格与形制方面的协调性,既保障不同功能模块中建筑实用价值的发挥,同时也要注重建筑美学价值的表达。
(2)还要将低碳环保的理念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城市中的绿色生活需要从社区、家庭、个人等途径共同构建,贯穿于建筑设计到落实的全过程。这要求建筑设计师持续深化自身对低碳环保理念的认识,并将理念实际应用到设计工作实践中,减少城市的整体能耗,避免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3)设计人员还应当将建筑设计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4]。从最根本的设计理念的角度来说,设计师本身就需要正确处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实现建筑设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既要满足人对建筑的使用功能的需求,又需要利用建筑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其精神需求;与此同时,建筑设计还需要顺应环境,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互相衬托,借生态环境衬托建筑物的生态价值。
城市居民是建筑的服务对象,也是城市规划需要面对的主体目标,因此想要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设计师就需要基于居民需求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居民的实际需求应当是建筑设计工作落实的基点,如此才能保证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并实现对城市整体空间的优化。
以公园、广场一类建筑为例,其主要价值在于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公园设计如图3 所示。如果公园的面积较小,服务范围主要是周边社区,则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年龄段,以此确定不同活动区的面积占比。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公园,则其可能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区域,此时就需要综合考虑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群体的共同需求与个性化需求,设计儿童乐园、慢跑步道、林荫回廊等区域。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必须考虑到当下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普遍问题,保障建筑设计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应用,凸显城市建设的人性化特征。
图3 公园设计
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之下,创新也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必然的发展趋势,而随着城市之间的交流逐步密切,城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也需要秉持开放的观念,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基础之上经营城市的对外形象。如果梳理我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相关理念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相关理念的应用时间并不长,整体的发展水平也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想要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就应当广泛地吸取先进经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情、社会环境以及居民特点等因素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考虑上述因素,在此基础上推进工作的创新,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对城市建筑设计师来说,建筑设计相关工作并不以图纸审核的结束而终结,更重要的是对建筑设计进行评价,以此总结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与缺陷,为后续的设计工作积累经验。在过往的建筑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相关单位对建筑提出的要求,评价工作同样在此基础上展开,将满足单位设计要求作为评价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5]。而这样的工作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当下城市的发展情况,因此,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协调还需要更新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
首先,建筑设计师要对建筑的风格进行评价。从本质上来说,建筑的价值在于为群众的各项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因此整体风格也要与其功能以及群众的审美观念相契合,才能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作用与价值。因此设计师在对建筑设计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建筑内部风格与外部风格的统一性,从这一角度评价设计中不同元素的运用与排布效果,并按照整体到局部的逻辑顺序对建筑进行系统性地观察与分析,以此设置细化的评价指标。
其次,要关注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协调性,建筑设计本身就具备空间性与地域性的特点,协调性与契合度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综合体验以及对建筑的评价。因此,设计师在对建筑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区划评价建筑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性。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是以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为目的,对城市中的工程建设与具体布局进行的综合部署,以此引导城市的发展方向,既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依据与基础。建筑设计是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基于建筑的属性与城市规划提出的需求对建筑的结构、外观、材料等进行设计,兼顾居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决定城市规划的场地构成,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想要协调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就需要保障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更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居民需求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关注创新元素的融入,更新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