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实践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列专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对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挑战重重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作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等重大判断。习近平同志作为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以主政地方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为基础,继承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民胞物与”等天人合一、万物共生的思想,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两千多年前的《道德经》中提出“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就在讲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索取和世界资本主义的扩张,人与自然矛盾迅速激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20世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是典型例证。历史经验表明,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时走弯路。在对自然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系统总结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现实逻辑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时期。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旧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仍是首要任务。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因此,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振聋发聩的“生态三问”——“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在现有基础上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增加一倍,产能继续过剩,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累积的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国际视野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爆炸式增长,人均寿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但这些改变往往是以破坏自然为巨大代价的。从自然层面看,无限制的开发、有限度的保护破坏了地球运行系统的稳定性;从社会层面看,少数国家使用了绝大部分资源,经济收益和生态负担在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曾有报告指出,最富裕的10%的人口制造了全球约一半的碳排放量,最贫困的35亿人仅仅产生10%的碳排放量,然而后者的生活却饱受超级风暴、干旱以及其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威胁。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叠加,给全球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治理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性行动的问题,涉及全球公共利益,一国避免自身损害的利益不足以鼓励该国承担相关的治理成本。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英国“脱欧”、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凸显了“逆全球化”趋势,提高了全球社会治理成本,“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已成为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基于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准确把握和科学判断,站在全人类视角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的丰富经历和实践,对于其本人形成和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期间,他就开始思考,这个曾经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的地区怎么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山坡土梁?后来,他带领梁家河村村民建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工作期间,他设计生态立体农业,在兼顾生态平衡的同时推动多门类产业共同发展,打造“开放式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主持编制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在福建省宁德市工作期间,他就如何让宁德这个福建“经济老九”实现“弱鸟先飞”,提出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推动当地绿色发展。在福建时,他提出了“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强调要把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后代。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著名的生态文明思想论断。在上海,他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留下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与自然、生态与发展、生态与民生、治理对象与治理方式、国内治理和国际合作等关系认识愈加清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科学方向,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了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共识等重要人类文明成果以及中国共产党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在价值立场、思维模式、文明内涵等方面回答和解决了全球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是对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锚定了历史方位、提供了政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一)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被置于突出重要地位:新修订的党章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之一,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2018年3月1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如“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重要表述,都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根本的国家行为准则。
(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产生质的飞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在价值实现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典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产生质的飞跃,我国的发展理念从“唯GDP论”到“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自然在价值形成和增值中的作用,提出了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概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生态价值论意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现方式上,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在国家层面明确提出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考核问责制度约束,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二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解决方案,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健全国家公园制度,扎实推进大江大河流域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三是构建基于市场的环境治理新平台,如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伟力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入总结百年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和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领域伟大变革深层逻辑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形成了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2022年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将该思想的核心要义由原来的“八个坚持”拓展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十个坚持”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一)党的全面领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统领地位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重要成就的首要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繼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让脱胎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生态智慧,在阐述人与自然主客体关系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使命型政党的历史担当。回顾百年征程,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交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动态优化过程,经历了“以生态换发展”“以生态优化发展”和“生态就是发展”三个阶段的转变。与之相伴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需求侧节流、供给侧开源再到供需转化三个时期。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从“对立”“协调”走向“共生”;对生态和发展的认识从“二选一”单选题转向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选题。与发源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等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让美丽中国的成果得以全民共享,让清洁美丽世界的成效得以全球共享。“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近年来,在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绿色底色靓丽、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明显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指出党的全面领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统领地位,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
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的战略路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其中,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意味着发展和保护要相得益彰,要求生产生活方式是清洁的、低碳的、可持续的,本质上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模式。2020年初,疫情席卷全球,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创,带来了一系列危机,使得各国的发展面临着绿色转型和经济复苏的双重压力。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鲜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锁钥之所在,即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生态兴衰关系文明兴衰。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以深邃的大历史观视野,全面总结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创造性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等科学论断,深刻阐明了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把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高度。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生态系统各要素是生命共同体,要尊重并维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子系统的平衡;二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命共同体理论在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前提下,明确提出人因自然而生、依靠自然存在,人与自然是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扬弃了以往人与自然主客对立的二元思维,以去人类中心化的视角赋予自然以主体性,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观点隔阂,强调应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减少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式交流,维护自然系统的动态均衡。
(四)协调发展和保护之间的矛盾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的原因就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索取,致使人与自然矛盾迅速激化。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辩证统一。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一重要论述为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技术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还阐明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场革命。现阶段,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我们还需将这一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五)协调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享有更优美的环境。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长点。
(六)协调局部和整体之间的矛盾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从系统工程角度寻求治理修复之道,系统治理的目标是多主体协同发展,既包括时间协同、空间协同,同时也包括要素之间的协同。缺乏系统思维容易导致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只顾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只顾局部不顾整体,会大大增加生态环境治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其核心是充分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七)协调当代人和未来人的矛盾
环境问题具有外溢性和滞后性,其影响可能要多年后才显现出来。比如,气候系统具有巨大惯性,即使人类能够实现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全球气候仍将变暖至少二三百年。因此,指导思想、治理理念需要具有超前思维,设置目标要能起到预警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现阶段环境治理措施和成本能在很大程度上利好子孙后代,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目标,就是站在未来的维度上倒推回看设立的目标,能引领绿色低碳转型,迅速改变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极具前瞻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无疑是一场硬仗,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
(八)协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矛盾
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危机,其本质是全球尺度的外部性问题,单独的国家和次国家主体无法应对具有弥散性、跨界性和复杂性的环境挑战,需要采取联合行动、集体应对。此外,国际社会需要合作应对生态问题的逻辑还在于,生态环境问题对全球及各国的利益均会造成重大影响,采取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最终会实现中长期内各国福利水平的共同改善,其结果要远好于延误行动或者行动不力而导致的全球俱损,也好于仅有部分国家采取行动时全球行动力度不足且利益分配格局可能出现重大偏颇的后果。
環境政策需要权衡同一时代区域间的福利,使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公平承担应对环境问题的责任。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公平与公正,防止部分国家将“气候牌”当作地缘政治的筹码,设置绿色壁垒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行动。中国的生态文明之路摆脱了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将环境污染进行国际转移的模式,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融入内部发展和对外开放全过程,这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巨大贡献。
讨论题:
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何重大意义?
2.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