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红色经典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镌刻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甚至言语方式。品赏红色经典作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百年党史的必由之路。
适逢五四青年节,本期给大家推荐的红色作品为带有“青春”文字的三部小说《青春之歌》《战斗的青春》《青春万岁》。品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到一起,将青春热血融入时代洪流中去,青年人才能有真正的前途和无限的未来,才会拥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青春。
如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之歌,那么新时代的青春之歌还有待我们自己去书写谱就,“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奔跑吧,青年!燃烧吧,青春!
《青春之歌》:要找个人的出路,先找民族的出路
“要找个人的出路,先找民族的出路”,这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青春之歌》的主题思想。小说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重点讲述了林道静等青年知识分子将人生奋斗融入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大潮的故事,叙事宏大、动人心弦。
这是一部带有“半自传体”色彩的长篇小说,杨沫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创作了《青春之歌》,她用充满激情的笔墨,描写了林道静对生活的热情、对信念的执着,展示了她冲破重重限制的勇气和力量。
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茅盾曾评价:“ 《青春之歌》是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林道静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追求真理的女性。”
《战斗的青春》:为新中国而战斗的青春
雪克的长篇小说《战斗的青春》,是一部表现中华儿女英勇反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力作。小说以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女区委书记许凤的战斗生活为主线,描写了斗争环境的残酷和侵略者的凶狠残暴。小说中许凤、秀芬、小曼三姐妹,李铁、萧金等英雄人物生于战斗、死于战斗,把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抗日战争的大业。《战斗的青春》是一曲血泪交加、不屈不挠地反抗外敌侵略的英雄赞歌。雪克用战斗抒写青春,再现了抗战时期我国华北地区那段波澜壮阔、如歌如泣的峥嵘岁月。
《青春万岁》:把青春献给伟大祖国,让青春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青春万岁是一种责任,谁不能燃烧,就只能冒烟。”1953年,19岁的王蒙写下了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青春万岁》,小说以20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某女中高三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她们如何用青春的力量编织新生活,赞美了她们不断求索的精神、昂扬向上的斗志。小说充满着青春的色彩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激荡着热情、理想、对自我与时代的认知。
●摘录金句一●
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青春之歌》)
阅读感悟>>
对我来说,《青春之歌》不仅仅是一首青春的赞歌,更像是一部历史的画卷,将一个世纪之前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群像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林道静、卢嘉川、郑姐等青年,为了革命理想拼搏奋斗,闪耀着属于他们的青春之光。感受到他们的青春力量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我致敬他们热血奔涌的青春,致敬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更致敬那个年代每一位为了梦想拼搏的青年。希望我们当代每个青年人都能选择自己的梦想,走自己认为对的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留遗憾,活出自我。(分享人:计宁)
●摘录金句二●
在这个狂风暴雨的时代,你应当赶快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走出来,看看这广大的世界——这世界多么悲惨,又是多么美好……你赶快出来看看吧。(《青春之歌》)
阅读感悟>>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我们的成长平稳而幸福,我们有着比前人更好的条件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更应该传承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青年精神,应该承担历史重任和社会责任,成就自己值得歌颂的美丽青春。(分享人:王腾飞)
●摘录金句三●
铁窗,你锁不住革命的理想!狱墙,你关不住燎原的火焰!我许凤的血可流,头可断,可是休想使我这青春沾染上一个污点!死又算得了什么!人谁不死?我的身体是会倒下的,但是,共产党员这四个金光灿烂的大字,一定会化作一道七彩长虹,永远照耀人间!(《战斗的青春》)
阅读感悟>>
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虽然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里,我们也绝对不能忘记国耻的那一天——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我们不能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果我们连这些历史都遗忘了,那我们的民族谈何振兴?(分享人:彭凯)
●摘录金句四●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缨珞,编织你们……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青春万岁》)
阅读感悟>>
光有多亮,青春就有多亮;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有多远,飞翔就有多远;志有多高,天空就有多高。青春点燃了崇高的理想,理想也丰富了青春。青年节,让我们唱响青春的主旋律!(分享人:吴欢)
/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郑瑾牺牲
⊙ 杨沫
整个上午,郑瑾低低地教给她们唱一首监狱的歌子。这个歌子在一九三0年以后,曾流行在上海、杭州和苏州的监狱里。
“囚徒,时代的囚徒!我们并不犯罪!我们都从那阶级斗争的火线上捕来。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
囚徒,时代的囚徒!失败是成功之母,胜利终归我们。努力呵锻炼!勇敢呵奋斗!总有一天,红旗将随太阳照遍全球!”
歌子很长,郑瑾虚弱的身体,只能教给她们这开头和最后的几段,她们三个人整个上午过得很愉快。
午后三个人都疲惫地睡觉了。道静在睡梦中被推醒。郑瑾低声对她说:
“林道静同志,我必须告诉你两句话,我也许活不过今天了。请你以后有机会转告党:我真名是林红,去年十月间从上海调来北平工作。不幸叛徒告密,刚刚工作没多久就被捕了。我没有辱没党,尽我一切力量斗争到最后……我希望党百倍扩大红军,加紧领导抗日斗争,胜利一定是我们的。亲爱的同志,也希望你坚决斗争到底,争取做个坚强的布尔塞维克党员……”林红美丽的大眼睛在薄暗的囚房里闪着熠熠耀人的光辉,多么明亮、多么热烈呵。她不像在谈死——在谈她生命中的最后时刻,而仿佛是些令人快乐、令人兴奋和最有意思的事使她激动着。她疲惫地闭着眼睛喘了几口气休息了一会,忽然又睁开那热情的大眼睛问道静:“林,你保证能够把我的话带给组织吗?”
道静不能再说一句话。她流着泪使劲点着头。……这时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这样的人也会死吗?……”
夜晚,临睡觉时,林红脱下穿在身上的一件玫瑰色的毛背心递给道静:“小林,你身体很坏,把这件背心穿在身上吧。”她又拿着枕边一把从上海带来的精美梳子对小俞笑笑,“小妹妹,你喜欢这把梳子吗?我想送给你留做纪念。”
小俞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妙,她和道静两个同时哭了。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
夜半时分,铁门开了。林红被用一扇门板抬了出去。……门板刚刚抬出病囚房,一阵急雨似的声音,猛然激荡在黑暗的监狱的屋顶,激荡在整个监狱的夜空:
“打倒反动的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
“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同志们,为我们报仇呀!”
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这口号声越来越洪大、壮烈、激昂,好像整个宇宙全充满了这高亢的英勇的呼声。
道静倒在木板床上呼喊着。她抱住那件玫瑰色的毛背心,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氣,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虽然她微弱的声音也许谁也听不出来。
小俞没有喊。她像一个被人抢走了妈妈的孩子,看见林红被人用木板向门外一抬,她就跳下床来扑向她去:“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
她的后脑碰到墙壁上,她的腰部被卫兵的大皮靴狠狠地踢了一脚。她流着满脸泪水昏了过去。
并没有枪声。这一夜,林红牺牲的这一夜,又有十个不屈的战士同时被活埋了。
囚房里冷清清,只剩下道静和小俞两个人了。她们互相摸索着,紧紧地把瘦削的手指握在一块儿,好像两个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互相偎依在一起。
……
“小俞,好妹妹,不要哭啦!”道静含着满眶热泪在黑暗中温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这一夜!永远记住郑姐姐的血……”
林红一死,不知不觉地,道静竟自动代替了她的任务。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节选自《青春之歌》,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采用全知视角,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郑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教唱狱歌、临终嘱托、被秘密处死的全过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B.“夜是这样黑暗、阴沉,似乎要起暴风雨。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既是对恶劣社会环境的实写,又是对人物遭遇的不祥预示。
C.“郑姐姐!郑姐姐!你别走!你别走呀!……你不能死,你不该死呀!”个性化的语言表明此时的小俞还只是一个比较幼稚的女学生。
D.小说设置的三位女性共同组成了女性革命者群像,表达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共产党人无畏艰险、前仆后继、力争胜利的时代诉求。
2.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在狱中经历了思想成长的三个阶段,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3.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情感抒发节制有度,《青春之歌》的情感抒发则显得奔放炽烈。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实现这种艺术效果的?
参考答案:
1.B(此处环境描写是虚写。)
2.第一阶段:在林红嘱托时,林道静还充满着单纯的幻想,对革命斗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如“只有一个朦胧的梦幻似的意象浮在她脑际:‘这样的人也会死吗?”。第二阶段:在林红临刑时,林道静对反动派的残忍有了清醒的认识,自觉地加入反抗队伍中,发出反抗声音,如“拼着全部肺腑的力气,和着监狱的全体囚犯一同呼喊着”。第三阶段:在林红牺牲后,林道静自发地承担起林红的革命任务,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革命战士,如“把教育她、关怀她的责任担负到自己的肩上来”。
3.①小说通过描写典型环境(抗日救亡的社会背景)、塑造典型人物(如林红)来表达炽热的情感。作者使用充满革命激情的语言叙事、塑造人物,表现革命者坚强的信念。②用典型的革命语言描写革命者的热情与斗志,如小说中出现的歌曲、口号、对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