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成本。事实上,以增加成本投入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经营运作并不是具有可持续性的做法。一方面,成本增加意味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难以产生长远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成本的增加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使得风险抵抗能力下降,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就有可能造成经营危机。因此,企业需要改善当前的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控制成本投入,其中管理会计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具有重要价值。管理会计是财务体系的一大分支,其职能侧重于管理,通过记录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收集并分析管理数据和信息,直接参与决策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路径,企业的管理水平将得到有效提升,成本投入将更加具有合理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在企业成本控制的各类举措中,管理会计的价值是无法忽略的,管理会计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提升了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效。管理会计能够将成本控制的流程进行细化,结合成本控制目标制定计算和控制的具体方案,通过科学的财会手段控制各类成本因素,并逐步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成本控制机制,确保成本投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进而保障经济效益。管理会计在制定相关决策之前,会全面分析当前的市场经济特征和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判定成本控制的导向,综合分析企业成本的各类因素,制订管控计划。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会实现全过程的跟踪分析,掌握各项数据和因素的动态变化,编制分析报告和趋势预测,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1]。
企业可以应用管理会计进行产品和服务分析,明确产品的生产计划和定价是否科学合理,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市场竞争力。管理会计所分析出的成本数据和产品价值数据可以为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辅助进行产品价格调整,完善营销方案,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计划开展的顺畅性。随着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能够更加契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吸引并稳固客源,从而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打下基础。依靠管理会计,企业推动了成本转换,有效提升了市场地位,与客户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强化了客户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助力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推动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管理会计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了存货管理。存货管理是成本控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存货量增多会使得企业的成本压力和销售压力不断增长,因此只有实现良好的存货管理,才能确保企业产品的存货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管理会计能够提升企业各个部门的成本控制意识,不断优化生产销售工作中的流程管理模式,提升成本控制效率。企业依靠管理会计能够实现存货管理工作的重构,借助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分析,评估产品的生产需求,并制订科学的存货计划,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等不合理现象[2]。近年来电商行业的预售机制正是一种存货管理手段,通过评估消费者的需求订单量来制定生产和备货方案,提升生产量和销售量之间的平衡性。
管理会计应用效能的发挥需要借助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完善财务内控制度,通过优化内控流程,提升内控水平,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化、统一化和实时化,从而为管理会计的工作提供信息依据。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明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具体职责,完善内部控制的流程衔接工作。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是从宏观全局的方向把控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职能,实现生产经营流程的串联和衔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由于部门众多,很多部门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这就会使得部门运转所生成的数据信息无法及时流通和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第二,要加强资产管理工作。部分企业在资产管理上较为粗放,导致资金投入规模大,但效益偏低,固定资产浪费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很多新兴产业,例如新能源汽车等,在研发上投入巨大,但收益很低。对此,要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机制,实现资产调度的优化配置,尽可能降低资产浪费比重,提升使用效能。
要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就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效能。全面预算管理即是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各项费用预算、投资预算进行整合和编制,从而实现预算对企业工作的方向性指导。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流程主要包含三部分。首先,要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期工作。一是成立预算工作组,明确内部人员构成,通常由分管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预算工作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成员则包括财会人员和其他部门的代表。二是要明确预算管理目标,编制预算工作方案,包括时间安排表、编制和核定步骤、编制成本差异计划等等。其次,要进行预算数据采集工作。相关人员要综合采集预算编制表格中各个项目的预算数据,包括采购数据、生产数据等等,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管理平台进行核算,从而确定企业的生产计划、库存计划等等[3]。最后,根据所采集到的预算数据,财会人员完成预算表格的制作工作,并逐级进行审批。
管理会计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控制能够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部分企业正是由于费用支出的控制措施不严,才会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的情况。从管理会计的角度来看,成本支出控制流程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优化。第一,企业应当采取分离审批的工作模式。为了提升费用支出的控制效果,各个部门费用的审批者和执行者应当职务分离。第二,设置成本管控岗,实现对企业成本的集中控制。企业各个部门的主体都应当加入成本管控工作之中,将成本控制与部门绩效挂钩,激发各部门的管控积极性。第三,完善成本控制标准体系,通过量化指标的方式建立成本控制的具体指标,细分到每项业务行为。一旦成本费用超出了额定标准,就要对后续的费用审批进行严格控制,分析预算超标的原因,从而实现优化调整。
绩效考核是成本控制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系统能够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基于管理会计应用的绩效考核体系重点在于财务指标的分配和执行力的考核。将成本控制目标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进行细分,并对基层员工和管理层进行阶段性的量化考核,目标反馈是以执行力为基础考核标准,执行力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性指标,是基于结果出发的考核方式[4]。企业在进行考核时,应当对任务完成情况和执行力表现进行及时的通报,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目标的执行力度,最终实现成本控制效果的增强。此外,要注重对学习力和创新力的考核,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学习和创新的氛围,推动生产经营模式的不断优化改革,助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如图1 所示)。
图1 企业绩效考核流程
想要让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就需树立管理会计的工作意识,明确其价值和意义,并将管理会计工作真正融入企业成本控制之中。企业要从全局的层面入手,在企业上下推广管理会计工具,从多个角度和流程中逐步渗透管理会计工作,并落实对企业生产、采购、销售、营销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5]。企业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实质性投入,包括人才、资金和技术投入,确保管理会计的基础运行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在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之前,企业要全面构建管理会计工作体制,使管理会计的各项事务与当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体系相融合,提升管理会计工具的适应水平。在设计成本控制方案时,应当鼓励各类创新举措的应用,不断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尤其要调动各个部门参与成本控制的主动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控。管理会计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产品生产状况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通过信息技术来完善财务数据链条;另一方面则要推动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数据的流动和共享,形成统一的财务数据库,便于成本资金投入的监督和管理[6]。最后,企业应当构建一套评估审核机制,对管理会计的工作效能进行价值评估,财会人员应当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综合考量趋势中的波动性,进而调整成本控制的需求,使管理会计工作体系不断优化,适应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
近年,某中国500 强汽车企业在全面落实管理会计工作,强化成本控制之后,企业总体成本支出的降幅超过10%,利润增长超六成,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率接近100%,充分体现了管理会计工具对于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作用。
当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财务信息并不是通过财会系统自动生成,而是人工进行编制和计算,这种方式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无形中增加了人工失误发生的概率。例如,某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门店数量日益增长。但每个门店所使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并没有实现统一化,导致数据的格式存在差异,日常的工作报表形式也难以统一。这给管理会计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一方面,财务和管理数据不全,导致企业内控水平难以提升;另一方面,门店的数据报告无法直接生成,必须通过人工编制的方式进行提报,待审核完成后,再统一汇总合并。不仅很容易出现数据错误,而且工作的效率十分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管理。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企业应当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财务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以新会计准则为工作基础,对企业的财会工作进行规范和调整。首先,企业应当使用统一的工作系统,确保数据信息的同源性,提升管理会计处理的速度[7]。尤其是对于存在多个子公司、分公司或门店的企业,一定要确保系统的统一性。其次,要加强硬件设备的供应,并为系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企业要及时淘汰落后的计算机,购入性能完善先进的设备,还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撑,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最后,企业要加快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实现财务数据的流通和共享。管理会计的工作离不开各个部门的协同,因此需要依靠大数据平台来整合财务数据,实现管理的集约化。
为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应当根据管理会计的工作思路来不断优化运营资金管理工作。主要应当从资金管理、采购管理和客户资信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统放结合的资金管理措施,提升资金利用的合理性。财会人员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数据,从而提出更加具有科学性的融资结构方案,严格控制企业的负债率。加强对预算的管理,调控贷款规模,平衡企业的资金构成。此外要创新融资方法,选择最优的资金方案,降低资金风险。财会人员要进行资产清查,对于管理费用高但经济效益低的低效资产应当迅速处理,控制低效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比重[8]。其次,要强化采购管理工作,实现成本的科学控制。加强库存管理和报表核对工作,提升采购招投标比例,规范招投标流程,从而科学降低供应商的采购报价。最后,要重视对客户的资信管理。随着赊销情况的日渐增多,企业应当做好供应商、客户的资信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导致的坏账情况。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客户资信库,及时更新资信信息,并与企业的合同管理、财务数据挂钩;加强回款进度管理,将回款任务与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关联,降低运营风险。
很多企业的财会工作模式还十分传统,岗位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的财税事务进行处理,对数据的应用还停留在汇总、计算和审核上,工作十分被动,无法发挥财务数据的预测和决策功能。此外,传统的财务数据模块较为独立,并没有与企业其他部门的数据建立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条,导致数据分析能力难以提升。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都在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前进,这就要求企业财务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统筹性,强化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实现现代化财务工作的转型。企业应当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确保财会人员能够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价值,严格遵照所制定的工作机制来规范工作行为。培训方式多样,一方面要举办线下培训活动,包括专家讲座、经验分享会、学习会等等;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筛选网络上的优秀课程组织人员学习。同时,企业要在各方面渗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薪资待遇和晋升空间,为之制订相适应的岗位发展计划,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价值,激发其工作活力。
综上所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在降低成本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实现财务内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当前部分企业在管理会计层面了解不深,财务工作模式较为传统,财务数据和企业运营信息的价值也没有深入挖掘,导致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撑作用无法全面发挥。对此,企业应当加快构建管理会计工作机制,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