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实践探究
——以教学能力比赛作品课堂改革为例

2023-10-19 07:22范文阳黄海波
教育观察 2023年23期
关键词:民宿传统建筑

范文阳 ,黄海波,刘 芳 ,周 薇

(1.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45001;2.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45001)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肯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与成就贡献。[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一个重要赛项。该比赛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质素养的全面提升,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

在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尤其是在决赛环节采用了线上录制与答辩的组织形式,为职业教育做好数字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好的蓝本。笔者团队的作品《传统风貌民宿客房单体建筑设计》,代表广西职业院校参加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得高职专业一组国家级二等奖。本文重点阐述该获奖作品的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思政系统设计、教学策略、教学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其他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提供借鉴。

一、重构教学内容,系统设计课程思政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突破传统思维限制。笔者团队通过研读比赛方案明确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部署,继续深入推进“三教”改革,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创新,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同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活页式教材,以适应岗位需求,使教材更有益于学生学习。

(一)今古融创,岗课赛证教学内容重构

公共建筑设计是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助理建筑师岗位人员。依据现在建筑行业热点,积极贯彻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文化强国奋斗目标,将传统风貌民宿建筑设计列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并进行课程优化与重构。

1.“今古融创”课程模块重构

课程重构秉持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创新的“今古融创”理念,追求知识由浅入深、技能由基础至复杂的逐渐递进关系。本课程设计共72个学时,课程重构为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两大模块,三个设计项目。“今”模块包括现代建筑项目一的“公园茶室设计”,现代建设项目二的“幼儿园建筑设计”,各16个学时。“古”模块是传统建筑项目三的“传统风貌民宿建筑设计”,32个学时,具体可执分为:“传统风貌民宿总平面设计”6个学时、“传统风貌民宿客房单体设计”16个学时、“传统风貌民宿公共空间单体设计”10个学时。参赛项目选自项目三子项目二“传统风貌民宿客房单体设计”(图1)。

图1 课程模块重构

2.岗课赛证有机融通

岗课融通,课程内容重构主要基于“小型公共建筑方案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岗位依次为:绘图员、BIM建模员、助理建筑师、主创设计师。岗位工作内容为:方案图纸绘制、BIM模型制作、建筑方案构思、建筑方案深化、建筑方案汇报等。岗位能力包括图纸绘制、BIM软件运用、方案构思与创新能力、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方案的汇报表达等能力。[2]赛课融通,参赛项目依托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发现弄岗”景区民宿建筑设计真实项目,基于助理建筑师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内容组织与重构,依托建筑方案设计的典型工作流程——项目分析、方案设计、方案优化、方案汇报等环节,融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3]单元教学分为8个任务,教学内容对应民宿设计竞赛、大学生BIM设计竞赛中工程设计赛项与绿色建筑赛项相关内容。证课融通,授课内容对接行业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紧密围绕“1+X”证书进行内容重构(图2)。

图2 根据“岗课赛证”进行内容重构

(二)匠心筑造、文化传承思政无声育人

1.整体设计

课程思政整体设计以“匠心筑造、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建筑——侗族木构建筑为载体,取“技艺相承”的之意,把劳动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意识,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工程及培养学生的全过程。

“匠心筑造”层面,包括传统之“技、艺、相”三个方面。其中,传统之“技”旨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精神;传统之“艺”旨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建筑艺术之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传统之“乡”旨在使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和增强责任心,认识传统村落及古建筑的价值和困境,主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文化传承”层面,传统之“承”指的是新技术、新材料绿色建筑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互传承,旨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自觉发扬与传承建筑文化。

2.具体设计

具体课程思政的设计细分为八个任务。

任务一“设计前期分析”,通过播放干栏式建筑动画,展示改造成功的民宿案例,引导学生充分发扬创新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任务二“传统风貌解析”,通过讲授传统风貌,使学生认识传统建筑之美,培养文化自信,激发家国情怀;任务三“平面设计”,通过动手搭建木构模型实操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任务四“立面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其用酷家乐云设计软件进行客房布局,并且查阅相关设计规范,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安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任务五“剖面设计”,让学生参与具体设计实践,使其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认同;任务六“风貌提升”,通过案例学习,让学生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探索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任务七“节能设计”,通过开展节能策略小组探究,让学生树立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任务八“方案汇报”,通过模拟真实的竞标环境,要求学生汇报分享,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展示企业真实项目推进,培养学生心怀振兴乡村的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整个课程思政设计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之中,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制定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活动

(一)双线引领,两融四通创新教学模式

在真实项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驱动之下,课内第一课堂与课外第二课堂相结合,采取“两融合,四融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模块设计基于助理建筑师岗位工作流程,课程教学组织“学”“做”一体,对接真实项目民宿设计竞赛要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两融合”,即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创新融合。其中,本模块单元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细分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各部分。[4]课堂教学遵循“三阶六步”,三阶段指课前、课中、课后,六步骤指BOPPPS教学,分别是前测、导入、目标设定、参与式学习、总结、后测六个步骤。[5]第二课堂以民宿设计行业竞赛、非遗传承研学社团活动、发现弄岗景区项目实地课外调研、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项目为第二课堂活动载体。课外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收获知识、增强个人素质,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6]

“四融通”,即岗课、赛课、证课的融通,在真实项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驱动之下,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贯穿融合,在任务驱动下开展教学(图3)。

图3 教学模式示意图

(二)校企共育,资源共建

笔者团队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并辅以行业工作手册和自主开发的活页式教材进行授课,借助传统侗族木构木楼建筑实体模型作为教具,使用酷家乐云设计软件、济光绿建App、BIM软件、VR实景漫游等信息化手段,在智慧教室、实训中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职教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师生全面良性互动,运用自主开发的交互式智能评图系统做到实时有效记录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与区内一流建筑企业开展校企共建,共同开发建筑教学资源库,将实际项目资源作为学生课内实训、课外拓展的资源,让学生直接接触到一手项目资源,做到岗位与知识深度结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三)多元融合教学评价

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基于建筑方案设计行业规范与标准,引入行业竞赛“民宿设计大赛”和“1+X”BIM证书标准,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托职教云平台和交互式智能评图系统,跟踪采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数据,关注师生、生生之间深入有效的互动,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实现学习全过程实时动态评价和综合评价,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增值水平,不断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变化,从学生职业素养、传统文化素养、个人能力素质、方案设计能力等方面探索增值性评价,将学校、企业等方面教学评价融入其中,形成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三、BOPPPS“三阶六步”实施课程

教学整体单元实施运用“双线驱动,两融合四融通”教学模式,基于助理建筑师岗位流程,依托职教云平台以及自主开发的交互式智能评图系统开展教学,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技艺融入教学,做到教师讲授“说”非遗,学生操练“学”非遗,通过设计“传”非遗。每次课堂具体实施采用“三阶六步”的教学方式,为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有效互动奠定了基础。

下面以任务三“平面设计”为例,做具体概述。

课前,教师在职教云平台上传《民宿客房设计》教学课件以及《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引导学生阅读客房设计及规范的相关内容,发布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客房的面积”“客房功能分区”课前小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客房单间布置图,上传至职教云平台。教师进行线上答疑及分析反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策略。通过课前活动的设计,教师运用课件、视频、图片等丰富的资源延伸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数据跟踪反馈。

课中分为创设情景、探析任务、设计操练、总结评价四个阶段。

创设情景阶段,教师进行课前小结,通过平台展示学生课前学习结果柱状图,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预习效果,并阐明本次课程教学目标任务。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利用自主开发的活页式教材进行组间分工。

探析任务阶段,教师不断探索优化教学内容,探索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通过播放BIM虚拟视频动画,运用酷家乐云设计软件,引导学生对“民宿类型、档次对每层客房间数的影响,民宿规模对客房面积的影响”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并通过真实项目图纸案例分析、查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参与教师发起的职教云平台随机提问活动,对客房层消防设计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结合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楼的特征,让学生借助游戏探索如何通过开间和进深的变化,在现代酒店中体现侗族木楼的特征。通过视频动画、具体图纸分析,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培养节约资源、高效利用空间的意识,通过查阅规范,学习客房消防设计,树立规范设计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设计操练阶段,学生运用BIM软件及酷家乐云设计软件对作品进行设计修改;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并引导学生将作品上传到职教云平台。教师组织各组作品展示与简单汇报,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习客房合理功能布局,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设计理念,并在作品展示、汇报时锻炼表达能力。

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交互式智能评图系统对各小组现阶段作品进行评价打分。自评、互评、师评、企业评等多方面的客观有效评价,使得评价方式更多元,探索了增值性评价的有效路径。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小结,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提升,布置课堂任务。

课后进行线上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利用课程平台指导学生修改客房设计方案,为学生答疑解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课后要求或进行不同层次的课后测试,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在教学反思阶段,对授课时效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提出不足与改进的相关建议,促使教学不断进步。

四、特色创新与反思改进

(一)特色创新

1.非遗文化贯穿,思政无声育人

教学团队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融入建筑设计教学,让学生感受并设计具有侗族木构风格的建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心。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文化育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教学同时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优秀建筑文化,并将非遗传承贯穿始终,拓展了思政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2.创新教学模式,岗课赛证深度融合

教学中积极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线引领,两融合四融通”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和文化主线贯穿课程始终,推动“岗课赛证”的深度融合,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7]

3.教学示范引领,立足乡村振兴建设

教学内容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乡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特征和需求。通过引入真实的乡村振兴民宿项目,学生既能够感受到祖国、家乡的美好,激发出为乡村振兴建设的内在源动力,并获得学习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并运用于教学之中,实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有效地服务产业。这一职业教育育人新方式的探索,具有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引领价值。

(二)反思改进

本课程教学设计新颖,有效结合专业与实践知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课堂设计,并形成主线贯穿其中。未来相关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除了侗族木构,还需进一步拓宽对于文化传承以及其他文化的拓展设计开发的交互式智能评图系统,进一步完善与细化评图模块方面设计,并且寻求行之有效的标准进行支撑,以期开发出更高效、更规范、更行之有效的评图系统;注重学生差异化,加强学生个性化辅导,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习获得感,提高学习自信心;继续完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校企共同加大对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丰富信息化资源,更好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现场施工的需要。

综上所述,教学需要创新与发展,做到深入贯彻职教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提质培优部署,认真钻研比赛方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三全育人以及三教改革新方法、新模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继续扬长避短,进一步探索职业教育新方式,不断提高教师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育能力、综合育人能力,不断提高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民宿传统建筑
孪生院子民宿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你是民宿达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