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
摘 要: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特色产业,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药材产业化逐渐得到重视。当前,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逐渐提升,需要加快推进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高中药材生产行业的规范化,推动中药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本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策略,以期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化;经济助推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9-0001-04
1 概述
中药材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独特的农业类型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1]。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药同补、养生保健及中草药防病愈发关注和喜爱,中医药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尤其是中医药在这次抗疫中取得很好的治疗与预防效果,中医的“调态”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古老的中药焕发了新的活力。中药材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是中医药工业和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正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也成为助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随着中草药的各种功能被开发出来,各种新药被研制出来,产业链条延伸和中医药产品附加值增加,中药材产业带动了其他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以赤峰市林西县为例,林西县立足区域生态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2],政府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中药材生产研发企业,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种植中草药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双管齐下,既可以提高闲置农用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 林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2.1 林西县自然地理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北部,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昼夜温差较大。
林西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全县总耕地面积118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108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40万亩,旱坡地面积78万亩。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低,林西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富饶且适宜多种名贵中药材生长,中药材品相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知母、甘草、黄芩、防风、柴胡、益母草等药用植物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2.2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多种原因,各地区的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应用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经过8年的试验探索到规模推进,林西县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一直以来,林西县种植业生产主要以粮、经作物生产为主,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甜菜、向日葵。旱坡地以种植荞麦为主。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林西县十三五规划将中药材产业定位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并予以政策扶持。
林西县中药材从最初一家一户零散种植,发展到2016年1万亩,2017年2.5万亩,2018年6.3万亩,2019年新增中药材2.5万亩,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累计12万亩,2023年全縣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15.7万亩,“十四五”期间中药材种植每年递增2.0万亩以上,2025年播种面积预计突破20万亩。现有种质资源圃1处、高标准种植基地11处,中药材交易市场1处,中药材深加工企业2家。
种植模式主要以旱地仿野生种植为主,水浇地种植为辅。利用全县范围内旱坡地、撂荒地、退耕地,推行药材仿野生种植,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播种和移栽基本实现机械化,起收半机械化。品种主要有苍术、黄芪、知母、黄芩、防风、桔梗、赤芍、玉竹、牛膝、苦参、板蓝根等[2],其中黄芪种植面积最大,达到3万亩,其次是防风,种植面积为1.7万亩,黄芩种植面积为1.5万亩,苍术种植面积为5000亩。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已成为林西县产业结构调整标志性产业。
2.3 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
“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促进林西县中药材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高效、健康、有序发展,县委县政府会给予更多扶持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县域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并纳入农牧业“5531”工程进行重点培育。为了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林西县给予资金扶持,即对种植品种、种植模式、交易市场运营方面符合条件的农户均予以资金奖补。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农户专业技术水平。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几年来选取药材发展优势产区和种植技术先进的基地,组织有意向的药材种植户、合作社和药企培训参观300余人次;聘请中草药方面专家办中药材培训班10余期;培训5000名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中草药生产的专业工人。加强田间指导和服务,组成县农牧志愿服务队定期到中药材产业园,指导种植户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工作,强化新品种引进与推广,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
3 林西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实施路径
林西县立足自身优势,配合多种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新引擎”,通过全力夯实生态产业基础、积极打造生态产业品牌、持续探索生态富民模式,实现生态致富,惠民富民。
3.1 “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
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做精特色深加工产业。让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发展,将产品生产与市场资源有效对接,既可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又可增强农户增收增产的信心与能力。
内蒙古恒光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林西县中药材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中药种植、技术研发与服务、饮片加工、中药提取、食品加工、销售物流于一体的中药大健康全产业链企业[3]。近年来,企业积极投身和参与林西县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提供技术服务、就业岗位和发展种植等方式,与农户构建起“1+4”利益联结机制,即通过一个成型的产业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获得财产性收益、劳务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和生产性收益这四方面收益,让农户守家在地就能增收致富。
林西县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且有很多旱坡地,农民种植的玉米、荞麦等农作物,如果遇到干旱年份就会发生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恒光大公司以旱田收益提升为主攻点,通过新林镇3000亩坡改梯旱田仿野生黄芪秋播技术试验成功,为赤峰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旱坡地寻找到一条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恒光大已建成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万亩,通过技术服务、订单种植、试验示范,积极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区域以新林镇为核心辐射带动林西镇、官地镇、十二吐乡、五十家子镇、统部镇等5个乡镇,并且以林西县的新林镇、林西镇、新城子镇为中心,成功打造了林西县中药材种植北中南三块示范片区。公司龙头带动,以核心示范基地为引领,以规模化农户基地为依托,上下联动,共赢发展,为林西县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林西县太平村坚持党建融合发展理念,发挥组织优势,探索实施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模式,确立了林药间作的发展思路,使林下经济成为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4]。为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该村专门聘请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农户,宣传中药材市场现状和前景,宣传“林药间作”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大大激发了农民林药间作的热情。
3.3 “村党总支+合作社+市场+订单”模式
新城子镇采取“村党总支+合作社+市场+订单”的模式,在老虎石沟村建设赤北中药材交易市场,市场采取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建设,项目总投资2370万元。市场建成后,将集仓储、加工、包装等为一体,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中药材交易平台,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增加了药农的收入。并且委托给金禾中草药种植合作社经营管理,进一步带动本县区域内中药材交易,带动全县种植户中药材晾晒、烘干及加工存放,同时规范、引导本地药材经销商,通过电商平台整合当地药材品种、规模、品质,搭建统一对外的销售联合体,形成赤北中药材销售集散地,并带动当地3万亩中药材实现规模效应。
4 中药材产业化助推县域经济發展建议
4.1 “互联网+”中药材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中医药的越发重视,使得与之密切相关的“互联网+”中药材产业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中药资源作为传统中药、民族药及民间草药的原材料,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于一身,对中药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最终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富裕。互联网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相较传统交易模式,线上交易具有交易面更广、成本更低、品质更高、风险更小等特点,可以为中药资源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空间。
(1)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药材交易成本降低。在崭新的互联网时代,药农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商机,药商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优质货源。在货源组织方面,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市场,提供了一个降低交易成本的渠道,使得药农与药商有机会在虚拟市场上讨价还价。因此,通过“互联网+”中药材平台,既帮助了货源组织,也为普通百姓提供了便利。
(2)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减少中间环节。互联网上的中药材之所以价格低廉,是因为电子交易平台缩短了中药材交易的大部分环节。如果通过“互联网+”平台,农户选择在网上直销卖出,最大程度上节省了中间流程,农户手中的药材就可以直接送到消费者的手中,避免了中间许多不必要的开支花费,价格自然也就便宜。电子交易平台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药材交易的成本,提高中药材交易效率,避免或减少中药材在经营企业之间长距离来回周转,还能快速对中药材价格进行实时监控,调节供需关系,增加市场信息透明度,并进一步促进中药材生产企业树立品牌。
(3)互联网增强了中药材买卖双方信息获取能力。在互联网的渗透之下,相关方获取中药材行情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中药材的市场价需要在现场进行议价才能得知,这种传统市场方式的弊端就是其产生的信息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传播,全国各地信息参差不齐,而互联网在中药材行情获取方式这方面,使得买卖双方信息获取能力大大增强,中药材价格变得更为透明一些,为采购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于国家、相关行业对于“互联网+”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逐步重视,现在“互联网+”中药材产业正处于政策利好、行业繁荣的大好机遇当中,如果可以抓住机会,迎接挑战,便能促进“互联网+”中药材这个新兴产业继续蓬勃地发展,为助力县域经济的增长增加一个新的支点。
4.2 打造“中草药+”种植、旅游、体验文化产业园
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和休闲娱乐,将中草药产业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促进林西县中医药事业高质量的发展,推动林西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工作,进一步扩大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林西县在新城子子镇和新林镇分别建设了中医药发展产业园,并制定了林西县中医药旅游项目[5]。旅游线路是从林西县内蒙古恒光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发,内蒙古恒光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是林西县中药材产业的龙头企业。参观恒光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驾车向南行驶到达十二吐乡。
十二吐乡建设了种质资源圃100亩,计划以内蒙古特色蒙药材(蓝刺头、蓝盆花、金莲花、草乌、并头黄芩等)与道地中蒙药材品种(桔梗、北沙参、黄芩、黄芪、甘草、赤芍、苍术、白鲜皮、防风、柴胡、远志、秦艽等)及国内名特优新药食兼用植物为种质资源收集对象,总计收集300个品种。建设集科研、示范、科普、教学、观赏多功能于一体的赤峰市野生或栽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最多,品种最全的资源圃及种源基地。除此之外,十二吐乡还有中蒙药材种质资源圃、景观花海、试验示范基地、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繁育基地、旱坡地仿野生种植试验示范基地、规范化种植基地和教学实习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十二吐中蒙药材产业参观结束后,可继续向北到达新林镇的蒙中药扶贫产业园。
新林镇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路径,依托恒光大药业、弘图药业等龙头企业,积极探索旱地“雨季秋播”种植新方式,坚持把中草药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多年生仿野生道地中草药种植,种植品种日趋丰富、体系不断健全、效益持续增加,中草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为了更好地提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发挥林西县生态环境优越、药材资源富集两大优势,可以在蒙中药扶贫产业园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产学研企协同协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在种植和旅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着力对接一三产业,进一步打造一个集种植、游玩、展览展示、体验、餐饮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让中医药产业发展及健康服务产业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
(1)园内打造科普教育基地。中草药科普基地可以根据不同时令气候特点和游客、村民的需求,参观加工工厂、开展相关的科普讲座活动。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和体验感,基地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不断探索开发大众喜闻乐见、好玩有趣的科普服务特色体验课,例如中草药茶饮制作、保健香囊制作、古法拓印、中草药口红DIY等,这样既可以让游客学习中草药知识,又可以将成品带走留为纪念。科普教育基地既可以面向青少年定期开展研学活动,也可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展示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全方位、规范化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让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走近中医,学习中医药防疫治病理念和养生保健基本知识。
(2)完善生态观光路线。在园内原有的种植园和旅游路线基础上,可以增加中草药景观、铺建生态步道,并在生态步道旁设立解说牌,方便游客认知。建立膳食馆,膳食馆可以开发一系列色味俱佳、营养均衡、滋补养生的创意菜品,以套餐为主。在餐单上,每种食物后面都会显示功效以及使用到的中药,多种多样的菜品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例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喝奶茶、吃蛋糕,那么药膳馆可以推出银翘奶茶、中药提拉米苏等特色餐品,不含糖精和添加剂,既满足了口感又养生;或者可以推出更多安神助眠的汤膳、健脾益胃的粥、补血养气的糕点等,让健康养生方式离不开中医。
(3)开创文创馆。可以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将流行元素、创意产品与中医药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养生理念相结合的中医药文创产品,既可以发扬中医药文化,又可以对文化产业园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
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富蒙中药扶持产业园文化内容[3],不断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既可以促进中药材产业链条各环节与农户增收致富有机结合,又可以推动中药材旅游产业,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4.3 中草药康养园
康养园是对中草药文化产业园的延伸,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医养健康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催生新创意、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拓展中医药康养文旅产业链[5]。如今各类中医养生馆,推拿、药膳等服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增进健康、疗养休息的重要内容,可将这些内容与基地服务进行融合发展。如对来康养的游客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和康养服务,获得个人健康报告;游客也可以参与养生运动课程或体验中医师根据每人身体不同定制的养生药膳药浴药茶等养生项目。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走康养旅游与农旅融合发展之路,这样既能打造清凉小镇、养生小镇的特色,又能带动民宿的发展以及村民就业。
4.4 促进中药材区域融合发展
林西县耕地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其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如何破解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是摆在产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难题。基于此难题,县委县政府提出并积极落实“借地种药,借地谋业”的发展构想,即充分利用林西周边旗县丰富的土地资源,不断延伸产业触角,借地生“金”,促进中药材区域融合发展。
5 小结
推进县域經济发展如何让农民增收,实施模式固然多样,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眼光看,“把中药材产业做大进而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不失为当地的一种良策。发展中药材产业,既可以激活当地农户的主体意识,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又可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药资源永续利用,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农村实现调整农业结构,转变传统增长方式,形成“政府组织+专家技术支撑+特色中药资源+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以农户参与产业链为抓手,推动产业持续增值收益,形成联动共赢的局面,并逐渐把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
参考文献:
〔1〕韩松现.农业经济背景下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和措施探讨[J].山西农经,2021,39(15):162-163.
〔2〕邹俊杰,张玉龙,刘树清,等.林西县中草药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22,38(10):17-18.
〔3〕左小林.发展中药材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关于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新论),2019,21(05):52-55.
〔4〕张世巧,张玉.山上披绿装 林下闯新路——安徽六安西河口乡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J].农村工作通讯,2023,68(09):61-62.
〔5〕王伟国.康养文旅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C].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