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现状与供应保障路径研究

2023-10-18 21:20:24曾伟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3期
关键词:食物

曾伟

摘要:入世以来,我国食物生产并未因进口冲击而出现下滑,呈全面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我国各类食物净进口量不断增长,部分食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看,谷物对外依存度总体控制在10%以内,三大主粮仍以国内供应为主;油脂油料和食糖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大豆和植物油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从劳动密集型食物看,肉类对外依存度总体低于10%,但牛肉对外依存度较高;奶产品对外依存度总体不足7%,但奶粉、奶油和奶酪高度依赖进口;水果、蛋、蔬菜和水产品基本完全自给。产需缺口、国内外价差以及食物政策是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食物供应保障要采取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食物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关键词:食物;对外依存度;供应保障

一、引言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食物安全已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0)于1974年首次提出“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概念,直译为“食物安全”或“食物保障”,概念的范围远大于“粮食安全”,但国内学者约定俗成的将其当作“粮食安全”。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入世以来,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受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国内外价差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部分食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大豆、植物油等食物供应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且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影响国家食物安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担忧。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可以全面地对某个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衡量。对外依存度指标可细化为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净依存度,净依存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安全问题[1]。回顾文献,国内大部分学者从食物自给率角度评估我国食物安全问题,鲜有文献从食物对外依存度角度进行研究。现有从食物净依存度评估中国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仅是分析某一品种的进口对外依存度,或者从产值角度评估农业对外依存。比如,谢惠敏和田志宏[2]基于关联产品视角测算中国油料对外依存度,其认为2017年中国油料进口依存度为71%,其中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9%。李靖[1]通过贸易额与农业产值的比测算中国农业对外依存度,其认为2007年中国农业对外总依存度为12%。此外,已有的研究使用表观消费量即净进口量与产量之和来衡量实际消费量,而忽略了库存,其测算的对外依存度结果准确度不够。为准确评估我国各类食物对外依存度,本文通过使用净进口量与消费量的比值全面测算中国不同品种的食物对外依存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保障食物供应的路径与政策建议,以期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参考。

二、加入WTO以来中国食物供需变化趋势

(一)国内食物生产呈全面增长态势

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生产看,缺乏比较竞争优势的谷物、油料和食糖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总体保持长期增长趋势,并未因进口冲击而出现下滑[3]。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及生产者补贴等政策支持下,2021年国内谷物产量从2000年的3.42亿吨增至5.46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年均2.3%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十年来谷物产量稳定在5.0亿吨以上,为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内循环基础[4]。与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谷物相比,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单产水平低,大部分品种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偏低,某些年份产量出现下滑,但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和食糖调控政策的支持下,总体保持相对缓慢增长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1年,油料产量从4 919万吨增至5 993万吨,年均增长0.9%;食糖产量从695万吨增至1 060万吨,年均增长1.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油料生产和进口增长带动下,2000—2021年,我国植物油产量从492万吨增至599万吨,年均增长0.9%。

从劳动密集型食物生产看,具有较强比较竞争优势、高附加值的肉蛋奶、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也实现了较快增长,水果增速最为显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1年,水果产量从0.62亿吨增至2.96亿吨,年均增长7.3%;产量前五的是苹果、香蕉、柑桔、梨和葡萄,其产量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50%左右;蔬菜产量从4.45亿吨增至7.75亿吨,年均增长3.0%;水产品产量从3 617万吨增至6 255万吨,年均增长2.7%。在国内谷物增产和大豆进口增加的支撑下,畜牧养殖业也保持长期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1年,肉类产量从5 955万吨增至8 125万吨,年均增长1.2%,并且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猪肉占比下降,牛羊禽等其他肉类产量占比持续提高,有效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要;蛋产量从2 182万吨增至3 408万吨,年均增长2.1%;奶类产量从977万吨增至3 911万吨,年均增长6.8%。农副产品产量的增长为有效满足人民消费结构升级,实现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二)国内食物消费呈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态势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食物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各类食物消费量均大幅增加,食物消费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粮食、蔬菜为主向多元化发展,由植物性食物为主向动植物性食物并重转变,结构更加合理。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0—2021年,我国食物消费总量从10.8亿吨增至21.0亿吨,年均增长3.2%。消费增速最显著的是水果、奶和植物油。2000—2021年,我国水果消费量从0.62亿吨增至2.97亿吨,年均增长7.7%;奶类消费量从982万吨增至4 189万吨,年均增长7.2%;植物油消费量从639萬吨增至1 561万吨,年均增长为4.3%(见表2)。食糖、蔬菜、水产品、蛋和肉类消费量也保持较快增速。2000—2021年,我国食糖消费量从848万吨增至1 550万吨,年均增长2.9%;蔬菜消费量从4.43亿吨增至7.68亿吨,年均增长2.7%;水产品消费量从3484万吨增至5986万吨,年均增长2.6%;蛋消费量从2 175万吨增至3 398万吨,年均增长2.2%;肉类消费量从5 968万吨增至8 803万吨,年均增长1.9%(见表2)。谷物和油料分别是饲料粮重要的能量来源和蛋白来源,肉蛋奶和水产品消费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谷物等饲料粮需求大幅增加。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0—2021年,我国油料消费量从6 394万吨增至15 606万吨,年均增长4.3%;谷物消费量从3.72亿吨增至6.21亿吨,年均增长2.5%(见表2)。食物消费结构也更加优化,2000—2021年,我国谷物和蔬菜的消费量占食物总消费量的比重由77.8%降至68.2%①。

(三)国内食物进口快速增长

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看,在国内增产情况下,加入WTO以来我国谷物、油料和食糖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而出口量不断下降,已全部处于净进口状态。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0—2021年,我国谷物进口量从288万吨增至5 667万吨,年均增长15.2%,谷物进口量增加主要受品種结构性的短缺和国内外价差的影响[5]。从2008年开始谷物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2008年为60万吨,至2021年提高到5371万吨,年均增长41.3%。油料、植物油和食糖净进口规模也快速扩大(见表3)。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0—2021年,我国油料净进口量从1 454万吨扩大至9 347万吨,年均增长6.2%;植物油净进口量从145万吨扩大至935万吨,年均增长6.2%;食糖净进口量从56万吨扩大至621万吨,年均增长16.1%(见表3)。特别是,谷物进口量占我国食物进口总量比重由12%升至30.5%②,这也大体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禀赋特征,既满足了全社会对优质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又减轻了国内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3]。

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食物进口量也快速增长,主要是品种调剂,满足国内消费者高品质、差异化和特色农产品需求。据FAO-OECD《Agricultural Outlook 2021-2030》数据,2000—2021年,我国肉类进口量从105万吨增至737万吨,年均增长9.7%,进口量最多的是牛肉,主要由于我国居民消费升级,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备受年轻消费群体偏好。从2007年开始我国肉类呈持续净进口状态,2007年净进口为7万吨,2021年提高至678万吨。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00—2021年,我国奶类的进口量也呈指数型上升,由9万吨扩大至286万吨,年均增长17.9%,主要进口的是奶粉、奶酪和奶油。水果进口量也呈持续扩大态势,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2018年净进口量为20万吨,2021年提高至116万吨,年均增长79.8%,进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樱桃、龙眼、榴莲等。我国蔬菜和水产品仍保持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见表4),出口量稳步增长,同时进口量也快速增加。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ntrade)显示,2000—2017年,我国蔬菜年进口量保持在5万吨左右,但是2018年蔬菜进口量跳涨至24万吨(见表3),2021年扩大至32万吨,进口最多的是干辣椒。

三、 加入WTO以来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及原因

(一)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变化趋势

表5为以实物净进口数量与国内总消费量的比值计算的我国各类食物对外依存度。由表5可以看出,加入WTO以来,国内主要食物的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

从土地密集型食物看,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油籽、植物油和食糖对外依存度高。第一,近二十年我国谷物对外依存度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控制在10%以内,三大主粮仍以国内供应为主。2000—2021年,我国谷物对外依存度从-1.8%提高至8.7%。其中,稻米和小麦对外依存度分别从

-1.2%、-0.4%提高至2.5%和5.9%,但总体保持较高的自给能力,少量进口主要是品种调剂;而玉米、大麦、高粱对外依存度则明显提高,分别从-6.0%、47%、0.1%提高至7.5%、72.6%和78.5%,主要是为了满足能量饲料原料消费需求。第二,近二十年我国油脂油料和食糖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大豆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供应。2000—2021年,我国油料对外依存度从22.7%提高至59.9%,其中大豆从48.8%提高至85.3%,主要是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国内缺口巨大;将进口的大豆、油菜籽、花生、葵花籽等油料折油,我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由37.5%提高至68.4%,最高时达81.7%;食糖对外依存度从3.0%提高至40.3%。

从劳动密集型食物看,肉类基本自给,蛋、液态奶、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绝对安全,奶制品对外依存度高。第一,肉类对外依存度总体低于10%,猪肉、禽肉、羊肉对外依存度较低,但牛肉对外依存度较高。2000—2021年,我国肉类对外依存度从0.2%提高至7.7%,总体仍保持较高自给能力。其中,猪肉从-0.3%提高至7.1%;羊肉从0.5%提高至6.9%;禽肉从2.3%提高至6.9%;而牛肉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从-0.9%提高至22.7%。第二,奶产品对外依存度总体不足7%,液态奶基本自给,但奶粉、奶油和奶酪高度依赖进口。2000—2021年,我国奶产品对外依存度从0.5%提高至6.8%,总体仍以国内供应为主。其中,液态奶从-0.2%提高至3.2%;而奶粉则从9.8%提高至56.4%。特别是,2012—2021年,我国奶油对外依存度从32.7%提高至55.7%;奶酪对外依存度从12.8%提高至90.7%。第三,蛋、蔬菜和水产品保持净出口态势,其基本完全自给。水果对外依存度不足1%,也基本自给。

(二)我国食物对外依存度提高的原因

1.成本因素,国内外价差驱动“非必需”食物进口增加。农产品属于同质性较高的产品,竞争力的高低由价格决定,也就是由生产成本高低决定。高水平对外开放下,农产品贸易的决定因素是国内外价差,当国际价格显著低于国内价格,即使国内产量增加、产需缺口下降,进口量也会不降反升,出现“国货入库、洋货入市”局面[6]。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环境保护、质量安全成本的显性化和不断提高,我国农业进入成本快速上涨时期,大宗农产品生产成本已全面超过国外水平,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摘要2021》数据显示,2003—2020年,我国谷物、大豆、甘蔗、甜菜、猪、奶牛的每亩(头)生产成本分别增长了2.0倍、1.8倍、2.1倍、2.6倍、3.5倍和1.0倍。自2011年开始,我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先后超过美国,竞争优势逐渐丧失[7]。2021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每亩生产比美国高出12.8%~179.6%;若考虑单产差异,我国稻谷、玉米和大豆的生产成本比美国高更多(见表6)。自2013年开始,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成本地板”的抬高使得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逐渐开始倒挂,差距不断扩大,大豆国内外价差最高时达到1.3元/斤,小麦保持在0.2~0.4元/斤的差距,玉米价差也不断拉大,粮食进口的价差驱动特征日渐增强,超过国内正常供需缺口之外的非必需进口大量增加[8](见图1至图4)。相关测算结果显示,2012—2015年我国每年粮食产需缺口约为5 000万吨,但净进口量在8 000~10 000万吨,如果考虑大豆与谷物之间的替代性,估计超过一半的进口粮食为“非必需进口”;若进一步考虑国内库存,有的年份甚至全部为“非必需进口”[9-10]。主要畜产品也存在较大的国内外差距,猪肉、牛肉、羊肉国内外价格比一度扩大至2.8、2.5和2.4,导致肉类进口急剧增长[8]。食物“非必需”进口的增加不仅会对国内农业生产造成挤压,还会冲击农民就业,影响农民收入。

2.需求因素,产需缺口扩大支撑食物进口增加。与我国同属人多地少、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两国在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食物自给能力下降,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过程[11]。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急速推进,不断与农业发展争夺土地、水、劳动力等资源,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严重制约了增产的能力。与此同时,根据班尼特定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米面等淀粉类食物消费不断下降,油糖肉蛋奶等营养丰富的食物需求大幅度增加,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食物生产未受进口冲击而实现全面增长,但是土地密集型食物以及高度依赖粮食的肉奶产量增速远小于消费,导致产需缺口逐年扩大,依靠国内生产难以满足大国居民食物消费需求,需要适度进口食物保障国内供应。2000—2021年,我国谷物产需缺口从3 000万吨扩大至5 800万吨,增长93.3%;油料缺口从1 475万吨扩大至

9 613万吨,增长5.5倍;植物油缺口从147万吨扩大至962万吨,增长5.5倍;食糖缺口从153万吨扩大至490万吨,增长2.2倍;肉类缺口从13万吨扩大至678万吨,增长51.2倍;奶产品缺口由5万吨扩大至278万吨,增长54.6倍(见表7)。据专家测算,2021年我国进口的大豆和植物油数量相当于使用了境外8.5亿亩种植面积,我国农产品进口数量相当于10亿亩以上的播种面积[12]。因此,适度进口食物既是满足不断增长需求的理性选择,也是我国农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必然趋势。

3.政策因素,国内食物政策引发供给与需求错配。在资源条件有限下,大部分国家往往采取“有保有放”策略,重点保障口粮供应安全。作为居民主要口粮的稻米和小麦,我国通过最低收购价以及进口配额限制等政策予以充分保护,围绕“口粮绝对”安全目标,我国稻谷和小麦连年产需有余,库存高企,保持高自给率。2021年我国稻米、小麦期末库存高达1.02亿吨和1.43亿吨,均几乎相当于一年的消费量,库存消费比分别高达68.2%和104.7%,远高于18%的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③。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发展,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口粮消费不断下降,肉蛋奶糖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在过去“以粮为纲”旧观念下,我国形成以粮食产量为核心,甚至是片面追求粮食增产的导向,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物消费结构转变,导致部分品种产需缺口越来越大。以小麦为例,我国生产多为普通小麦,高品质强筋和弱筋小麦产量(350万吨~450万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600万吨~800万吨),导致优质小麦进口量逐年增长。近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支持草食畜牧业发展,但是我国养殖肉用牛严重不足,国内牛肉供给主要来源于役用黄牛、淘汰的奶牛和多元杂交牛等,不具备生产中、高档牛肉的基本条件。我国水果生产主要为苹果、柑橘、梨、葡萄和香蕉,五大水果产量占水果总量的50%左右,水果品种较为单一,高附加值的优质水果如榴莲和樱桃等生产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四、未来我国食物供应保障路径与政策建议

从中长期看,我国即将迈过高收入国家门槛,消费结构升级将加速,而水土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未来我国食物消费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增长,饲料粮、肉蛋奶等食物产需缺口仍将继续扩大,到2030年我国玉米、大豆、牛肉、羊肉和奶类的产需缺口将分别达到5 515万吨、12 862万吨、351万吨、570万吨和2 548万吨,对外依存度将提高至16.6%、87.4%、32.2%、30.2%、11.4%,分别比2021年提高9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7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13]。为保障人口峰值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后的食物需求总量,预计需要43亿亩的土地种植面积[14],与2021年相比缺口约18亿亩。因此,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保障部分食物供给既是客观现实也是必然趋势。但是我国人口总数超过14亿,食物需求量巨大,而国际食物贸易量有限。比如,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稻米年消费量1.49亿吨,而国际出口量仅4 936万吨。因此,一些大宗食物供给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既不现实也不安全,不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食物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保障国内食物供应需要采取立足国内为主、国外为辅,更加积极地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食物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一)立足国内供应,提高食物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持农田农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继续面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后期监管维护。贯彻“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质量导向型科技攻关,培养和推广品质佳、营养丰的新品种,开展专用优质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加强特色畜禽水产良种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全面实施遗传改良计划,提升自主育种能力。二是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准确把握城镇化背景下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跳出以粮为纲的观念,统筹抓好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优化种植结构,兼顾好稻谷小麦等口粮与玉米大豆等支撑的肉、蛋、奶的消费替代和营养需求,提高供给体系的适配性。三是强化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激励政策。加快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强化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

(二)开源节流,统筹保障国内食物需求

一是深挖食物增长潜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利用后备耕地资源,实行盐碱地、干旱区土地改造工程,拓展食物生产资源边界。比如,我国低产耕地约3.2亿亩,其亩均粮食产量低于200千克,改造培育提升后亩均产量可达到300千克,可增加粮食产能0.32亿吨;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3.4亿亩,按低地亩产计算,可增加粮食产能0.68亿吨,两者合计约1.0亿吨,能够弥补我国粮食产需缺口[15]。二是拓宽食物生产空间。过去食物的生产来源主要是耕地,现在要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扩展,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增强食物系统韧性,筑牢食物安全基础。三是加强食物节约减损。食物节约减损既可有效减轻供给压力,也可减少资源消耗。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测算,我国每年仅餐桌食物浪费量约1 700~1 800万吨,相当于3 000~5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减少粮食损耗和浪费就相当于粮食增产。。要树立节约减损就是增产的理念,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强化全民节约意识,形成全社会爱惜食物的良好风尚。

(三)适度进口,把握好农产品进口规模节奏

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数量、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部依靠国内资源,地不够,水不足,生态环境也承载不了,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调配资源,弥补部分国内食物供求缺口。适度进口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内食物自给保障能力的同时,要充分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食物供需动态平衡。一是健全农产品进口管理机制,明确不同农产品进口的规模和优先序。完善农产品关税配额和国际贸易管理,建立健全进口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进口检验检疫,严厉打击走私行为。二是科学有序释放农产品进口需求。我国农产品需求巨大,主要粮食品种进口量达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短期内大规模进口易引发国际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不仅会遭受国际社会谴责,还会抬升我国进口成本。据测算,全球农产品生产潜力巨大,玉米、大豆、植物油和肉类供应量还可以分别增加52 126、47 339万吨、7 615万吨和3 962万吨[16]。应适当有序扩大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规模,推动主要出口国不断释放其农产品生产潜力。三是实行多元化农产品进口策略,尤其是开拓大豆及其替代品进口来源,分散和对冲大豆贸易风险,防止受制于人。

(四)降成本、提效益,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劳动力成本。综合考虑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规范引导农村土地经營权有序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规模主体引领带动作用,通过产销订单、土地托管、土地流转、资产入股、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服务和带动当地小农户。二是大力推广生产托管服务,通过服务主体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开展机械化作业、进行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据农业农村部抽样调查,通过生产托管服务,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亩均纯收益分别提高23%、27%和20%。三是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降低投入成本。自2015年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以来,我国化肥农药使用量明显减少。2021年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较2015年减少16.8%和13.8%,但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建议集成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以粮食主产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和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减少化肥使用量。

参考文献:

[1]李靖.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14(3):151-158.

[2]谢慧敏,田志宏.关联产品视角下的中国油料对外依存度研究.世界农业,2019(12):53-61.

[3]叶兴庆.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态势与战略性调整[J].改革,2020(05):5-22.

[4]刘长全.我国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21(05):61-72.

[5]李国景,陈永福,焦月,等.中国食物自给状况与保障需求策略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9(06):94-103.

[6]朱晶,李天祥,林大燕.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问题挑战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8(12):19-31.

[7]叶兴庆.演进轨迹、困境摆脱与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选择[J].改革,2016(06):22-39.

[8]刘长全.我国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21(05):61-72.

[9]倪洪兴.开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19(02):9-14.

[10]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课题组.粮食安全与“非必需进口”控制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07):53-59.

[11]刘慕华,中国食物自给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营养源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03):142-147.

[12]蔡海龙.我国粮食安全的新趋势、新内涵及新格局[J].人民论坛,2022(19):60-63.

[13]黄季焜,解伟.中国未来食物供需展望与政策取向[J].工程管理科技前沿,2022(01):17-24.

[14]程国强.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战略考量与政策逻辑[R].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45期),2022.

[15]曹晓风,孙波.陈化榜,等我国边际土地产能扩增和生态效益提升的途径与研究进展[R].中国科学院院刊(第3期),2021.

[16]叶兴庆,程郁,张诩.应正确看待中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J].经济纵横,2022(09):38-45.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ood Dependence

on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Supply Guarantee Path

Zeng Wei

(China Grain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nter, 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 Since Chinas entry into WTO, Chinas food production has not declined due to the impact of imports, showing a comprehensive growth trend.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net imports of various types of food continue to grow, and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some foods continues to incre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intensive food, the overall degree of dependence of grain is less than 10%, and the three main grains are still mainly supplied domestically.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of oils, fats, and sugar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specially the supply of soybean and vegetable oil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intensive food, the overall degree of external dependence of meat is less than 10%, but the degree of external dependence of beef is relatively high. The overall degree of external dependence of dairy products is less than 7%, but milk powder, cream, and cheese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imports. The driving factors for Chinas increased food dependence on foreign countries mainly lie in the ga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dem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price differences, and food policies. Therefore, food supply security should be based on primarily on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partially on the foreign markets; actively utilize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markets and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o regulate and supplement domestic food supply,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for a well-off life.

Key words: food; external dependent degree; supply assurance

猜你喜欢
食物
5类食物一定要“焯水”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48
这家超市派送的“食物”,太有趣了
感冒期间远离5种食物
海峡姐妹(2018年6期)2018-06-26 07:27:34
控糖十大超级食物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11-22 03:30:29
食物岛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地下的食物
孩子(2015年10期)2015-09-10 07:22:44
食物也疯狂
Food(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