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乌海城市中心的甘德尔山,对于乌海人来说不仅是一座巍峨连绵的高山,更是半个世纪以来乌海人民不向恶劣的环境低头,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不屈不挠持续播“绿”的真实写照。
2005年以前,甘德尔山西麓还叫白独贵湾,是乌兰布和沙漠跨越黄河进入乌海形成的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风积流动沙地。这里沙涛汹涌、寸草不生,每遇大风更是沙尘弥漫。这座横在城市中心的沙地不仅阻碍着乌海的城市发展,还对西北、华北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脅。
2005年,乌海市开启了对甘德尔山的生态治理之路。最开始这里没路、没水、没电,风大沙多的地方,前一天刚种下树,第二天就会被风吹倒。但大家没有气馁,将每棵树当作孩子来呵护,并引进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种植灌溉,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一代代乌海人以其坚韧的品质,数十年如一日,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向沙海宣战,与风沙抗争。
在100多位生态建设者日复一日的艰辛付出下,甘德尔山上有了路,通了水、电,绿色也由点到面,一点点变大。如今的甘德尔山已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推门见绿,移步是景,不仅遏制住了全市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更保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
解读
绿进沙退,不仅书写了乌海人波澜壮阔的治沙传奇,也书写了乌海人守卫家园的壮丽诗篇。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在恶劣环境中与风沙抗争、为后代播种,靠的不仅仅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持之以恒的耐力。由此可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凝心聚力,并在日常生活中点滴落实。只有我们真正把保护环境的意识刻在心里,并养成习惯,坚持下去,这些微小之力才有机会形成合力,影响到周围的环境,甚至是地球的生态。
乌海治沙人用勇气和毅力守护了自己的家园,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的奇迹。在这里,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故事仍在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