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珍藏着5块爆破筒残片,虽然只有幾厘米长,背后却承载着辽沈战役中梁士英舍身炸地堡的壮烈事迹。
梁士英是吉林扶余人,1946年1月,24岁的梁士英参军,并于同年冬天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9月,梁士英随部队南下北宁线,参加辽沈战役。
锦州攻坚战总攻开始后,梁士英所在连快速向铁路南面挺进。突然,铁路桥旁的水泥碉堡里面的重机枪向外疯狂扫射。危急时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带上几颗手榴弹,穿过密集的火网,爬到了地堡路基下,借着手榴弹爆炸的烟雾,迅速拉燃导火索,将爆破筒塞进地堡枪眼中。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爆破筒被推了出来,于是梁士英用尽全身力气以血肉之躯顶住了爆破筒。一声巨响,地堡飞上了天,前进的道路打通了,梁士英却永远留在了那一天。
1949年9月,辽宁锦州将“惠安街”改为“士英街”,纪念这位不朽的英雄。
而今,梁士英的孙女成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配水池战斗遗址保护中心的讲解员,20年来立足岗位,讲好爷爷和先辈们的英雄事迹,用自己的方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选自“学习强国”平台,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