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广东东江农民武装遭沉重打击,古大存等革命者重新开展革命动员,开辟八乡山根据地,整合东江农民武装,逐步形成一支有一定规模的地方红军。1930年,中共中央趋于激进并重视组建红军力量,为完成一省或数省革命首先胜利的目标,开始对全国红军进行统一规划,授予东江红军十一军番号,运用多种方式促其走向正规化。然而受“左”倾路线影响,红十一军难以有效克服内部缺陷,正规化过程遭遇顿挫。红十一军的发展历程,为理解红军整编形态提供了一种重要视角。
【关键词】红十一军;源起;正规化;限度;东江革命根据地
【中图分类号】K26;D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6644(2023)04-0080-13
近代以来的广东地区,呈现明显“地方军事化”特征。20世纪20年代,农民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广东地区共产党组织革命的基础,红十一军正是从农运土壤中孕育出的。有关红十一军的研究,学界成果较少。有学者对东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与作用进行研究,未对红十一军予以专题讨论。有学者梳理了红十一军建立与改编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缺少对红十一军形成过程中地方因素与内部矛盾的分析。近来有学者从地理视角对主力红军崛起原因进行研究,指出东江地区强大的宗族、民团势力使得革命斗争夹杂着宗族、土客矛盾,宗族意识束缚了红十一军的壮大,在“左”倾错误影响下,缺乏跨地区领袖的红十一军将革命中心迁至大南山根据地,导致其最终失败。那么,红十一军是怎样整合形成的?中共中央为促使其成长为主力红军又采取了哪些正规化策略?成效如何?探讨红十一军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在中共中央政略影响下由地方武装向正规红军的发展历程,不仅能丰富对地方红军整编形态的理解,还能揭示中共中央政策在地化实践中的复杂性及限度。
一、潮起东江:近代广东社会与东江农民武装的建立
晚清时期,广东民族工商业兴起,大量士绅涌入城市从事商业活动,商人群体壮大,地域之间贫富分化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自然灾害与暴乱的频繁发生,清王朝赖以维系的保甲、里甲等基层统治体系失效;赤贫农民为谋生计,或进入会党或成为土匪,加剧了社会失序状态。民国初期,广东成为国民党及各路军阀争夺的重点省份,战争与政权更替频繁,暴力成为常态,一些会党转为土匪,而地方乡绅则借助本地势力,以防卫的名义组建地方民团。高度军事化的地方社会导致民间武器极为泛滥,地方民团、乡村宗族通过购买、走私、自制等形式持有大量武器。
東江源于赣南寻乌县,经粤东各县流入珠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东江地区包括惠州、潮汕、梅州所属各县在内的整个粤东地区。东江地区西北部的五华、丰顺、梅县、兴宁等县属于粤东客家县,境内多山地丘陵,耕地有限,粮食不能自给,灾害、地震、疫病发生频繁,生存条件极为恶劣。这一地区客家人聚族而居,宗族观念浓厚,血缘关系是客家人相互联结之纽带。
早期的革命知识分子往往借助亲族网络与地缘、学缘关系动员群众。古大存是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他在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期间,受革命思潮影响,结识了在中共广东区委工作的五华籍共产党员黄国梁。毕业后,他返乡教书,借教师身份传播革命思想;1924年,古大存在黄国梁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五华同乡会,创办进步刊物,组织“五华青年同志会”,吸收同乡入会;1925年至1926年,广东革命政权两次东征前后,古大存配合东征军进行侦查等工作,以家乡梅林及附近安流、龙村等地为范围建立农会,培养农运骨干,发动农民进行减租斗争,组建农民自卫军,对抗以张谷山为首的大姓地主武装“资本团”。
1927年广东“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东江农民自卫军奋起反击。为统一领导东江地区政治军事工作,4月下旬,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海丰成立。各县农军起义后因敌我实力悬殊,受到极大打击。在五华,国民党驻军宋世科部会同地方警卫队1000余人,围困古大存等农会领导人,古大存等人在农军声援下才得以脱困。宋世科部撤离后,古大存等人成立五华县革命委员会,将农民自卫军改为工农讨逆军。在丰顺,吴式均等人组织“清党”委员会,屠杀革命农民,农军反抗遭报复,根据地被洗劫一空。在梅县,农军虽攻克县城,但因国民党派军反攻,被迫退入山区,农军领导人胡一声遭两次围捕,因早有戒备幸得脱难。
八七会议指示传到广东后,中共广东省委要求全省发动农军暴动,以接应南昌起义军。9月下旬,起义军主力攻克汕头,准备进入东江西北部各县。五华的古大存、兴宁的刘光夏、丰顺的黎凤翔等农军领导人在起义军到达东江之前已做了接应准备。9月中旬,古大存成立广东工农革命军第七团,将工农革命军集结,准备接应起义部队。10月初,贺龙、叶挺部作战失利,退出潮汕,部分军队转移至海陆丰。虽未成功接应起义军,但各县农军为接应而做的准备凝聚了武装力量,随即广东省委将东江的工农讨逆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彭湃任总指挥,统称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军,各县工农革命武装的领导由该县的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不久,梅县郑兴、丰顺黎凤翔等农军领导人联合工农武装,以九龙嶂为根据地,建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
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年底,广东省委要求东江特委策动东江各县暴动,形成包围潮汕局面。古大存赴海陆丰学习经验,回乡后,响应上级党组织命令组织年关暴动。但五华的暴动持续近一个月后,即面临持续推动的阻力,东江特委提及“号称我们势力范围的六、七两区,仍未能彻底肃清地主民团恶势力”,“广大农民群众仍未发展起来,好多是被地主利用”。然而暴动毕竟触动了部分地主豪绅利益,他们向军阀求援。1928年2月,广西军阀黄旭初部与五华地方警卫队合作,分三路进占五华,并制造白色恐怖,工农革命军被迫分散隐蔽,五华县委书记叛逃,于是古大存担负起五华临时县委书记的职务,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于5月间率部转移至东江地区西北部的八乡山及附近的山区。
八乡山位于丰顺、五华、揭阳三县的交界处,山势险要,北靠丰顺与梅县交界处的九龙嶂、铜鼓嶂,与赣南、闽西接近。古大存率领仅存的100多名党员和农军骨干进入山区后,打出“贫农自救会”旗号,以打石工等身份为掩护,采取“歃血为盟”方式获取农民信任,吸收农民、打石工人入会,五六月间,古大存来到九龙嶂与梅县、兴宁的部分工农武装会合,在与上级党组织失联情况下,建立五县暴动委员会。为打出革命旗帜,8月,五县暴动委员会在梅县策动畲坑暴动,击败民团200余人。取胜后,经广泛宣传,许多失散党员汇至九龙嶂地区。广东省委及揭阳、潮安等县党组织闻讯后与古大存取得联系;经七县领导人协商,在五县暴动委员会基础上,成立七县联合委员会,由古大存任书记。在缺乏上级党组织指导的困境中,地方党组织通过横向之间的联合,改善了各县之间武装斗争缺乏联络、力量分散局面,体现了恶劣环境之下中共地方组织的生存韧性。
在白色恐怖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革命动员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革命精英借助个人威望与亲缘、学缘关系建立的武装,地方特质浓厚,中共东江特委批评五华农民武装“性质纯属个人部队”,缺乏组织及教育训练。在宗族势力强大的东江地区,农民缺乏阶级意识,“姓界主义”观念挥之不去。此前协助古大存进行农运工作的曾天节就提到,五华农军对抗地主武装“资本团”的行动,促使“各封建宗族豪绅地主的大联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的工作进行,从此以张姓为主的各大姓的封建反动势力,便纷纷起来和我们对抗”。为缓和族群纠纷,工农革命军第十团还发布了一份对丰顺吴姓的告知书,称“现在集中在我们旗帜之下只有梅县和丰顺各小姓的同志,而贵姓竟无一个同志在我们旗帜之下奋斗,这真是一大憾事”。这表明宗族斗争寓于革命之中,吴姓宗族作为丰顺颇有权势的大姓宗族,受到小姓宗族联合起来的斗争,地方党组织浸染着宗族间的界限色彩。
二、暴动与整合:东江红军的初步形成
八七会议后,广东省委根据中央的精神,结合广东的具体实际,在全省范围内再一次掀起了武装起义的高潮,工农武装迅速组织起来,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但在军阀与地方民团武装镇压下,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失陷,各县农民武装付出惨痛代价,东江特委和工农武装转移至潮普惠地区。广东党组织在这个阶段所表现的既要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又冀图在短期内夺取大城市以至全省政权的矛盾思想,正反映了在转折时期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局限性。
1928年六七月间,中共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即反对“左”的错误,也反对右的错误,并把“左”的错误视为主要危险。广东省委贯彻六大的精神,提出因“重要乡村多系反动势力所统治”,且“我们自己所能领导的群众中,阶级的意识不明瞭(了)”,不能影响整个农民阶级起来,决定东江短期内不再暴动,转而“以游击战争的方式发动群众的武装斗争”。1928年11月,广东省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强调对“农村斗争非阶级倾向深入……完全表现出原始的宗族关系地方关系”等现象,“非坚决与之奋斗不可”,同时广东省委要求各地党组织“纠正过去独干、不负责与专断的毛病”,实行集体领导。
1929年初,白色恐怖加剧,在东江的省委巡视员和潮安、潮阳县委负责人被捕。驻地潮安的东江特委因书记梁大慈出走,处于涣散狀态,难以对各县履行指导。此时八乡山形势较为稳固,东江特委由潮安迁至丰顺,旋即按广东省委要求进行改组。3月底,汤坑民团联合国民党毛维寿驻军,分五路“围剿”八乡山。为缓和八乡山受到的围困,在东江特委指导下,农民武装于4月初发动丰顺暴动,打击部分土豪劣绅。随着丰顺暴动产生的牵制作用,古大存采取各个击破方针,击溃民团并活捉团长黄夺标,巩固了根据地。粉碎“围剿”后,八乡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赤卫队发展到400多人,拥有900余枪支。
4月初,蒋桂战争爆发,借助丰顺暴动产生的良好形势,东江特委致信广东省委,提出应趁军阀混战有利时机,进一步促成全东江暴动局面。但广东省委批评该主张带有“盲动主义”性质,为纠正东江党组织的路线,要求东江特委进行改组。6月下旬,东江特委召开东江党代表大会,贯彻党的六大和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精神,依省委指示进行改组,此次改组意图推动东江日常斗争,逐渐发展地方红军武装,汇聚形成游击战争局面。大会重新选举特委成员,广东省委派来的卢济被选为书记,颜汉章、贺遵道等人担任委员,古大存任东江特委审查委员会书记。会议认为军事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广大群众,领导农民自发暴动,“不断的进行赤卫队及红军的组织、训练和武装之搜集”。自此,东江特委开始对各地暴动形成的武装进行整合。其间,闽西特委和红四军前委派代表与东江特委联络,讨论红四军入粤问题,东江特委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红四军据讨论结果暂缓入粤计划。
东江党代表大会结束后,为推动夏收斗争,广东省委经请示中共中央,决意成立红军第六军,由东江特委和海陆惠紫特委共同领导。6月,在古大存领导下,五华、丰顺、梅县和大埔的赤卫模范队合编建立四十六团;8月,大南山地区潮阳、普宁、惠来的常备赤卫模范队合编成立四十七团。8月初,东江特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两个团的红军的方针,增补古大存进入东江特委常委兼军委书记职务;颜汉章、林国英等人担任巡视员。东江特委认为“五华县委的书记古大存同志还存有多量的家长风制,一般同志不能自由发表意见”,令古大存任常委兼军委书记,一方面是使其发挥出色的军事才能,建立和扩大红军,另一方面是为强化对五华、丰顺等东江西北各县党务、军事工作监督。
9月,驻防东江的国民党蒋光鼐部队一部分投奔红军,东江特委将这支部队与饶平、大埔、福建平和的农民武装编为四十八团,该团成立后,进入福建,与闽西苏区联系密切;10月,海陆惠紫特委以海丰、陆丰、惠阳、紫金赤卫模范队为基础,在海丰建立四十九团;1930年2月,兴宁、平远、龙川县的赤卫队与赣南红二十一纵队合编为五十二团,后改称第五十团。
1929年9月27日,广西军阀俞作柏公开宣布反蒋,与广东军阀陈济棠开战。基于形势变化,中共中央致信红四军前委,要求红军以全部力量往闽粤边界游击,“帮助东江各赤色区域的扩大,向(相)机围缴敌军枪械,集中东江各县赤卫队建立红军”。10月13日,中共中央通过福建省委转达对红四军指示,催促红四军进发。接到指示后,红四军当即决定“调三个纵队向潮梅布置游击”。10月中旬,陈毅前往东江特委驻地,传达广东省委接应红四军的指示,东江特委遂将东江地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成立西北七县联会、西南四县联会、东南三县联会,联会负责在各区域落实东江特委指示,东江特委同时调令四十七团从大南山前往丰顺,协同四十六团截击敌人,策应红四军进入东江。10月19日,朱德率红四军三个纵队6000余人进入广东,于25日抵达梅县,与地方警卫队战斗后,攻克梅县。26日,敌军反攻,红四军避其锋芒撤出。因担心红军进军潮汕,敌军调离大部分守军离开梅县。31日,红四军抓住机会反攻梅县,但因侦察不够缜密,加之敌人据险死守,损失严重。红四军被迫撤离,前往江西寻乌休整,途中“兵力损失三分之一,减员约一千多人”。实际上,红四军入粤时,未料到两广军阀战争迅速结束,粤军重新遣重兵对抗红军,且红四军入粤仓促,准备不足;在接应方面,东江红军武装不够集中、力量薄弱,忙于与当地民团作战,对于响应红四军的工作布置未能有效执行。
9月正值东江发动秋收斗争之时,鉴于夏收斗争仅停留在抗租阶段,东江特委强调秋收斗争要“实现地主阶级土地没收与分配和苏维埃政权之建立”。然而因红四军到来,东江特委忽略了秋收斗争的发动,造成“农村斗争的范围只限于山乡和一些赤色区域,中立和黄色乡村的斗争不能发动起来,使赤色乡村成为孤军奋斗,给敌人得以全力来对付赤色乡村”,在饶平一个已有农会的乡村,甚至出现“农民为了他的祖尝田的关系,不赞成没收分配……而饶党竟无法推动其起来参加土地革命,而竟到阻碍了土地政纲的实现”。这表明土地革命开展的范围有限,革命动员未有效突破宗族观念的束缚。
三、统一规划:红十一军的建立
1929年10月,东江特委下令成立由古大存任总指挥的东江红军总指挥部,负责指挥五个团和一个教导队,配合秋收斗争。东江特委将丰顺作为秋收斗争的中心,红四军离开后,地方警卫队和粤系军阀对丰顺的进攻更加猖獗,故西北七联会认为必须“留四十七团在丰顺与四十六团及四军留下的一连红军和丰顺赤卫队配合给敌人以重大的打击”,广东省委却认为东江的革命斗争不能偏于西北一隅,四十六、四十七团必须向东南和西南发展。11月9日,丰顺警卫队向百蛤塘进攻,四十六、四十七团与敌苦战,不支而退,战斗失利导致斗争被镇压,红军缺少力量与敌军正面作战,四十六、四十七團遂离开丰顺。之后两团红军于16日攻打官塘圩,获胜后向五华、兴宁发展。官塘圩战斗前,红军已接到上级调四十七团回大南山的指令,战斗结束后,为解兴宁水口一带白色恐怖,西北七联会认为应率军乘胜行动,未及执行该命令;11月下旬,古大存率四十六、四十七团往兴宁方向进军,途经五华坪上时,遭黄伯敬民团及张九华部警卫队伏击,双方激战,由于红军纪律不佳,四十六团出现“不按照原定计划及时收兵,攻打黄色乡村的炮火线上已打死的警卫队及老妇人”等违反命令之举动。坪上战斗红军失利,四十七团损失严重,团长何石牺牲,总指挥古大存负伤,战斗结束后,四十七团在东江特委要求下回到大南山补充休养。
四十六、四十七团离开丰顺后,土豪劣绅配合地方警卫队烧杀抢掠,同时采取改良欺骗手段,在“猛宽相济”策略下,丰顺农民、党组织与豪绅大族妥协,西北七联会对这种现象持放任态度,认为“若不准他们暂时与反派妥协,反足以引起他们对我们的反感而脱离我们”。11月29日,西北七联会召开会议,会上,东江特委常委颜汉章就秋收斗争的挫折及丰顺党组织的妥协予以严词批评,颜汉章指责西北七联会成员“无产阶级基础薄弱”“政治水平低微”,并把矛头指向古大存,认为“古大存同志不是个主持斗争的同志……他那种刚愎自用的英雄主义的存在,是他莫大的缺点”,并代表东江特委撤换古大存在西北七联会的负责人职务,由陈魁亚接任。至此,颜汉章与古大存的矛盾开始凸显,红军作战中难以约束的现象与地方党组织的妥协深为东江特委所担忧,尽管颜汉章意图将古大存调离西北七联会,但古大存在红军中威望较高,仅因养伤而暂停工作。
这一时期东江红军总指挥部的指挥权并不集中,“五个团委,除四十九团委直接受海陆惠紫特委指挥外,其他四个团委,俱直接受东委指挥。有时因交通不便,指挥不灵敏,便形成了各自为战,无一致行动”。各团之上没有建立师部、军部,政治部也未建立。此外在较为封闭环境影响下,红军有很强的地方观念。四十八团由兵变而来,初编时士兵“一点革命的认识没有,而且大部分的分子,都是非常之坏,普遍的赌博,日以继夜”。
1929年底,中东路事件爆发后,在共产国际反右倾压力下,中共中央的政策更加激进,认为革命高潮已经到来,将扩大红军和组织兵变作为两大军事任务;12月19日,中共中央要求“集中东江的武装农民群众,编成红军,统一指挥”,而1929年东江建立的红军在人员数量、作战能力、军纪等方面均逊于正规红军,因此中央开始着手于东江红军的整编与改造,并试图引闽、赣红军进入东江协助其壮大,使其走向正规化,进而完成攻打城市、争取广东革命胜利的任务。
1930年3月,东江特委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颜汉章当选东江特委书记。会议对东江地区革命中心问题进行讨论,颜汉章认为大南山石洞多,物产更为丰富,又靠海边,交通便利,故主张东江革命中心应设在近潮汕的大南山地区,但古大存认为革命中心应留在群众基础较好的八乡山根据地,广东省委亦同意以八乡山作为革命中心,颜汉章意见未获采纳。
4月,为迅速指导闽、粤、桂、滇各省的军事工作,中共中央在广东设立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要求东江红军“以现有之4团为基干,扩充为四大纵队而成立红军第十一军”,以会合各方面力量以取得广东政权的胜利。同时中央将广东作为除武汉外南方革命率先胜利的中心,催促闽西红十二军向东江发展。5月1日,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八乡山召开,在广东省委指导下,东江苏维埃政府和红十一军正式成立,红十一军下辖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团和一个教导队(后扩充为教导团),兵力约3000人,古大存担任军长,颜汉章任政治委员。
此时的“立三路线”要求红军向主要城市与交通道路干线发展。在暴动氛围下,东江党、团、工会组织合并为东江行动委员会,执行中共中央要求红军进攻潮汕的指示。7月,东江行委主席颜汉章命令红十一军集中四十六团、四十七团和教导团进行三次攻打潮安城的战斗,均遭失败。时任前敌指挥古大存虽反对红军集中攻坚的行为,无奈颜汉章一再坚持,最终红军攻坚战损失惨重,战斗力锐减。8月,闽西红二十一军照中央指示与红十一军四十八团配合出击东江,然而进攻大埔接连失利,四十八团伤亡惨重,余部与红二十一军撤回闽西。猛烈地扩大红军为“立三路线”的目标之一,由此地方武装被吸纳、整编成为正规红军,但红军攻打城市的行动,遭受巨大损失,挫伤了群众参军积极性与指挥干部的信心,反倒妨碍了红军的扩大。
1930年秋,八乡山受围攻,在颜汉章的坚持下,东江行动委员会机关最终迁到大南山。东江行动委员会迁至大南山后,与留在八乡山的红十一军军部距离较远,红十一军更加分散。围绕东江革命中心问题,古大存与颜汉章之间产生多次争议。古大存等主张留在八乡山地带,是看到了在巩固根据地基础上不断扩展红军武装的重要性,八乡山一带的迂回空间广阔,具备与赣南、闽西苏区联动的便利性。而颜汉章等人主张搬迁至大南山的意见,不利于红军长远发展。这正如聂荣臻回忆中提及“东江的海陆丰和大南山,局处海边一隅,地区小,且容易被割断联系而陷于孤立,在敌人的围困中,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
集中攻坚使得红十一军遭受巨大损失。红军在战斗时缺乏战术,在情报方面,“单靠无一点侦探知识的农民的谎报。因此不能深切了解敌情,不能打击敌人的弱点。单纯正面作战,自己子弹的缺乏,不能抵住敌人的火力,更谈不到消灭敌人了”。虽取得了一些战斗的胜利,但红军的进攻带来了补给的困难,进而加剧了军队的分散程度,有生力量不断消耗。东江行动委员会迁至大南山后,红十一军的主力分散在八乡山和大南山两个地区,各团“被敌军截作几段,还是单独的军事进攻”,呈现分散游击的状态。1931年初,广东军阀毛维寿、张瑞贵部集五华、丰顺等县警卫队协同“围剿”八乡山,弹尽粮绝之下,红军教导团与四十六团不得不先后突围撤离八乡山根据地。
四、打造铁军:红十一军的整编、改造及其限度
中共中央对地方红军的正规化建设,首先是统一军级部队番号。1930年以前,中央未对全国红军番号作出统一要求,各根据地均出现了相同番号的军队,如1929年东江成立红军第六军,同时期湘鄂西地区也建立了红六军。1930年,中央通过统一规划,授予东江红军十一军番号,从而避免了番号重复、混乱的局面,为加强统一指挥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集中红军指挥权。在1930年前,省委、特委和前委對地方红军均有指挥权,不免出现多重领导的局面,因而中共中央于1930年4月3日发布通知,明确红军指挥权问题,指出“以后各地已组织的正式红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6月15日,广东省委及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发出指示,要求红十一军和红十二军除各军现有军委的组织外,应成立以颜汉章为书记的共同前委,负责两军党的工作。前委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创设的独特制度,对于强化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内部高效灵活决策、军队与地方党之间的配合起到重要作用。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的设立,是为了更好贯彻中央军委“集中组织、统一指挥”理念的举措,但南方办事处要促使各支红军贯彻指令,推广前委制度成为一项重要方式。南方办事处发出的指示中即规定“前委受南方办事处的指挥。各军军委同时同南办处发生关系”。如此南方办事处作为中央军委派出机关,既能通过设立共同前委协调指挥红十一军和红十二军两军,又能直接下命令给其中一支军队,利于运用前委的集中统一性质实现集中指挥,以达整编集中地方红军之效果。
南方办事处的指示虽然发出,红十一军和红十二军组建共同前委的主张却未得到落实,原因是红十二军编制发生变化。1930年5月,红十二军甫一成立,便执行中央指示,向东江发展,往潮州、汕头方向进军,但在进攻大埔县时遭到失败,只好退回闽西。6月上旬,红四军第三次入闽,6月中旬,在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汀州会议上,根据中央整编红军指示,红四军、红六军、红十二军整编为红军第一路军,于是红十二军的第二、第三纵队与红四军第三纵队合编纳入红军第一路军(后称为第一军团),之后随第一路军北上。闽西红十二军之所以大部被纳入红一军团,可能是恰巧在红四军进入闽西后,其出兵东江遭遇失败,将红十二军编入红一军团,有利于扩充军队规模,并发挥红四军以老带新的建军经验,红十二军大部分作为地方红军,汇入主力红军。正如邓子恢所言:“创造地方武装,逐渐上升为主力军,地方主力又编到中央主力去,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军事建设方面的基本方针。”
中共中央促使地方红军正规化另一种手段是扩充红军规模,规范红军建制。尽管中央屡次强调扩大红军,然而这一计划在东江实施效果不佳,一方面是因为“立三路线”影响下的红十一军在不断作战中持续损耗;另一方面因土地革命不彻底及宗族观念浓厚使得农民缺少加入红军的动力。此外,广东省委虽制订了针对土匪的运动计划,但认为工农运动更加重要,“并不十分需要土匪之助力”。在军阀部队的兵变工作上,广东省委要求通过兵士运动促进兵士革命化,而东江西北各县党组织往往因缺乏人才,兵运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海陆惠紫地区的党组织甚至采取用金钱收买敌军士兵的办法,遭到了广东省委的严厉批评。尽管军阀与民团中有士兵通过兵变加入红军,但数量极少,红军主要兵源还是“红色乡村”的农民,兵源的单一化、动员范围的局限性使得红军战损后难以得到及时补充。
红军编制方面,1930年4月10日,南方办事处已指示东江红军将四个团扩充为四个纵队,然而纵队编制实施不久后即遭取消,因“当时团的编制都不足,后来还是按照团、连的编制”。6月15日,南方办事处提出将红十一军编为两个师,采取三三制编配法,每师定额1.4万人,以四十七、四十九团及海陆丰赤卫队为第一师,以四十六、四十八、五十二团及东江赤卫队为第二师。该指示对红十一军打破地方主义、强化协调指挥作战极为有利,但要求红十一军照“师、团、营、连、排、班”建制整编,却不符合红军实际情况。红十一军辖五个团,每团不过数百人,要编成一个师足额为1万余人的两个师,缺乏可行性。由于各团忙于攻坚作战,不具备集中整编的机会,该计划执行缓慢,直至9月东江苏维埃惠州十属特委才报告称得到中央指示,将“四十九团与四十七团及各县编在一团成立为第一师,四十六团、四十八团、五十二团合并编为第二师,但还未正式编就,现在才开始进行”。纵队是红军进行游击战争时一种较为灵活的编制,而南方办事处要求红十一军按“师、团、营、连、排、班”建制整编,反映了“立三路线”时期中央要求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同时不断扩充红军规模、实现编制正规化意图,但由于红军兵员不足,其目标不合现实情况,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1930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此前,全国红军规模急剧扩大,但发展质量和集中化程度未达到中央预想效果。周恩来在提到红十一军状况时,指出“在东江的红军,弱点尚多”,“战斗力弱,党的领导也弱”。要打造无产阶级铁军,势必要强化整顿改编。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全国红军改编为七个军,其中闽西两军东江一军合编为第六军。从整编计划来看,目的是实现红军集中化。一方面是受共产国际指示影响,力图使红军成为担负大规模的国内战争任务,争取全国革命总胜利的前提;另一方面则出于建立并巩固闽粤赣苏区之需要。
改造红军成分是六届三中全会后红军正规化的重点。中共中央为此提出红军中主要的干部应为工人,决定“输送大量的工人干部到红军中当政治委员和军事指挥”。红十一军中“农民占大部分,士兵一部分”,改造红军命令下达之后,广东省委鼓动工人加入红军,但输送工人命令的执行未达预期。1931年初,在香港有意参加红军者多为四处流动的失业工人,因交通和经费困难,愿意且能够参加红军的工人不足20人,已去的11人。1931年5月,广东省委指责红十一军出现了“完全散漫无纪律、腐化及无政府状况(如负责同志多带女眷随营,斗恋爱、斗无原则纠纷等等)”,这表明要实现通过改造红军成分进而改变思想作风的目标殊为不易。
强化红军政委制度是实现以党领军的主要举措。红十一军成立初期,颜汉章被任命为政治委员,反映了中共中央强化党对红军政治领导的意图,但其并未到任,职务由古大存代理,古大存同时任军长,负责军事指挥,缺少足够精力去强化政治工作,此时红十一军政委制度并不完善。六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认为之前红军中存在政治委员职权不高、政治委员等于虚设或只做政治工作,不能建立政治委员威信,强调“政治委员不仅是苏维埃政权在红军中的政治代表,而同时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的全权代表”,政治委员有监督一切军事行动、军事行政的权力。1930年冬,广东省委派吴炳泰担任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一军的政治工作得到一定完善,古大存认为“吴炳泰是个好同志,他对政治工作起了不少作用”。然而,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后,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归来的袁仲贤,作为广东省委派遣干部担任东江军委主席,旋即进行反“AB团”斗争,红十一军政委吴炳泰遭其错误整肃。因人员的不稳定,红十一军政委无法有效开展工作,进而难以充分实现中共中央“以党领军”之意图。
袁仲贤作为派遣干部携中央指示来到东江,面临经验和威信均不足的处境,其诉诸以不断整肃方式执行六届四中全会的指示,造成人人自危局面,1931年至1932年,“东江革命根据地被捕杀的党政军干部和战士以及群众达1500多人”,其中“县一级和红军连以上干部占很大比例”。东江红军正规化进程遭遇严重挫折。
五、余论
红十一军各团大部分由各县地方精英借助地缘关系创建的农民武装改编而来,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虽力图统一红军指挥权,却不得不面临借助地方革命精英才能调动红军的局面,于是一些农民武装领导者成为红十一军各团、连一级领导人,故各团有很强的地方色彩。比如广东省委提到“发生四十九团不叫东委调动的地方观念。军中负责同志亦有不信任省委派来工作同志的观念”。四十九团的地方观念,除受东江地区各县地域差异、宗族观念的影响外,也与红十一军的指挥权不够集中有关,四十九团是海陆惠紫特委领导下以海陆丰农军为基础创建的,后编入红十一军,在混编命令未有效落实的态势下,各团之间尚存一定隔阂。
中共中央对于红十一军的整编改造,集中体现为“正规化”,东江红军的两次整编都与此有关。第一次处于“立三路线”期间,1930年5月红十一军成立,被正式纳入正规红军序列,南方办事处试图令红十一军与红十二军建立共同前委以统一指挥,要求红十一军编为两个师,促使红十一军由地方红军成为主力红军,但共同前委没有建立,红十一军仍处于特委领导之下。第二次是六届三中全会后,因红十一军力量孱弱,故中共中央要求闽西红军与东江红军合为第六军,将红十一军改编为红六军第二师。此时红军兵力缺乏补充,随着国民党军队“围剿”加剧,外部压力漸趋增大,加之内部采用错误整肃政策,规模不断缩小。1930年12月,红十一军番号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二师,不久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东江独立师。至1931年初,红军主力四十六、四十七两团战斗兵不上200人,四十九团集中的也只有400多人。红十一军的番号从建立到撤销,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番号的降级反映出东江红军实力严重折损,体现了中共中央红军正规化策略的顿挫。
红军领导人的个性与精神气质也会深刻影响红军的发展。颜汉章与古大存的冲突折射出红军内部的矛盾。颜汉章是海丰人,早年受彭湃影响,参与农民运动,创建揭阳党组织,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1928年颜汉章被广东省委派至东江特委工作,1930年任东江特委书记职务,从而拥有了东江党务的最终决定权。颜汉章性情固执,处事缺乏变通,对于他而言,执行上级党组织命令、强化党对红军的约束与领导为第一要务,其主持东江特委工作正值“立三路线”传达期间,在其独断性格影响下,本就不谙军事的他常不通过集体决策直接对红军发号施令。相反,长期在战斗前线的古大存更能体会在保存红军实力基础上扩大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故围绕着东江革命中心以及集中攻坚等问题,双方分歧不可避免。1931年初,袁仲贤执掌东江军委后,过度依赖整肃以树立军中权威,也严重削弱了红军干部力量。
红十一军的整编形态属于“地方武装联合型”,拥有较强的地方基础,但军事力量偏弱。虽然红四军入粤推动了东江革命形势发展,但红四军入粤时间极短,对红十一军带动作用有限,而缺少主力的带动、培养,地方武装要发展成为主力比较困难。东江红军缺乏跨区域类型的领袖人物,整合程度有限,在指挥干部自身能力不足与军中固有局限性影响下,红军整编改造效果不佳,且粤系军阀通过改编地方民团形成了规模较大地方警卫队,红十一军难免频繁遭到袭扰与“围剿”。
总之,红十一军正规化是中共中央引导与地方主动因应的双向过程,1929年东江革命形势发展促进了地方红军武装壮大,中共中央将其纳入正规红军序列,诉诸以统一番号、扩大红军编制、设立前委、改造红军成分、强化政委制度等方式促其向正规红军转化,然其正规化过程处于中共中央“左”倾路线传达时期,且红军领导人缺乏变通,致根据地、红军接连遭受损失,在缺少根据地支持和主力红军带动的情况下,地方红军不易成长为具备相当实力的主力红军。尽管如此,亦不应忽视地方革命精英为整合区域内不同武装以及抵制“左”倾错误而做出的努力,虽然红十一军遭遇重大挫折,但正是因为红军在东江地区的存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势力,有力支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陈大卫,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