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重庆为例

2023-10-18 00:52:50岳斯玮
关键词:子系统重庆协同

岳斯玮

(1.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重庆,401331;2.重庆市商务经济研究院 重庆,401331)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增效的.一方面,高等教育是提供区域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保障;另一方面,区域发展可以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1-5].但随着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要求区域经济在生态承载能力范围内成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经济”,要求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低消耗、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高等教育必须做到“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以适应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在生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就很有必要性.

当前,也有很多专家学者致力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分别衡量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然后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如郭立强、马鹏媛、彭元祖等,他们运用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建立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7].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阐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关系,缺乏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互动机理的阐述;二是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对某一区域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较少,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的研究几乎没有;三是当前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且相对单一,缺乏生态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综上,分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之间的互动机理,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互动机理,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8-13]:首先,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高等教育经费的增加,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都将得到有效改善,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将直接影响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学科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供给侧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三是随着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及科研水平提升.其次,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途径,高等教育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区域劳动力水平,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可以优化区域人才供给结构和质量,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可以有效提高区域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区域经济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根据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之间互动机理,得到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图,具体见图1.

根据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的互动机理,一旦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区域发展的“要求”出现偏差,势必导致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不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区域发展也不能更好地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不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区域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生态经济需求相耦合,实现供需统一.综上,基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从“供给侧”的角度构建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leve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2 评价方法

2.1 熵权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可以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提供很好的客观评价依据,其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如下:

1)为了消除量纲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a*ij,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对于正效应指标:

对于负效应指标: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3)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权重:

4)计算子系统发展水平:

2.2 熵权-灰色关联协同评价模型

评价对象具有一定的灰色性,而且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可知,灰色关联分析法是通过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水平来判断序列之间联系紧密水平,这样可以较好克服传统距离协同模型比较性与普遍性不足的缺点[14-16].因此,在熵权得分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熵权-灰色关联协同耦合评价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灰色关联度

将利用熵权法所得的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作为原始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各子系统之间的灰色综合关联度,记为rij.具体计算如下:

计算绝对关联度:假设初始数据序列为Yi=(di1,di2,…dit),对其零化象为:

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

2)确定子系统间的拉动系数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原理,比较子系统i与子系统j的发展度曲线,如果子系统i的发展度曲线走势较差于子系统j,则表明子系统j的发展水平优于子系统i,从而可知子系统j对子系统i的拉动作用小于1.因此,令子系统j对子系统i的拉动系数为lij=rij;反之,则令子系统j对子系统i的拉动系数为lij=1/rij;其中,子系统对自身的拉动系数记为1.

3)确定子系统的理想发展度及协同度

对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Xit,其计算公式为:

对于综合协同度Xt,其计算公式为:

4)确定子系统的综合发展度

根据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得分,计算子系统间的综合发展度,计算公式为:

5)确定综合协同发展度

根据计算得出的综合发展度及综合协同度,计算得出系统的综合发展协同度,计算公式为:

而且,根据评价原理可知,综合协同发展度的值应该在0~1 之间,而且越接近1,表明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度越好,反之,则协同发展度越差.

2.3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利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计算差异程度的一种方法.它衡量了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因此,泰尔指数可以用来衡量区域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不平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群组间差距计算公式:

2)群组内差距计算公式:

在上述的两个计算公式中,n表示样本个数,k表示分组的组数,gk表示第k组,nk表示gk中区县的个数,yt表示第i个区县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度,yk表示第k组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度.

3 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评价

3.1 评价对象选取与评价标准

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极之一,其发展的好坏对我国西部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作用,这也对重庆的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创新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重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保持较好协同关系,为重庆产业结构升级、科学技术创新等提供人才与科技的支持.所以,在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从“供给侧”角度对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不仅有助于为重庆高等教育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而且有助于重庆高等教育更好与重庆发展保持协同,发挥高等教育在区域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同时,为了刻画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以期为重庆高等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及考虑统计数据公布的延迟性,选取迄今为止公布的最近10年2011-2020年作为评价时间段,利用“重庆数据”网站得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数据,缺失的指标值通过回归分析预测进行填补.

为了更好了解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水平,结合评价模型以及已有研究成果,将协同发展水平分为三大类10 个等级,具体见表2.

表2 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等级划分Table 2 Level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3.2 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根据熵权法计算得出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具体见表3.根据表3 可知,重庆10年来,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都在持续的上升,且有长足的进步,2020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比2011年分别增加了0.623 5、0.722 6;2017年以前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属于“经济先行”,2017年以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于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且发展差距呈起伏波动态势,特别是2017年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两个子系统发展差距波动明显,但是高等教育和生态经济两个子系统得分高值( >0.45)都在2017年以后,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生态经济发展有明显提升作用.综上可知,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之间发展差距虽然有波动,但是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发展从“经济先行”转化为了“教育先行”.

表3 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2011-2020年发展水平得分Table 3 Score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ongqing from 2011 to 2020

根据所得到2011-2020年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数据,利用熵权-灰色关联协同评价模型,对重庆2011-2020年10年来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首先,根据熵权-灰色关联协同模型的步骤,得到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拉动因子,具体见表4.

表4 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拉动因子Table 4 Pull factors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其次,根据表4,按照熵权-灰色关联协同模型的步骤,计算得出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度、协同度及协同发展度得分,具体见表5.

表5 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度、协同度及协同发展度Table 5 Development degree,coordination degree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根据表5 中的得分,做折线图,得到重庆10年来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动态变化图,具体见图2.

图2 重庆10年来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动态变化图Fig.2 Dynamic change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ongqing in the past 10 years

根据表4、表5、图2 得到重庆2011-2020年10年来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具体如下:

首先,总体上来看,2011-2020年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但是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之间达到协同的时间相对较晚,2017年进入初步协同发展阶段,2019年进入高级协同发展阶段,目前未进入优质协同发展阶段.从综合发展度和协同度来看,2017年以前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生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不适应生态经济发展需求,影响总体协同水平,导致整体协同发展水平也相对滞后.2017年以后,不管是发展水平,还是协同水平都有了长足进步,协同水平得分大于0.9,重庆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好协同局面.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与深入,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科学技术创新提出新的要求,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而不是速度.此时,高等教育也应该根据新常态下区域发展要求进行改革,2017年以后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凸显,使之与生态经济发展相匹配.

其次,重庆高等教育发展对生态经济发展的拉动因子为1.208,表明重庆高等教育发展对生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拉动作用.根据分析结果,2017年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也可以说明该点.因此,在今后发展中,重庆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会进一步促进重庆生态经济发展,为重庆高质量的发展提供助力.

第三,根据重庆10年来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动态变化可知,综合发展水平趋势与协同发展水平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表明影响当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是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

3.3 重庆各区县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根据熵权-灰色关联协同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重庆38 个区县2011-2020年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度,具体见表6.根据表6 及协同发展的评价标准,得到重庆38 个区县2011-2020年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分布,具体见图3.

表6 重庆各区县2011-2020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度Table 6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ongqing from 2011 to 2020

图3 重庆各区县2011-2020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ongqing from 2011 to 2020

根据表6、图3 可知,重庆38 个区县在2011-2020年10年期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失调发展的区县比较多,占比50%,2012-2016年过渡协同发展类的区县在逐步增加,2016年过渡协同发展的区县占比达73.7%,2017年失调发展和过渡协同发展的区县都明显减少,2020年协同发展类区县占比达97.4%,与前文重庆整体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趋势一致.

根据重庆“一区两群”的布局,把重庆38 个区县划分为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城镇群,结合表6 中的得分可知,主城都市区内的区县协同发展水平普遍要高于其他区县,协同发展水平达到优质协同发展的在主城都市区有10 个,在渝东北城镇区的只有2 个,在渝东南城镇区的只有1 个.主要是主城都市区经济基础发展好,而且重庆绝大部分的高等教育都分布在主城都市区.因此,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呈现出以主城都市区为中心的连片发展特征,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3.4 重庆“一区两群” 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时空演变分析

根据熵权-灰色关联协同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重庆“一区两群”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具体见表7.

表7 重庆“一区两群”2011-2020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度Table 7 Degree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in Chongqing′s “One District and two Groups” from 2011 to 2020

从表7 可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与渝东南武陵山城镇群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都要较低于重庆整体水平,主城都市区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明显较高于其他两个城镇群,最差的是渝东南武陵山城镇群,表明主城都市区发展对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有着引领作用.

根据表6 及表7 中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模型,计算得出重庆“一区两群”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泰尔指数及分解,具体见表8.

表8 重庆“一区两群”2011-2020年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泰尔指数及分解Table 8 Theil Index and decomposi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y in “One District and two Groups” in Chongqing from 2011 to 2020

根据表8 可知,2011-2020年“一区两群”之间的泰尔指数在不断增大,表明重庆“一区两群”3 个区域之间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差异在不断增大.从各个区域来看,各个区域的泰尔指数整体在减少,表明重庆“一区两群”3 个区域内,各区县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差异在减少,呈现区域群体发展的优势.综上,目前重庆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各区域的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内部聚集发展趋势明显,但是“一区两群”之间的发展平衡性还有待加强,一区对两群的带动不足,呈现出“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

4 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当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主要是受到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及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熵权,考虑重庆实际情况及数据采集的可操作性,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科学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水平、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投入强度、高等教育科研水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的成果转化水平等方面来探究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选取人均GDP(F1)、第三产业比重(F2)、财政科学技术支出(F3)、SO2排放环境效率(F4)、能源利用效率(F5)、水资源总量(F6)、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比重(F7)、普通高等学校数(F8)、财政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F9)、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占教育支出比重(F10)、研究生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比重(F11)、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数(F12)、高等院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F13)等13 个指标来进行刻画.

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数据网站等获取以上相关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 进行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与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回归分析及检验,探究13 个具体影响因素指标对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影响的方向和程度.根据回归分析及检验结果,人均GDP(F1)、财政科学技术支出(F3)、能源利用效率(F5)、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数(F12)等四个指标被排除,具体模型如下:

根据评价结果,可知判别系数R2=0.999,拟合优度良好,表明评价模型能较好反映出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根据评价模型可知,目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主要与第三产业比重(F2)、SO2排放环境效率(F4)、水资源总量(F6)、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比重(F7)、普通高等学校数(F8)、财政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F9)、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占教育支出比重(F10)、研究生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比重(F11)、高等院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F13)等10 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研究生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比重(F11)为负相关,其余均为正相关.第三产业比重代表了产业结构情况、SO2排放环境效率代表了经济发展的绿色水平、水资源总量与环境保护投资占GDP 比重代表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普通高等学校数代表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财政教育支出占GDP 比重代表了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高等院校研究与试验发展R&D 经费内部支出占教育支出比重代表了高等教育的科研水平、研究生毕业生占毕业生人数比重代表了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结构、高等院校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代表了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

综上,当前产业结构、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高等教育规模与投入、高等教育科研与转化都对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人才输出结构对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起着抑制作用,表明高等教育人才输出对重庆产业结构升级及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不足,是当前影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5 结论与建议

探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之间的互动机理,基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供给侧”角度,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对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价,得到以下结论:

(1)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都在持续的上升,且有长足的进步.两个子系统之间发展差距呈一定的起伏波动态势,发展差距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目前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从“经济先行”转化为了“教育先行”,且高等教育发展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具有明显拉动作用.

(2)重庆高等教育与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在稳步提升, 2017年进入初步协同发展阶段,2019年进入高级协同发展阶段,目前未进入优质协同发展阶段.主要是由于当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的协同发展呈现出以主城都市区为中心的连片发展特征,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主城都市区不管是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是生态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于其他两个城镇群,主城都市区发展对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有着引领作用.“一区两群”各区域内部聚集发展趋势明显,但是“一区两群”之间的发展平衡性还有待加强,一区对两群的带动不足,目前呈现出发展水平“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特征.

(4)重庆当前产业结构、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高等教育规模与投入、高等教育科研与转化都对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高等教育人才输出结构对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起着抑制作用,是当前影响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高等教育投入,实现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优质协同发展

加强对高等教育投入,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质量、科研及成果转化水平,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力的支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区域生态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升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实现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同步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水平进入优质协同发展阶段.

(2)加强区域协同联动,促进“一区两群”之间的协同发展

一是优化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根据重庆“一区两群”布局,结合各高校的特色与优势,积极在“两群”建立特色校区、科研基地、实践基地等,为“两群”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使区域生态经济发展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二是结合“两群”的区域特点及发展特色,与“一区”之间构建协同帮扶机制,围绕产业协同、科技协作、城乡互助等建立研发中心或科技平台,打破空间壁垒,提升“一区”对“两群”的带动作用,实现“一区两群”协同发展,促进重庆高等教育与生态经济优质协同发展局面的形成.

(3)优化人才输出结构,强化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智力保障

一是基于“供给”需求,根据重庆“一区两群”“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发展规划与部署,重庆高等教育及时的、有规划的、有预见性地调整科类、层次结构,使之与重庆产业结构升级及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和匹配,使产学研合作更加深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及创新水平,为重庆生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育,提升高层人才的数量,建立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技术支撑中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强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重庆科技创新水平,为重庆生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猜你喜欢
子系统重庆协同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重庆客APP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在这里看重庆
今日重庆(2017年5期)2017-07-05 12:52:25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