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汁
《红楼梦》中,很多人认为黛玉适合谈恋爱,宝钗才适合娶回家。言下之意,就是宝钗的持家管理能力要强于黛玉。
诚然,在管理方面,宝钗与能力最强的凤姐具有高度类似性。而黛玉身上的标签则主要是“爱哭”“使小性子”以及“刻薄”等,和会管理似乎毫不沾边。
事实上,这里面有点误会。
黛玉并非天生爱哭。
第二回交待,林如海与贾敏只有黛玉一个女儿,所以对黛玉是“爱如珍宝”,还专门请了家庭教师贾雨村,教黛玉读书识字。处在这样一个生长环境,黛玉虽然身体“怯弱”,但童年生活应该是非常幸福的。
变故发生在贾敏生病去世。黛玉小小年纪,承受丧母之痛,终致哀痛过伤,触犯旧疾。即便如此,如果不北上京城,黛玉也能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第三回,她初到贾府时曾告诉贾母:
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到了贾府,见到宝玉,黛玉后半生命运被彻底改变。宝黛在贾母处首次碰面时,黛玉在宝玉的眼里是“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此处作者原意可能是说黛玉眼睛水灵灵的很漂亮,但一个“泪”字,也为黛玉后面“以泪洗玉”的生命历程作了预示。
黛玉为何眼泪这么多,小说开头作了暗示,结尾又进行了回应。
第一回,作者在开头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西方灵河岸上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第一百一十六回,在续写的《红楼梦》中,以宝玉梦游通灵幻境的方式回应了这个故事,原来宝玉是下凡的神瑛侍者,而黛玉则是那株绛珠草。所以,黛玉的眼泪,主要是来给宝玉还债的。
第三回,林姑娘正在伤心,自己抹眼淌泪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
第十八回,黛玉误会宝玉把她做的荷包送人,赌气剪香囊袋。
宝玉道:“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是懒待给我东西。我连这荷包奉还,如何?”说着,掷在她怀中便走。黛玉见如此说,越发气起来,声咽气堵,又汪汪滚下泪来,拿起荷包又剪。
两人闹得最厉害的是在第二十九回。彼时,二人已经暗生情愫,因都误会对方不懂自己,宝玉受了刺激,又要砸玉。
林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巴物件。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之后,更是越发伤心大哭起来。
宝玉见后,“也由不的滴下泪来”。
劝架的袭人见了,“丢开手了,因此也流下泪来”。
旁边的紫鹃眼见三个人都鸦雀无声,各人哭各人的,“也由不得伤心起来,也拿了帕子擦泪”。
事情最后闹到贾母那里,贾母也哭了,急道:
“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造下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所以,哭哭啼啼也好,爱耍小性子也好,黛玉大部分都只用在宝玉身上。实际上,一旦脱离这样的情境之后,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日常言行,她都表现出了一名大家闺秀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从软硬件方面看,黛玉其实是具备了一名优秀管理者应有的基本素质。
首先是家世好。黛玉出生于钟鼎之家、书香门第,其祖上曾“袭过列侯”,其父林如海是前科探花,新任巡盐御史。其母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从黛玉进贾府言谈举止看,“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她的家风、门风应该是非常优秀的。入到贾府后,黛玉整天与贾母待在一起。贾母此时虽已七十多岁,但是这个老太太心如明镜、处世老练、精明过人,黛玉跟着这样的老师,耳濡目染下自然能学到一些本事。
其次是有学问。黛玉小小年纪,就在读四书。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是古代齐家治国的必读书目。
第四十回,刘姥姥进大观园,在黛玉的潇湘馆内,看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不由得感慨:“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说明黛玉爱读书、学问高。
第三是幽默。幽默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在哪里,都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欢迎。黛玉的聪明伶俐,非常受贾母喜爱。而且相较于凤姐的简陋直白,黛玉的幽默更有文化底蕴,需细品。
第二十八回,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此处,她把愣神的宝玉比作呆雁,生动显示了她小女孩的那种活泼可爱的性格。
第三十七回,成立海棠诗社,众人忙着起别号。探春说她喜欢芭蕉,就叫“蕉下客”吧。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肉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
第四是细心。小说开头写黛玉“心如比干多一窍”,言其行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第三回,黛玉前往荣国府拜见舅舅贾政。黛玉见“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这一番描写,不仅说明黛玉小小年纪就很懂社交礼仪,更说明了她的心思缜密、善于观察。
第五是平易近人。
第二十六回,佳蕙和红玉两个小丫头对话。佳蕙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接着佳蕙对着生病的红玉道:“我想起来了,林姑娘生的弱,时常他吃药,你就和他要些来吃,也是一样。”从这个小丫头的话里能看出,首先黛玉对待下人没有架子;其次是丝毫没有大小姐的架子,竟然能给丫头们留下可以随意要东西的印象。
第四十八回,香菱住进大观园,先请小姑子宝钗教她作诗。宝钗的反应是顾左右而言他,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等见到黛玉时,香菱再次提出了学作诗的请求:“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丝毫不嫌弃,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所以,拥有如此良好条件的黛玉,如果说不谙持家管理之道,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小说中也有大量的侧面描写,可以证明黛玉管理水平的高级。
作为绝对主人公,黛玉在书中的主要任务是报恩还泪,对她的管理才能,更多是通过其他人的言行来反映黛玉。
第一,是对身边丫环嬷嬷的管理。
黛玉初到贾府时,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幼奶娘王嬷嬷,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贾母将自己身边的丫头鹦哥派给了黛玉,另有四个教引嬷嬷,两个贴身掌管钗环盥沐的丫鬟,五六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等一干人侍候黛玉。第二十三回,众女儿搬进大观园,黛玉入住潇湘馆,又添加了两个老嬷嬷,四个丫头,另有专管收拾打扫的数人。
算起来,此时黛玉身边的服侍人员足有二十多人。黛玉对这些人管理得如何呢?
第二十六回,宝玉不打招呼闯进黛玉房间。后面黛玉的奶娘和两个婆子立即跟进来说:“妹妹睡觉呢,等醒了再请来。”黛玉起身笑道:“谁睡觉呢?”那两三个婆子见黛玉起来,便笑道:“我们只当姑娘睡着了。”说着,便叫紫鹃说:“姑娘醒了,进来伺候。”一面说,一面都去了。
从这段语言和行为描写看,黛玉手下这些人职责明确,很懂规矩,潇湘馆内秩序井然,足见黛玉平时管理之到位。
再作横向比较:宝玉的怡红院有坠儿偷金子、红玉和贾芸遗帕定情;迎春的紫菱洲里有司棋私会潘又安、奶妈聚赌偷首饰;惜春的蓼风轩中有入画与哥哥私相传递;就连以善于经营管理著称的宝钗,她的丫鬟莺儿公开赌博,她手下的婆子也热衷于赌博。此类事件中,从来没有见过潇湘馆内的工作人员。在管理混乱的大观园内,潇湘馆绝对是一股清流。
不光内部管理到位,黛玉手下丫鬟的表现也非常优秀。
第五十七回,赵姨娘找雪雁借衣服,雪雁因嫌其去送殡怕弄脏了,且平时对她们也不怎样,就回绝道:“我的衣裳簪环都是姑娘叫紫鹃姐姐收着呢,如今先得去告诉他,还得回姑娘呢。姑娘身上又病着,更费了大事,误了你老出门,不如再转借罢。”
同样在这一回里,紫鹃对宝玉说:“从此咱们只可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紧的那起混账行子们背地里说你,你总不留心,还只管和小时一般行为,如何使得。姑娘常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你近来瞧他远着你还恐远不及呢。”
从上面这段话看出,黛玉日常在礼节礼貌方面对手下人的教育和训导是相当到位的。雪雁小小年纪,面对赵姨娘这样的主子,话说得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第二,是凤姐的评价。
第五十七回,王熙凤小产,卧病在床。对于府中的管理,她感慨道:“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也难十分去问他。”
作为荣国府的第一大管家,王熙凤看人眼光是没问题的。在这里,她把黛玉与宝钗并提,足可见她对黛玉管理能力的认可。
那么,黛玉实际管理能力究竟如何呢?书中写得虽然比较零碎,但也还是有迹可循的。
黛玉毕竟是客居舅舅家,她的管理范围基本也就仅限于潇湘馆内。对于荣国府的事务,她虽然清醒地看到了很多问题,但很多时候也只能是旁敲侧击。也正是这些言论,表现出了她的管理水平。
第二十六回,晴雯自己生闷气,把黛玉堵在门外,惹得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悲悲戚戚地哭起来,把树上栖息的乌鸦都惊动了。后来宝玉解释了原委,黛玉委婉地向宝玉建议:“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可惜的是,宝玉在这方面属于粗线条,纵然如此,他的怡红院后期管理依旧没有多大改进。
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宝玉站在花下。黛玉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黛玉口中的三丫头是指探春。凤姐病后,探春和李纨联合管理府中事务,也是众多红楼女儿中管理能力比较优秀的一位。
宝玉接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不接。”
这段对话说明,黛玉密切关注着荣国府的日常开销,对其奢侈花费并不满意,对探春的改革行动也是非常欣赏和赞同的。
第六十三回,大家在大观园中为宝玉庆生,一直闹腾到深夜。黛玉提示当时负责当家的李纨、探春等人:“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当时,贾府中夜间聚众赌博的事情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闹到最后贾母都出面干预了。黛玉此语意在告诫,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尽管黛玉拥有出色的管理能力,但她实际上一直没有获得一个更广阔的当家理事平台。以黛玉的聪慧,自然懂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加上性格和地位原因,她也从没有去主动请战。所以,黛玉的管理才能,非不能也,实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