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俪荣
(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山东 海阳 265100)
根据相关规定,“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好、传承好,使之成为我们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这是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革命文物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伟大见证,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革命文物是指经过历史积淀和传承而形成,并反映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发展进程的物质和精神遗产,这些文物是中国革命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和展示。为有效传承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资源、增强革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能力,应坚持党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作出指导意见要求和党在革命文化保护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向原则与精神面貌来开展革命文物相关工作;同时应注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要发挥革命文物在新形势下保护利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价值等方面作用,就要从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发展历程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来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落到实处、取得实效[1]。
党的十八大以来至今,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其中革命文物发展脉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国家宝贵文化遗产,革命文物更是承载着中国人民历经苦难而不断成长壮大之精神密码和深厚文化底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正扎实推进,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共同为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强保障[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八十多年风雨征程而不断成长壮大,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筚路蓝缕、奠基立业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存和精神印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斗争、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的光辉历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更应当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强大思想政治引领力量和政策保障支撑能力建设,应高度重视当前我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现状及面临问题,科学把握其发展脉络,着力破解困境与挑战以更好发挥其作用。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定量革命文物,但分布不集中,散落于各处,同时受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约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部分革命文物都处于历史沉重时期,多是在党的领导下,历经战火硝烟而产生。当前,在我国面临着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新思想、新理念以及新政策充满了期待。这也使更多文物工作者更多地将目光聚焦在革命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上,从目前情况来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革命遗址产权、使用权分归各处,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保护管理机制。一方面,各级有关部门、文物部门对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认识不够,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和宝贵财富,各级有关部门、文物部门要健全文物保护机制,统筹谋划革命文物保护重点工作,充分认识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革命文物保护存在一定的“重开发轻保护”现象,部分革命文物保护设施、保护条件和保护范围不够完善。
革命文物主要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具体包含烈士遗物、革命纪念物、革命建筑、革命历史名城、革命城市、革命村镇等内容[2]。这些革命文物的保护对象和内容丰富且多样,对不同革命文物保护需采取不同保护维修规范,由于我国革命文物形成的时间较短,对分类有序开展保护工作缺乏专业化保护维修规范。在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上力度还不够,因历史原因未完成修缮或损毁严重的也不是少数;部分革命历史类主题文物虽完成了修缮或损毁处理但修复效果不理想或效果不明显;部分重点革命文物因年代久远可能面临风化、开裂等自然老化问题,造成文物本体遭受破坏。
全国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承载着各类革命文物资源,但在价值挖掘、推广创新、利用率上缺乏动力[3]。一是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展示较传统单一,难以形成差异化的展示展陈内容,缺少整体性规划,革命文物开发利用水平还不高、形式单一,多数文化旅游景点还未实现向文化产业转型发展,革命文物保护与发展特色旅游是相辅相成的,仅局限于参观革命遗址,没有将革命文物、红色文化与优美自然风光、乡村振兴、民俗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特色旅游线路文化发展机制。二是仍有一部分不可移动革命文物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未对外开放,利用率低。
革命文物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本身具有文化价值,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必须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革命文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珍贵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此背景下,结合具体实践以及时代背景等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内涵和关键环节加以推进[3]。
首先,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有关部门主导、社会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像赣南、延安等革命旧址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让旧址焕发新彩;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多样化、多形式融合发展方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传下去、火起来,如广东省正在探索建立的“革命文物保护修缮—陈列展示—周边环境整治—红色旅游景区”的全流程建设模式;最后,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经费投入力度,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需要大量科研、教学、社会服务资源保障,应不断完善投入机制、创新投资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式推动革命文物创新发展,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提高革命文物利用效益和质量,增强革命文物对文化传播、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综合价值。
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加强党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党领导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以强化革命文保利用主体责任为抓手,推动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在实施路径上,应坚持以传承弘扬革命文物历史文化为核心价值,彰显时代特色让革命文物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文化支撑、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新形势下革命文物肩负着重要职责使命,要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与党史国史教育相结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持用革命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平台,引导青年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推动“革命文物保护+”通过与高效、科研机构联合合作、人才联合培养,进行人才资源互通互补,为保护革命文物注入新鲜血液。
革命文物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施主体——革命题材类博物馆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出革命文物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因和革命精神内涵。树立融合理念,增强革命文物的思想引领功能和文化宣传功能;将革命文物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4]。活化利用革命文物,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结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中。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地方党委、有关部门的职责,需要地方党委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也需要地方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领导责任,强化责任担当,推动革命文物有效保护利用。一是明确责任主体,健全党委领导、有关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二是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督导检查机制,适时开展督导检查工作;三是健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地方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机制。
保护好革命文物是新时代革命文物事业发展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文化使命。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革命文博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同时加强红色遗址调查和展示工作,努力使其成为展示中国历史、中国力量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