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

2023-10-18 05:23:02李羿萱
新农民 2023年26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民绿色

李羿萱

(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农牧水务局,内蒙古 乌海 016040)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研究和探索绿色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变得愈发重要和紧迫。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沙漠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建立一种可持续、高效、环保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农业界的共同目标。本文选取乌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绿色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探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实践与经验,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以期为绿色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与模式

1.1 绿色农业的定义与特征

绿色农业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采用生态友好、低碳、循环经济等原则,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的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主要特征包括:生态友好、资源高效利用、产品安全无污染、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与传统农业相比,绿色农业注重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土壤、水资源、生物多样性,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倡导发挥科技创新在绿色农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引入绿色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利益,力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发展与农民富裕的共赢。

1.2 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目前常见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态农业模式。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二是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三是精准农业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精确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四是有机农业模式。严格遵循有机生产标准,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安全、绿色生产,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五是农业观光模式。结合农业生产与旅游业,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2 乌达区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乌达区农业发展现状

乌达区为原工业城市,农业耕地面积小,属于小农业。乌达区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可以与我国新疆吐鲁番、法国波尔多媲美,非常适合葡萄、樱桃、西瓜、番茄等球果类多汁、多糖植物生长。拥有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在区域内形成了“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交通优势明显。目前,乌达区农业属典型城郊型农业,其中乌海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是我国西北地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农业园区之一,并形成了“产学研”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方面,我区产业结构以工为主,农产品比重小,工业企业较多,农产品销售潜力较大。其中以价格较高、品质优良的葡萄、草莓、番茄等为特色产业,并逐渐形成了以“差异化、高品质、品牌化、产销一体”为目标,将资源向优势区、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集聚,辐射带动新型经营主体集群的发展模式。

2.2 乌达区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农田碎片化严重

乌达区农田不集中,碎片化较为普遍,且有一定高差,规模化整合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目前拟用于规模化发展农业的耕地,基本被集中连片的林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地类分割,可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分散且不均匀,此外,由于历史原因乌达区农区大部分土地归农户个人或企业使用,土地成为制约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而部分农户习惯传统耕种方式,对地膜离田、农药化肥减量等提升耕地地力措施不够重视,造成耕地有效利用面积、单产水平不高。

(2)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

与我区的工业相比较,农业组织化水平较低,农业的生产依然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为主要内容,大多数农民还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着各种经营活动.因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很慢,未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培育环境。根据初步的调研,在本辖区内,农村劳动力学历较为低下。

3 绿色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新模式

3.1 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构建多功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有利于实现对环境条件的精确控制,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针对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可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等,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实现高效的农业生产。同时,在绿色背景下,可以将农业与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多种功能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共赢。例如,开展农事体验、乡村游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带动农民增收。

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产业,重构农业价值链。通过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并从土地、税收等方面加以优惠扶持,培育出一批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重点农业龙头。同时以完善“家庭农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为着力点,融合三产,提质增效,形成稳定利益共同体,让产业振兴有更大保障。二是坚持以工哺农、融合发展。通过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重点支持现代农牧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优质粮食、特色葡萄、绿色蔬菜、生态畜牧等优势产业集聚,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推动三产联动、工农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三是依托一产、延伸二产、做强三产的融合模式,为产业振兴增收注入新动能。围绕农区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元素,利用葡萄长廊、葡萄基地、粮田、花海等田园风光和特色产业资源,开发乡村民宿、田园康养、乡村美食等乡村体验项目,推动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

3.2 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小农业条件下,农业生产对于土地、水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依赖性较高。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以精准农业、智能农业等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可以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和高效。例如,通过科技手段对土地肥力、土壤含水率、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精准监控和管理,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有效控制和调节。同时,科技手段也可以提高耕地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在小农业条件下,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构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积极采用新兴销售模式。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契机,把发展葡萄电子商务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与“顺丰冷运”开展战略合作,切实解决农产品配送问题。同时建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垂直公共平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产业协会、电商企业等各类主体共建网上购销渠道,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开办特产馆或农产品旗舰店,积极采用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网络营销、“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新型销售模式,全面推动产业振兴。

3.3 开展循环农业模式,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强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例如,实施精准施肥和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浪费;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其次,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气体、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果蔬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替代化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质量;通过农作物种植、养殖业和渔业等多种产业的相互补充,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此外,还应继续加大对农业非点源的控制力度,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采取有机肥、生物农药、水肥结合、可生物降解地膜等方式,实现农药、化肥、地膜的减量、减量、减效。并进一步加强农业、畜牧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质量监督管理。包括对农牧业生产中的农药、兽药和饲料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了经常性的抽检和检验,对禁止出售的农药和超薄地膜等违禁物品予以严格控制等。

3.4 发展社区支持农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通过发展社区支持农业,建立农民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消费者可直接购买新鲜、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满足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一是加快推进“菜篮子”保供基地建设。通过“集体经济+企业+农户”的共同参与方式,加快露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形成企业牵头带动农户从技术、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闭环模式。这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保障消费者蔬菜需求的稳定供应。二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连片推进老旧蔬菜设施的改造提升。这包括改善灌溉系统、采用节水技术、更新种植设备等,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三是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如发展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方便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市场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将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

3.5 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绿色意识

在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设立专项资金,为绿色农业项目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农民发展绿色农业的资金压力。对于从事绿色农业生产的农民,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激励更多农民参与绿色农业发展。并采取补贴政策,帮助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农民降低成本负担。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促进农民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技术培训方面,政府可定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理念、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通过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绿色农业培训教材,作为农民学习绿色农业知识的重要参考。借助现场示范、操作指导等方式,使农民掌握绿色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在宣传推广方面,可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绿色农业的理念和发展成果,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的认同感和参与意愿;在各地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展示绿色农业的先进技术和优良成果,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绿色农业。

4 结语

全球各地的实践已经证明,绿色农业不仅能够有效维护生态平衡,还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状况,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促进农民增收等多重利益。同时,随着人们对绿色农业概念的了解和认可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加入到这个领域中来。可以预见的是,绿色农业将成为未来全球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趋势,也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继续关注绿色农业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注重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农业在推动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农民积极参与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民绿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农产品争奇斗艳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对联(2011年2期)2011-09-14 02: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