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善书
今春,香港巴塞尔以及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陆续揭幕的艺博会、文交会、设计周等各类艺术相关展会,就像给前两年备受疫情打击的艺术品行业添了一把火。虽然这把火在有的地方烧得旺、有的地方烧得弱,但与疫情期间“不开、半开或硬开”给幕后资本带来的各种“内伤和外伤”缠身相比,近期恢复开门做生意的业内人士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用生意人喜欢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好歹已能够让人看到赚钱的希望了”。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和起得早的人。借着我国香港全面恢复通关的超级利好,今年3 月率先开幕的香港巴塞尔让大众对艺术市场的“马太效应”着实开了一把眼界。火爆的人气和活跃的交易,让许多内地“土生土长”的同类展会的操盘手看了既羡慕又眼红。虽然不排除有很多人是跑去凑热闹的,实际并不会掏钱买东西,但由此表现出来的势头依然振奋人心。
随后,深圳设计周、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2023 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等相继亮相,在主题策划、组织规模以及实际效果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被归入广州文交会系列后的广州艺博会在“五一”期间开门迎客,与计划6 月开办的深圳文博会相比,算不上姗姗来迟,但显然已经失去吃头啖汤的好机会。
或许受到内部团队洗牌、艺术品经济总体形势仍在恢复等客观因素影响,今年的广州艺博会从规模、人气、成交和参展商反馈来看,都有不少值得去总结和反思的地方。有人说,作为著名画家陈永锵20 世纪90 年代任职广州文化局副局长时在全国率先开创的老品牌,广州艺博会越办越有特色了,但同时也有人说它越办越难了。不管是弹是赞,都希望它越办越好,为广州助力建设人文湾区继续撑台。
当前艺术类行业展会难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是竞争格局变了。以前同类展会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种类没那么细分,人气也没那么分散,竞争更没那么激烈。而今厦门、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也陆续加入混战,有的艺术家、展商为了节省成本和做大效应,无疑会选择向更近或更强的品牌靠拢,从而造成事实上的市场割据现象和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加上有超强国际基因的香港巴塞尔这样的独角兽捷足先登,国内的艺术类展会竞争无疑变得更加白热化。其次,行业整体形势虽然正在回暖,但速度仍然比较慢。经历前两年的洗牌,大量综合实力不够的画廊机构和艺术经纪人都处于半废状态或直接退出市场,留下来的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减少,整体经营状况也还在自我恢复当中。在大行情没有强势复苏的情况下,一些艺术资本出于风险意识的考虑,宁愿持币观望,也不愿意轻易下水。所以,老品牌也可能出现号召力不够的现象。不是别人不愿意来,而是不敢来,担心不赚钱、还得亏钱。再次,艺术品市场分化状态仍在加剧。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前些年,艺术品市场客观存在一些泡沫,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因背后资本无度炒作,价格被抬得太高,明显违背市场价值规律,而且严重脱离大众的购买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近五年国内中低端艺术品消费市场不断繁荣壮大,但一些所谓高端艺术品却销售停滞,甚至遭遇大庄家斩仓离场。在泡沫没有完全去除、投机的资本和行为仍在搅乱市场的情况下,显然无法建立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自然没有人愿意好好在里边做生意。最后,艺术行业的生态圈仍然没有建立,产业尚缺乏良性循环的基础条件和环境。除了陶瓷、玉器等传统工艺品以外,其他诸如中国书画、油画、雕塑和当代艺术等纯艺术门类,基本没有形成一个专业成熟的产业链,更不用说建立支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圈。以前说得很多的市场分级问题,画廊、拍卖行、展会机构、博物馆等,到底谁在做一级市场,谁在做二级、三级市场,谁也说不清楚;艺术家与经纪人不正当竞争、业内人士联合做局骗市的现象比比皆是;艺术品的鉴定、评估等问题至今没有进入司法话语体系的权威机构,出现矛盾纠纷只会沦为一桩糊涂官司。
综上所述,在权威的评鉴机构、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成熟健康产业生态链条没有建立起来之前,整个艺术品行业和市场仍然需要走一段曲折泥泞的小路。大量没有经过专业认证的江湖艺术家和杂货店充斥的各类展会,艺术资本只能睁一只眼和闭一只眼,艰难求存的现实依然无法改变。
对于艺术展会乃至整个艺术市场来说,已经告别赔本赚吆喝的年代。要改变现状,既要整顿市场也要强练内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给行业和市场输入多一点正能量,减少投机人士的做假和作乱,产业才能恢复良性循环,市场才能进入真正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南方产业智库副主任,艺术投资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