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我国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与保障机制研究

2023-10-17 14:05张玉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融合

张玉华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7)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参照国际老龄化人口标准,我国在2000 年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人口已高达18.7%,其中65 岁以上人口达13.5%[1]。纵观近几年人口变化趋势,可知我国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因此,将抵御疾病的健康关口前移,延长老年人的健康时间,让老年人不得病、少得病或少得重病的问题亟待解决。2021 年3月1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7 月18 日,《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推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9 月26 日,民政部召开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聚焦养老服务急、难、愁、盼等问题,以完善养老服务制度保障。2022 年3 月1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5 部门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出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提供预防保健、疾病诊治等在内的老年健康服务。2023 年5 月2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确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了“服务谁、有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这些法规为本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撑。基于此,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查阅近几年的文件、报纸、门户网站和国内外期刊,进行文献归纳和逻辑推理,将体卫融合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构建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的养老新模式,并进行学理阐释、归纳提炼,剖析其内在规律,旨在为各地落实健康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2.2 纳入研究的产妇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并进行生物反馈训练 将食指和中指进入阴道,指腹贴住阴道后壁后穹隆后再退后2 cm。嘱产妇收缩阴道,感觉阴道壁紧紧包绕二指,反复3次。然后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采用加拿大VISHEE瑞翼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和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SB4结合治疗,对于不同的产妇盆底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案。1个疗程共治疗15次,前6次每天治疗,后9次隔天治疗1次,然后对产妇盆底肌力治疗前后进行比较。

1 研究背景

1.1 积极老龄观初步形成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平均寿命由2015 年的76.34 岁增长到2021 年的78.2 岁,65岁以上人口占比由2015 年的10.5%增长到2021 年的14.2%。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反而逐年下降,预示着中国开启了长寿时代[2]。积极老龄化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也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实践[3],将其作为世界各国老龄公共政策的核心理念和基础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积极老龄观与人口老龄化历程密切相关,积极老龄观的价值理念推动人类思想观念的革新,开启了追求更加长寿和更加健康的生命价值观。这一价值理念的不断发展,与老年科学新发展、老龄社会新形态以及长寿时代新格局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的积极老龄化趋势[4]。

1.2 慢性病已经成为老年健康的重要威胁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缺乏确切的病因证据,目前还有尚未完全被确认的顽疾。我国老年人常患的慢性病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5],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的疾病,表现特征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等。研究表明,运动作为一种治疗干预措施,能减缓轻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改善健康状况,使老年人延缓或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保持行动独立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交往能力[6-7]。循序渐进的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调节适应能力,稳定血压水平[8]。运动锻炼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脂代谢水平,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及有氧结合抗阻运动的干预效果整体较好[9]。肺炎患者肺功能下降,呼吸机能减弱,容易发生换气功能障碍,适当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呼吸功能,还可以在增强免疫力的同时抵抗炎症感染[10]。

1.3 老年人心理健康逐步成为第二焦点

心理健康是影响老年人生命与生活的另一要素[11],改变着人们对健康概念和价值的认知。2022年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老年心理关爱行动的通知》,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掌握老年人心理波动情况,采用交流培训等手段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业务水平。老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逐步成为健康养老的第二焦点。研究发现,参加中等强度训练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系数最高[12]。身体健康得分越高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患病风险越低[13]。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传统的健康观念发生了颠覆式变化,不再甘于做单纯消极的就医者、依赖医疗的患者与疾病痛苦的被动承受者,而是积极成为有选择能力的个体,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找到顺应的途径,致力于维护自己的健康,以提高自身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11月份内主要自然灾害是川藏交界金沙江滑坡堰塞湖灾害。11月3日17时40分左右,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10·11”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造成金沙江阻断,上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堰塞湖。泄洪后,由于蓄积水量过大出现较大洪峰,四川、云南等下游部分沿江地区受到一定影响。据统计,灾害共造成西藏、四川、云南3省(自治区)10.2万人受灾,8.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3400余间房屋倒塌,1.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5千公顷,其中绝收1.4千公顷;沿江部分地区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损失较为严重。

1.4 体卫融合健康观更符合时代诉求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主要由运行目标、实施主体、服务受体和风险防控4 种要素构成,各要素和主体之间相互关联并发生作用和影响,是一种三维开放性的运行模式。运行目标是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成要素的逻辑起点,对模式的运行起到指引和方向的作用。实施主体是运动处方和风控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也是模式运行具体的实施者。服务受体是模式的受益者和目标的体验者。因为模式运行受体属于特殊群体,所以风险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运动处方的制定必须科学、合理(图1)。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观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实践战略。但是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致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导致国家卫生费用支出呈逐年增加趋势(表1)。目前,学界普遍认为长期积极参与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慢性病,同时对缓解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效果。随着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频次的增加和运动时间的延长,还能有效增强治愈慢性病的信心和对医生的依从性[15]。

表1 全国人口与卫生费用统计Table 1 Statistics on population and health costs nationwide

2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

2.1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机理

依据古代中医文献及现代临床实践观察,可知老年体质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6]:首先表现为肾精亏虚,特征为脏腑功能衰退,临床表现是筋骨懈惰、骨质疏松、头发变白、牙齿脱落、皮色苍老、行动迟缓等;其次是气血运行不畅,特征为阴阳气血俱衰,临床表现是易患慢性病。这是因为人体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脏腑功能活动由盛而衰发生变化,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也有不同,致使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机体健康呈现下降趋势。

2.2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成要素

摊铺过程的质量控制应首先从摊铺设备抓起,如果条件许可,应尽量选用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摊铺机,全套设备尽量使用相同品牌。面层施工必须全幅摊铺,采用浮动基准梁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当路面滞水时,应暂停施工;气温低于10℃时,应停止摊铺;气温低于15℃时,应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最大运距,以保证碾压温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凝土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通过手术证实方式进行核实,核实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发现,误诊20例,诊断准确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误诊人数为0人,诊断准确率为100%。观察组诊断效果非常好,完全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3.2.3 建构教育体系,开发学科建设 加强体卫融合人才队伍建设。深入研究行业特点,统筹谋划体卫融合发展,多措并举,加大紧缺人才培养。一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急需的紧缺人才[24],补充人才缺口。二是依托高校院所探索体育卫生交叉学科建设,支持体育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合作,鼓励建设老年卫生学、老年体育健康及相关学科专业,并在人才引进、科研经费、教学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开放大学等积极开设老年健康卫生、药学、护理、康复、心理、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融合培养力度,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输出规模。三是给予学历教育政策引导,鼓励开展覆盖中、专、本、硕、博各阶段的学历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在运动保健、公共卫生、中医药等专业内容中开设相关课程,加强老年健康相关复合型人才培养,争取到2025 年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招生规模明显增长,各县(市、区、旗)均设有老年大学[20]。

3.2.1 创新培养模式,扩大人才队伍 体育与卫生两大系统深度融合,倡导主动健康意识,有利于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集卫生保健、科学健身、运动营养、伤病防护、心理调适等于一体的运动促进老年身体健康新模式。积极创新体卫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促进健身指导员、运动防护师、运动处方师、运动营养师、老年护理员、心理疏导师等人才孵化。例如:上海市开展运动健康师培训,并以此为点辐射到其他专业人才培训领域。增加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医疗护理员数量,加大培训力度。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积极开展老年护理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服务指导,短时间强化培训一批养老方向的卫生护理员,补充老年健康照护服务队伍缺口。同时,加强政策配套和组织管理,加大科技研发,积极进行宣传推广,正确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体卫融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畅通各类培养渠道,拓展信息服务、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者等非专业人才培养和供给,争取到2025 年相关从业人员超过800 万人[21]。通过入户、社区活动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体育与卫生等服务,包括健身指导、运动陪练、营养搭配、指导就医和日常生活护理等便利可及、针对性强的健康养老服务。

2.2.1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目标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运行目标是体育和卫生两个系统中多个实施主体通过运动处方作用于受体而产生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机体的健康水平和行动能力,延长健康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二是通过运动提高老年人心情愉悦感,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2.3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成要素的三维关系

体卫融合是体育和卫生两大系统的技术、人力、政策等因素的深度融合共享,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来促进机体健康,使人体抵御疾病的关口前移,延长机体的健康时间[14]。与体医融合相比,其存在以下明显不同:一是动机不同。同是增强人体健康,体卫融合注重人体的“活力”,体医融合则注重机体的“活性”。二是过程不同。体卫融合重在预防,它的聚焦点在健康的保持和慢性病的管理,体医融合则重在医治和康复。例如亚健康、慢性病向健康的恢复,健康身体或心理的保持等,更多是指保持机体的“活力”,属于体卫融合的范畴。而关节扭伤、术后、病后康复等则是指恢复机体的“活性”,更多属于体医融合的范畴。因此,体卫融合健康理念与本研究更为契合。

图1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构成要素三维关系Figure 1 Three-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integrated physical and health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

2.4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实践

体卫融合养老服务模式运行的最终目的是保持老年人的“活力”,增加社会“银发劳动力”,模式针对不同的老年个体使用不同的运动处方来进行项目化具体实施[17],因此将两大系统深度融合可使其产生“1 +1 >2”的效果。首先,搭建服务平台、组建养老服务团队,对受体进行检查和评估。其次,根据受体的评估结果和养老方式的不同制定实践方案,选定实施主体,做好风险防控预案。再次,具体落实方案,要对受体运用运动处方进行具体干预。最后,对锻炼结果进行核查检验,判定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如果没有达成则重新进入下一实践循环(图2)。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融合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